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傅氏的源流和播迁
- 中华傅氏网 2009年5月15日 网络
江西傅氏来自中原,有族谱明确记载最早到江西扎根的是在三国后期。江西傅氏迁入后枝繁叶茂的有三大支。钦公、署公和尧俞公。
公元265年,钦公任东吴柴桑(今九江)别驾。后携子宝、定两府君,卜居南康军(今星子县)之赤渡桥,为江西傅氏始祖。至唐朝时,后代已繁衍16-17代,鸿丁数千人,遍布于赣中、赣北、赣东城乡广大地区。
钦公第11世孙广公,生子开公、闰公。 开公,806-820年期间任荆襄都督,生子德广公,为临川、进贤祖。闰公,821-824年期间任潭州剌史,生子秦公、泰公。秦公,字尧臣,闰公长子。唐朝授德安县主簿,兵变徙居洪州附近之吴皋曲豆镇(今江西省丰城市),为丰城祖。泰公,字尧用,居临江府潇滩驿,守祖陇,为清江、吉安祖。
公元825年,德广公(九江教授),归隐抚州临川。主修《傅氏族谱》并作序,为江西傅氏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料,使江西傅氏有谱牒可考的详尽史料,可上溯到三国时期。
公元554年,祖公(字常德,咸公8世孙、昭公之子,灵州傅氏迁江西始祖)任江西洪州豫章太守司袁州军,首迁居江西许真人观铁柱前(即南昌市万寿宫),后迁沙墩,号曰义门。为江西南昌义门第1世。江西南昌义门第十世傅浚公,生有4子:经(后迁浙江)、千(后迁福建)、卜、翼(后迁江西进贤县凤凰村)。
卜公生有2子(毅、太初)。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毅公任临江府(辖清江、新干、新余、峡江4县)太守时,因乱(黄巢农民起义)携子弃官隐居(江西)清江县(现为樟树市)潇滩驿(镇)。
澄公与父毅公在清江县潇滩驿生活四十余年后,唐庄宗同光甲申年(公元924年)伯父之子潞公因进士擢授(湖南)岳州府太守,澄公到岳阳协助兄潞公为政周祥吏民安之。澄、潞同为迁巴陵之始迁祖。其后裔于明清时又分迁湘潭、长沙、湘阴等地。
这一支傅氏为官宦门第,后代肯定昌盛。南昌义门傅氏在南昌城内繁衍十一代,除迁湖南、浙江、福建者外,在南昌地区肯定还有众多后裔,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之中。
公元880年,署公(四府君)避黄巢乱,自湘潭白水湾徙家来袁州新喻县思贤乡石头里,逝后葬月角山。经12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至宋朝时,本支傅氏已有后裔千人,分布于赣中、赣西各地。其中,珠湖分支(棻公,署公第三13世孙)繁衍最盛,为名门望族。棻公任高安县宰,后卜居珠湖,清朝时孟春公任刑部右侍郎。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为该支后裔。
宋代尧俞公(1024-1092),为北宋名相。有三房妻妾,生有八子(任、佶、傑、侃、儦、仲、伸、佐)。因金兵南侵,子孙散布于鲁、苏、浙、赣、闵等地。
尧俞公三子宣公,号守正,任庐州司户参军,迁隆兴路司户参军,遂安家于隆兴钟陵之洪桥,为进贤洪桥祖。
尧俞曾孙太郎公(伸公孙,大洵子)生于1134年。1168年任洪都参政至1176年,秩满荣归,途经都昌宝泉,卜居之。为都昌傅氏始祖,现后裔数十支分布于江西都昌、彭泽及湖北安徽边界地区。
尧俞曾孙当勋公,随长子思崇公至广东任职,滞留信丰潭庆堡,留居落根,为信丰祖,现有子孙60于多支,七千余人,分布于赣南和广东等地。
宋明时期,江西地区战乱影响较小,经济和文化繁荣,傅氏家族也兴旺发达,已有鸿丁约五万人,占全国傅氏人口的20%,为全国各省之首。傅氏中进士任高官者众多,如高安棻公、武宁云仍公,都昌太郎公等。
元末明初,战祸频繁。鄂、湘、川、渝地区人口骤减。江西傅氏也随之开始第一次向湖广和巴蜀地区强制性迁移。如岳阳华容地区。江西本地由于迁出人口不均衡,省内也在分迁填补。如丰城傅氏联修族谱记载,钦公后29-30代时,有许多分支向周边各地(包括邻县)分迁。
明末清初,江西人口第二次向川渝强制性迁移。现川、渝、黔各地傅氏分支有许多来自江西。后数百年间,随着西南地区社会安定,江西自发性向西南地区移民也增多。特别是做官和经商者,往全国各地的都有,由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优越,后裔繁衍很快。如四川宜宾大塔傅氏等。
这种傅氏从北方到江西,再从江西向南、向西迁徙是大的趋势。但也有一些傅氏家庭和家族反向迁徙的,如从四川迁来江西的。特别是江西周边地区,从邻省迁入的有不少。在赣东地区,有的傅氏分支从安徽和浙江迁入。在赣南地区从福建迁入,从广东回迁的分支也不少。完整详细的傅氏各支源流与迁徙情况,有待我们去调查统计。
分享按钮>>江 西 傅 氏 源 流 初 探
>>清河傅氏对历代名人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