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氏文化 祁氏文化 祁氏文化 祁氏文化

    中华祁氏网 2009年4月19日 王银海


        清代中后期,山西寿阳祁氏是享有盛名的望族,与常熟翁家齐名,时称“南翁北祁”,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翁心存、翁同和;后者为祁韵士、祁寯藻、祁世长。与翁家相比,祁氏虽无“状元门第”之荣,却亦有“帝师”之誉,且三世之中,代有翰林。或以史地之学名动天下,开一代学术新风;或以诗文书法领袖群伦,影响嘉道以降诗旨书趣。屡掌著名书院者有之,累柄朝廷文衡者亦有之,育才督学,家风有声。以今日眼光来看,称寿阳祁氏为清代中国的“文化名门”,实不为过。
        祁家真正为世所知,首当归功于史地名家祁韵士(1751—1815)。祁韵士,字鹤皋,1778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任《四库全书》分校官和国史馆纂修。他一生学术重考古,后转为经世,在清中期学术由汉学转向“经世实学”的过程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这在他个人,也有早期学术对象选择上的偶然性。他任职国史馆时,恰受命编《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历时8年而成,由此形成了对于边疆史地研究的浓厚兴趣。后该书又多次增补。他还根据纂修该书时积累的资料,编成一部新疆和西藏地区的重要编年史著《皇朝藩部要略》。1805年,祁韵士因亏铜案被罢职判罪,遣戍西域,然而他因此获得了实地考察西北边疆、印证所学、纠谬补偏的绝好机会。流放伊犁期间,他受伊犁将军松筠之命编纂新疆地志,遂抱定“倘不足以信今而证古,是无益之书,可以不作”的宗旨,把考证书史和实地见闻结合起来,编定了《西陲总统事略》《西陲要略》和《西域释地》等书,集中汇聚了他西北史地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20年前后,由于张格尔叛乱的发生及其活动的加剧,西北边务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西北边疆史地学的研究蔚然成风。而首开这股学风的正是祁韵士和徐松。徐松,字星伯,其最为重要的史地名作为《伊犁总统事略》(后道光帝赐名《新疆识略》),在当时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该书正是在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深化而成。由此也可见,祁氏在这一新兴的学术潮流中具有着真正名副其实的先驱地位。依笔者之见,讲求“经世”之学,开清代中后期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新风尚,实乃寿阳祁氏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预示着乃至直接标志着嘉道之际乾嘉汉学向“经世实学”的近代转向。对于祁家来说,这无疑是祁韵士创造和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除了祁韵士本人的开拓性贡献之外,其子祁 藻在弘扬嘉道咸同时期边疆史地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风方面,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与他当时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士林领袖的特殊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往,学界对此似尚缺乏应有的注意。


分享按钮>>辽宁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燕福龙一行到本钢走访
>>高举团结大旗 反对派性行为 共建和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