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贤镇卫贤村孟氏

    中华孟氏网 2012年4月11日 孟氏家族


姓氏源流

   浚县卫贤镇卫贤村的孟氏一族,乃“亚圣”孟子后裔。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后世称其为“亚圣”。 孟子第七十一世孙孟昭平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孟氏家族传承的历史。孟昭平据其家谱介绍:八百年前的金国统治时期,孟子第四十八世孙孟天安由祖籍山东邹县迁居至浚县卫贤。孟天安即卫贤孟氏始祖,传代至今繁衍二十五世。
   卫贤原为隋大业三年(607年)设置的卫县的治所;宋熙宁六年(1073年)卫县废县为镇,入黎阳县管辖;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卫县所;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设置卫贤乡,即今天的卫贤镇。

迁徙流布

   因时代久远,旧家谱丢失,卫贤孟氏早期迁徙情况不得而知。仅据2006年卫贤孟氏新修家谱整理如下:孟子六十五世孙衍某迁至宋谢庄村;六十六世兴某迁至高营村;六十八世传献迁至同山;七十世广志迁至淇县辛庄,广云迁至唐山市;七十一世昭国迁至西安市,昭兰迁至北京,昭奇迁至辽宁市;七十二世宪龙迁至北京,宪东迁至西安市,宪武、宪忠、宪仁兄弟三人迁至焦作市,宪和迁至天水市,宪义迁至兰州市,宪根迁至焦作市,宪宽、宪则兄弟迁至唐山市;七十三庆峰迁至卫辉市,庆和迁至淇县城;七十四世繁雷、二孩迁至山西。
   另据家谱流寓图,有迁至砖城和县北枣林的,未载世系表,不知世代名称。

族系名人

   孟天安 孟子第四十八世孙,原籍山东邹县,金国进士,隐居卫县(今卫贤)南香菜村,为卫贤孟氏始祖。葬卫贤西2公里宋庄村北。
孟思义 浚县卫贤人,孟天安之孙,元代郡主之夫,世称郡马。位居朝列大夫,任大名路开州尹、骑都尉,封昌平郡伯。在今卫贤村向西2公里的宋庄村境内原有一处墓葬群,当地称为郡马坟,即孟思义及其子孙的墓地。郡马坟原有高大的石门,进入石门有座大石牌坊,牌坊后面的甬道两边有石刻仪仗。1958年,郡马坟及墓地上的建筑被毁坏殆尽,规模宏大的墓地变成了一片农田。几年前,孟昭平将散落在郡马坟遗址上的孟思义墓碑残片运回后搁置在自家房头。这是一通龙头碑的残片,碑头基本完整,雕刻相当精美,字迹清晰可见,上刻“大元赠朝列大夫,大名路开州尹,郡伯孟公碑”等文字。孟昭平说,孟思义的墓前能够立龙头碑,说明他生前具有相当的身份。有子三人:居正、居元、居敬。居正历知州县,有廉声,终官滑州知州,离任之日,滑州民众立碑寄思。
   孟继 浚县卫贤人,孟子五十八世孙,官至按察使。
   孟含霓 孟继之子,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
   孟楠 字蘧林,孟含霓之子。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登进士第,任青州知州,后升至山西布政使。家乡人称孟楠为孟都堂。孟楠为官期间,朝廷命他挂帅前往延庆平叛。到了延庆后孟楠出奇制胜,未动一刀一枪即将叛乱平息,因此深得万历皇帝的赏识。又因孟继、孟含霓、孟楠祖孙三人身出名门,系“亚圣”孟子的后裔,更受万历皇帝器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万历皇帝为表彰孟家“一门三进士”,恩准孟楠在家乡浚县建造功名牌坊,即当年在卫贤街跨街而立的恩荣坊。
   据史料记载:孟楠“在延庆时,出奇计平贼,功甚伟”,“以病免官归里,年70余卒。”孟楠墓在卫贤村东一里,墓前立3米高墓碑数通,甬道长百米,两边立有石马石羊,甬道前端立石牌坊。1958年“大跃进”时毁坏,今仅存荒冢。

孟氏祠堂

   祠堂在卫贤村东南角,占地约一亩。祠院门头挂“亚圣庙”横匾,院内翠柏成荫,庄严肃穆。祠堂三间,门头悬挂“圣绪儒宗”横匾,堂内供奉宗祖牌位,还供奉孟含霓与其二子孟楠、孟楷及三夫人的六幅画像。解放初期仍有香火延续,后渐衰,宗祠废。今仍有五幅画像存世。

恩荣坊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奉旨在老家卫贤集建立。是一座石质仿木结构牌坊,原为“一”字型重坊,下层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大坊,大坊中间顶脊上又建四柱三间三楼式小坊,人称“牌坊摞牌坊”。恩荣坊结构奇特,形式壮观,造型优美,雕工精细,匠心独运,巧夺天工。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初期,上层小坊惨遭破坏,今小坊构件荡然无存,仅剩“恩荣”小匾一块为族人珍藏。
   恩荣坊现通高9.79米,面阔9.30米,是我省现存三座单体石坊之一。石坊基层为须弥座式,由12块大石组成,前后及内侧面雕有仰莲及覆莲。四根立柱以八个抱鼓和八块抱柱板夹持。抱鼓及抱柱板上各雕有不同姿态的卧狮一只,其他部位雕塑人物故事,花鸟图案。四立柱上雕有持械武士、花卉、人物故事等。
立柱之上有主楼一个,次楼四个,均为庑殿顶,并有脊饰。主楼脊上小石坊不存,两端剩下大吻一对。顶坡上雕有瓦垄、瓦当。主楼檐下为六个方形坐斗及方头状华拱。每个斗拱上有四个莲朵饰件。拱间为透雕各种动物的拱眼壁。正中立一竖匾,上刻“恩荣”二字。坐斗下共有四道枋、三道板。第一道平板枋上雕“二龙戏珠”、“五魁献宝”及仰莲,枋下板上雕“龙章宠锡”四个大字和题记。第二道枋上雕“八仙庆寿”,枋下板上雕“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十四个字。第三道坊上雕“竹林七贤”图,之下为“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雕板。第四道枋,即最下一道枋为龙门枋,上雕鲤鱼跳龙门等雕像数组。正面正中一大型画面,共16人,中部为三骑士,前有仪仗,后有随从,耀武扬威,走向家门,家人开门探身张望,寓孟楠一门三进士衣锦还乡之意。各组画面雕塑有不同季节的景物,以风、晴、雨、雪天气变化,反映人物一年四季之生活。人物、树木、房屋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分享按钮>>元中都
>>《百家姓》歌曲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