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卜氏族谱探讨

    中华卜氏网 2012年7月27日 万家姓


鱼台县卜氏分布于卜桥、卜楼、谢集等一些村庄,根据其现有族谱,系钜野族谱卜氏分支,但是根据《丰县族谱》大宗谱所记载,鱼台县卜氏应为丰县大宗谱分支。

《鱼台族谱》是一本手抄简略的旁支之谱。适鱼始祖,上承《钜野族谱》族支中六十世二门宏胜名下,注文是: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迁居鱼台。六十一世名加禄,生有五子,长养琛,次养都,三养体,四养际,五养春。《丰县族谱》,在“志”(53世坟—54世长彦才—55世次志—附后)的六十一世“念真”名下,也注有迁居鱼台,生有五子,长文桂,次折桂,三攀桂,四良桂,五秋桂。考证其迁鱼台年代为清康熙初年。

观《鱼台族谱》,何时创谱,修谱者未留下一篇序文,谱端的几篇序文均系抄自《钜野族谱》,对此考证没有作用。迁鱼台后,卜氏祖莹也没有立碑,所以考其宗属,唯有从族谱所注疏推算年代及其世龄,再以族人中递言传说加以判断。

审阅《鱼台族谱》、《丰县族谱》和丰县、鱼台族人所传闻者得知,有三点巧合、两点可疑:

巧合一:《丰县族谱》载六十一世迁鱼台生五子,而《鱼台族谱》载六十一世也生有五子,现在并有五支之后人。

巧合二:丰县卜氏自五十三世明正德六年(1511年)迁丰县,迄今历时近五百年,以长辈算,十七代人,十六世,平均世龄为三十年一世,鱼台族人,以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来丰县续谱计算,历时三百一拾年,十一代人,十世,同样为三十年一世。

巧合三:丰县族人中传说“翰林”应该由丰县长门世袭,因朝中不得人,被钜野继承走了”;在鱼台族人中传说“咱们这里是长门,因为穷,被钜野得去了”。此说如出一辙。

可疑一:按《钜野族谱》,是二世二门之宗谱,《鱼台族谱》又上承其六十世二门之名下,本为二门的二门后裔,何言有鱼台卜氏为长门之传说呢?

可疑地二:《鱼台族谱》所载迁鱼台年代,为明启四年(1624年),至今历时三百八十余年,平均世龄为三十七年一世,诸姓氏在此年间皆为三十年左右一世,唯鱼台超过此常理?

从“三巧合”到“二可疑”来看,鱼台族人应为丰县大宗谱之苗裔。但是丰县、鱼台两谱所载名讳的不同,应推测其因如下。

清未民初之时,战乱频繁,杂派差徭繁重,民不聊生。钜野县“翰林”之职的宪章公,在修续族谱时,得知丰县族人系长门大宗之裔,并有亘古大宗族谱,身感世职有违宗法之俗,为保其世职永传不替,泯没大宗族谱及其族人,以备不虞。因此,首先在钜野二宗族谱中杜撰“二世芹公早丧无嗣,二世判公为传宗之人”外,又指令丰县族人废弃大宗谱,归续到《钜野族谱》,当时遭到丰县族人的严词拒绝后,急忙奔走于临近各县族人中,以“翰林”之职身份,用恩赐的手段,召见各地族长,凡断代不全的族谱或失谱待续者,用改名换代伪撰其说之法,尽归入《钜野族谱》之中,并能使其享受杂派差徭之优免,这样也能达到孤立丰县族支从而泯没丰县大宗谱之目的。

《鱼台族谱》六十一世与六十二世名讳与《丰县族谱》有异,是其创谱归《钜野族谱》时所变,以杜后人复归正宗之作!

宪章公此举,使夏邑、微山、鱼台三支卜氏大宗谱后人虽受益一时,但却乱了我卜氏宗源派别,丢失了家庭文史的珍贵意义,有愧于后人矣。[见微山县卜氏族谱探讨][夏邑县卜氏族谱探讨后续]。

抄自江苏省丰县子夏公七十一世孙,卜宪麟作于《卜氏文史与研究》,略加修改。

 

丰县53世坟公至57世图示:

53世坟公生二子:长彦才,次彦忠;
54世彦才生二子:
55世长吉生三子:
56世长从礼生一子俊后绝;(聪支外迁,大宗支传仲支)
次从义生三子:
57世长伦后绝;
次聪迁居沛邑卜家湾(现山东微山县);
三臻后绝;
三良友生三子:
57世长仲承接在宗谱;
次盘
三清
55世次志生二子:
56世长完生三子:
57世长宣;
次抡;
三升;
56世次兰后绝;
54世彦忠生二子:
55世长云生一子奉:
56世奉生一子:57世恺;
55世次海后绝。


 

鱼台县族支:

57世宣生一子月;

58世月生四子:

59世长景占:

次景治:

三景节:生二子;长希颜,次希尧;

四景淮:

60世希尧生二子:长念真,次从真;

61世念真生五子:(举家迁居鱼台)

62世长文桂,

次折桂,

三攀桂,

四良桂,

五秋桂。
 

 


分享按钮>>夏邑县卜氏族谱探讨
>>微山县卜氏族谱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