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当代名人录】纪念安子文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中华安氏网 2010年2月21日 安志民录



  【安姓当代名人录】纪念安子文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纪念安子文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青史映丹心 
  ——纪念安子文同志诞辰100周年 
  李源潮 
  2009年9月25日,是我们的老部长安子文同志诞辰100周年,组织人事系统的新老同志深切缅怀他为党的事业特别是组织人事工作作出的重大贡献,追思和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 
  安子文同志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组织活动家。1909年9月,安子文同志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双湖峪镇。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追求进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1925年到1936年,他一直在白色恐怖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出生入死,历尽艰险,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的重要任务。他曾4次被捕,始终坚贞不屈。1936年秋,安子文同志经党组织全力营救出狱,立即奔赴北方局,参加北平市委的领导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子文同志参加了北方局组织部的领导工作和晋冀豫、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创工作。1943年调往延安。延安整风期间,安子文同志在中央党校二部参加领导工作,他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方针,有力抵制“抢救运动”的严重错误。从1945年10月到1966年8月,安子文同志先后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长达21年时间。1950年9月到1954年9月,还兼任人事部部长。他坚决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加强中央组织部的自身建设,在党的组织工作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文化大革命”中,安子文同志蒙受巨大冤屈,受到残酷迫害,但他始终保持对党的坚定信念。粉碎“四人帮”后,安子文同志平反恢复工作,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因积劳成疾,于1980年不幸逝世。安子文同志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 
  安子文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坚持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坚强党性,坚持组工干部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优良作风。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安子文同志信仰坚定,在生死抉择和紧要关头,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崇高品格。安子文同志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55年的革命生涯,有21年是在监牢里度过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1935年春天,关押在国民党北平草岚子监狱里的安子文同志被敌人判处死刑。在生死抉择面前,安子文同志泰然自若,决心为党的事业从容就义。当敌人最后提审时问他:“你不怕死吗?”安子文同志回答说:“没有什么可怕的。我现在死了,你们以后不是也要死吗?杀了我们,以后你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党的九大前夕,安子文同志已身陷囹圄,康生等人为了陷害刘少奇同志,诱逼他写假证明。他严辞拒绝,斩钉截铁地说:“手铐脚镣你们给我带吧,可手铐脚镣对我不起作用的,不给我戴手铐脚镣我是这么讲,给我戴手铐脚镣我还是这么讲”。“时穷节乃现,正气万古存”。安子文同志在生死抉择和紧要关头表现出的凛然正气,值得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学习。 
  安子文同志政治坚强,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开展组织工作。每当中央作出决定,安子文同志总是坚决贯彻执行。1948年10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新解放区迅速扩大,中央决定抽调53000名干部到新解放区和大城市接管工作。此次抽调干部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急,在我党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安子文同志组织中央组织部和抽调干部地区的组织部门群策群力、反复研究,制定了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提前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选派任务,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组织保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从组织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加快恢复国民经济、顺利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保证,安子文同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繁重的组织工作中,亲自参与和组织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整党运动,参与和组织了向中央机关和工业战线大规模调配干部工作。安子文同志高度重视党执政以后的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比如,提出要有计划地训练干部,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干部的制度,等等。这些政策、制度和规定的许多内容,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1980年,胡耀邦同志在安子文同志追悼会上指出:“历史证明,1966年以前,我们党的组织路线基本上是适应于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的要求的,党和干部队伍是比较纯洁的,是有战斗力的。这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同全党各级组织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其中就凝集着子文同志的心血。”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2:48) 

  安子文同志知人善任,坚决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选人用人。安子文同志反复强调,干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了解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干部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做好。他多次告诫部里的同志,了解干部不能只从鉴定表上去了解,也不能只从档案材料去了解,要从检查其工作上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去了解,并且要对干部的学习、思想、作风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他要求大家主动上门找干部谈,不要老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人家来找,把组织部变成“官衙门”。他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接触干部,亲自接待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来京的干部,每逢召开全国性会议,总是利用会议间隙,拜访各省负责同志,征求他们对干部人事安排的意见。安子文同志十分熟悉干部,对那些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的长处和短处、历史和现实表现,了解得很清楚。当中央考虑各部委和各地领导班子配备时,调动和挑选一些干部时,安子文同志都能够及时地向中央提供名单,推荐人选。安子文同志一贯强调,“用人行政,应该根据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无论是新干部老干部,知识分子干部或工农干部,还是党外人士或从国民党党政机关接收留用人员,他都要求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量才使用。他特别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提出要大胆地、积极地、破格提拔新生力量。他说,提拔年轻干部要求不能过高,要求干部在没有担任这个职务之前就有做这个工作的具体经验,要求没有做过领导工作的干部有领导工作经验,这是脱离实际的。但提拔起来以后不要一味地捧,那样很快就会垮下去。 
  安子文同志重视基层,致力于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斗争。安子文同志认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不断整顿,不能指望一劳永逸。他强调党的坚强有力,不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党员,更重要的在于党员的质量。我们党在国际和国内所处的地位,要求我们为更高的党员条件而斗争,为保持党员称号的严肃性而斗争。1950年初,安子文同志敏锐地觉察到党的队伍中出现的骄傲自满、命令主义现象和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速度过快、鱼目混珠等问题,向中央作了汇报,得到中央重视。中央先后发出了《关于整党的指示》和《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安子文同志十分重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要求建立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使党员像毛主席讲的洗脸扫地那样,真正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作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他重视群众工作,强调要组织党员到群众中去交朋友,做宣传、做调查、做好事,起模范作用,并且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 
  安子文同志关心干部,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赢得了广大干部的尊敬和信任。安子文同志对待所有的干部,包括党员干部和非党干部,乃至犯过错误的干部,都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地关怀和帮助。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央组织部从人事部和地方选调了一些领导干部,定级时有些人的工资级别比原来压低了。安子文同志对他们说:“我们组织部是管人的,对于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的人,要求要更严一些,这样好做工作。”安子文同志对犯错误的干部从不无原则地迁就,当某些高级干部犯了严重错误需要处分时,他都报中央讨论决定,给予必要的处分,并且亲自找他们谈话,严正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同时,安子文同志又非常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很多干部都愿意接近他,有心里话愿意找他谈。不少干部说,因为找他谈,第一他不会打击你,第二他能够理解你。一次,中央组织部准备派一位老同志到南方一所大学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安子文同志了解到这位同志患有一种慢性病,不宜到南方工作,就取消了原来的提议。他对主管调配干部工作的同志说:“调派干部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对于干部本身来讲,是应该要求他坚决服从组织决定的,但组织部门也要尽量考虑到干部的实际情况,照顾干部的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体会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3:05)  

  安子文同志光明磊落,始终对党负责、敢讲真话,表现出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安子文同志认为,在党内一定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上上下下都要互相讲真话。他自己向干部讲真话,鼓励干部讲真话,干部也敢于向他讲真话。1953年1月,安子文同志作了《为消除党组织内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现象而斗争》的报告,批评了党内存在的问题。他尖锐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自下而上的批评还没有充分展开,压制批评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仍然突出,“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挑选提拔干部上存在“资格论”、“重才不重德”和“任人唯亲”的偏向,深入进行考察了解干部不够;在很多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强迫命令、脱离群众的现象还远未得到克服。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安子文同志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跃进”期间,安子文同志不仅自己实事求是地向中央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而且支持中央组织部在基层锻炼的同志向中央反映当地的实情。当一些人借“反右倾”之机责难反映意见的干部时,安子文同志毅然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保护讲真话的同志。 
  安子文同志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范,一直是激励我们做好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对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学习安子文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崇高品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为党分忧、为民尽责,坚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任务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我们要学习安子文同志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的优秀品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我们要学习安子文同志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我们要学习安子文同志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组织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要学习安子文同志关心干部、爱惜人才的良好作风,满腔热情地为党员、干部服务,为各类人才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我们要学习安子文同志严于律己、从严带队伍的优良传统,坚持从严治部,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努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安子文同志离开我们近30年了,他的思想、业绩和风范与世长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安子文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扎实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中国人事报 
  http://www.rensb.com/showarticle.php?articleID=12666 
  2009-10-10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3:26)  

  薄一波安子文在阎寨 
  采访对象:宋全恩,男,1930年生于沁源县阎寨村 
  采访时间:2004年12月15日 
  采访地点:沁源县阎寨村 
  采访整理:董永刚 
  问:薄一波在阎寨时候的一些事情您还记得吗? 
  答:日本人进攻咱沁源的时候,薄一波就来到阎寨了。当时这东阎寨是司令部,西阎寨是政治部。开始的时候这司令部和政治部都属于那阎锡山管。当时安子文和我家在一个院子里住。 
  日本人在这城关里驻了两年半的时间,我们沁源的人就没有维持过他。第一回敌人来“扫荡”的时候,薄一波在那儿住。日本人把全村烧得没有一间房。这个村里一下杀了八十多个人,当时旧社会的老汉们都接受不了。 
  当时薄一波讲叫空室清野,可人们不知道怎么个弄法,就把粮食这些东西一齐捆上,放在梁上,日本鬼子一进村,一把火全都给烧了。薄一波他们当时看到老百姓忄西惶,都没吃的了。他们领的这谷,叫老百姓给加工,加工100斤谷,他才要40斤米,老百姓吃一半,他们吃一半。反正是甚也和老百姓分着吃,不然的话当时老百姓就没吃的呀!当时薄一波在这个地方住,打回饭来,他吃上一半,还要让老百姓吃上一半…… 
  日本人刚来的时候我9岁,当时安子文和我家在一个院子里住的,他住的一孔窑,我们住的一孔。当时,我还是个小孩儿,安子文在这里住的时候,打回饭来,就说:“小鬼,吃饭哇!”后来在一起就惯了。当时安子文和我父亲他们可好了! 

  在我家住的是安子文和他的两个警卫员,还有一个勤务员。当时那党是不公开的,薄一波经常来安子文这里开会,咱也不知道人家是干甚哩,人家也就不跟你说这些事儿。八路军的干部和当兵的就和咱老百姓是一家人一样样的,他打回饭来让你吃,他有什么困难,你也帮他办,可是处得好哩! 

  部队在这里的时候,没吃没穿的,冬天棉衣服都不够,三年才能换上一套。人多,东西少,做不出来。那个年代那老百姓和当兵的就不分你我,只要有就谁也能用。那会儿,到天旱了的时候,咱这部队还要挑水帮助这老百姓浇地。八路军的领导干部和这普通当兵的是一样样的,根本瞧不出个甚领导架子,他们有时候还给你讲个笑话儿,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样的。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3:45)

  党不会忘记你们的 
  采访对象:李树帜,男,1917年生于黎城县城内村 
  采访时间:2004年11月19日 
  采访地点:黎城县南委泉村 
  采访整理:董永刚 

  问:八路军在这里的时候和咱们当地的老百姓关系处得如何? 
  答:那个时候在南委泉村住着个一二九师生产部的部长,叫张克为(谐音)。他穿的补丁裤,还经常爱开个玩笑,和当地的老百姓关系可好了。他在这地方呆了一阵时间后,听说是由于工作关系被调走了。在走的那个时候,正是因为他与咱老百姓关系好,有个当地老百姓家的一个小孩儿,哭得非跟上他走不行。他这个人可是好! 

  他们走的时候还和当地村里人照了相,在相片上还写了话说:“咱们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付出了很多,党不会忘记你们的,人民永远记住你们。”那个时候,村里牲口少,推磨、犁地的时候,经常把他们的牲口借给老百姓用,可是给老百姓帮了不少忙。那些当兵的纪律很严,从不轻易去老百姓家拿东西,哪怕借东西也很少。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4:05) 

  首长对人民最关心 
  采访对象:温根枝,男,1922年生于兴县蔡家崖村 
  采访时间:2004年12月15日 
  采访地点: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办公室 
  采访人:孙丽萍(整理者)郭海斌 

  问:我听您说过去官兵都一样? 
  答:过去蔡家崖有司令部,毛主席对人民最关心,最好,贺老总对人民最关心。 
  问:你见过的领导人还有些谁,记不记得? 
  答:都见了嘛!贺龙、李井泉、周士第、甘泗淇。 
  问:贺龙他们出来以后跟你们聊天吗? 
  答:说些老百姓的事,还跟我们一起种地。过去的首长也说不清对人民是怎么个好了!真是特别好。
那会儿生活困难,看见有个讨吃的在啃人家扔出来的骨头,骨头是司令部伙房吃下的骨头在外面晒着,这个讨吃的看见拿起来就吃。李井泉正好到大灶上吃饭,看见了。他就下去,叫张峁孩,你快给他做点饭,看那个人可怜的。张峁孩是伙夫班长,就给那个人焖了一锅小米粥,李井泉就说:“老乡,老乡,你快来吃吧”。你看看那个对老百姓的好!今天想起来也觉得过去的人是真好,真感动人。 

  贺龙家老婆叫薛明。有一次我正在外面担的一担红枣卖,贺龙的老婆出来了,就说要买红枣。她过来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我的油灯,灯里的油全倒了。薛明挽起袖子,用手把地上倒了的油一点一点弄回灯盏里。我说不用了,她说不行,老乡,可惜得不行。这阵子想起来也感动了。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4:24) 

  八路军最爱老百姓 
  采访对象:樊锦沼,男,1929年生于右玉县右卫镇 
  采访时间:2005年3月15日 
  采访地点:右玉县右卫镇 
  采访整理:赵俊明 

  我们村里一般老百姓对八路都好,当时的人认为八路军是天下最好的军队,最爱老百姓的军队。因为那时候的干部每天早晨黑洞洞地起来,拿烘叉子去捡粪,捡了以后,不管你地主的粪堆还是谁的,看见就倒上去了。到秋收的时候,日本人要出来抢粮呀,八路军帮收割粮食,帮助你埋藏呀什么的,实行坚壁清野。日本人来了以后,把房子烧了,也根本找不到粮食。那时候的粮食都在野地里埋着。我们那个家乡在野地里挖一个很大的坑,拿胡麻秆转圈围住,粮食都倒在里边,上边也盖的这个,埋住。当八路军要的时候,挖出来给送去。日本人去村里,人也没有,啥也没有,就留几个老汉看门。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4:42)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采访对象:胡振堂,男,1919年生于五台县兰家庄村 
  采访时间:2005年1月22日 
  采访地点:太原市万柏林区街道办 
  采访整理:王小鸽 
  问:您能不能说说战争年代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和干群关系? 

  答:毛主席讲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反正这一点在脑袋里是抹不掉的。从处理事上讲,一脱离了群众,就完了,群众不支持你,什么都干不成。那时候我们一个连队有个侦察员,他出去侦察敌情,在代县被敌人发现了,他就跑到一个老乡家里头。家里有个老太太,他说:“大娘,你掩护掩护我,我是个八路军,敌人正往这里追我呢。”老太太说:“孩子上炕。”就让他睡到那儿,给了他个枕头,拿了个被子,把头捂住。一会儿日本人到村里搜,进家来把被子一撩,看见他的头发那么长,问他是什么人?老太太说:“哎呀,可不要,他害伤寒呢,怕传染上你们呢!”敌人信以为真就走了。因他平时就和群众一起劳动,就保护了他,经常化险为夷。 

  说到官兵关系和干群关系,也有许多感人故事。当时生活很苦。有一年,我们护送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到宁武。都12月份了,我们还没有穿上棉衣,就是单衣服,吕司令也没穿棉衣,过滹沱河时一看是冰,扎屁股,把这腿都划破了。我当时穿得很薄,走在前头,我们的政委叫智生元,他看见我,摸了摸我,问道:“小胡,冷不冷?”我挺着说不冷。赶第二天清早,他打发他那个警卫员给我送了件褂子。我那会儿是个兵,是个班长,他是团政委,你看那时候的官兵关系是什么关系?这也就说明问题了,感情深啊! 

  总而言之,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官兵之间、同志之间不互相关心,不重视做思想政治工作,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不搞好,想胜利门儿也没有。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5:00) 

  结束语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报自5月份推出了《来自民间的抗战记忆》系列报道,报道采用口述史的形式,用抗日战争亲历者的讲述回顾思考了那一段非常岁月的人和事、苦难和抗争、战斗和生活,在系统记录了1937年7月到1945年9月的山西抗战历史后,《来自民间的抗战记忆》系列报道到今天就要向读者说再见了。山西人民对于60年前日寇在山西的暴行、惨案记忆是深刻的,相信对于那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山西省社科院《山西抗战口述史》课题组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金环) 
  作者:走进榆林 (2010-2-18 15:55:18)


分享按钮>>《燕国、燕氏、燕姓》探讨(14)——燕王哙让位
>>【安姓当代名人录】纪念安子文诞辰100周年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