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网新闻】广元市昭化区石井铺镇元柏树村 八房山概述
- 中华萧氏网 2017年5月25日 肖俊先
广元市昭化区石井铺镇元柏树村 八房山概述 肖俊先① 八房山,现官称广元市昭化区石井铺镇元柏树村一组,古称保宁府昭化县(广元县)柏龙堡,近现代先后曾经叫五星村和新场公社五七大队第一生产队、新场乡元柏树村一社、石井铺乡元柏树村一社。居广元之南,位于东经105°49′27″—105°48′18″,北纬 32°10′40″—32°9′31″,最高海拔 863 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一月份平均气温4.9℃,七月份平均气温26.1℃,年平均降雨量 800-1000毫米,年日照数1300-1400小时,地势呈丘陵山坡状(因此萧氏二房昭化区清水乡普贤村一社肖延顺房后民国38年所立宗祖碑称我房据所为“八房坡”)。山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山前山后底端均为河沟溪流,山脉源于石井铺至梅岭关,山界之顶端源于萧氏第十房(幺女阁)五根柏树,西南下延途经三根柏树,从此一路由南直下青岗树(土音灯罩树)嘴,一路向西南方向走到老坟嘴。远观宛如巨龙之尾身。 立山之顶,远近环视,后接梅岭遥望二十四个“冒谷天”,西北隐现剑门关,近连石井田家河;前迎萧家寨,远眺九龙山,近看商家嘴,正对彭家阁;左有青龙王滩河,翻山便到卫子寺,近处紧贴幺女阁;右有白虎萧家营,直连白果青松梁,跟前就是六房沟,越过跳蹬河,斜上黄金寺。山后多林,有田有地有堰多柴山,走兽出没鸟狂欢;山前住人,地多路宽人不断,鸡鸣犬吠车常见。山有古树参天:古柏、古藤、老黄梁,地出五谷和杂粮;水有三路来源:天上降甘霖,地下出清泉,团结水库水自来。风水不细说,宝地不自夸。 人文源于明朝洪武廿四年(公元1391年),始祖萧公继善领兵入川,先驻柏林驿,后择占石井铺洪水井,与二房田氏生第三子萧滨,即我八房山开山之祖“八老祖”,至今627年。期间经历大明17个王朝16个皇帝254年,经历大清10个王朝10位皇帝268年,经历中华民国38年和新中国至今68年。根据现存古坟、宗祖碑亭、墓碑、八房萧氏祠堂五座大碑、大清光绪22年丙申年庚子月(11月)初一日《1896年萧森请做道场经文--五代祖宗谱》、民国35年己亥月初一日《1946年萧文澤请做道场经文--九代祖宗谱》,参阅萧氏二房、五房、七分房、十房(幺房)的世系宗谱以及公元1391年由山东兖州(yan’zhou)府宁阳县境新家义(明洪武22年由山西迁入山东)编伐到利州衙虎跳驿高石梯的《萧凤老祖世系宗谱》(据传萧公讳鳯与我始迁祖萧继善结拜为弟兄,如今后人活跃于今苍溪永宁场镇一带),结合中学课本《中国历史.明代史》、《中国历史.清代史》和中华民国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以及现代、当代族人现状,利用手机、QQ、微信等现代高科技通讯、传输、照排、打印技术、现代办公软件,拍照抄录、拼接核对,经多方考证认为: 一、始祖萧继善1391年领兵入川择占石井铺洪水井,曾任宛平今苍溪歧坪知县; 二、始祖肖继善入川时有其亲兄萧继良随行,弟兄在川有短期共处,后祖兄萧继良出川到陕西发展(萧氏二房湾宗祖碑亭有铭文); 三、始祖肖继善娶两房,共生九子,与大房杨氏生“浩、源、深、清、澄”,与二房田氏生“洪、海、滨、汝”,另收义子“汉”为第十房即幺房;十子各有其业、各据其所; 四、始祖基业集中于广元石井、柏林、苍溪一带; 五、始祖入川所带左右战将及兵卒(异姓)推测应集中或分散落居于石井铺、柏林驿、文村、长林金兰铺、永宁铺乃至今梅树铺或西向今白果乡周家坪方向一带; 六、八老祖萧滨大致出生年代推测为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前后,大致生活年代推测为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至明成化十年公元1475年; 七、萧氏八房早期成长阶段为明朝,期间八房先祖曾在山后即今山湾里、山后长坪、山前后头大地等一带修房居住过。 八、萧氏八房发展阶段为十一代祖“之(芝)”字辈、十二代祖“學(爾)”字辈,时期为康熙王朝、雍正王朝; 九、萧氏八房鼎盛阶段为十三代祖“廷”字辈、十四代祖“登(萬)”字辈(“登”字辈仅属于明朝大房萧韶元后代,“萬”字辈多属于明朝二房萧聨元后代),时期为乾隆盛世和嘉庆年间; 十、萧氏八房一度没落阶段,集中体现在最早批次十七代祖单名无字辈和十八代祖“文”字辈,由于鸦片战争致使先人也未摆脱大烟的毒害,加之瘟疫、自然灾害不断、军阀混战,频繁出现典当田地、借银放贷、卖房卖山、卖田卖地,这一时期为清末光绪后期至宣统、民国年间; 十一、萧氏八房再度兴起时期为十九代“元”字辈和二十代“先”字辈,在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参军入伍以来,先后有以肖吉元、肖菼先等为开拓者代表通过勤奋学习由农村跃入大都市,经过中国高等学府的深造,进入城市工作,致使后期一大批人在“比、学、赶、帮、超”和“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下,通过努力学习考入高中等院校学习,成为一批又一批的龙凤才俊和“农转非”(城镇户口); 十二、萧氏八房关于家族分支及外迁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是大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仲冬月上浣立“皇清待赠郷耆顕考萧公讳尚敏号林甫淑德顕妣张君二位正性之墓”碑文说“庄科坐落戴家坝”(因产业外阔发展到今梅树乡戴家坝)、另外庙儿顶村太阳河(肖元刚家系)、彭家阁(萧国军家系)、卫子寺(萧秀、萧亲家系)推测属于清中后期萧氏庄子后人,而今家门都兴隆昌盛; 十三、627年来,八房人丁兴旺,得益于百门淑女婚配萧府,以续八房血脉,她们是“黄、王、张、李,辛、盛、吴、华,冯、范、商、周,仲、刘、杨、阳,沈、林、胡、羅,雷、严、梁、马,朱、郭、母、田,夏、贾、孙、彭,陈、苏、侯、孔,蒲、何、蒋、陆,代(贷)、汪、薛、董、康,赵、宋、谢、常,袁、闫、郑、青、宁,段、唐、解、江、姜,邓、谭、杜、姚、柳,焦、魏、吕、俞、祖”等尊姓,她们冰清玉洁、兰桂蕙芳、贤淑慈善、忠贞慎孺、相夫教子、母仪八房,为一山之母,劳苦功高,恩情浩荡...... 十四、从1391年至中华民国中期,萧(肖)姓一直是八房山唯一男性常住姓氏。由于商人外流、新中国成立后公有制经济的推行及土地改革,划分阶级等级(史称“划成分”)等因素,打破了五百五十多年萧姓独占一山的格局。民国中后期至1991年陆续有商氏、周氏(商明清周芝敬家系)、刘氏(刘奇富家系1940年代迁入,借住岩底下八老祖旧址、刘克建家系1950年代迁入,借住中间院子肖文彩祖屋,1980年代其子刘洪太、刘洪平搬出迁到今庄子榜)、马氏(马成炳家系借住萧氏祠堂、马成林家系先借住中间院子萧文彩祖屋,后另择地修房现马富生屋基前身,均为“土改”年间迁入,同属萧氏女婿)、张氏(张德雄家系1976年迁入,先借住萧氏祠堂西磨角屋,后搬至祠堂西300米处)、罗氏(罗显伦家系,属肖元藻女婿,1991年淑女回乡,承继肖元藻祖业)迁入。 十五、风俗人情方面,多以“婚丧娶嫁、修房生子、参军入伍、考取大、中院校”为红白喜事;侄男阁女、长幼有序,夫唱妇随、母慈父严,兄恭弟谦。族规严明,遵行族内不通婚,讲究勤工苦读、忠厚朴实、热情礼貌、互帮互助、礼尚往来等。 当然,八房山在627年的历史长河中,八房萧氏也历经了627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青山依旧在,日出又日没,每一辈人都经历过雪雨风霜、生老病死苦,每一个人也都为八房山这一带山河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不过尤为赞叹的是2008年“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给予的极大关怀和支持,也得道于时任紫云乡党委书记的肖义先家兄的多助,使得八房山拥有我乡第一条水泥硬化村级公路,以及将原来的层层梯田改造为统一可共管的经济收入更多的猕猴桃基地。如今,砖混现浇的敞亮洋房也大多取代过去的低矮土木瓦房,青壮多数外出务工是因为能挣下比种田种地获得更多的银钱。电通、水通、路通、网通,只差天然气通,人们的生活水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a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已成现实。 山端飘云,山后成林,山前有人,成仙成名显富贵。未来的八房山想必是风更和、雨更顺、土更肥、树更绿、草更青、水更秀,往后的八房萧氏也想必是体更健、心更宽、衣更丰、粮更足、财更富、志更高...... 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情随事迁,每入坟林烧纸敬香,思绪万千,忆先人之阴德,确实是“光于前”、“裕于後(后)”、“万古流芳”。青山依旧在,忽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灵感。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今逢撰写萧氏族谱之机,百年难遇。欣然提笔前往,随家父和族人扫坟墓、净祠堂、焚纸上香、翻阅先人之文书。可惜我才疏学浅,加之时间仓促,其中明代254年和清朝顺治年间又无文字资料可考。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昭穆宗亲,正本清源,责任重大,故不敢妄自列叙历代高曾远祖。仅写上面拙文和主编《萧氏八房世系》、《八房山明朝.清朝.民国至今大事纪要表》,以供在世族人传承。错误不足之处,再所难免。愿此和石碑铭文与日月同辉,与青山同伴;愿我萧氏一脉永存,瓜叠绵延...... 虽世殊事异,叹纸短情长,仅此兴怀,不忍停笔。后之览者,也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二零一七年,序属正月初十,岁次丁酉月建壬寅日归甲子至丙寅于四川巴中蜀汉公司巴河廊桥财务总监室。 ①肖俊先(1967年3月生-)、西昌学院(前凉山大学)经济管理系1991年毕业,会计师,先后从事主办会计、办公室主任、个体经商、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职务。
分享按钮>>乾隆到底是汉人还是满人
>>铭文鉴赏《燕氏祖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