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秋一寿一寿二等诸派祖脉综合考证
- 中华汪氏网 2012年8月2日 万家姓
概述与立论:
我研谱和考谱已有八年了。在没建宗亲网之前,我是独自奋战;开通宗亲网之后,才有了一个松散的平台。随着论坛上的资料逐渐丰富了,优势多了,困感也多了,很多分支族谱的祖脉混乱、相互矛盾,甚至还有很多分支是缺失祖脉的“无头谱”。例如上图,十一种不同老谱的同支世系列于一表,给人的印像可谓是:杂乱无章,难断真伪。
上述充分显示出:对某些主要世系进行考证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并有不小的阻碍性。考证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还原史实、去伪存真、统一史料、消除分歧。
源起与立意:
2002年初,我父亲去世安葬后,家里人计划于年内冬至前建墓园、立两碑。为准备给父母写“墓志”,我首次借来本支宗谱查阅研读。起初由上往下查,越查越多,不知自已属哪个分支下。后来就自下而上地倒查,这才理出一条清晰的祖谱脉络出来。
当我反复、认真地细读和推敲历代先祖的记叙资料时,就发现两大问题:(一)在历代列祖的世系考记中,有很多不翔实、不合理、不可信的疑点,需要搜集大量史料予以考证和修饰。(二)我族始迁祖秋一公的祖脉,历来就有疑议的,竟然是双脉并记,存疑待考。一脉自58世中元公、61世惟瞻公、66世(原记68世)淳五公支下,另一脉自58世中高公、61世接公、66世端礼公支下。但各届谱堂编辑们对秋一公祖脉的认知倾向都不尽相同。
自发现上述问题后,我就长期赶夜车、搜资料、查辞海,以及踏徽州、跑馆藏,访宗支等,走上了研谱、考谱和修谱的不归路。我发誓要依托当今先进网络与和谐盛世的优势,经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前一问题大有改善,使后一问题彻底解决,不再遗留。
过程与谱述:
从我所见本支四届老谱所载的老序看,我童六公支族已知历届修谱年份有:明嘉靖15年、清康熙初年、乾隆四年、道光元年、道光十八年、同治七年、光绪二十一年、民国二十年等。在多次重修和续修过程中,曾几次辩议和变更秋一公祖脉。终因资证不足而难以决断,只好采用双脉并记加备注的方式,将疑问留待后人破解。
八年前我所见的是民国二十年版的,六年前我见到光绪二十一年版的。这两届宗谱的格式虽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在中元、淳五支下爱公后有如下备注 ——“按老谱载:爱生牛关,牛关生秋一,此系秋一为七十三世;然老谱又载:秋一长子童一出继寿一为嗣,寿一乃七十一世,岂七十四能承祧乎?惟载中高、端礼支下,蕃生十二,十二生牛关,则秋一为七十一世,似当以中高支派为是。第年湮代远究莫识也,故仍并载之以备考矣”。
去年春我又同时见到了道光十八年版和同治七年版的,这两届宗谱中有关秋一公祖脉是截然不同的。道光版与上述两版相同,但爱公后的备注有异 ——“阅康熙初年老谱载:爱生牛关,爱系中元之后;复查明之老谱,中元支派世居大畈,惟汝守生蕃居青阳,何牛关又为爱之后?阙疑,今查徽郡与石邑银村各谱,载蕃生十二,十二生牛关,均与老谱(应指道光元年版或明嘉靖15年版)相符,故从众”。
从道光十八年版老谱的备注中得知:清康熙初年老谱将秋一公祖脉记为中元公之后;而明嘉靖老谱和两届清道光老谱,都将秋一公祖脉记为中高公之后。倾向中高之后的理由竟然是“中元支派世居大畈,惟汝守生蕃居青阳”。
清同治七年老谱,是汪士储主编于水吼云岚分祠(今查“水吼云岚分祠” 是童二公支下潜山水吼岭宗祠)的,这次全盘采用了童二公支派宗谱的祖脉世系。即惟瞻生玠和琰,琰生十二,十二生士元,士元生十四,十四生淳五,淳五生清一等六兄弟,清一生延祖,延祖生爱,爱生牛关,牛关生七十一世秋一等三兄弟。这与泛徽州《汪氏通宗世谱》完全一致。因同治版是我族(童六公支)潜山分支单独分修的,故后来于光绪年间和民国年间全族合修时没能继承同治版的正确祖脉,而延袭了道光版的祖脉倾向。但这两次倾向中高之后的理由是“因秋一公长子出继寿一公为嗣,故秋一公应与寿一公一样都是七十一世”。
在秋一公及其子嗣的系记中,有三点易被忽视而又极其重要的线索:(一)秋一公由畲田迁青阳,(二)秋一公卒后回葬大畈东南山,(三)秋一公七子归居大畈。
考证与分析:
一,秋一公生于元武宗至大二年己酉(公元1309年),在元蒙长期奴役般统治并强行驱散集居宗族的大政形势下,于元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2年)由婺源大畈之后村畲田迁青阳临城(因临近县城而得名)。
二,出迁时不准带谱,亦无谱可带,此后又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准联宗和修谱。由于统治制度和战乱饥荒等原因,在整个元代和明代初期,都不具备联宗修谱的社会环境,宗谱史料多数被毁,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三,秋一公读过私墪,知书达理,识世序族规,懂徽州故土的传统习俗和人文礼教,留有较详细的家庭大事记类资料。翔实的秋一公系记及童六公系记即可为证。
四,秋一公因没见过宗谱或没査过族谱,列不出祖脉世系,但知道自己是七十一世,父亲名牛关,祖居大畈畲田。历次老谱俱以秋一公为七十一世亦可为证。
五,秋一公知道寿一公与自己是近支兄弟关系,所以答应将长子童一出继给寿一公为嗣。秋一公遵循“落叶归根”的习俗,决定自己终身后要归葬大畈,并安排七子童七遂之归居故里以照看祖业与祖墓。
六,秋一公居青阳临城,先后有三妻、九子、三十二孙,三位夫人俱葬青阳五都东山埂,并安排陈发保户长期夺墓。这些事实显示秋一公家族当时是青阳的一门旺族。有资料为证: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209
七,泛徽州《汪氏通宗世谱》、新安《汪氏宗祠通谱》、休宁《西门汪氏宗谱》这三种权威老谱同载:中高公支延至端礼公长子汝守,有子三曰荘、蕃、薰,三兄弟俱迁青阳后失传。所谓蕃生十二,十二生牛关,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
八,泛徽州《汪氏通宗世谱》、新安《汪氏宗祠通谱》、婺源《汪氏迁派实录提纲》、金寨宝善堂《平阳汪氏宗谱》、金寨越国堂《汪氏同宗谱》、潜山同原堂《汪氏宗谱》、潜山敦伦堂《汪氏族谱》、潜山一本堂《汪氏族谱》等俱载:畲田始祖惟瞻公有子二,长曰玠次曰琰,后有四支延脉,并有两大支派明细于《通宗世谱》之中。有图片资料为证: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8598
九,查遍《通宗世谱》,所获仅有与寿N兄弟情形近似的资料:七十世“福一、福二、福五、福六”堂兄弟四人,福一子曰“寿五”,福二子曰“寿三”,福五子曰“寿四”,福六子曰“文五、文六”,该资料源“文六支系”,祖脉婺源、休宁两县等。可推测“褔一”应有子“寿一、寿二”外迁失传,婺源很多人经瓦硝坝转迁皖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结论与建议:
一,肯定畲田始祖61世惟瞻公有子二,长曰玠、次曰琰;玠生彦深、彦照、彦明,琰生方朝、万通、程庆、十二;等等,以还原惟瞻公本有世系。否定惟瞻生元龙,元龙立绒,绒生玠和琰之混淆插接的错误记载。
二,肯定秋一公祖脉是:58世中元>敬逢>延之>惟瞻>琰>十二>士元>十四>淳五>清一>延祖>爱>牛关>秋一。否定自58世中高>>>66世端礼>汝守>蕃>十二>牛关>秋一之错误接法。肯定秋一公是71世,否定70世、73世和74世之错误记载。
三,可以将淳三接在十四之后为淳五之兄,但需在大二之后查补两代,记为65世十四>淳三>进二>大二>()>小二>寿一、寿二、寿四等兄弟。应肯定寿一、寿二等诸公亦为71世,否定70世和72世之错误记载,更不应提为69世。
四,四寿兄弟之祖脉自所以多处有错并互为矛盾,本身就是未经考证而乱接的。要解决问题,最好是采纳上款建议,其难点就是查补两代名讳。若上款建议无法解决四寿兄弟的祖脉问题,不妨考虑放弃中元>>>惟瞻>>>淳三>>>大二之旧谱脉络,改记为:58世中元>石>辚>霈>钊>晖七>瑾>65世十四>十八>二十>伯四>万六>70世福一>四寿兄弟。两个方案都能保证四寿兄为71世。
五,据我长时间对汪玑主修的乾隆版《汪氏通宗世谱》的查阅、对照和研究,我认为:
(一)凡参于过那次“世谱”统修的七百余支派,其主要世系祖脉都是经过通盘比较、鉴别和考证的,基本不存在明显的相互矛盾。反之,凡各分支祖脉间相互有明显矛盾的,都是没参于那次“世谱”统修的。
(二)“世谱”不仅质量上乘、编校严谨、经过考证,它的覆盖面也很广,它几乎包括了七十世以前绝大多数主要的世系人脉,它可谓是当今不可多得的、比较权威、又比较全面的宗谱世系大型资料库。
(三)我们大家对各分支祖脉是非真伪的鉴别标准应该是:凡与“世谱”有明显矛盾的,应以“世谱”为准,有疑应首先从“世谱”中找答案。凡“世谱”中找不到答案、而又与其他支谱相矛盾的,应综合众谱和其他史料进行对照、鉴别和考证,以求取得较为合理和多数人共认的结果。
分享按钮>>汪氏家谱目录
>>长垅九华汪氏宗谱世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