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方毅忆父亲黄炎培:在江苏都督中起草新的官制
- 中华黄氏网 2011年10月2日 人民政协报
编辑:杨永青
父亲黄炎培在辛亥革命中的几个片段
黄方毅
在清晚期的社会中,上海和江苏的社会组织已成气候:以张謇为首的江苏教育总会和江苏省咨议局、李平书为首的上海工巡捐局、苏州江苏地方自治筹备处。除张李二人外,还有若干地方上的重量级人物如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良(相伯)、姚文枬(子让)、沈恩孚等,尤其是赵凤昌(竹君),在辛亥前的上海尤其之后南北议和过程中起着幕后策划的作用。赵凤昌(1856-1938),江苏常州人,原任张之洞的首席幕僚,为张打理各方事务而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后遭政敌攻讦被张之洞忍痛罢黜,从此转到体制外,凭借张的支持活跃于沪上,在一些工商活动、社会交际、政治事务上都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时时聚会,据父亲黄炎培晚年回忆,在上海自然形成了几个据点:教育总会是一处,工巡捐局是一处,望平街时报馆楼上“息楼”是一处,赵凤昌的家“惜阴堂”又是一处,往来的人来自社会各界,经常到这几个地方经行会商。张謇来沪的时候,也时时会集在“惜阴堂”里。而在这几处之间奔走联络的正是黄炎培,一方面在这些人中数三十出头的父亲最年轻,比张李赵都要小二十四五岁,同时他也是同盟会员并负责同盟会上海分部,又横跨了文教、经济、政治几个社会组织,在这些组织中父亲黄炎培均为其骨干。年纪最大的马相伯老人时时召父亲去徐家汇,询问大局走势和各方反应,早在1901年父亲在南洋公学时,蔡元培就带父亲和邵力子等去马老家学习拉丁文,相交已多年。
武昌起义之声传来沪上,不久赵凤昌来电请父亲去,要了解和沟通情况,及时交换看法,并商定了一些主要的立场。父亲同意赵凤昌提出的五点意见:“保全全国旧有疆土,以巩固国家之地位;消融一切种族偏见,以弭永久之竞争;发挥人道主义,以图国民之幸福;缩减战争时地,以速平和之恢复;联络全国军民,以促共和之实行。”同意将此作为处理之后南北争议的指导性原则。
为响应武昌起义,父亲与张謇、李平书、赵凤昌、陈其美等或在教育总会,或在工巡捐局,或在惜阴堂赵府,反复商议策划上海起义。最后各方工作做通时机成熟,上海民军与商团巡警在闸北起义,后来围攻清军大本营所在地江南制造局时战事不顺利,陈其美被捕,李平书与局总办张士珩反复谈判。革命军攻下制造局后,张士珩逃跑。在上海各界欢呼声中,陈其美被推任沪军都督,李平书任民政长,接受了上海道、县的官印。第二天下午,江苏的苏、松、常、镇、太五属在设在上海的江苏省教育会召开会议,一致拥护起义,并推举黄炎培等赴苏州动员江苏巡抚程德全起义。
程德全,四川人,秀才出身,原为黑龙江省候补知县,侠义正直。1900年帝俄侵略我国东北,程请赴前敌,将军寿山命程与俄交涉,无果。俄国隔江发炮轰城,寿山自杀。程以身挡炮口,俄人受感动而停止发炮。黑龙江人民深为程的这种以一己性命力保祖国的行为感动,请求朝廷任命程为将军,同时朝廷宴会时,俄公使夫人向中方盛称程德全。当时恰逢黑龙江省启动改革而无合适人选,于是清廷破格命程为黑龙江省巡抚。几年之后,程被调任江苏省巡抚。程来江苏后接触到父亲黄炎培、张謇等一班人,很是赞赏他们的为人与事业,结下较好关系。江苏五属会议一结束,父亲就登上了去苏州的火车,在赴苏诸代表中最先抵苏,但父亲到苏州时已是满街白旗,程德全已宣布起义,并被推举为江苏都督。程就任后即将他赏识的父亲留在都督府,在身边协助自己做事。
与有些地方杀满排满之风不同,程德全在江苏起事中坚持不杀伤一个满人的原则,都督府发出六言告示“照得民兵起义,同胞万众一心。……旗满视同一体,大家共享太平”很是受到拥戴。
父亲在都督府中,绝不止于做程的幕僚,而是做起了实事,真正操作着政务。父亲首先做了两件事情:其一,起草新的官制。其二,与同仁分向所属各衙门收取印信。父亲被分派收取省提学使樊恭熙印信,当时父亲来到后樊十分恐慌,但父亲受程谆嘱,十分和蔼对樊讲:“此举出于全民公意。你如愿留苏,就留下,给生活费。愿回原籍,当送回籍川费。”樊表示愿回老家浙江,父亲即予办理,毫无刁难。省里官员包括各知县均照此处理,很得人心。
父亲经手的几件事办得让程很满意,于是程任命张一麟(仲仁)为民政司司长,父亲为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当时未设教育司),当时父亲在都督府一派革新气氛中欣然领命。都督府规定,都督每月工资50元,司长30元,科长20元,大家都是低工资,但都意气风发,一片新气象。
当时大大小小各种会议极多,父亲应接不暇,因为众人都希望有个同盟会会员在场,这样才会感觉到会议上“档次”。上海“息楼”所在的望平街,每晚人山人海,墙上窗上贴满传播胜利消息的海报,一个捷报到来,众人立即鼓掌欢呼!若传来失利消息,众人就会认为是受清廷的指使,诬胜为败,往往会愤怒地把玻璃窗打碎。在这个阶段独立和胜利之声,如海涌大潮震动着全国各地。
当时南京尚被张勋盘踞,各地民军推程统率联军进攻南京,程慷慨就道,发布一篇誓师文:“……欲求政本之廓清,端赖国体之改革。无汉无满,一视同仁。鞠躬尽瘁。将泯贵溅高下为一大平等,须合行省民族为一大共和。……仗诸君热力,再造河山。是民国义师,咸遵纪律。”
10月12日联军攻下南京,这时反清的中心已从湖北转到上海和江苏,黄兴等民军首领也都来到上海和南京。
10月14日,在上海的江苏省教育会举行全国共和联合大会,公电孙中山回国主持大政,公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国名定为中华民国,决定五色国旗,红、黄、蓝、白、黑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意。
武昌起义不久,清廷起用袁世凯,任其为湖广总督,统兵进驻天津。之后便开始战场与谈判桌上两方面的较量。而幕后的谈判很大程度上与以赵凤昌、张謇、张一麟、黄炎培、马相伯等这些沪上与江苏的社会人士的穿针引线有重要关系。近年发现的大批赵凤昌的信札证实了这一点,为什么在赵凤昌的家惜阴堂中能决定国家前程之事?一个重要原因是赵等广泛的人脉关系,他与南、北双方高层都熟,从而能“一手托两家”。新发现的赵凤昌的大量信札也证实了20世纪60年代初父亲黄炎培晚年时的回忆。父亲回忆说:“‘惜阴堂策划’从此开始。……惜阴堂赵竹君等认为:全国人心是一致要求独立的;革命军热情、勇敢、牺牲精神都是有余的,可惜实力太不足。……这种情况下,只有利用拥有实力的袁世凯去劝清廷,可能生效。……没几时,汪精卫被释放了。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代表,民军公举伍廷芳为代表,双方在上海进行和谈,这是表面文章。实际上袁世凯和清廷间,商定:1.清帝让位;2.释放汪精卫;3.提出清廷满意的优待条件。而袁世凯和民军间商定:1.清廷让位;2.改建民国;3.总统职位给予袁世凯。”
随着十七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孙文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确定国号为中华民国。父亲黄炎培在辛亥革命五十多年后回忆写道:“辛亥革命,从广义写起来,接下去是宋教仁被刺,袁世凯叛变,二次革命,抽刀断水水更流,是无法划断的。辛亥年结束了。”
链接
赵凤昌和他的《藏札》
赵凤昌(1856-1938),字竹君,晚号惜阴老人,常州武进人。是清末民初政坛上十分活跃、很有影响的立宪派代表人物。早年以佐幕湖广总督张之洞而闻名,在戊戌变法、东南互保、《苏报》案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凤昌在南北间奔走捭阖,对促成南北议和做出了积极贡献,被时人称为“民国产婆”。《赵凤昌藏札》是原赵凤昌、赵尊岳父子收藏、整理、装帧的书札集册,主要内容为赵凤昌父子与当时政界、商界、教育界、军界高层人士往来的信件以及赵凤昌做张之洞文案时收藏的各家致张之洞书信,还有晚清至民国初年的电报稿、奏折稿等,是研究清末民初、辛亥革命的重要史料,今藏国家图书馆。
分享按钮>>一个河东裴氏介绍的视频
>>宋江征讨方腊、并无历史依据(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