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粤浙江山阴汪氏及其族谱
- 中华汪氏网 2012年8月2日 林子雄
入粤浙江山阴汪氏及其族谱
林子雄
清嘉庆、道光朝以来,随着广东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外地来粤人幕者逐年增加,其中浙 江籍幕客颇为著名,粤人称之为“浙江师爷”,浙江山阴汪氏不少人先后在安徽、湖南、江西、广东等地以充任幕僚为生,其中入粤者。事迹颇严难觅寻。2000年8月,朱秩如先生(朱执信之弟)后人捐赠给广东 省中山图书馆一批古籍,内有清稿本《汪氏族谱》一册,它是孙中山文献馆藏汪兆镛编撰《山阴汪氏谱》 (1947年汪敬德堂印行)之祖本。从上述两部《汪氏族谱》以及汪氏族人诗文集中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浙江山阴汪氏,特别是入粤家族中汪蚧、汪鼎及其后人汪腺、汪兆铨、汪兆镛、汪兆铭(即汪精卫)等在广东为幕、人籍、参加科举,以及死后在本地安葬的情况,从而考察人粤浙江山阴汪氏家族的历史。
一、来粤与入籍
古代外出游幕者,大都为生活所迫,用他们的话便是“以饥驱之故”,四处游历,离乡别井,寄人篱下,遭遇艰辛,如汪淑“直至七十岁的高龄仍不得不自己挣钱养家。”对于游幕经历,当事人一般不愿多提,汪鼎曾有《谢客文》云:“我思往哲,茹素守真,可泯没以终世,勿夸耀以干人。”陈澧则说:“古有幕职无幕友,今之幕友其人非官也,所为之事则官
事也。幕友之贤否,所系岂浅鲜哉!天下幕友多矣,其贤者当不乏人,而传于世者则少。其所为皆官事,其名归于官,而幕友遂湮没不彰也。”咽此,在他们的族谱以及诗歌文章中记载下来的史料尤显珍贵。
在浙江山阴汪氏家族中,汪伦秩(1709一1769),字攸五,号幼湖。清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江西新喻县,三十四年(1769)任广东长宁县知县,他是山阴汪氏家族中人粤最早者,汪兆镛说:“乾隆三十四年,幼湖公为长宁知县,是为吾家来粤之始。””
伦秩来粤做官,卒于任。他的第三个儿子汪(1756--1832)则是较早在粤游幕的汪氏族人。汪蚧,字明之。生平爱读史书,对《孙子》、《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等书尤为熟悉。从年龄上看,汪蚧曾随父来粤,后在嘉庆、道光年间幕游皖、湘、赣、粤,先后为湖南巡抚阿林保(?一1805)、湖南按察使傅鼐(1758--1811)和两淮盐运使曾燠(1759--1839)的幕僚,道光初年(约1820--1832)入幕广东按察使司,卒于斯。其著作《史忆》一卷先后于清咸丰年间
及1932年在广州出版。
自汪蚧以后,其弟金鉴、子汪鼎先后在粤为幕客。汪金鉴(1762--1829),县学生,“晚年佐广东南韶道幕,以修脯之余周恤宗族。”汪鼎(1791—1854),字禹九,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在广东顺德、清远、信宜、南澳等地为幕,著有《雨韭庵笔记》二卷。顺德知县陈遇隆对汪鼎颇为赏识,情光绪元年(1875),广东著名学者陈澧为汪鼎撰写墓表,说“凡君所治事不可胜纪”。
汪椒“824--1897),字玉叔,号省斋。汪椒是汪鼎长兄、汪云之四子、汪兆镛父。据说汪墩来粤是投奔当时在广东番禺任知县的汪某(汪大燮父),清同治、光绪年间,先后在广东东莞、三水、曲江、陆丰、英德等十多个县当幕客,较早时在东莞为张庆锻幕。《番禺县续志》有传,称其“客游四十年”,著有《省斋诗存》一卷。
汪氏族人来粤而未人粤籍,不能在广东参加科举,他们若要应考,只能返回山阴。如汪鼎的长子汪云,虽从小跟随父亲在广州居住,却未在当地人籍。道光二年(1822),他返浙参加乡试并中举人。
汪鼎的儿子汪腺(1828--1891),字玉泉,号芙尘,又号谷庵。自幼随父来广东,约在清光绪元年(1875)入籍番禺捕属司,汪琼是汪氏家族中第一位加入粤籍的。自此,其子汪兆铨、从子汪兆镛、汪兆铭等均人番禺籍。清咸丰年间,汪琼为东莞知县五福幕。光绪年间先后在广东英德、潮州等地游幕,曾担任两广总督刘坤一(1830--1902)、张树声(1824--1884)和曾国荃(1824--1890)的幕僚。
汪琼的儿子汪兆铨(1859--1929),字莘伯,生于番禺。清光绪七年(1881)选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光绪十一年(1885),以番禺县附学生员援例人籍应试中举人,官海阳县儒学教渝:汪兆鳙(1861—1939),字伯序。号憬吾,汪淑长子。从少跟随族叔汪琼学习,清光绪十年(1884)为学海堂肄业生,从陈澧学经史,旁及词章。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曾在赤溪、遂溪、顺德等县为幕,岑春煊督粤时,延兆镛人督府负责草拟奏章等事宜。
二、聚居豪贤街
浙江山阴汪氏人粤后,开始时各自谋生,四处 游幕,未有固定居所,占籍番禺捕属司以后,其族人多数集中在广州豪贤街,又叫豪贤里(今豪贤路)一带居住,汪腺的随山馆即在那里,《随山馆词稿》的一首名为《水调歌头•移居》词中注释:“黎美周莲须阁在豪贤里,其故址今不可考,要距敝庐不远 也。”至于他们何时在豪贤路定居,时间未确,估计 是清光绪年间,皆因清同治十一年(1872),汪腺从潮州归来时住在广州城南,而并非豪贤街。
清末,居住在豪贤街以及附近小北路一带的, 除山阴汪氏外,还有浙江朱氏、徐氏、陶氏,他们大都是以人幕为生。朱氏是浙江萧山人,该姓氏最著名的人物是朱执信(1885--1920)。朱执信的祖父在广东当一小官吏,父亲朱启连(1853--1899),字歧惠,号棣坨。他十九岁随汪腺学习诗词,后娶汪琼女儿为妻,入赘随山馆。朱启连也是以游幕为生,久任 广东按察司幕。
徐氏原籍是浙江钱塘(今余杭),五代为幕,徐灏(1810--1879)以名幕参与粤桂政务,擢为道员。其子徐绍桢(1861—1836)先后在两广怀远、昭平、苍梧、肇庆、桂林等地游幕,1921年后担任广东省长、大本营内政部长等职,其堂弟徐绍柴(即徐信符)(1879--1948)是近代广东著名藏书家。
陶氏祖籍会稽陶家堰(今属绍兴),清末广东著名学者陶福祥(1834--1896)、陶邵学(1864--1908)属此族。陶福祥曾任广州学海堂学长、广雅书局总校。陶邵学是光绪进士,授内阁中书,返粤后主讲肇庆星岩书院,与朱启连交往最深,1899年朱氏病逝,陶邵学撰《朱君家传》、《朱君启连传》,并为其出版诗文集。
当时在豪贤街一带的浙籍人士,同乡之间同声同气,其子女相互许配,亲上加亲,除上述朱启连娶汪氏外,汪兆镛娶浙江山阴籍徐鉴清(1844--1921)之女,朱执信的二女儿嫁给汪氏,徐信符的前妻朱氏(执信之姐)续弦陶氏。
最近,朱氏后人回忆说,其祖辈一直住在豪贤路随山馆。1920年,朱执信逝世后,古应芬在豪贤路自家的住宅旁建一房子,安置朱执信妻子及其家人,该房子对面便是随山馆。此外据《汪精卫先生年谱》,20世纪30年代初,汪精卫父母均殁于“广东省城豪贤街寓所”,也就是说汪腺及汪兆镛、汪精卫一家曾在豪贤街居住。
豪贤街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聚集地,他们大都是外地人,其中多为浙江籍,即所谓“凡籍番禺捕属者,均外省游宦之后,因无田产及商业,舍读书求上进之外,别无生活。是以番禺捕属人才众多,孙中山革命,其助手若胡汉民、朱执信、汪兆铭、古应芬、许崇智均捕属人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执信、古应芬、汪兆铭、徐信符以及胡汉民堂弟胡毅生等在豪贤街西庵书院组织群智社,讲求实学,互相策励。”
三、关于《汪氏族谱》
上述的两部《汪氏族谱》,统称“汪谱”,以编撰者分,朱氏捐赠者简称“士林本”,孙中山文献馆藏者简称“兆镛本”,均属稿本,惟后者是稿本之影印本
1.汪谱编撰者
士林本没有明确注明作者,书中有“士林按”等语,知编撰者为汪士林。据汪兆镛《世父读山士林先生行述》,士林字仲文,一字读山,原在浙江绍兴城居住,太平天国军队攻占绍兴时,士林受伤,后携先世遗书《青湖集》、《雨亭诗余》、《史亿》来粤,保持勿
失。兆镛本前有清咸丰元年(1851)汪士林撰写的《汪氏族谱序》,书里记士林“生于嘉庆辛未年六月二十九日戌时,卒于光绪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亥时,年六十八岁。著有《读约记》二卷、《大学古本说》一卷。”
兆镛本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汪兆铨撰写的序言,另汪兆镛在1930年写的序言说:“咸丰初,世父读山先生考元末以来迁居山阴支系著于篇,光绪间从兄兆铨复为厘定,迄今逾四十稔; …汪氏自歙迁徙弥繁,吾家由婺源汗山阴,又迁番禺,沿流溯源,定称《山阴汪氏谱》。”即兆镛本是汪兆铨、汪兆镛以士林本为基础,续修厘定而成。兆镛本又有续
编一卷,内有汪兆镛、汪兆铉、汪兆钧和汪兆铭的传略,此为兆镛后人续辑可知。
2.汪氏家族世系源流
汪谱由其族人人居浙江绍兴县城火珠巷者汪纯一开始记载,称之为“始迁祖”。在此之前,其“先世出自新安唐越国公汪华之裔,元季迁浙,遂为山阴人。”从谱中文字显示,汪士林修此谱时并无前谱可据,只是通过先人的诗文集和朱卷履历以及旧神主等资料进行编撰。如关于始迁祖,其依据的是汪兆镛、汪兆铭的祖父汪云在清道光二年(1822)科举考试的朱卷履历上的记录。
自汪云计起,始迁祖汪纯一为十六世祖。其后汪子文,据旧神主,其生于元至元二年壬午八月十一日未时,卒于明洪武口年五月十一日戌时。汪子文的儿子名普安,字伯龄,生于明洪武二年己酉三月十六日戌时,卒于明洪武三十三年庚辰四月十八日未时。以后汪氏的世系次序参见本文附《浙江山阴汪氏世系表》。
3.汪镒与汪应轸
在汪谱中,曾中进士的族人有二:汪镒与汪应轸。汪谱据汪应轸的《青湖文集》文字记载道:汪镒,字时用,别号休斋,世家山阴卧龙山之东宝珠里,族人称老翰林公。其生于明正统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卒于明正德五年正月初十日。明天顺八年(1464),“登进土,入翰林为庶吉士。逾年授兵部开选司主事,奉命往颁闽浙江右武职。……辛卯(即明成化七年),转车驾司员外郎,寻升郎中”,后以忤太监汪直致士归。
汪应轸,汪镒四子汪似谷的次子。《明史•列传》:“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有志操,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人疏反对明武宗南巡而“受杖几毙”。后历任泗州知州、江西佥事等职。汪谱载;“清献青湖府君,族人称小翰林公,云庄公子,明授奉政大夫、江西提学佥事,、公生于明弘治三年庚戌闰九月初一日午时,卒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丁禾六月初四日巳时,年五十八岁。葬石旗山蔡家燠。著有《青湖文集》”
4.汪谱的价值
通过汪谱,考察浙江山阴汪氏,特别是近代广东名人学者汪腺、汪兆铨父子,汪兆镛、汪兆铭兄弟等人的世系、生卒、归葬、繁衍及其归属粤籍思想,颇具作用和意义。
(1)归属粤籍思想之转变
归属粤籍的思想,除上文所举加入番禺籍的情况外,还体现在汪谱关于族人死后葬于广东的记载里。据汪谱,早期客死异乡之族人大都归葬山阴。如最早来粤的汪伦秩,其身后“有官款数百金,贫不能偿,家属不得归里。广州府知府某公慨然曰:汪令清官也。代偿之,乃扶柩归葬。”其后来粤游幕的汪翼(1800—1838)、汪士林(1811—1878)、汪士琅(1823—1885)等死后皆归葬山阴。
清咸丰四年(1854),汪鼎死于广州,时值兵乱,归葬无期,只好埋葬在广州小北门外狮毯冈”。在汪氏家族中,汪鼎是第一个葬于广东的。以后汪氏族人在粤游幕并葬于广州的有汪士瑛(1835—1878)、汪士琛(1841—1883)、汪淑、汪腺、汪琛(1835--1893)、汪达元(1851—1906),以及汪兆铨和汪兆镛等。除广州外,汪献(1802--1851)、汪镇(1809--1857)、汪鹤龄(1834--1867)等皆是游幕粤东,死后葬于潮州府城东门外。
值得注意的是,人粤山阴汪氏,无论对山阴,抑或广州,都怀有特殊的感情。作为汪腺这一辈,从小来粤,对广州感情深厚,时有表露,他说:“我居广州久,视之如故乡,年来客琼管时复怀珠江。”同时认为自己仍是浙江山阴人氏的观念,其撰自序时落款仍题:山阴汪腺。他又说:“我生长在广州,习其风土,比年旅泊他郡,却望侨寓有如故乡。”另据汪谱,20年代,汪兆镛携子曾返山阴扫墓,事后兆镛有“我家来番禺,荏苒逾百年。旅食恨留滞,欲归苦无缘”的诗句表达自己既属番禺,又系山阴之心情。
(2)为研究汪兆镛、汪精卫家庭提供可靠资料
汪兆镛是近代广东著名学者,其弟汪精卫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人物,汪谱中有着十分详细的关于其家庭成员的第一手资料。
汪士林与汪淑是亲兄弟,分别为汪云的次子和四子,由于士林比汪墩早去世,所以他在族谱中仅记录至父亲汪云是“敕授文林郎,生于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二月二十九日午时,卒于光绪二十四年甲辰十月二十日申时,年五十九岁。著有《枕上吟草》。生四子:珏、士林:磷淑;女一,适菖蒲漤谢佳淦,郡庠生。”士林又抄冯春潮《枕上吟草序》云:“汪君,讳云,字缦卿,号曼亭。余幼时业师季才夫子之犹子也。由会稽县学生中式道光壬午科浙江举人,大挑二等选授处州府遂昌县学训导,履任二载,遽归道山,年五十有九……传载《遂昌县志》。”
汪谱不仅有汪淑的生平记载,还有汪淑妻卢氏(汪兆镛生母)、吴氏(汪兆铭生母)的生平事迹和兆镛、兆铉、兆钧、兆铭及其后代的情况。汪谱载:“淑俭卢氏宜人,生于道光十二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九日酉时,卒于同治十年辛未正月十六日未时,年四十一岁。子一:兆镛,女三。”
又载吴氏:“孝敬吴氏安人,生于咸丰三年癸丑正月二十八日子时,卒于光绪二十二年年丙申三月二十六日辛时,年四十四岁,子三:兆锰、兆钧、兆铭,女三。安人性谨厚待婢仆宽而有制,女婢十余人,数十年不闻呵斥鞭扑之声,年长者即为择婿遣嫁以礼。常言临事如置器,必求安妥而后已,凡安必由于平,平无不安、及殁故,省翁哭之以诗。”
汪谱的这段记述,特别是汪兆铭生母吴氏的生平时间,对照一些关于汪精卫生平历史的文献记载,或有出入,可作修正依据。如汪谱载吴氏卒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而《汪精卫年谱》则记:“中华民国纪元前十七年乙未(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汪母吴太夫人在广东省城豪贤街寓所病殁。”
考汪精卫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三月二十八日,即吴氏卒时,精卫差两天十四岁,但有载:“汪精卫12岁时母亲病故。”亦误。
分享按钮>>汪氏宗祠
>>《汪氏小宗譜》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