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氏家谱源流】《甘肃武威民勤县志》载安姓人物

    中华安氏网 2009年12月10日 安志民录



  【安姓氏家谱源流】《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志》载記的安姓人物 

  主 题: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志》载記的安姓人物  

  据《旧唐书·李轨传》载:李轨原为隋鹰杨府司马。隋大业末薛举起兵金城时,即于同郡曹珍、关谨、梁硕、安修仁等谋,共举李轨为主。“轨令修仁夜率诸胡入内苑城,建旗大呼,轨于郭下聚众应之,执缚隋虎贲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初,突厥曷娑那可汗率众内属,遗弟阙达度阙设领部落在会宁(今甘肃靖远)川中,有二千余骑。至是,自称可汗,来降于(李)轨。 
  李氏为凉州汉人。梁氏来源有三:汉代有武威太守梁统,汉人;十六国时休屠各人成七儿等起兵共推梁贵为盟主,此梁贵为休屠保人;另外,在羌人中也有梁姓。休屠各人从西汉以来一直活动于马城河流域,民勤县为其主要生活场所。 
  安姓的族别为西域胡。安修仁“夜率诸胡入内苑城”,“诸胡种落繁盛”,是这次起兵的主要力量,可见当时西域胡人凉州人数众多。安修仁之兄安兴贵在唐李渊面前自称是“凉州奕代豪望”,这可能不假,但考其原籍,实为西域昭武九姓中这安国人。 
  自西汉张骞能西域,西域各国人来中原者络绎不绝。汉朝政府为了接待来往的西域人,沿路设置邮传、亭站,以传递信息,供应住宿。由于来人数太多,朝廷迎接不暇,后来命令西域来使先在酒杯郡县“待诏”、“候旨”,分批入京。每当帝王更替,中原发生事变等情况出现时,“待诏”者就更多年留在河西各地,长者达十年之久。这些人长期留住,川资耗尽,或因其他原因既不能入京,又无力返回原籍,就在河西留居下来,成为河西人。安兴贵自称是“奕代豪望”,或源于此。当时的西域使者,大都伴有大批商队。商人无力回国而留居凉州者亦不少。河西的石、康、何、史、曹、穆、朱姓,大多与此有关。清代武威人张澍写过“石工安民为武威人考》,提出著名石刻家安民、安宏、安仁祚、安怀玉、安文璨、安文晟、安璨、安亮、安民师、安永年、安敏、安廷年等,大多数是武威人,可见安氏在武威有一定势力。 
  过去,大坝文化学校西南有几家姓安的居民。解放前安家大门上刻有“武陵望族”四字,村教师罗可久题写,恐怕是附会。凉州安氏历时久远。隋、唐时期凉州西域胡人大增,与突厥人进入河西有关。 
  突厥曷娑那可汗,即西突厥处罗可汗。据《隋书·炀帝纪》:大业七年(611)十二月来朝。隋炀帝令武威太守樊子盖应接,同时来朝者还有高昌王。次年,隋分曷娑那可汗之众为三部,使其弟阙达度设将赢弱万余口,央于会宁。后来,炀帝还派裴矩亲往安集。阙达度设被安置于会宁,当时先于李轨起兵者有金城薛举,金城与会宁距离很近,阙达度设不降金城薛举,而降李轨。说明此部已有大批人从靖远川逐年沿腾格里沙漠南缘迁至马城河下游绿洲一带。 
  李轨依靠当地各族人民反抗隋朝的情绪起兵,一年之内,由河西大凉王称帝,置百官,今民勤属其所辖。唐武德二年(619),唐高祖李渊派安兴贵招慰李轨,劝李轨说:“凉州避远,人物凋残,胜兵虽余十万,开地不过千称臣于唐。但是,李轨不听,兴贵与安修仁引诸胡众围攻李轨、被擒,凉州地区统一于唐。   
  作者:清河安氏后裔 (2009-12-10 15:19:01)


分享按钮>>山东高密李家营晏婴冢
>>【安姓氏家谱源流】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