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相姚崇故宅考

    中华姚氏网 2009年7月15日 姚旭元


《汝州志·伊阳县古迹二》所载姚崇故宅

唐代名相姚崇故宅考



姚崇(公元651~721年),字元之,史称唐朝陕州硖石人。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为政以公,尤长吏道,善应变称务,为稳定政局,推动社会进步,开创开元盛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宋史学家司马光赞誉姚崇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宋人洪迈将其列为“汉唐八相”之一。据传姚崇微时曾猎于汝州梁县广成泽,石岭村(今属河南伊川)有“梁国公姚崇宅”。笔者根据收集的史料对姚崇故宅加以考证,望专家学者赐教。



一、姚崇故宅的史书依据


《新唐书·姚崇传》叙述: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十月,在渭水之滨,姚崇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见。“帝曰:‘公知猎乎?’曰:‘少所习也。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然少为猎师,老而犹能。’帝悦,与俱驰逐,缓速如旨,帝欢甚。”接下来,姚崇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被玄宗全部接受成为开元施政纲领,姚崇当即被拜为宰相,君臣同心协力开辟了开元之治。对姚崇居住在广成泽打猎一事,唐人刘肃在《大唐新语》卷之一,唐吴兢在《升平源》中,均有相同的记载。


关于广成泽的来历。传说上古时期的广成子在汝州市的崆峒山(崆峒山位于今汝州市临汝镇,海拔320.1米。)修道成仙。 后人为了纪念广成子,便把他居住过的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清人杨守敬在《水经注疏》卷二十一中云:“汝水又东与广成泽水合,水出狼皋山北泽中。守敬按:《地形志》汝北郡梁县有广成泽。……泽在梁县西四十里。《元和志》亦云,在县西四十里,周回百里。又《伊水注》引《河南十二县境簿》,泽在新城县界黄阜。盖此泽甚大,古本在梁、新城二县境也。” 据《汉书》、《后汉书》和新旧《唐书》记载,汉、唐两代将广成泽辟为狩猎游乐之所,定名为“广成苑”。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一月三日,太宗狩猎沐浴广成泽,后唐高宗、唐玄宗等都几番驾临游乐洗浴。


既然,唐朝时汝州梁县等地的广成泽既是皇家狩猎之地,且地域广阔,周回百里,自然会吸引不少爱好者乐此不疲,因此,少所习猎,以呼鹰逐兽为乐的姚崇,在此地打猎,就有居住在广成泽附近的可能。


二、姚崇故宅的地方志依据


既然,姚崇20岁前经常在广成泽打猎,那么,他又居住在何地呢?


2005年,汝州市广播电视局的尚自昌先生为笔者提供了姚崇故宅具体方位的依据——《汝州志》。据《汝州志·伊阳县古迹二》云:“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迤西百余步,相传为古梁公庄,有遗井,今废。按《本传》公尝语帝曰: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景(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云云。考《本传》:公,陕州硖石人,或流寓于此,未可知也。”


《汝州志》清楚告诉我们,“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笔者考查,古伊阳县石家岭村,今称石岭村,现归伊川县白沙镇管辖。据1991年1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伊川县志》第二编地理,第一章区域,第三节县境变迁(第33页)载:“1953年3月,将伊阳县的刑岭、石岭划归伊川县。”可见,石岭村原属伊阳县。


而历史上伊阳县相当一部分属汝州梁县管辖。据《旧唐书地理》:汝州(望州)。唐贞观年间,“领梁、郟城、鲁山三县。”清道光十八年伊阳知县张道超曾作《伊邑为梁县旧疆说》,文曰:“今伊阳东南析汝州之西南隅置,则其为梁县旧疆无烦辞赘。”据1995年六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汝阳县志》云:汝阳(即伊阳,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汝阳)“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汝阳当时分属两县:东部属梁县(治所在今汝州市境内),西部属新城县(今伊川县境内)。……隋时,汝阳为梁、伊阙(原新城县,开皇十八年改此名)陆浑、鲁(原鲁阳县,隋称鲁县,唐代改名鲁山县)四县地。”其时,伊阳石岭村,应在汝州梁县境内。


由此可见,今伊川石岭村,唐初属汝州梁县无疑。姚崇青少年时期,在广成泽打猎,当居于此。


三,洛阳龙门《都督姚意(懿)妻造像记》的佐证


今洛阳龙门石窟之极南洞外南壁尚存一残碑,高164厘米,宽70厘米,因风蚀残损严重,上部已读不出文字,故载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二冠名为《姚夫人残刻》,又载入《全唐文续拾》卷十一冠名为《都督姚意(懿)妻造像记》,俱云:姚崇父姚懿“龙朔年中(阙),居于伊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愿男女长大……”


据碑文可知,姚崇父姚懿于唐高宗龙朔年间(公元661-663年),即在伊阙之南经营了“阙南别业”,此“别业”正是为区分陕州硖石故居而言,正说明姚懿家族可能此时正在由陕州硖石故居迁居洛阳伊阙之南新居。笔者曾于2006年12月到伊川石岭村考察,据该村村民讲,石岭村即处洛阳龙门伊阙之南,约40华里。愚认为“阙南别业”即是指后来被称为在石岭村东北之“梁国公姚崇宅”。


四,新近出土的唐代墓志提供的佐证。


2005年6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载有 新近出土的姚崇之侄《大唐故朝请大夫齐州临济县令吴兴姚府君(辩义)墓志铭并序》,云:“君讳辩义,字玄载,吴郡武康人也。因仕居陕,后徙于汝,今为汝州梁县人也。……曾祖祥,隋怀州长史……祖善意,皇银青光禄大夫、嶲州都督、长沙县开国公、赠幽州都督、礼部尚书,谥曰文献……父德敏,朝散大夫、徐州萧县令……君季父开府仪同三司梁国公。”姚辩义“开元五年十一月六日,卒于官舍,春秋六十有六”,而姚辩义“季父开府仪同三司梁国公”姚崇则卒于开元九年九月,享年七十有一,可见,姚辩义仅比姚崇小两岁,叔侄为同龄人。姚辩义自称“吴郡武康人”,当是祖籍,亦是姚姓堂号;而“因仕居陕”,当是指姚辩义曾祖姚祥任检校函谷关都尉、祖父姚懿任陕州硖石县令时卜居于此,亦是姚崇一族自称陕州硖石人的来历。“今为汝州梁县人”,当是龙朔年间由硖石故居迁伊阙之南今石岭村东之新居时,姚懿全家迁居,肯定包括姚崇兄姚德敏、侄姚辩义在内同往,居住在今石岭村无疑,因此,姚辩义自然可以说为汝州梁县人了。


五,姚崇的封爵可能也与居住梁县有关
《旧唐书·姚崇传》载:“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谋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姚崇)自军还都,遂预谋,以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又“先天二年,玄宗讲武在新丰驿,召元之代郭元振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迁紫微令。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进封梁国公。”姚崇神龙年被封“梁县侯”,后在先天二年又进封为“梁国公”。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先生认为,“唐代有不少功臣的封地,原本就与被封者有密切关系。如房玄龄是齐州临淄人,他的封号就是临淄侯;魏征是钜鹿曲城人,他的初封号就是钜鹿县男。”可见,姚崇封号,可能与姚崇居住梁县有关。



综上所述,姚崇居住汝州梁县“梁国公姚崇宅”,史书有记载根据,地方志有专指地名,碑石有佐证,新近出土的姚崇族人墓志又增添了新史料,姚崇故宅遗址在今河南省伊川白沙镇石岭村东北当无疑。 

姚崇当年打猎之广成泽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3cfa0100cx9n.html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名人录】湖南娄底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安敏
>>《中国家谱总目》出版 华人寻根有了完整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