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源流】黄姓在台湾的衍派

    中华黄氏网 2011年3月9日 黄氏宗亲


江夏黄氏苗裔前来台湾开基,不但为时甚早,而且一开始便声势浩大,为三百多年来黄氏称盛于台湾各地,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目前,在台的黄姓族人有110多万,是台湾的第三大姓,枝叶繁盛,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六强。

  台湾黄姓,遍布台湾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等地为多。

  根据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所得,在延平郡王郑成功光复台湾之前,便已有不少来自闽、粤地区的黄姓大陆移民,到达台湾参加开天辟地的拓垦行列。有史可查的最早时期是明代天启未年(1625-1627),福建大旱,几度灾荒,郑芝龙曾舟载饥民数万人入台,其中便有极具开拓精神的黄姓族人。此后,黄姓不断有人东渡。

  据有关资料和族谱记载,早期移居台湾的黄姓开拓者,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省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区,主要集中在台湾澎湖列岛和台湾的西海岸。据台湾《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等文献记载,早在明代以前从大陆移居台湾的黄姓开拓者,有史可查的就有140多位。据晋江安海14个族姓家谱记载,在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这14个姓移居台湾的共272人,其中黄姓达237人,几近九成。

  清代康熙初年统一台湾,郑成功余部四处逃亡,全岛空虚,田园荒芜,广东嘉应及其他地区的黄氏再次趁机大量入台,开垦于诸罗、彰化、凤山等地。1930年日本殖民当局调查统计,黄姓占全台总人口的5.4%,列陈、林、张姓之后居第四位;1954年经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调查统计,黄姓占全台总人口的6%,上升为第三位;1970年台湾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所提供的资料表明,尽管台湾的姓氏已由1930年的193姓增加为1027姓,黄姓人口仍居全台总人口的第三位。

  据台湾当局最新统计,黄姓仍是台湾的第三大姓。过去是,现在更是“黄郑排满街”了。

  福建紫云五安黄氏旅居台湾最多。南安黄经的17代(黄守恭18代)孙黄孙虑于清康熙年间携子黄黎、孙黄孙在台湾才华开基,称马林派。南安后裔迁居台北还有黄金柱、黄本德等。

  安溪黄纲后裔于康熙、嘉庆时就有100多人迁台。随后黄纲的30代孙黄世贤迁台北深坑开基,33代孙黄宝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为淡水黄氏开基祖。黄纲裔孙迁台北还有气来、清江、火炎、乡云、国治等,这一派黄姓称安溪派。五安黄氏宗亲多祀东岳大帝,源自《封神演义》,周武王良将黄飞虎战死后封为东岳大帝。台北“江夏种德堂”黄氏祖庙,位于台北广州街265巷3号,至今仍春秋二祭。宗亲会和祠堂成为血缘联系的纽带。

  台湾五安黄氏宗亲组织主要有“国际锦田堂黄氏宗亲总会”、“台北锦田堂黄氏宗亲联谊会”。根在惠安县张坂镇黄氏家庙,即锦田黄氏祖祠。

  台北锦田堂宗亲联谊会于1989年,由黄馨葆、黄繁育、黄毓麟、黄蚌辉、黄太源等39位宗亲捐资23.2万元,重修祖祠,1991年3月举行竣工庆典,台北宗亲以及海内外宗亲800多人参加。

  莆阳黄岸族裔旅台的也很多。台湾黄氏金墩派和铺锦派源自晋江市潘湖村和石狮市龟湖铺锦村。晋江潘湖村黄氏开基祖黄三千,讳权观,字本经,系黄岸长子黄谣派下,由莆田黄石镇金墩衍派。清乾隆年间(1736-1795)黄三千长子黄宣福14代孙黄进的二子光渊、光长兄弟到台北艋甲开创一个渡头,名曰潘湖渡头,此后亲帮亲,村里有许多宗亲前往台湾探亲、谋生,定居繁衍,沿用金墩衍派。其昭穆为:“希颜孟叔于,汝际国尔甫。宗孙世克绳,昭穆进朝廷。孝友光先业,文章式典型。卿相扬祖武,伯仲衍基生。念者贤嗣远,尚斯应敬承。”石狮龟湖铺锦村紫云黄氏17代孙黄清美于乾隆年间,到台湾鹿港谋生并定居,道光年间(1821-1850),黄汝生任台湾知府,同治年间(1862-1874)黄培宗等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黄植耕等人,先后也到鹿港定居,子孙繁衍很多,1947年仅鹿港就有一千多人,称为铺锦派,组织台北铺锦黄氏同乡会。当年4月,推派16人回石狮寻根认祖。其昭穆先是:“乾元浚哲维,殷长发其祥。”后又续编二首:“继世必公侯,文武衣冠克。振傅家以孝,德荣功尚存”;“钦淋根柄尧,锦渊懋耀在。鉴汉材刘坚,镇泽松老垂。”

  福建南靖有六斗村,台湾嘉义也有六斗村。南靖县六斗村在和溪乡博平岭下,开基祖黄英是五安黄氏惠安锦田派下,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永丰里山坪村迁到和溪上塘林,同年又携妻林氏到六斗村开基。今村里有黄氏大宗祠,供奉黄英神牌。正厅楹联曰:“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第五代起子孙陆续迁居福州、龙岩、海澄和广东、江西、四川、广西各地。谱记第10至15代,150多年间,相继迁居台湾有305人,16代后又有不少族人迁台,分布各地,主要聚居嘉义县,便以祖籍地之名命名六斗村,仍奉黄英为一世祖,沿用祖地昭穆:“孟志延宗坊,乔奇可应承。国永昌盛德,长兴士业成。文章科甲第,财帛展才能。”嘉义六斗村已传到第、财字辈。

  台湾湖西派源自福建漳浦县湖西乡诒安堡。黄天从子黄材,生于宋绍定二年(1229年),后登进士,历任大理寺丞、内阁侍从、少保,祥兴二年(1279年)宋败亡,黄材等护闽冲郡王赵若和从崖山回福州,海上遇飓风,从浦东登陆,隐居银坑。传至11代孙黄性震,字元起,号静庵,康熙十七年(1678年),向闽浙总督姚启圣陈述“平台十策”。官至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太常寺卿,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捐资建诒安堡,防拒海寇山贼。堡内有黄氏大宗祠。堡内黄氏宗亲明末大批渡台,清雍正时黄本渊开垦台湾本渊寮,渡台还有12代致堂,12代良明,14代良缵,15代恭勋、黄保,16代俭致、俭仪、俭龙,17代石得、让补、让连、让禄等,子孙繁衍台北、台中、基隆等地,是为湖西派。20世纪90年代,迁台黄氏回湖西寻根认祖很多,其中有著名实业家和政治家黄春堂、黄启川、黄正中、黄其光、黄侯彩凤等等,并捐资献物兴办公益事业。

  福建诏安县秀篆乡有炽昌堂,台湾宜兰土城庄也建有炽昌堂。客家黄氏黄宁十代孙念八郎子小五,生六子,第五子均仲生九子,第九子黄九郎自宁化石壁村迁居诏安县秀篆乡开基,九郎与邹九娘又生九子,繁衍子孙,共建宗祠炽昌堂奉祀黄九郎牌位。昭穆:“元钦万国定封疆,亿万超群奕世昌。重义兴仁崇政教,荣华富贵耀宗祊。”今传至华、富辈。九郎第六子黄聪迁台湾创立基业,至12代奕标、奕宽、奕奇、奕心全家迁台,聚居宜芝土城庄石壁59番地,共建祠堂炽昌堂,奉祀黄九郎为始祖。嘉庆十二年(1807年)还集资回秀篆乡修葺炽昌堂。20世纪40年代,秀篆乡杨梅塘村黄泰来曾率领同村3位青年赴台访问宗亲。

  现在,在台湾的黄姓比较大的宗支还有:

  奥香派:这一派是客家黄氏,开派祖念八郎,念八郎的十五世孙黄开懋于光绪三年渡海来台,落籍今台中市西屯区的牛埔仔埔,其子孙即以台中西屯为中心,分别发展到全省各地,繁衍至今。

  三脚木派:此派的一世祖,是黄守恭的第十七世孙黄继美,也是黄氏的“紫云”衍派。

  芦山派,一世祖黄暹,于晋末永嘉年间,自河南固始避难入闽,开基于南安十七都埔头。到了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其十四世孙黄怨渡海来台,定居嘉义。

  文质公派:一世祖黄文质,广东梅县人,其十五世孙黄时振,于清乾隆七年渡台,由鹿港登陆,在嘉义大目根堡的交力坪开垦。

(责任编辑:中华黄氏网)


分享按钮>>【文化古迹】谈峭山公历史功绩和开拓精神
>>【文化古迹】各地黄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