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迹】古巷深藏孝子祠

    中华黄氏网 2012年9月17日 颜瑛瑛


    泉州古榕巷28号,是天旌孝子祠的所在地,这里原祀清初孝子黄士珍,后改为黄氏小宗祠。相传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泉郡巨富李浚育建给早年守寡的大儿媳居住的。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惠安张坂黄氏望族买断,作为黄氏宗祠。虽几经修缮,至今仍保留明代的建筑风格。
    黄家宗祠原系三进三开间建筑,两边各有护厝。现仅存两进,东边护厝已改为巷,西边护厝也已改建。老屋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井前的一堵隔墙,外壁镶有红砖“万”字纹,内壁镶红砖“亚”字纹颇有特色。

    宗祠大门上的匾额已遗失,一副铁架尚存。一进祠门,又有二重门,门内天井,二进为正祠,配有护厝。香案桌的木背墙上曾经桂着“天旌孝子”的竖匾,故此宗祠也被称为“天旌孝子祠”。“天族孝子”匾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表彰黄士珍之孝义,有司赠予,其事迹也载人史册,现匾额已失。

    这里现在住着黄氏后人黄天明老人一家。老人家今年79岁了,是惟一对家族历史有一些记忆的人。我们闲聊时,他的孙子孙女放学回家,对于爷爷讲的先辈的故事,显得有些云里雾里。老人家说,如果不是我们来打听,他几乎也不跟人提起过去的事情,“儿孙们有儿孙们的事情,他们对那些陈年旧事没有那么多兴趣。”虽然黄老伯讲述的历史跟我们在一些史书上看到的记载颇有些出入,但是他还能用笔在我的采访本上颤抖地写下“黄士珍”、“黄向阳”等几个名字。这些名字,或是家族的骄傲,或是家业得以延续的依靠。
     黄士珍就是得到“天旌孝子”褒奖的名士。

    黄老伯说,黄家先人黄向阳曾经开过药店,后来以贸易为主业,其前辈多在“走水”,往来厦门、福州、上海、台湾等地。到了他这辈,自己也曾经做过小宗的生意,后来也打过散工,日子过得还可以。
    黄家古厝的后落房顶有些损坏,底下搭建着鸡窝鸭舍。左侧的护厝已经改建了一部分,好像几间房打通了变成一个大厅。奇特的是两棵古树从房中拔地而起,直冲房顶而出,地上的砖也是绕开树干而铺的。看来主人是在改建的时候不忍心将树移出,所以出此一策的。
    在泉州留存下来的明代建筑中,天旌孝子祠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但黄老伯表示,由于这座古厝现在还属于多支亲堂所有,要动(整修)一处都须征求大家同意,所以目前他也只是在这里起到一个看护的作用而已。
     离开黄家的时候,黄老伯还给我们指出古厝大门曾经修缮的几个地方。“有时候到了实在不得已的时候还是要修一修的,可是要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单是买到合适的木头就很难。然后要请师傅,那就更难了。现在几乎没有人能达到那个时代的工艺水准了,所以要完全修到以前的样子是不可能的了。”


分享按钮>>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四大领袖之一 黄学增
>>【何氏求助】福清市三山镇何正英无钱医治瘫床7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