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百家姓之宅科黄氏 始祖友亮由洪洞县迁来

    中华黄氏网 2012年2月5日 黄江摘录


    宅科黄氏 始祖友亮由洪洞县迁来分布在寿光40多个村 后人有6000余人

    “这段时间在整理祖辈传承的黄氏家谱时,看到那些记载着子孙繁衍和历史印记的家谱,让人感慨颇多。正好咱们报纸推出‘百家姓’栏目,我就想结合史料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黄氏家族的渊源及在我市的繁衍分布情况……”近日, 记者来到家住鸿基花园的黄文彬家中,通过黄氏家谱及查阅史料,黄先生向记者详细讲述了黄氏家族的起源以及在我市的分布情况。

黄姓最早发源于河南潢川  西晋末年大举南迁

    “我们黄姓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姓氏,有一些族人还融入壮、瑶、侗、 水、布依等少数民族。据我所知,黄氏最早的发源地应在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古黄国为楚所灭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有的向北逃至河南中部,有的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其中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 荆州)一带,还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 (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据说今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名, 均为黄姓族人迁此而得名。”黄先生告诉记者,至秦汉时期,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

    而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 因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为广泛。与此同时, 黄姓同胡、林、陈、郑、丘、何、曾姓八族迁入闽地 (福建),成为后来入闽的“八大姓氏”之一。经过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黄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福建、广西等地望族。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黄姓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搬迁至海外。

始祖黄友亮明朝洪武年间 迁至寿光立村宅科

    “据黄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黄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寿北宅科立村。因村周围低洼多沼泽地,取名黄家泽科,后演称宅科。”黄先生告诉记者, 随着族人繁衍生息,宅科村人丁兴旺,村庄变大,按自然聚落, 逐渐分为东西两部分,居西部分称为西宅科。

    黄先生还告诉记者,相传远祖原籍河北枣强, 迁居寿光北部宅科村后,始祖友亮所生二世八公,一、二、三、五公原居本村, 其中四公中一支后逃荒外出,落户于益都(青州)今杨集镇,户族三十余家。

    六公迁居寿邑东关,后由东关分迁寿邑东南屯田以北黄家庄子。到了三世二公家的一支,迁居侯镇东北黄家庄子,存有第一分谱。黄氏一族总谱失绪,据传因大公支十一世祖母携谱外出,落户于北京以东,村落不详,尚未联音。

     “大槐树”下是一家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黄文彬告诉记者,据史料载明初迁民时,官府在山西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因此,民间有了这句广为流传的歌谣。此谣也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而从现存黄氏族谱看,寿光黄姓虽原籍在河北,但多数从当时山西洪洞的官府迁民集结地而来。

    据载,当时在洪洞县城北部贾村西侧,有一处公园式建筑,明朝时为广济寺所在地,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不断。此地房舍宽广, 廊舍幽雅,是唐宋以来常驻驿站,是官方办理四方来往公差事务的主要驿站。在广济寺有一株“树身数围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古树叉构巢垒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老鹳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黄氏今居寿光40余村总计6000余人

    黄先生介绍,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原与山西不相上下,但可耕地比山西宽满广阔。由于黄河泛滥,灾疫盛行,再加上 “靖难之役”,南北构兵,造成人烟稀少,成为移民的重点省份。现移民于山东有据可查者达60余县,其中 “寿光”名列其中。据《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堂》载,原迁民时记载的各方姓氏中, 黄氏亦有专门记载,从现有《古槐迁民姓氏录》中可查到,黄姓位列三号供橱中第十八位,海内外黄姓移民后裔常常前去供奉瞻仰。

    “我近段时间经常到农村, 通过多方搜集了解到,目前,寿光境内黄氏聚居村落约有40余个,计6000人以上。其中, 规模较大的村为羊口宅科一村、宅科二村。”黄先生称, 宅一村、宅二村均为黄姓,而寿光其余黄氏聚居较多的村,多是从西宅科村迁居出去的。

黄氏分布地域广泛、人才辈出

    “《史记》记载的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的黄歇;《汉书》记载的淮阳阳夏人黄霸;《后汉书》记载被时人誉为‘江夏黄童,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并传诵于《三字经》中的中国第一孝子黄香;三国时期的黄盖、黄权;明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众多黄氏后人为海内外社会所颂扬者不胜枚举,当为黄氏族人之骄傲。”黄先生介绍,历史上由于黄氏分布地域广泛,规模较大,所以人才辈出、青史蜚名者众多。

    《寿光县志》记载的寿光黄姓人物有:黄甄,景泰甲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工科给事中。天顺中,陕西大水,上疏赈救。称旨,升都给事中。成化三年,南京雷震午门正楼。甄上疏修省,语涉忌讳。权珰夏时从旁谮之,降陕州知州,十八年不调。后辞官,陕人感其德,祀于名宦祠。黄甄的曾孙黄激,字三川,嘉靖丙午科举人,博学强记。工摛辞,一时碑版文字多所撰著。历任通许、宜阳教谕,后司铎潞安,与县令抗礼不合后辞官。遗憾的是由于族谱损失,只知道是寿光黄姓却考证不到具体支系和出自何处。

责任编辑:杨华军


分享按钮>>陕西大荔燕氏瓜果商行
>>首届中华庞氏宗亲寻根省亲联谊邀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