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迹】黄氏家族宗法举要
- 中华黄氏网 2011年3月16日 转载
黄氏家族宗法举要
作者:黄奎 时间:2008年12月16日
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从古到今,宗法一直是各氏族弘扬祖先美德、氏族精神及劝人向善、标榜做人准则的文化载体;即使在今天,它仍有“德治”的教化作用。
宗法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涵盖了郡望、祖堂、宗祠、祖训、家规、对联、祭祀、礼俗等宗法文化。现就对黄氏家族宗法相关内容略举一二。
一、郡望堂号
郡望是门阀制度的产物,兴起于汉魏之世。郡,相当现在的地级市;望,就是一郡之仰望也。某姓在某地长期聚族而居,人文鼎盛,家世显赫,门第高贵,代有高官显爵,天下闻名,该地就成为某姓的郡望。魏晋至宋代,黄氏家族主要的郡望有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开创者为东汉黄昌后裔)、零陵郡(今广西全州西南,开创者为三国黄盖后裔)、巴东郡(今四川省奉节东,开创者为蜀将黄权后裔)、西郡(今甘肃省永昌一带,开创者为黄衍后裔)、江陵郡(今湖北省荆州,开创者为黄尚后裔)、洛阳郡(江夏分支)、晋安郡(今福州市)、 濮州濮阳郡(今属河南省)、婺州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南安郡(今陇西渭水东岸)、括州松阳郡(浙江西南部)、固始郡(今河南固始)等。而千古流芳的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省云梦),则是天下黄姓公认和统一的大郡望。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表明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由此成为家族文化中弘扬祖德、敦宗睦族、启裕后昆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集中体现。堂号不仅书写于宗祠祖庙、宅院厅堂、族谱封面,而且也题写于店铺、字号、书斋别墅、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如车舆、钱袋、灯笼、家什)上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一般以声名显赫的郡望或姓氏的发祥地作为堂号,如黄氏家族的总郡望“江夏堂”。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愿望、科第、操行、典故、居住地、书斋号或伦理纲常等命名。黄氏堂号有成百上千种,从来历、特色和寓意方面考证,共有几大类:如以地域命名的“江夏堂” “华阳堂”、“上谷堂”、“彭城堂”、“玉峰堂”,以血缘关系命名的“紫云堂”、“四士堂”,以宗族典故命名的“江夏堂”、“紫云堂”、 “千顷堂”,以道德伦理命名的“爱敬堂”、“笃亲堂”、“德馨堂”、“敦睦堂”、“报本堂”、“种德堂”、“孝友堂”,以先世的嘉言懿行命名的“炽昌堂”、“扇枕堂”,以祖先勋业命名的“宽和堂”、“爵公堂”、“三略堂”,以吉祥语命名的“福满堂”、“宏远堂”、“七彩堂”、“永庆堂”,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命名的“雅积堂”、“芝生堂”、“雍肃堂”,以家族中科举命名的有“四士堂”、“状元堂”,以良好祝愿的话语命名的 “安定堂”、“创盛堂”、“万福堂”、“起凤堂”,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命名的 “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笃信堂”、“敦伦堂”,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的有“孝义堂”、“节孝堂”等。可见堂号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还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敬祖收族,弘扬孝道,鞭策后人,维护家庭、宗族及社会的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祠
祠,又称宗庙、祖祠、祖厝、祠堂等。它既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黄氏家族建造祠堂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清两代。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追远睦族,春秋祭祀。据专家考证和族谱介绍,黄氏家族建祠历史久远。早在五代时期,福建就建过黄氏祠堂;北宋时黄庭坚在家乡江西分宁双井建立了“江夏堂”宗祠,南宋末福建莆田东里黄氏黄滔后裔黄仲元等曾用旧居改建成“思敬堂”宗祠,福建安海黄氏于明正统年间修建了“逸敦堂”宗祠,泉州黄守恭的后裔于明万历年间改建开元寺内的檀樾祠为紫云黄氏宗祠,安徽歙县潭渡黄氏于明成化年间修建供奉其始祖黄芮(唐代大孝子)的宗祠等等,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元明清到近代,各地修祠更是大盛于世。
关于祠堂的建制格局及规模,传统家礼甚至封建政府的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如清政府即规定,三品以上高级官吏的家祠大堂可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庑各三间,两重南门、围以院墙,并开东西侧门;四至七品中级官吏的家庙,则堂室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庑各止一间;八九品小官家庙,堂屋一开间,台阶一级,院子仅一道正门。一般祠堂之制三间,前为大门,中间正殿,后为后殿或寝室,如《中湘黄氏四修族谱》所记该族总祠堂的规模布局“上建寝室,左右为副室。后为斋宿庖厨之所、为宝藏器皿之处。前构爪亭于屏墙边,中楹厅堂,阶序等第,揖让蔼然。由厅至前栋,廊檐峻伟,粉饰庄严。大门外两旁,各周玲珑木栅,立东西角门,中垣以墙,墙之下瓷石。”后殿或曰寝室是平日摆放祖先神主之所在,正殿或曰厅堂是日常宗族议事之所。有的黄氏家族不仅建有一族合祀的宗祠(总祠),而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如丹山黄氏在清朝同治五年修建了四川省资阳县的总祠堂——黄氏大宗祠,各支系族人还在其它乡镇修了十多座分祠。为显族威,有的族人还合建跨地域宗祠,或将宗祠盖进县城、省城。如仙游县分布30余村的黄氏族人,曾议定在县城里合建了一座黄氏大宗祠。
为维护祠堂的神圣和庄严,保持祠堂的整洁和香火有期,黄氏家族对此都有一套管理规则,专设祠堂司事和祠丁来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和洒扫上香。一些祠堂还规定每年按家居住址,每家出1人,一届8年选4人,轮流管理祠堂,这些人俗称“当家头”或“主事”。族人不允许有损害祠堂的行为。资阳黄氏家族族规规定:“一宗祠内外,不准私放畜类,以及不准夏秋晒谷,至于乘凉寝睡等事。违者罚钱一千文,充祠公有;若再抗罚,族房齐集,呈官究治。一祠堂内外,凡有安囤家私柴草,即在祠前焚化示众。”有的家族还规定,族人损坏祠堂物件必须赔偿公罚。妇女儿童不得随意入祠,族人盖房不得有碍祠堂风水等,尤其将偷抢、赌博、吸毒、嫖娼等有损伦理道德、家族形象的行为,列为祠规禁条。
三、门楣题辞及对联
门楣题辞是宗祠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姓氏的特殊标志。题辞周边,一般都镶嵌着龙凤图腾等精美的装饰图案。许多黄氏家族通过立意高深的门楣题辞,展示氏族的风采。如 “春申遗风”,颂楚国名相黄歇的卓然风范;“叔度高风”,颂东汉大才子黄宪的学识风范;“东观流徽”,颂东汉名相、大孝子黄香的孝道风范;“山谷腾辉”,颂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为中国文艺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尤其是“江夏遗风”及“江夏流芳”,更是对江夏黄氏望族忠孝传统美德的褒扬和赞颂。
至于对联,其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黄姓宗法文化中常见的有宗祠联、殿堂联、神龛联、柱联和墓碑联等,大多是追溯源流,弘扬氏族精神,为祖先歌功颂德。如宗祠联“水源深,江夏、颖川光俎豆/土德旺,石公、山谷荐馨香”(四川三台)。上联典指黄氏发源地江夏和颖川郡,下联歌颂了汉初黄石及宋朝黄庭坚的勋业。“江夏溯流征武纬文经百代簮缨归祖德/资中绵旧泽兰芳桂馥千秋俎豆报宗功”(四川资阳丹山)。上联指氏族乃江夏后裔,在祖宗的教育引导之下,出了许多文武人才;下联指这些湖广入川的族人要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奋发有为,以报祖德宗功。如宗祠堂联:“世泽浚源长,孝友无双,千秋俎豆昭前列/家声遗韵远,文章第一,百代衣冠推后贤”(武昌江夏)。全联既歌颂了江夏黄氏源远流长和兴旺繁荣,又突出了黄香开创的孝友家风和文章勋业;“湘水绍家声,肯构肯堂,位叶乾坤钟地脉/颖川传世泽,善继善述,序分昭穆振人文”(深圳龙田)。上联典指三国名将黄盖,下联则指东汉宰相黄霸;“世笃忠贞,历宋、元、明以际国朝,百代冠裳垂统绪/ 家传孝友,合绥、会、通而联黔芷,一堂俎豆荐馨香”( 湖南靖州渠阳)。上联突出了黄氏“忠贞孝友”的家族传统,下联说明靖州渠阳黄氏总祠为绥宁、会同、通道、黔阳、芷江等地为黄氏的共同祖祠。如祠堂柱联:“文人慧业播江西,看世谱留贻,八百载炳炳麟麟到今日,手泽摩挲、椒衍瓜绵,难忘旧德/烈祖洪图开南国,喜家声继起,二十传原原本本在后昆,心香祷祝,箕裘弓冶,永迪前光。”全联典出箭楼黄氏是由江西分派,至题联当年(公元1886年)已历八百多年,传世二十余代。“五大洲族类繁多总要笃根本敦伦常方为礼/六百载家声绵远尤宜田勤耕书苦读休让圣”(四川资阳丹山)。上联指黄氏族人要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注重道德伦常;下联指黄扬支族已入川600年,鼓励后裔传承勤耕苦读的家风,发愤图强,超越前贤。如祠堂牌坊联:“留些正气还天地/学个完人对祖宗”(资阳丹山)。全联均是对后人入世做人的教诲;“颖川德政/江夏贤声”(湖南宁乡箭楼)。全联赞颂了颖川的黄霸和江夏的黄香两位先祖。如墓坊联:“脉自成仙分来虎踞龙蟠钟秀气/派从金带衍出蛟腾凤起振人文”(资阳丹山黄裳祖墓)。上联指墓地非凡的脉向、地势,下联指该支派从金带迁来,希望祖宗保佑多出人才。“阴地好何如心地好/前人强不如后人强”(资阳丹山黄如舜祖墓)。上联有些禅意,若心不好的人,又有谁来悼念你?反过来说,只有心好的人才可能葬好地、福地,才有后人惦记你;下联是前辈对后人的期望,更是鞭策和鼓励。这些题辞及对联不仅典雅富丽、文采斐然,还蕴含着发人深省的故事,给人以启迪或警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字辈
字辈是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发展的印记。据说最正式的字辈起源于宋朝。宗族内部为了体现世序及长幼尊卑,就以排字辈的方式进行区分。字辈的形式、内容、涵义比较单一,内容不外乎修身、治国、平天下,或对祖宗的尊敬、赞美与歌颂,或对子孙的鼓励、期望和祝福。通过排字辈,可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把不认识的族人团结到一起,增强族群的凝聚力。黄氏家族的字辈从形式上看,主要有类诗体和对联体两大类。
所谓类诗体 ,是因每句字数相等或押韵,有诗意和较深刻的内涵,但它又不象律诗那样讲究对仗平仄。广泛使用的类诗体字辈,主要有四言、五言、七言句式,读起来上口,背起来容易。譬如四川安岳县黄配夏之后裔在民国初续接字辈:“朝开文运,世代显光。心存忠孝,永远吉昌。”民国建立及“五四”运动的诞生,给后世带来了希望;但我们要传承忠孝家风,才会吉祥昌盛。四川江津的黄君命之后裔拟定字辈:“天开景运,万世光明;学遵孔孟,道法尧舜;存仁守义,体中用心;永怀正性,子孙昌盛。”倡导学先贤尧舜为国为民,习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仁义道德,体现了一种良好的愿望。四川蓬安县的黄万荣之后裔立的字辈:“宏德传家远,少昊开源长 ,继承启文强 ,联科永兴邦 ,书庭祥瑞世,祟高楚共江,春申登义泽,博学作虞良”。阐明了黄氏的来源、显赫的祖先、科举发展及对子孙的厚望。
相对比起来,七言体和八言体就较为稀少。如江津县黄如选之后裔拟定的字辈:“大道开基水建昌,崇同德位焕文章,孝思善庆仁贤宝,江汉英华显斗光。”另外还有不常见的对联体,如四川内江县和安岳县黄盛、黄德之后裔拟定的字辈:“盛德志善光前裕俊/增宗敬祖承恩永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如四川安岳县高升场黄中宝之后裔1950年续的辈字:“光、耀、显、荣、真、良、士、后、启、乾、坤、庆、永、年。”重庆府璧山县黄德任之后裔澄清派立下的辈字:“德清云纲开川年正学诗书礼义”。
五、神位及祭祀
所谓神位,是宗祠或居室内供奉祖先神像或牌位的地方。如资阳丹山黄氏宗祠设在“奉先殿”内的神位。神位分为神台和神龛。神台分为三层(犹如台阶),最高一层为黄姓远祖黄帝、陆终及黄歇的神像,并分别安置在神龛内(现用挂像代替),神龛两侧挂着寓意深刻的神联。第二层为黄霸、黄香、黄峭的牌位,第三层分别为资阳各支入川黄姓始祖的牌位。神像下方及神牌上书写××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字号。在神位前方再设一个摆设祭品的祭祀台。天府黄氏有许多是从“湖广填四川”迁来的,也带来当地的习俗。如有的在神台上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神位,直书竖行小字“某氏先祖”在右上方,或在下方位置左右分别以小字书以“观音大士”、“文武财喜”神祗一并供奉。所有这些,盖因湖广先人多元信仰的缘故。所供“天地君亲师位”,天,是指自然神的太阳;地,是指自然神的土地;君,是指神话中的玉帝;亲,是指已故的祖先和亲人;师,是指师尊,主家干哪行即通明哪方神明。“文武财喜”中的文即指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魁星神,武指三国的关羽,财指玄坛神,喜指喜神。据说湖广人写““天地君亲师”香火位,遵循“五不”原则:“天字不出头,地字不平土,君字不开口,亲字(繁体)不闭目,师字不平肩”。不循此法,则不过“黄道”。
祭祀是黄氏家族宗法礼制的核心,它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先贤的追思,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套敬天祀祖的仪式。人们以延续的血亲关系为纽带,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把全体族人联系起来,增强族内亲和力和凝聚力,促进宗族和睦和社会和谐。黄氏家族祭祖之礼有四种,即祠祭、家祭、墓祭和杂祭。其中祠祭是最正规的一种,历来受到黄氏祖先的高度重视。祠祭有三种形式。一是实行春秋(清明和重阳)二祭,全族人均要参加,仪式隆重;有的在祭后还要演戏或耍狮灯龙灯,增强热烈气氛。二是遇有族内重大事件,或是与外族间的纠纷,或是族内出现“不肖”子孙需加处置,都要开祠祭祖,召族议决处置。三是个别祭祀,如生了男孩的人家,外出做官、发财的而回乡的子孙,科举高中而“荣归故里”的士子,也要到祠堂祭祖。尤其是在海外创业的黄氏宗亲,一旦有机会都要回乡祭祖,不忘血源亲情。祠祭特别讲究礼仪及繁文缛节,甚至引经据典,以示神圣、高雅和庄重。许多族谱还设有"祭礼"一目,如《箭楼黄氏族谱》中有"柏贞堂祀柄"、"济美堂祀柄"、"福田公祀柄"三篇,湘阴《黄氏族谱》中有"仪注""仪节"两篇,资阳《黄氏族谱》中有“祭祀篇”;新洲《楚黄黄氏宗谱》 “公议家规篇”中还对祭祀时间、人员职责、祭礼程序、祭器供品等事项作了规定:“三年一祭,以十月十五为定期。值年管事之人将应与祭者逐一开单知会,祭前一日管事者令人扫净祠宇,张设灯彩□鼓,吹办祭品;至祭时派执事举行祭礼。”并对祭祀仪式和祭者身份作了严格规定。
家祭是次数最多并限于家庭内部的一种祭祖活动。古代礼制规定“一岁四祭祀”(岁朝也,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黄氏家族除了生日、忌日和年节的定时祭祖外,还有一些不定时的家祭活动,如婚娶、添丁、盖房、中举、出仕升官等等喜庆日子,均要祭祀祖先,告慰亡灵。至于墓祭,大多也是春秋二祭,个别地方也有冬至祭墓的习俗。近祖墓茔的祭祀,一般由血缘较亲近的族人参加,甚至以家庭为单位;对远祖墓祭(一般分“支房祭”和“合族祭”两种),则以家族为主体进行。后者次数一般较少,但仪式十分隆重。如资阳丹山的黄扬后裔,每逢清明来临,他们都要抬着纸钱和三牲祭品,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奔向一个个祖坟祭祖。在阴历七月半(传说是阴间老人过年的日子),他们还要披红挂彩、吹吹打打到祖坟上为老人烧钱化纸“拜新年”。锣鼓喧天,鞭炮阵阵,人数众多,场面盛大,由此可见黄姓大族的兴旺气象。
这些多姿多彩的宗法传统文化,反映了黄氏煌煌的家世、赫赫的勋业,彰显了祖先崇高的美德及人文风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和传承。它不仅对寻根问祖、缅怀先贤、激励后人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分享按钮>>关于公布朐阳殷氏五届宗谱编修研讨会议程的公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