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懿------传略

    中华姚氏网 2009年7月23日 姚旭元


姚懿(690--661),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人,后居于洛阳,是唐名相姚崇之父。他身处乱世,一生经历坎坷,起伏跌宕。先后任硖石县令、硖州刺史、嶲州都督,后殉职边疆。两《唐书》的《姚崇传》及《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提及,但记载简略且有误。今根据收集到的史料及碑碣石刻,希冀考证并勾勒其生平轮廓,以补正史所缺。本文亦对陕郡姚姓的起源进行了考究。

姚懿,字善意,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高祖名姚宏,洛阳万安山出土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郡墓志》(后简称《姚懿墓志》)赞扬他“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可见,一生没有做过官。曾祖姚宣业,南北朝时陈朝征东将军,爵封吴兴郡公。(见《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后简称《姚懿碑》)但《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却记载为“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姚懿墓志》又称:“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宇文朝即南北朝宇文家族建立的北周。因《姚懿碑》在后,作为神道碑较慎重,故取其前说。祖父姚安仁,任隋朝青州、汾州二州刺史。父亲姚祥,“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輿而就辟,仪端石而作范”,因任怀州长史有政绩,又被委以“兼检校函谷关都尉”之重任。姚祥故后葬“陕州东硖石县东北廿里崇孝乡南陔里安阳公之原”,即今河南陕县菜园乡南杨村东。(见《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西州都督长沙郡公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玄堂记》后简称《玄堂记》)为陕郡姚姓起家之祖。

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90年),姚懿出生。为姚祥幼子。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敢。因受父辈影响,弓马纯熟,且喜读经史。《姚懿墓志》称赞其“食牛英气,扬乎金方,穿犀劲质,括乎赤羽。”
隋朝末年,隋炀帝纵情声色,穷奢极欲,滥征徭役。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几次下江南,出游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对外发动战争,许多州县甚至强迫农民预交十年的租调。民不聊生,纷纷揭杆而起。陕州崤县(治今河南陕县菜园乡南县村。唐武德三年更名为硖石县),地处隋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和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二京要道之间。隋炀帝大业三年(617),因徭役赋税负担过重。农民苦不堪负,聚集反抗。结果,县令逃走,地方混乱。时年十八岁的姚懿,召集陕硖地方豪杰,利用父亲遗留下来的部曲,“少用辑宁”,保境安民,维持了一方治安。乱世出英才,姚懿以其勇气和智慧,被任命为陕州崤县令。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全国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蜂起,战争连绵不断,隋王朝风雨飘摇。隋太原留守李渊,审时度势,决定取乱隋而代之。七月,起兵太原,南下攻取长安。九月,其二子右领军大都督李世民渡过黄河,打听到姚懿的名字后,知其实力和才干,就派人去争取他投唐。当时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也派人来争取他。富有眼光的姚懿,认为李渊志向远大,很有作为,就决定投奔唐室。姚懿劝说陕州州将道:“洛阳王世充不是真命天子,天命在唐,我们应该应天命顺人心才是!不然,陕州恐怕难逃战争祸殃了!”陕州州将就和姚懿一起快速从小道去拜谒李渊。时李渊已渡过了黄河,进驻朝邑(今陕西大荔东朝邑)的长春宫。“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族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见《大唐创业起居注》)关东的姚懿和陕州州将的来归,不但解除了唐军的东顾之忧,而且为唐军东进攻取洛阳打下了基础。因此,李渊感到特别高兴,热情地赞许了他们的行动,还赏赐给他们文书和许多金银布帛。“以此阖州离患,”陕州人民避免了一场战乱。

唐武德元年(618)五月二十日,李渊建唐称帝,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史称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割据于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南进,攻陷了李渊的老根据地太原。太原留守李渊的三子李元吉放弃太原,逃回长安。十一月,高祖亲派镇守长春宫的“秦王李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刘武周将)相持。”(见《资治通鉴卷一八八》)为策应秦王,十二月,高祖“又命永安王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进取夏县,不能克,军于城南。”(《旧唐书·刘武周传》)陕州总管的于筠北渡黄渡河御敌,姚懿“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带兵随同北征。《姚懿墓志》中写道:“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姚懿不但冲锋陷阵,英勇作战,而且参加筹谋,屡立功勋。姚懿不仅武略超群,且喜博览群书。《姚懿墓志》载:“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馀日,手不释卷。”说明姚懿富于文才,在行军打仗中,亲自草拟文书;军旅之中,一有时间,他都会静下心来读书。

唐王朝在平定了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李轨、河东刘武周后,开始进兵中原,把矛头对准盘踞在洛阳的割据势力——自称“郑国皇帝”的王世充。唐武德三年(620)七月,高祖令秦王李世民统兵十万东征王世充。由于陕州硖石地处进军中原的要冲,其地水路北有黄河,南有洛河,陆路北有北崤道,南有南崤道;李世民对姚懿的谋略和勇武又十分了解,知人善任,破格任命姚懿为“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见《姚懿墓志》。《姚懿碑》中说姚懿任“水陆道总管”。今取前说。)主管河道漕运和陆路驿递,传输军用物资。姚懿担当重任后,征调劳役、畜力、车船,一力统筹,确保了前线所需。不久,朝廷又升迁姚懿为“左卫亲府右郎将”,品级为正五品上。(见《姚懿墓志》)左右卫为唐十六卫之属。其职在“掌领宫廷警卫之法,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他反映了李世民对他是何等信任!若干年后,姚崇在追怀父亲时说:“翁归兼用,更在兹展。副六军而处右,翊千门而高卫,而功冠于群,飞苍点白。”(见《姚懿墓志》)认为这段经历是其父一生中值得自豪的事情。

武德四年(621)七月,唐军在围困王世充的同时,还歼灭了前来救援的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的十万之众。王世充纳城投降。唐军一举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论功行赏之时,屡立战功的姚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朝中有人出于对姚懿功绩和才能的嫉妒,就进谗言,说姚懿曾经和王世充有过联系。姚懿因此被降职为“建安府折冲都尉”。这是一个地方折冲府军事长官。三十二岁的姚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谢职不就,决意归隐山林。于是卜宅于陕州东群山之中,带领全家“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见《姚懿碑》)遗址在今陕县张茅镇西二里的张茅中学附近,北依卫地岭,东、西、南面皆有较陡峭的崖地,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又且此地四山环绕,涧水盘环,林木森郁。反映了姚懿当时在全国尚未统一情况下,不仅考虑了自己的归隐,而且对族人安全有良苦用心。姚懿带领全家人在农忙时躬耕垄亩,闲时教读子孙。“中养浩气,外衍遐风;紫芝淹留,赤松不返。”(见《姚懿碑》)这样的隐居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太宗李世民逝世,太子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为了表示对开国功臣的尊崇,高宗召见了退隐山林的姚懿,任命他为“忠武将军、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男”,姚懿“以时惟偃武,志本崇文,表求明试,褏为举首。”(见《姚懿墓志》)上表要求参加明经科举考试,以显文治之才。于是朝廷又改任他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长史。姚懿认为长史一职不能用其所长,尽展才华,就以患病为由,上表抗疏不就。不久,朝廷再次任命姚懿为“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年过六十的姚懿考虑到朝廷再三诚召,就没有再推辞,赶赴硖州上任。

硖州,即今湖北宜昌市一带,因在长江三峡之口而得名。姚懿三十多年来久在民间,深知民情与时弊,到任后,“举六察,按百城,导济江门,茂育云泽。”(见《姚懿碑》)努力督察州县官员,勤政兴利,硖州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局面。“择蒍敖之旧典,扬彦伯之遗风。荆巫所次,讴谣属响。”(见《姚懿墓志》)得到了老百姓的赞誉。由于他政绩卓著,朝廷又授其为银青光禄大夫。

唐高宗龙朔(661— 663 )初年,唐朝地处临近吐蕃边疆重镇的嶲州(今四川西昌地区),邛部蛮族酋长作乱,局势动荡。朝廷挑选平乱人选,由于姚懿年高德劭,文武兼备,决定派他持节到嶲州任都督,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寄静西南”,安定边疆。嶲州,在京师长安西南三千六百五十四里。管十六羌州。(见岑仲勉《隋唐史》)又辖台登、越西、邛部、苏祁、西泸、昆明、会川等九县。境内有昆明军,辖兵五千一百人,马二百匹;宁远军,驻今盐源,有兵三百人。(见《新唐书·地理志》)州内番汉杂居,又处于边境前线,情况复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七十一岁的姚懿,受命于边疆危难多事之秋,不畏路遥道险,不以年高为辞,毅然接受符节,千里迢迢走马上任。到任后,顾不上鞍马劳顿,在听取了地方的汇报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平叛之中:他正面地训导官吏,公正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严格整训军队,以武力为后盾,作好各种应变准备。“结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见《姚懿碑》)由于处理得当,兵不血刃,骚乱就很快平息。

由于长途奔波和庶务繁忙,七十三岁的姚懿一病不起,于龙朔二年(661)十二月一日,逝世于嶲州都督府。龙朔三年(662)七月,历经千山万水,姚懿的灵柩运回陕州,归葬于硖石安阳公之原其父姚祥的墓侧。唐中宗神龙年,因姚懿子姚崇拥立之功,姚懿被朝廷追赠为幽州都督。唐玄宗开元三年(715)七月,又被朝廷追赠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姚懿不仅治国有功,而且治家有方。他初娶张氏夫人、李氏夫人,二夫人亡故后,续娶刘氏夫人。他晚年“龙朔年中”在东都洛阳购有“河南之别业”,(见《姚夫人残刻》),所以,《姚懿墓志》又称他“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共生十一个儿子。其中,刘氏夫人生二子,长子姚元崇(后改名姚崇),次子姚元景。(见《玄堂记》)由于姚懿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后来都成为国家栋梁。最有成就当数第十子姚崇。姚崇先后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对“开元盛世”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他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伟人毛泽东则赞誉他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懿后裔知名度较高的还有:唐玄宗时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的姚弈;同张巡一起抗击安禄山叛军而殉国的姚訚;同贾岛齐名的唐代诗人秘书监姚合,元和进士,其诗派称“武功体”;还有受唐后期著名宰相李德裕推崇的姚勖,长庆进士,累迁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陕郡姚氏,终唐一代,冠缨不绝。

2005年5月
作者:姚学谋 来源: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


分享按钮>>姚明故乡:姚氏家族均高个,从小就是“巨人”
>>毛泽东眼中的“大政治家”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