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名人】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黄柳霜
- 中华黄氏网 2012年3月27日 黄江转载
黄柳霜(1907—1961),英文名Anna May wong,安娜•黄,祖籍台山市附城北坑永安村,1907年3月1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她的祖父早年作为赊单华工来到美国淘金,她的父亲黄良稔,有五男三女,柳霜排行第三。
黄柳霜幼年时在好莱坞弗里豪小学念书时,因天生丽质,身村窕窈,长得聪慧可爱,举止灵敏,被电影公司看中,上过镜,从此爱上了电影事业。从20年代起,黄柳霜进入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1919年拍的影片《红灯笼》是黄柳霜的处女之作,后来演技日臻娴熟,由杂角、配角到主角。当时,黄柳霜拍的片子,大多属乙级片,扮演的角色都是东方女性。1929年,黄柳霜在英国影片《皮卡迪利大街》担任女主角,开始崭露头角,名声越来越大。193l—1932年,黄柳霜同瑞典裔男演员华纳•奥伦合作,拍了《龙女》和《上海快车》两部片子。之后,她受聘于英国的电影公司,在伦敦主演影片《赵镇洲》、《爪哇头》等。
黄柳霜一生共拍过30多部影片,除了上述的片子外,还有20年代的《月宫宝盆》,30年代的《石灰屋子伤感曲》,40年代的《从重庆来的女郎》、《空袭缅甸》、《冲击》,60年代初完成的《野蛮的清白人》、《琼楼春梦》等。
黄柳霜的艺术生涯富有传奇色彩。她没有进过艺术院校深造,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虚心好学和艰苦奋斗,跻身于好莱坞艺术圈里,成为在好莱坞“巨星大道”上留名的华裔女明星,这是很不容易的。美国华人学者黄文湘评述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把拍电影当作正业的人少之又少,多数只是把它当作副业。当时,华人中与电影公司订立长期拍片合约的极少,曾经长期当职业演员的华裔女性,只有黄柳霜一人。”
黄柳霜会说流利的英语,还可以用法语、德语与人交谈。她不仅拍电影,还演舞台剧,足迹遍及欧洲,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在伦敦时,她与英国著名的影剧两栖男演员罗兰士•奥立华同台演出《白粉圈》,哄动了伦敦。
支持抗日战争
就在黄柳霜探亲回美国后不久,抗战爆发,她心忧如焚。在电影界的宴会上,在慈善机构的集会上,她多次发表演说,呼吁美国人民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并将自己在中国选购的众多珠宝首饰拿出来义卖,并将所得义款一分不留,于1939年汇回中国支持抗战。
1942年到1943年,正值宋美龄访问美国。在美国国会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宣传中国抗日,引起美国各界巨大轰动。在影都好莱坞,宋美龄也不失时机对三万听众演讲,令美国人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妇女有客观的了解。
在好莱坞的演讲台上,许多著名影星众星托月般簇拥在蒋夫人左右,惟独没有黄柳霜这位好莱坞唯一的华裔女明星的身影!黄柳霜为此十分失落。她确实想为报效祖国尽一份力!后来得知,恰恰是以蒋夫人为代表的“祖国”将她拒之门外。理由是,黄柳霜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馆老板,黑帮和苦力组成的旧中国人形象。中国还有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他们才能代表新中国人形象及欧洲艺坛。
黄柳霜虽然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但她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幼年时努力学习中文,对祖国很有感情,会讲流利的台山话。1928年和1936年,她曾多次回中国访问。1928年,她回到上海,组织了一个话剧团,在上海、北京、天津、汉口、哈尔滨等地演出,黄柳霜声名大噪。1936年,黄柳霜第一次回到故乡台山,住了一个星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款待。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多次回国义演和以出售签名照片等方式,将筹集的款项捐助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抗日救国出力。
生命陨落
黄柳霜终生未婚,一直同以洗衣为业的父母及弟弟住在一起。1961年2月3日,她因心脏病发,不幸去世,终年54岁。当时,黄柳霜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琼楼春梦》正在美国公演,人们闻之,无不悲伤恸哭,黄柳霜在美国及国际电影艺术界所建立的荣誉为世人怀念。
分享按钮>> 燕氏文化之南昌燕姓地名略考
>>【成氏名人】兄弟俩著名海归科学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