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是“萧”的简化字,读xiāo(消),肖读xiào(笑),它们同是列入一级字表的规范汉字。其形、音、义都不相同。萧是姓氏用字,肖没有姓的义项。而当今社会,以“肖”代“萧”,肖、萧混淆的现象,已成为顽疾,大家都把“肖”当成“萧”的简化字。 造成上述混乱现象的原因: 第一,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委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字表(草案)》影响极坏。“萧”已简化为“萧”,还要将萧第二次简化成“肖”,于情于理不合。使社会上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合法化了。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明令废止《二简字表》。虽然如此,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只知道《二简字表》的公布,却对《二简字表》的废止不甚了然。所以,其错误影响难以根除。此后又经过八、九年的传播、漫延,根深蒂固,已是积重难返。1986年以后,又是20多年了,肖、萧混乱现象,更加泛滥、不可收拾…… 第二,《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萧俗作肖”的注释误导,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字典、词典的注释,应该是准确的、规范的知识,所以持错误观点的人,往往奉“萧俗作肖”的注释为经典,反讥搪塞持正确观点的人。 第三,新闻媒体的传播,中小学教育的不加区别,使“肖”“萧”混淆的错误笼罩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被某些人引以为据。 第四,鉴于以上原因,社会机关部门的文秘、医生等人员,误以为“萧”、“肖”之间存在繁简关系,经常替文化水平较低的萧氏族人越俎代庖,将某些萧姓人的姓改为“肖”姓了。 第五,与第四点同理,萧氏年轻人,因缺乏历史知识而数典忘祖,因懒惰惯性,以省事、笔划少为由,对“肖”持欢迎的态度。 这样,如此折腾下来,全国姓氏前50位中排列第30位、占总人口0.59%的萧姓,几乎被“肖”代替了。据2007年上半年公安部门统计,以“萧”为姓的人口,仅10万人。 2008年3月31日《潇湘晨报》综合版载《湖南百家姓,李刘陈排前三》一文中,肖姓排14位,总人口为1313796人。萧姓1253人。全国萧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山东、广东六省,约占萧姓人口的69%。以上数据说明,湖南是萧姓人口最多的省份,而“萧”姓还不到所谓“肖”姓的千分之一,湖南萧姓是如此,全国其他各省、市的萧姓比例就可想而知了。“萧”已被肖代替,“萧”在消亡中…… 姓是祖宗传下来的,俗话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历史上的古籍,比如25史中,关于萧姓人物和与萧姓人物有关的记载,都是写的“萧”字,没有写“肖”的。从先秦的第一本姓氏著作《世本》至近代数以百计的姓氏著作(除明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外),以及百家姓、千家姓,都只有萧姓,而无肖姓。 时代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达,科学家从遗传学的研究中,发现人类的长寿、疾病传播等现象,均与基因有关。人类的基因又只通过男性的Y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这样,基因和姓氏,自然而然合二为一了。也就是说姓氏和基因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传给子孙。今后,医疗部门,按姓氏制药,如李氏药、刘氏药、张氏药……如有人患病,只要医生查验基因,对姓下药。据科学家预测,这是30年内就可以实现的事,不是什么遥远的幻想了。 如果任意改变姓氏用字,将来必然会给医学科学家添乱,给人民的生活秩序添乱…… 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明确地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日知录》论氏族条后附)。顾炎武的论断,和科学家的预测不谋而合了。姓氏的形成,一般要具备起源、迁徙、历代名人三要素,所以姓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