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综述1

    中华安氏网 2010年6月30日 安志民录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首稿3


      《中华安氏通谱》

        综  述

  姓氏的起源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是比较稳定的,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姓用以区别婚姻,氏用以区别贵贱,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汉时期,姓和氏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很淡,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徽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而“氏”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的“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踪,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
氏的出现较姓为晚,是姓所衍生的产物,即姓的支族。氏约起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周代的分封制度,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说,先秦时期氏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徽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最初,氏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则逐渐演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传说中的父系社会英雄人物的称号,均加“氏”以尊称,如炎帝神农是,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
这种以“氏”别贵贱的风尚,在父系社会到先秦时期这一阶段,相当盛行,形成“以同姓异氏,一姓多氏”社会格局。这样,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和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所有的血缘关系,均由父系来确认。所以母系氏族解体,父系氏族之兴起,成为姓氏演变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商朝是典型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已经形成,“胙土名氏”正式成为姓氏产生的主要途径。“胙土命氏”也有其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则,天子等级最高,所以以其王朝的称号为氏,而诸侯国则以国为氏,卿大夫以封邑为氏,效力于王室公族的职业技人则以技为氏。由于“命氏”由上而下出自帝王、君侯所赐,能够封土命氏的都是诸侯,即使以职业技艺命氏的“百工”,也不是一般的平民、贱奴,而是管理平民奴隶的“工长”、管事。由于氏可以表明出身家世和社会地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和尊号,所以氏有强烈的“氏名贵贱”的社会功能。这样由“胙土名氏”的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取代了氏族社会单纯的血缘关系氏族制度,标志着姓氏文化的日趋成熟和形成。

  “安”是人类最初的家

  “安”是人类最初的家
  原始公有制社会,有妻无财只算“安”,这是公有制社会家的特点,可以说“安”是家的初级阶段;私有制社会,有妻有财才算家,这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点,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华夏民族重物轻女和重男轻女的开始。

  家是啥?家就是房子里面养着一头猪,一头公猪。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字型都是这个意思。甲骨文金文记载有“我家祖辛”,“固我邦家”,“康乐我家”等等,其中的家都是家庭家族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家居也,从宝盖(mian打不出来),豕(在这儿应该是jia)声。难道房子是为猪盖的?难道人必须去住猪的房子或者必须人猪同居?

  一个问题困惑了历代学者,今天的老百姓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古人要用猪居的家来指称人居的家呢?当今学者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进行了诠释,归纳一下有四个理由:一,在上古时代猪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标志。养没养猪,能够说明家庭的穷富;养猪的多少,能够反映出这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二,当时人类的生命力特别脆弱,婴儿成活率很低,成人二十来岁便进入老年期:所以当时人的生产是第一位的。猪繁殖力强,以生产能力旺盛的猪象征家的人丁兴旺,是人们普遍的美好愿望。三,王权母系时代,女孩成人后都会有自己单独的房子“安”,方便与男子的性约会——同今天纳西族的走婚制一样:男子晚上来黎明去,生下孩子没关系。这一点和野公猪一样,每晚不请自到,使圈养的母猪怀孕并生下一窝小猪崽。公猪与男人两者之间在行为和结局上的惊人相似,启发先民创造了“家”字。四,今天在个别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猪同屋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农村养猪也是人猪同院不同屋。这些都留下了家的一些痕迹。

  这些说法也算是头头是道了。然而,天地之间最灵醒的人硬着头皮往猪圈里钻总不是件光彩的事儿(别扭)。文革时候曾经革过一次“家”的命——创造了“宝盖下面一个人”的新家,后来因为容易和“穴”误会被废除了。难道千千万万个汉字中间真的就没有一个“人的家”吗?门倌认为“安”就是人类最初的家。
  “安”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型都是房子中间侧身跪坐着一个女人,楷书也是房子中间有个女人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安,静也”,“定,安也”。《尔雅·释诂》说,“安,定也”,“定,止也”。“定”的古今字型变化不大,是以家为目标朝回走的会意,只有回到家才能得到安宁。所以,安的本义是安定,平静。凭什么女人待在房子里就可以安定,平静呢?

  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约3400年,从早期灵散的原始文字算起也有6000年了。这时正处在原始社会的中晚期,女人的地位虽说开始动摇,但仍然处在社会的主导地位。汉字的结构显示的是先民的生活和意识。成年女子才有自己单独的房子,这在当时是一种社会风俗习惯,是女权社会的一个标志。就像我们今天一样,男孩是传宗接代的顶梁柱,特别是在农村只有男孩才有财产继承权;女孩嫁了人便是泼出去的水,一切从此两清。从群婚到部落之间的对偶婚,社会总算进了一步。一个女人的几个固定性伙伴,轮流到她的房子去约会,等于男人嫁给了女人。也就是说原始社会王权母系,婚姻制度是女人娶男人,就像今天男人娶女人一样是很平常的事情。正因为房子里面有了女人,男有所往,子有所容:一个房子,一个女人,几个男人,几个孩子,就是一个稳定的“安”。无数个 “安”组成的是全社会的大稳定。

  女人没有房子的时候,难免会去荒郊野外和男人幽会,“野”与“婪”就是这种事情的真实写照。野字的“予”就是性交的意思,甲骨文金文的“野”字的字型是两棵表示森林的树木,中间夹着一个男根,会意男女的野合;“婪”字的字型是一个女人夹在两棵表示森林的树木中间或者是站在下边,会意男女的野合。女人有了自己的房子后,这种事情便少了许多,社会也相对安定下来。如果还有人去野合的话,那就是贪婪,会被别人鄙视的。所以“安”就是人类社会一个包容一帮固定男人和女人的初级的家。

  原始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匮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公有制,因此,仅有女人而无财产的“安”是家的初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开始出现;社会财富也有了一些节余,私有制成了可能。猪羊一类的家畜成了当时人们最宝贵,最容易划分清楚的财产。土地对当时的人来说如同我们当代人对于天空,不好说那片是谁的。茫茫荒原对于一家一户的原始人来说意义不大。最能代表财产的东西是猪羊,所以表示有财产的家当然要用房子里面一头猪来表达。公有制社会,有妻无财只算“安”,这是公有制社会家的特点,可以说“安”是家的初级阶段;私有制社会,有妻有财才算家,这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点,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华夏民族重物轻女和重男轻女的开始。

  汉字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当然也会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新字在增加,个别的字也在消亡,更多的字的意义发生了转变。比如“自”本义是鼻子的象形,被第一人称借去不还,只得造出一个新字“鼻”来顶岗。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中,房子里有个女人的安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可是,到了私有制的奴隶社会,房子里光有女人的安是不能完全反映出财产私有的家庭特点。所以,房子里面藏头猪的“家”便应运而生,“安”字家庭的意义便被取而代之。

  仅仅从字型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说“安”是人类最初的家,确实有点痴人说梦。门倌不得不找“安”字现存的意义来碰碰运气。翻遍《辞源》《辞海》《汉语源流字典》《古代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安”有七八个意思。和家庭意思靠近的有两个:一个是“安置”,“安放”;另一个是“哪里”。家是一个名词,表示一个固定的地方。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给安置一个家。“安置”一词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家,要把人安置好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称心如意的家。“哪里”是疑问代词,也就是“什么地方”。不管生人还是过去的熟人,见面总会问:“哪里人”?“家在哪里”?中国人有这个习惯,外国人也有这个习惯。《鸿门宴》上刘帮逃跑后,项羽才想起来问:“沛公安在?”刘帮在哪里?刘帮早就逃回了老巢(也有家的意思)。

  “安”还有一个意思在我看见的字典词典中没有被收录。陕西东部地区,至今,人们习惯以自己的家为中心,把四面分别叫作:东安,西安,南安,北安。把四面的人分别叫作:东安人,西安人,南安人,北安人。还有“这安”“那安”之说。打听了一下,陕南商洛地区也是这样。这里的“安”应该是方位名词或者说辅助方位名词。只要知道了你是哪安来的人,便搞清楚了你的家之所在。

  从安的这三个意思中间,多少能感受到一点家的温暖。当然,这点珠丝马迹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安字家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研究。总之,“安”离不开“家”,因为它们最早的时候就是一家子。

  安姓氏族的源流

  安姓氏族,是中华民族姓氏中一支大姓。遍布全国各地。对安姓氏族的来源,多种史籍、各地家谱均有记载:

  安姓始于黄室嫡裔
  1、轩辕黄帝孙子安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轩辕黄帝与元妃西陵嫘祖生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了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约公元前2515年左右)居西方,自号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复入中国以安为姓。
  2、黄帝玄孙启赐姓安 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公元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皆属中原安邑安姓。

  以国为氏以邑得姓
  1、《史记·魏世家》记载: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称安陵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2、《史记·魏世家》记载:魏国安陵君魏无忌(即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296年-)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在魏安陵君后裔子孙中,多以国名为姓称安陵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3、秦代(公元前209年)琅琊人有安期生,姓安期氏,以地为氏。安期琅牙(山东胶南诸城一带),有安期氏。(《英贤传》)。
  4、“汉悼惠王子志封为安都侯,其后裔为安都氏。”(《中国人名大辞典》附录,《姓氏考略》);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五月,汉代齐悼惠王封刘肥之子刘志为安都侯。安都侯国都在今河北高阳西南。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刘志进封为济北王。其后裔为安都氏。
  5、《郑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晋厉公有大夫安是叔施,其安是氏原之始耶(《姓氏英贤传》《姓氏词典》第3页)。
  6、以邑得姓,“战国时楚王嬖臣缠封于安陵(河北吴桥县西北)是为安陵缠。其后代子孙以此为姓氏焉”(《战国策》);战国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后代为安陵氏。安陵小国也,其后氏焉,楚王妃安陵氏(《万姓统谱》)。
  7、“战国时齐将田单破燕复齐,受封于安平(山东临淄县东)称安平君,因氏焉。”战国田单破燕有功被封为安平君,后代以安为氏;(《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资治通鉴》,周赮王三六年“燕人攻安平”)。
  8、西汉安国以先祖谥号为姓氏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时期,汉侯公济太上皇刘邦派侯公和项羽谈判,协商以古运河鸿沟之阸(为界),平分天下。这位侯公被汉高祖刘邦赐封谥号曰安国君,后裔子孙便以先祖爵号称以安国氏,如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著名的谏议大夫、终军使者安国少季,就是其后裔子孙。该支安国氏族人后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寻源》、《英贤传》)。
  9、“昭武九姓”以国名“安国”为安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以原国名“安国”为自己姓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百家姓探源》)。

  历代黄帝赐姓安氏
  1、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曾长期保留古老的部落组织(又称“家”),每个部落由若干户(氏族)组成。新中国成立前后,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户族即有29个姓氏,因过去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之说。传说是个勇敢善骑的青年人骑马去京城见皇帝赐为“安”头目。其分领七个部落的头目便都姓“安”了。这些回鹘人都是受五代、北宋王朝敕封的甘州回鹘官吏,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
  2、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后,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安”,分别赐孟格为安汝敬、达色为安汝坚、牟尼沙克宣为安恩谦,其后代均姓安(《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相传至今。
  3、贵州水西少数民族,原籍昆明,繁衍水西。盖为(明)英宗赐姓安。得姓前无固定姓氏,世代以父名为姓(《贵州省大定县志》)。
  4、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即明宣宗长子朱祁镇,1427-1464年),被擒。明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重新登皇位时。對當年護駕他回京的瓦刺軍人因敦友從軍,樂勤王事的兄弟四人賜姓、賜名、封官。賜伯哥帖木耳為梁姓,答失帖木耳為梅姓,脫脫帖木耳為白姓,哈喇素木耳為安姓。為了便於他們與漢人聯姻,又賜名,分別為梁頻禮、梅克貞、白京世、安志全。封梅、梁為指揮使,白、安為附千戶。
  5、清朝时期,康熙大帝为黑龙江流域对俄作战的需要,对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一再谕命给予宽大,妥善安置,并赏给衣帽,授予官职,驻于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为其专门设立了东正教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罗刹庙、北馆)。编入满州八旗后送黑龙江的前线,招降俄罗斯投降博格达汗(即康熙大帝)。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奇效。“俄罗斯旗人”不仅参加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且在关键时刻立有殊功。后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其后代遂以安为氏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少数民族改汉姓安氏
  1、[鲜卑贵族安迟氏改汉姓“安”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后魏安迟氏,代北姓,后改为安氏”(《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在南北朝时期,中国西北的鲜卑贵族安迟氏随北魏孝文帝入中原定居洛阳后,一分为二改成安姓和迟姓两支。
  2、[唐]节度使安禄山原姓康名轧葷山,隨母嫁到安延偃家,改姓安名禄山,后子孙为安姓(《唐书》);
  3、唐朝时期回鹘民族、奚族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融合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4、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西域阿拉伯斯兰教穆斯林嘎宛思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
  5、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安佳氏等众多其它少数民族部落,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改土归流中,改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6、[清]満州镶兰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黄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満八旗姓氏改安佳(《中国人的姓名饧伯族》)等。
  7、清朝中叶后,世居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去氏所改,“阿尔丹”氏族名,取其首音“安”多改汉姓安氏(《黑龙江志稿·氏族志》)。
  8、辽东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大连庄河),后改安姓氏(《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9、清代満族安氏系“安德氏”所改(《満族姓氏录》)。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黑龙江东宁)、爱珲及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姓安氏;中原蒙古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其后均改汉姓安氏;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安氏(《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10、藏族有“安温”氏。以部落为姓,省易为“安”氏(《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11、裕固族有姓安,为安帐文所改。帐文乃氏族名,取其首音“安”而为单姓安氏。
  12、彝族安姓。整个西南地区,安氏土司的实力和地位,超越于所有土司,所以说:“西南土官,安氏殆为称首”[17]。明时,安氏世袭指挥,“所属有四十八马站,大头土番,焚人子,白夷,么些,■■,倮■,鞑靼,回纥诸种,散居山谷间,北至大度,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西讫盐井,延袤千余里。以昌州、普济、威龙三州长官隶之。有把事四人,世辖其众,皆节制于四川行都指挥使司”[18]。这一安氏不仅和沙马宣抚司的安氏、阿都长官司的安氏以及马湖土知府安氏属于同一族属,具有共源分支衍生的关系,而且还和乌蒙、乌撒、东川,芒部、禄肇、水西、永宁、沾益诸土官中的安氏、禄氏、陇(龙)氏、奢氏等“境土相连,世戚亲厚”,“虽滇、蜀异辖,宗派一源”,“其后彼绝此继,通为一家”[19]。《水西安氏本末》说:清末至民国年间,安氏称强,陇氏得势,禄氏、罗氏并起,号称安、陇、禄、罗为镇雄四大家族,彝族的统治权势失而复得,流官土官兼而治之,彝族“官家”之声大噪。


  


分享按钮>>【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序
>> 团省委授予荆州救人英雄燕飞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