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家谱缘由

    中华和氏网 2012年2月16日 和氏家族


   现存于世的《和氏家谱》成书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后经两次续谱。记录了同官县和氏家族三百余年的历史。据记载,渭北和姓,秦汉时为羌族。东汉永康元年前后(约公元167年),其中的一支咋和,改姓汉姓——和。若按此细算起来,渭北和姓的历史为1800余年。家谱所记载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6)左右。是武略将军和青的曾祖父。家谱的修谱人因为不知始祖为何人,故将其作为家谱的开篇。
   据说,最早的家谱毁于明末乱世。明末李自成起义,途经同官县,和氏家族的先祖得知此事,纷纷离家躲避,在躲避时家谱不慎被暴雨所毁。至此家谱失传,世次遂乱。两百多年后,潮公与同为生员的堂侄自顺公一起修谱,叔侄两人觉得没有家谱,本支派别辨别不清,没有亲近疏远。后人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宗为谁人。忘了祖宗,当是世上最大逆不道之事。因此,商议重修家谱。堂侄自顺找出了家族中的所有牌位,摘录了先人们的名讳,按照班辈排列,并加入了父老之传闻,考察坟墓山向及碑记,然后如实的记录下来,送给潮公复正。自顺公采用了整齐的分门记叙的办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他们希望后世的子孙能照着这本家谱续写下去,让和氏家族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省的让后世子孙不知远近,忘了老祖宗是谁。
   在家谱的序一落款中,可以得知家谱始写于清道光十二年四月,作者之一是六世二门潮,他是按时领取政府补助的秀才,用今天的话说,是吃皇粮的。在十八年后的道光三十年,恩贡例授征仕郎吏部候选,也就是说,依他的学历按当时的规定给授了个从七品的官。“妻凭夫贵”他的妻子也按规定被授了个七品官的诰命夫人。凤冠裕帛,袍群荣身。在1944年出版的《同官县志》卷二十五“氏族表”载有“和,一百八十八人,属陈炉镇。…….贡生一人”其中的贡生一人,指的就是他。关于另外一位作者自顺,家谱的序二就是他写的。落款和序一相同,他和他的叔父潮一样,都是有生活补助的秀才。家谱对他的记载很是简略,寥寥数字而已。只知道他活了55岁。一辈子到老也只是个廪生,这就是一个秀才的一生。
   在五十八年后的清光绪十六年,潮的次子自谦在他七十四岁那年第一次续了家谱。自谦公在古稀之年续谱是有他的无奈的,经历了同治六年(1867)的回民起义和光绪三年(1877)的大旱,人祸加天灾,让整个家族变的七零八落。人口外流,十室九空,其景让人无法言语。自谦老人在他的序三把当时的情景详实的记录了下来。可见当时作者的心境是何等的难以表达。“是余之咎,其罪安辞。”自谦公对于他在续谱之时不能将每个人的生卒年月记录的详细准确而自责,把自己的道歉留在了家谱之上,留给了后人。试想在天灾人祸的大背景之下,又有谁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件事呢?
   自谦公是家族里边活的最长的人,活了九十一岁,自号九十翁云。他是清朝的一个秀才,为人事父母以孝,在回民起义时,适逢乱世,宁愿自己委屈,也让父母衣食充足。他把一个七十余口的大家庭管理的条条有序。生平喜好喝酒和看戏听秦腔,但是到了守孝期间,他一滴酒不沾,一次戏也不看。在光绪三年的大旱中,他又把所有的借据和契约当着众人的面烧了,并说不管人是死是活,一概不再追究。自谦公学识渊博。著有《野处杂俎》四卷,他的事迹在《同官县志》卷二十八人物志“孝友”一节中有记载,县志卷二十九艺文志“哲学、伦理学”一节亦载有。自谦公乃和氏中的楷模,是值得后辈学习的。其为人德行和才华是后辈望尘莫及的。
   至此以后数年间,和氏家族基本上没有读书人,续修家谱的事也就变的遥遥无期。家族中的少数人识得几个字,但都无法完成续修家谱的重大使命。只能兴叹。就这样过了几十年,自谦公次子价之长子文瑄公曾补记过寥寥数笔,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续谱的使命就仙逝了。后有生兰公准备续谱但也是未能如愿。从自谦公第一次续谱算起期间有112年的时间,和氏家族无人续谱,也无续谱之人。
   新千年伊始,十一世成有公与十二世谷公商议秉承先辈的遗愿,完成续谱之事。两人也为叔侄关系。和170余年前的一样。历史往往就是如此的巧合。百年间的人丁兴旺,林林总总,甚为浩繁。难度可想而知。第二次续谱,作者所付出的辛劳令人敬佩。从家谱来看,与自谦公续谱时的百十余人相比较,和氏家族已是人丁兴旺,有五百余人。有的后人已城市化,迁居异地。但他们的根始终在此。
   “尝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与邑之有志也。国无史则一代无文献,邑无志则一方无故实,家无谱则一族无支派,是则家之不可无谱也,章章明矣。”这应该就是和氏家谱能存在180余年的原因所在吧。


分享按钮>>奥普逊公司中国分公司星探王庞勇
>>明末清初中华三杰庞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