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谱源流】谷来黄氏渊源
- 中华黄氏网 2013年5月17日 嵊州新闻网
谷来镇地处嵊州、绍兴、诸暨三县(市)的分岔口,位于嵊州市西北的会稽山主峰大王尖山麓。谷来,历史悠久,唐时已有人居。南宋嘉泰《会稽志》引唐梁载言之《十道志》记载:“舜耕于此,天降嘉谷”,故名谷来。2010年底,全镇共有8751户人家,26143个人口,其中马、黄两姓人口达11000人之多,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2002年,嵊州市有黄姓人口20123人,在全市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居第八,谷来镇黄姓人口在各乡镇(街道)中位居第一,有4722人,是谷来镇继马姓之后的第二大姓氏,主要集中在谷来二村、砩头、黄尖岭下、黄尖岭等、里塘坞、富里岙、吕岙、竿竹山、石硬、高脚峰、田良等十几个村庄,其中谷来二村为最大的聚居村落,迄今将近900年历史。
(一)黄氏渊源
根据清道光廿三年(1843)黄吉庵、黄离照重修的聚斯堂《谷来黄氏家谱》记载:谷来黄氏系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首领伯益,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伯益后裔有14支,黄氏为其一。商末周初,黄氏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故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所灭,黄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这一支黄氏成为了黄氏族人的主要来源,史称黄氏正宗。战国后期,以黄歇公为代表的黄氏家族首先崛起。黄歇(即春申君)任楚国宰相25年,初封淮北之地十二县,后改封吴,门下食客三千,曾派兵救赵攻秦,后又灭鲁,政绩卓著。他的成功,带动了战国时期黄姓宗族的发展,标志着黄姓在黄国灭亡之后的第一次复兴。
黄歇的后裔有好几支,其中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省云梦县东南),成为汉代著名的江夏黄氏。到了东汉,有黄况者以孝廉起家入仕,官居河南叶县县令。黄况有一子,就是名列“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和“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之说,都说明了黄香的孝道。黄香(18-106,黄帝八十一世孙),字文强,出生在江夏安陆,汉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郡内水灾,以俸禄及所得赈济贫民,竟被免官。数月后卒于故里,年五十四,被尊为江夏黄氏始祖。
黄香生六子,长子黄琼(86-164),字世英,初任议郎,后任尚书令,任官太尉、司空等职,食邑千户,曾帮助李固谋划打击贪官污吏,把追缴的钱财用于赈灾平叛,主张兴修水利以减轻灾害、重赏贤才等,影响颇大。黄琼之子黄守亮,守亮之子黄琬(140-192),字子琰,自幼聪敏过人,东汉建和元年(147)正月日食,祖父黄琼带其上朝奏闻日食状况,太后问所食多少,黄琼不能对,时黄琬其岁,在旁对祖父说:“何不说日食之余,如月之初?”黄琼照此回复,太后甚为满意,便对黄琬的聪明深以为奇。黄琬先后任官青州刺史、右扶风、将作少府、太仆、豫州牧等。东汉末年,因河南豫州农民暴动而免职,近20年后又复出,平定境内暴动,由此名声大震,封为关内侯,后改封阳泉乡侯。后来,黄琬反对董卓专权,与司徒王允合谋诛杀董卓。不久,董卓部将李傕等人攻陷长安,将黄琬处死,时年五十二,黄琬子孙为躲避追杀,逃散四方。
黄琬之子松寿,松寿生一子名远;远之子长文,长文之子期;期生子名积,官居新安(即徽州)太守。积生二子,长子名寻,定居安徽歙县姚家墩村(后称黄墩村,今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成为始祖;幼子名苾,东晋时迁居浙江丰安县浦阳(今浦江县浦阳镇),成为始祖。苾生居中、居正二子。幼子黄居正,字畅外,任官侍讲学士,配赵氏,无子,继配张氏,生梦祥、梦端二子。梦祥生子铨,铨生子商英,商英生子沦,沦生子文,文生子汝知,汝知生子鞬,鞬生子畦,畦生子大正,大正生子辐,辐生子瑚,瑚生子说,说生子亿,亿生子萦,萦生子洪,洪生珌、琛、玘三子。幼子黄玘,配戚氏,生一子名瞻,字明远,任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令;长子黄珌(891-950,黄香廿七世孙),字世重,一字士英,曾在南唐政权任朝散大夫等闲职,配石氏,生惠、信、范三子。黄珌为避五代兵乱,于南唐初年携子黄惠,同弟黄琛、黄玘等族人,自金华浦阳前往江西投奔时任分宁县令的侄儿黄瞻。不久,黄珌认为全家寄住侄儿处不是长久之计,便回迁剡城(嵊州城区)之双井。
黄珌长子黄惠,字承远,配谢氏,复自剡之双井迁孝义(今属诸暨市陈蔡镇),葬诸暨孝义四十二都平石坑黄龙抢珠山,生褒、哀、衰三子。黄惠成为始迁诸暨孝义的黄氏始祖。黄珌次子黄信(921-991),原名黄敏,迁姚江(今余姚)四明,生孚一、孚十一二子。黄珌幼子黄范则迁居新昌。
黄惠长子黄褒,字廷美,配郑氏,得一子名胜,葬孝义四十一都仙姑殿后啸天隆黄牛推磨山;黄惠次子黄哀,字廷益,配章氏,葬鹿胎山;黄惠幼子黄衰,不详。
黄褒之子黄胜,字任重,配石氏,生一子名振,葬孝义四十一都大鲁村蜈蚣钳山。黄振(981-1058),字仲骧,宋嘉佑丁酉(1057)封为卫尉少卿,配刘氏,封仁寿县君,葬孝义四十一度下璧村思孝庵后仙人跷足山。宋濂在《诸曁孝义黄氏族谱序》中称他乐善好施,仁及于乡,待之举火者数十家。其妻贤惠有德,曾斥嫁资以规义田,均给娴族。生宋卿、舜卿、晋卿三子又十孙,皆步入仕途,黄振遂以子孙为贵,被封为“十三府君”。
黄振长子黄宋卿,字公辅,宋真宗祥符年间(1008-1075)进士,任兵部员外郎,配杨氏、王氏,生三子庚、充、育,其后多迁居嵊县谷来、山阴轩亭、山阴陡亹、山阴新司等地。
黄振次子晋卿,字仕浦,号徽君,官至承议郎,授朝议大夫,葬诸暨华亭四十五都大谅坞右铁山,配张氏,继配陈氏,生三子序、钺、永。
黄振幼子舜卿(1014-1091),字醇翁,号赠君,任官礼部侍郎,授正议大夫,配王氏、李氏,生四子雍、彦、侃、革,其后多迁山阴西庄、山阴九墩等地。
(二)迁居谷来
黄香三十二世孙黄晋卿之次子黄钺,字武仲,国学生,累官吏部司封郎中,授朝清大夫,配石氏,生汝砺、汝楫、汝霖三子,葬诸暨孝义四十三都小际里上斯清凉寺。
黄钺长子汝砺,字国香,配罗氏,继娶高氏,官居剡县宣谕使,生千五、千十、千十二、千十三、千十四五子,为避睦寇方腊之乱,于宋宣和三年(1121)辛丑正月由诸暨孝义迁嵊县谷来西川黄石潭官园宅,卒后归葬诸暨孝义小际里。因此,黄汝砺成为最早迁居谷来的黄氏之祖,其五子复迁会稽东浦、孟葑、山阴西庄等地。随黄汝砺迁居谷来的还有其侄孙黄康国,因黄康国子孙定居谷来,故被尊为谷来黄氏始祖。
黄康国系黄宋卿五世孙,黄宋卿生三子庚、充、育。次子充,字子美,任官宣义郎,配杨氏,生三子,其中次子名传,字重正,葬诸暨花亭,配刘氏,生穆、绪二子。长子穆,任官迪功郎,自诸暨孝义泽园迁居诸暨花亭枫树,配高氏、姜氏,生康民、康辰、康国、康时、康老、康仁六子。三子康国,字元祐,号元泰,随父庐墓至花亭,配吴氏、申屠氏,生仁、义、礼、智、信五子。
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方腊,揭竿起义,十二月,东阳霍成富、蔡五、吴二等人积极响应,借用方腊的“永乐”年号,起兵攻占了东阳、义乌、武义、浦江等县,基本控制了婺州(即金华)的外围。宣和三年正月,方腊起义军准备攻打越州(即绍兴)等县,越地兵乱四起,黄康国为躲避战乱,遂与叔祖汝砺迁居剡县三十一都富顺乡谷来,择谷来土名姚街之地卜居。
另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黄成英主修的永思堂《剡北黄氏家谱》记载:黄振幼子舜卿公,生有雍、彦、侃、革四子。次子彦生师僖、克敏、克义三子。师僖公官居颍州签判,授宣义郎,生宗谅、宗向二子。宗谅公生与之、定之、二之、尚之四子。定之公即为江夏黄香三十六世孙,生一子名世显。黄世显即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自孝义赘居谷来镇吕岙村吕氏。世显生一子名偃,偃生景和、景阳二子。长子景和生乾、坤二子,幼子景阳生艮、巽、兑、震四子,不久吕氏衰落,黄姓丁口大增,特别是景阳派后人枝多叶茂,成为谷来吕岙黄氏大族。
(三)迁移分布
黄康国长子仁(字子静)和次子义(字子宜)皆迁居会稽县,三子礼(字子文)仍居谷来,四子智(字子明)传十世后无续,幼子信(字子诚)之后人迁居溪西之黄尖岭下(属谷来镇)、托坞(今谷来镇里塘坞)等地。黄康国三子礼,配胡氏、杨氏,生日、旦、亘三子。旦、亘二祖皆无传,唯长子日公派延绵不绝。
黄日,字赐之,号毅济,娶户部侍郎姚舜明幼女为室,生端、立、靖三子。长子黄端,行端一,字表正,配宋宗室郡主赵氏,生甲、升二子。长子黄甲,配何氏,无子;幼子黄升,配商氏,生通一、通六二子,俱无传。黄日次子黄立,行端二,字本正,配罗氏、蒋氏,生介、牟、胄三子,均迁居本乡砩头村,自成一族。黄立幼子黄胄之子玉玫,字国伦,行深四,于元末明初自砩头赘居嵊县富润乡,成为迁居富润黄氏始祖,立芳桂堂,自成一族。
黄日幼子黄靖,行端五,字一正,配裘氏,生中、申二子。长子黄中,行尚六,字正道,配赵氏,生璧、球、璐三子。黄中长子黄璧,生三子,其中幼子名彦通,生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行显五,字德恩,一字思问,号积累,永乐癸未(1404)举人才科,授嘉兴知县,配绍兴蔡岙唐氏,生澄、浦、深、涧四子,又十四孙,其后子孙云云而系,为谷来黄氏中房、前房之祖。黄靖幼子黄申,行尚九,字明道,配丁氏,继配竺氏,生琬、琳、珓、理四子,其为谷来后房之祖。
(四)黄氏排行
清道光廿三年(1843)重修的聚斯堂《谷来黄氏家谱》记载,自黄香四十七世起谷来中房和前房的排行为:心显儒兴举,恭宽信敏惠,安宁福寿齐,贻谋世德永,祖武子孙绳,理学衣冠旧,高冈起凤鸣。谷来后房排行为:心情怡慎怊,恂恺恒悰憬,绵延奕叶遥,忠孝承先志,诗书裕后昆,麟趾呈祥瑞,偕庭兰桂馨。
据本镇黄尖岭下村民国3年(1914)黄淳梭主修的《黄氏家谱》记载的辈分自黄康国起为:百千其亨远,浩英荣华芳,茂兼芝兰秀,咸有志登云,淳良昭世德,贤达绍先声,鸿文光上国,纬武佐明廷。
(五)黄姓人物
谷来镇是嵊州市黄姓族人的主要聚居之地,人杰地灵,代不乏人。查阅民国《嵊县志》和谷来黄氏家乘,贤才俊杰皆载于册。
黄日,黄礼长子,行其二,字奇二,一字赐之,号毅斋,北宋大观(1107-1111)年间荐辟,任官总干,配同里宋太师姚舜明之幼女。
黄彦通,黄璧之子,行显五,原名德思,字思问,号积累。谱载:公生而清心好学,知识过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荫辟进士,建文朝亡后隐于乡里。永乐元年(1403),嵊县县令龙渊奉诏以公举人才科,吏部奏请分发驸马府效力三年,期满后授职新会县巡检,永乐己丑年(1409)车驾北巡,吏部给事中俞骥荐其才出众,升浙江嘉兴县令,授文林郎。嘉兴素称难治,赋役纷扰,狱讼繁兴,而彦通视事,革弊除恶,秋毫无犯,执法严正,三年后嘉兴成清明之地。永乐九年(1411)致仕归田,二年后卒。
黄孟瑞,字正夫,行怡十六。自幼聪颖,补邑弟子员,明宣德十年(1435),有司以才瞻学优,荐之为乡贡,正统丙辰年(1436),任官应天府教谕,后授福建延平县同知,居官俭约,服食朴素。时值沙县邓茂七(原名邓云,称“铲平王”)揭竿起义,波及延平府,时阙守,孟瑞专任郡事,矢志固守,誓死与城共亡。后起义平定,黄孟瑞积劳成疾,病亡,民哀之。民国《嵊县志》有传。
黄维新,讳士书,文先公幼子。生乾隆丁巳年(1737)七月廿七日,卒于嘉庆庚午年(1810)二月十七日。其年十岁,父殁。次年正月,其母马氏病危,其汤药相伺累月。一日,母曰:若得早笋食之,则病可愈矣。时积雪满林,黄维新仍荷锄赴竹山觅笋,忽一日,有二笋破土突雪而出,遂挖归予母食,病果痊愈,逾寿十六载。民国《嵊县志》有孝行传。
黄雄藩,自幼好习拳艺,亦通诗文,清同治四年(1865)中式乙丑科武举人,任官挑选营千总。
黄抡元,清同治十二年(1873)中式癸酉科武举人。
(本文作者:1982年12月出生,嵊州市谷来镇人,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会员,现任职于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分享按钮>>江西南昌、上饶铅山县钱姓蒋氏
>>【黄氏网新闻】河南固始县黄氏会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