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人物谱家族篇:无力回天的常氏后人——常立教

    中华常氏网 2012年7月17日 网易


主人公:常立教经营理念:投资工业无力回天

  榆次常氏是晋中富商。徐珂《清稗类钞》称常氏有资产百数十万两。该族原系山西太谷县人,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常仲林迁居榆次县车辋村刘家寨,由仲林一世起到八世常威时,家“始裕”,“至于起家,即率经商”。其经商则在多伦诺尔、张家口、兴化镇及本省大同、繁峙等处。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山西省的外贸世家。

  常氏商业于清末民初衰落,常氏十三世常立训在光绪中叶曾担任常家的股东代表达二十余年。其《墓志铭》记述了他看到常氏商业“日薄西山”的状况后感慨万分:“公盖不以一时之致富为可矜,而以后日之食贫为可虑,于其酌盈剂虚之际,已足见其持满戒溢的苦衷。”这就是说:光绪中叶,常氏丁目既繁,需用日浩,已是开支拮据。常氏十三世常立教是个开明的人物,他曾考中第53名举人,后赴京会试,参与了康梁变法的公车上书,在故宫陈列的黄榜上有名,是常氏家族中第一位科举成名的人物。在义和团运动中,常立教由村众推举充当乡团团长,“与村人赵君成业,刘君秉仁协议安置拳众毋扰,并练团丁”,到庚子事变时,归化城受兵燹之苦,张垣又受到德兵骚扰,常氏商务更加艰难,此时常立教担任起重任,为了处理好北京一带的常氏产业,他被常家公推前往北京,他用尽了浑身解数,可是最后仍然毫无办法,江河日下,非一人所能挽救。

  不过此时常家的确在改变着,只不过这些努力最终一一失败。比如,由于商业受到损失,常氏转而热衷创办近代家庭工业,据载:“……鉴于吾家人众,而资有限,恐一旦竭蹶,无以为生,因议立敦义和蚕桑局和敦睦织布工厂,由京津聘教授,购机器归,率族中子弟不习儒贾者以入,有缺额招生”,“招徒工数十人,结丝物织络带,以作试验。翌年,即栽桑数百株,养蚕数十万”,“至局内设置,如养蚕架、寒暑表及一切器具无不全备,一时敦义和之丝品织物,销售平、汾、文、交、祁、太、徐、榆等处,获利颇厚,而平汾等处人言及榆次敦义和丝物,尤为赞许”,“及民国肇兴,吾家各埠商肆顿遭损失,工厂货款无出,将至停办”。这也不能挽救常家败亡的命运。

  如今,常家宅院已经被开发为旅游景区,昔日的晋商世家,如今,却在被人们观赏着、陶醉着。

 


分享按钮>>八十岁常宝霆“卖布头”感受“常氏相声”魅力
>>赵氏家族的族标那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