【安氏当代名人录】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导师安德明
- 中华安氏网 2009年8月4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当代名人录】民间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导师 安德明
安德明,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原北道区)。1987~199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其间曾先后在张紫晨教授、刘铁梁教授和钟敬文教授门下学习民俗学,分别于1994年及1997年获得民俗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8月~2001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Department of Folklore and Ethnomusic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做访问学者。2006年8月~2007年8月,受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资助,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1997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民间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长期在甘肃天水地区进行民间信仰及民间口承文学的田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信仰、民间谚语及民俗学的学术史和基本理论。
【学 历】
1994年9月~1997年7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渭水中上游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导师:钟敬文
1991年9月~1994年7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民俗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习俗研究》,导师:张紫晨、刘铁梁
1987年9月~1991年7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学士论文为《迷信的发生与存在--街子乡迷信习俗的调查与分析》
【职 历】
2005年8月~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研究员
2006年8月~2007年8月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2006-2007年度访问学者
2004年2月~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副室主任
2000年8月~2005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副研究员
2004年10~11月 在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进行访问研究
2000年8月~2001年8月 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99年6月~1999年12月 在江西省峡江县广电局挂职锻炼,担任局长助理
1997年7月~2000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助理研究员
1994年9月~1997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兼职秘书
【获奖及基金资助情况】
2006年11月,专著《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
2006年10月18~22日,受美国民俗学会资助,参加在威斯康星州(Wisconsin)的密尔沃基(Milwaukee)举行的美国民俗学会2006年年会。
2006年8月~2007年8月,获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
2005年10月,论文《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04年10~11月,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芬兰科学院学术交流协议项目资助,在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Folklore Archives of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进行访问研究。
2004年10月,专著《飞鸿遗影--钟敬文传》,获第25届华东地区教育出版社年会颁发的华东地区2003年度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
2004年9月,专著《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2004年6月,被推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青年"。
2000年8月~2001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
1999年5月,获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和中国社科院学术交流委员会颁发的"中流"奖助金。
1997年6月,获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度优秀毕业研究生。
1996年6月,论文《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征处理》获北京师范大学1996年京师杯学术节论文竞赛二等奖。
【主要学术著作】
一、专著:
1、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与杨利慧合著,第二作者,英文校订:Jessica Anderson Turner),Santa Barbara, Denver, and Oxford: ABC-CLIO, 2005年8月;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2月再版。
2、《重返故园--一个民俗学者的家乡历程》,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飞鸿遗影--钟敬文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4、《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5、《金猴献瑞》(十二生肖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订本。
二、主编:
《民间叙事的多样性》(与吕微合编,本人排名2),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
三、论文:
1、《民间文学研究三十年--成就与困境》(《中国社科学院院报•理论月刊o专论》2008年6月26日)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4-20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58-65页)
3、《古村落保护的目的、对象和策略--来自街亭村的例子》(王恬主编:《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2-265页)
4、《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简要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8月25日)
5、《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5月夏季卷,第130-139页;收入吕微、安德明主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29-144页)
6、《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第二作者,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第595-638页)
7、《民俗学家乡研究的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第8-11页)
8、《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总第127期,2004年6月,第91-96页)
9、《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第25~31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4年11期全文转载(第73~78页)。
10、《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的学生培训与课程设置》(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
11、《万物有灵与人兽分开--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化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26-32页)
12、《从农事禳灾看民间信仰中的地方神》(《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0~281页)
13、《变异与永恒--民间文学的现状与未来》(《文汇报》1999年6月5日之"文艺百家")
14、《街子乡的社火》(第二作者,台北《民俗曲艺》第115期,1998年,第189-210页)
15、《天水北部地区的闸山习俗》(台北《民俗曲艺》第112期,1998年,第1-22页)
16、《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征处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五卷:《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王明铭、潘忠党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4-146页)
17、《1988~1989年民间故事、传说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1988~1989年版,1997年4月,第507-512页)
18、《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第61-65页)
19、《集体力量与阴阳先生》,(《广东民俗》1996年第4期,第21-23页)
20、《田野调查中民俗学者的主观因素》(《中国民俗学研究》第2辑,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38-43页)
21、《天水求雨习俗》(《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第76-79页)
22、《街子乡迷信习俗的调查与分析》(《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第51-57页)
四、书章:
1、《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1-661页)
2、《谚语编》(对于《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的修订和补充。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581-608页)
五、书评:
1、《人文精神与严谨治学的结合--评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9期,第40-42页)
2、《民俗学研究新探索--评高丙中〈民俗生活与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0-101页)
六、翻译:
(一)专著:
1、《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理查德•鲍曼原著,与杨利慧合译,第二译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二)文章:
1、《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译文,与杨利慧合译,第二译者,《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20-25页)
2、《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编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第66-71页)
七、学术随笔与访谈:
1、《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与廖明君合著,第一作者,《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
2、《一套普及中国民间文化的优秀读本--《中国结丛书》读后》,(《河北日报》之《文化周刊•读书》2005年5月27日,《文艺报》2005年6月16日第3版摘要转载)
3、《"诗人钟敬文"--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群言》2003年第11期)
4、《阿兰•邓迪斯:精神分析学说的执着追随者和民俗学领地的坚定捍卫者》(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5、《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当代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6、《年味儿永在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30日)
7、《印第安纳大学访学札记》(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8、《为何鞭炮难觅替代物》(《光明日报》,2000年2月12日)
9、《政治运动中的"半个政治家"钟敬文》(《中华儿女》1996年第4期,32-38页;1996年第5期,91-96页,连载)
作者:安双通 (2009-8-4 3:18:30)
分享按钮>>【安氏历史名人录】从抗日救国到走向人民的安恩溥
>>【安氏当代名人录】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的安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