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当代名人录】“山西抗敌决死队”战士安政德

    中华安氏网 2009年8月4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当代名人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战士安政德

  安政德:一位抗日老兵的阳新情结
安政德,1913年6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武宁县祥良村。1938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薄一波组织和领导的“山西抗敌决死队”战士。1951年至1957年先后在黄石、大冶、阳新驻军;1958年转业,在阳新先后担任法院院长、民政局局长、“革委会”副主任。1983年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
  山西是我家
  上世纪50年代,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曲流行大江南北,至今它的韵律和质朴的唱腔成为永恒的经典。安政德称:解放前的山西,人民可遭了殃……
  前日下午,记者在阳新县休干所负责人的陪同下,采访了现年95岁的离休老干部安政德。老人耳聪目明,满头白发反倒衬出他的十足精气神来。老人很健谈,也很有记忆力,70年前的事还能说出诸如天气等细节。安政德老人走路较稳当,但他略显遗憾:“这两年腿脚没以前好使唤了,我的老家在山西,以后的日子回家就不那么灵便了。”伤感使老人很是沉默了一阵子。
  1913年6月20日,安政德出生于山西省武宁县祥良村。打从老人懂事理起,就知道一个“穷”字把整个村子弄得愁云惨雾。老人告诉记者,他的村子有近50户人家,大人念过书的凤毛麟角,小孩子上得起学堂的基本没有。老人的家境更是凄惨:爷爷被地主活活逼死;母亲被迫改嫁,父亲一气之下投了阎锡山的部队,“我真可怜啊!和奶奶相依为命很长一段时间。”
  安政德老人说:“人穷,连气候都来折磨你。”武宁县位于大行山区东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家乡的气候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寒冷,冷得人时刻像泡在冰窖里”,老人说春季多风且干燥,夏季热得人如坐火山。“最起码的填肚之物都没有,困难到了什么程度哟”,老人神情很是激动,“饿得受不了了,奶奶牵着我去亲戚家借粮食。要不是家乡人都富有同情心,奶奶和我早就饿死了。”
  安政德感念家乡人的良善,他12岁那年被好心的村里人介绍到了一家杂货铺当学徒,每日管两顿饭,一个月下来还有一块银元的收入。这让他甚为卖力,在以后的几年,他相继给东家做饭、站柜台,他和奶奶这才免了断炊之忧。老人的心中对奶奶有着深刻的记忆,几次重申“我对奶奶最有感情”。
  老人于1938年3月参加了共产党的队伍,离开家乡那年是25岁,奶奶已是风烛残年。安政德以后的日子随军南征北战,但时刻让他牵挂和放心不下的是奶奶。安政德在淮海战场的枪林弹雨中走了出来,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奶奶病故了。这成了安政德永远的痛:“战事吃紧,我哪回去得了啊?”令老人稍感安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全中国。老人三年、七年的间隔,总要回家乡上奶奶的坟茔,点上几支香,静静地坐上几个小时,对奶奶说些解放后的喜庆事,说说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人称,在家乡自己25岁都讨不上老婆,直到新中国成立自己才成了家。但他怀念、热爱家乡,因为他在家乡生活了25年,因为家乡有他的奶奶;他感激家乡的热土,为了抵抗侵略不当亡国奴,他在家乡参加了薄一波组织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从此迎来了人生的辉煌。
  参加“决死队”
  坚持抗日,反对独裁,安政德在部队的觉悟从血与火的洗礼中提高。
  安政德老人笑言,他和战争有缘。70年前的3月他成为“决死队”的战士,4月日本侵略军向晋东南地区发动了“九路围攻”,据他回忆,那段时间他和所在的部队“天天和日伪有仗打,那惨烈得很”。老人说他永远也忘不掉那次伏击战,他所在部队根据可靠情报,在洪洞县的一条公路两旁设下了埋伏,只等日本“皇军”来送死。虽然安政德兵龄短,但却经过了频繁的战斗,素质迅猛提高,“有一点很重要啊!只要有一点血性的中国人,眼看着我们的同胞被杀,土地被占,姐妹们被蹂躏,那就会和小日本拼命。”薄一波领导的“决死队”有青年学生、工人、农民组成,思想进步都很快,每次战斗和小日本面对面,相互厮杀那是分外眼红。
  那次伏击战“决死队”打得勇猛,给予小日本军以重大杀伤。“我们牺牲也比较大,仅我那个连,班排长牺牲了六七位。”老人说战士们越战越勇,又于第二年挫败了侵略军的第二次“九路围攻”。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决死队”战术灵活,时而跳过敌人包围圈,“翻山到了河南地界打他一家伙,又神不知鬼不觉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休整,寻觅战机坚决打击这些强盗。”说起亲历的抗日战争,老人劲头十足,“我们付出了重大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军。”
  老人也很自豪,他参加过后来史上著名的“西林训练班”,朱德讲游击战术,彭德怀讲党的政策,薄一波也讲过课。1941年安政德在“抗大”学习了一年,军事、马列著作都是必修课程。老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他目不识丁参加了部队,硬是拿出端敌炮楼的拼劲,攻克一个个汉字,日后当指导员更是笔不离手,书不离手,且还得拿枪随时投入战斗。
  解放战争期间,安政德所在的部队划归刘邓指挥。他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平汉战役、淮海战役……山东、河南一路打来,部队士气高昂。在我省安政德参加了老河口、襄樊、孝感等县市的战斗,见证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兵败如山倒的颓势。安政德参加完通山剿匪任务后,于1951年在黄石警卫团担任组织股股长。老人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的驻地在黄石港,“那时黄石小得很,今天的年轻人难以触摸那段时光了。”
  地方一样“拼”
  建设新中国,安政德转业到地方,同样有一股子拼命的干劲和激情。
  老人先后在大冶、鄂城、阳新的县大队、人武部任职。1958年转业到阳新县法院任院长,老人激动不已:“从当兵到转业地方,整整20年哪!”70年前扛枪打鬼子,50年前转业搞地方建设,老人说他相信自己能做得好,“只要你抱着‘拼’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据老人介绍,1952年10月1日,成立的阳新县人民法院,属大冶专区分院监督;1952年6月,阳新县法院划归黄冈分院指导。法院认真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配合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运动,惩办一批罪恶昭著的土匪恶霸分子。
  1961年,安政德调入阳新县民政局任局长,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和吃住的地方大部分时间在农村,特别是贫困村组,“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我不忍心看到农民忍饥挨饿,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是每个共产党人应尽的职责。”老人说,阳新的人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闹过饥荒,树皮、观音土成了农民的食粮。但阳新没有人逃难,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
  以后他到了“革委会”副主任的职位,分管农、林、水和交通、政法,直到1983年离休。在地方工作了25年,老人说回过头来看,他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他对得住阳新的人民,因为他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 
  正值夕阳红
  离休至今25年,老人没有闲着。他上要管老:组建老年大学;下要管小:筹备和成立“关心下一代”办公室。虽95岁高龄,安政德说自己正值夕阳红。
  据该县休干所负责人介绍,安政德是阳新县离休干部级别最高的一个人——副地级。老人不这么认为,他说年龄是个符号,关键是莫让岁月虚度。离休后,他把身心放在了“老小”两条线上,去年腿脚不便才退出了关心下一代的事务,至于老年大学早就后继有人了。老人现在最关心的是国内外大事,他最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每天两个多小时看订阅的各种报刊。他说自己有规律地锻炼身体、调节饮食和安排作息时间。
  安政德相信自己还能健康地活上十几年,因为他有太多的长寿秘诀,其中最重要的四个字:无私、奉献!从参加革命至今他用生命诠释了这四个字的真谛。老人告诉记者:“我身体还好得很,对社会有益的事,我会力所能及地做好!” 
  作者:安双通 (2009-8-4 20:21:39)  


分享按钮>>【安姓氏家谱源流】安徽 安振兴 安效伟 安要明
>>【安氏当代名人录】荣获朝鲜金日成荣誉奖章的安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