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偏洲毛氏源流

    中华毛氏网 2010年8月11日 原创


枝江/毛启国

        枝江市偏洲毛氏祖居地在百里洲镇坝洲村的偏洲岛,始迁祖为毛廷贵、毛廷滋、毛廷溥、毛廷毅四兄弟。是明朝嘉靖十三年,从江西省丰城县曲江乡雷卿塘村(今草原村毛眼塘一组)迁徒而来,迄今已整整五百余年, 共繁衍了二十代毛姓子孙。经两建宗祠,三立宗派,四修族谱,形成以枝江顾家店镇“毛家花屋”为中心,生活在枝江、宜都、长阳、五峰、夷陵等五县市,用“毓士本有德,大成启国华”为宗派取名的枝江市偏洲毛氏族群。
      偏洲毛氏四兄弟是中华毛姓始祖毛叔郑第95世孙,江南毛氏始祖毛宝44世孙,丰城雷卿塘始祖毛孟常5世孙。


一、西周初年至明朝未年毛氏源流

       据丰城、枝江、岳阳、平江、华容五地《毛氏族谱》考证:毛氏郡名西河,源于姬姓,乃西周初年周文王第九子姬叔郑之后裔。公元前十一世纪, 姬叔郑随周武王伐纣灭商,即位后分封朝臣,因功授封毛地, 建立毛国。毛国灭亡后,其子孙遂以国为氏,改姬姓为“毛姓”。故叔郑公被尊为中华毛氏受姓之鼻祖。
       毛叔郑传22世战国未期毛遂。遂公,公元前285年生 ,河北鸡泽县人。系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公元前257年,毛遂公自荐随平原君出使楚国,游说楚王救赵。毛遂以雄辩的口才和剑威, 协助平原君完成楚、赵两国合纵抗秦的使命,而声威大振。获得“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自荐”被传为千古佳话。
       毛遂经十八代传40世东汉时期毛苌。苌公, 公元前231年生,赵国人, 系《毛诗古训传》作者毛亨之侄,著有《诗传》, 苌公曾参与《诗经》的注释工作,并潜心研究《毛诗古训传》,后人称为《毛诗》。为确保《诗经》不失传,毛苌举家迁往外地隐居。亨公、苌公为《诗经》的传世作出巨大贡献。历代《毛氏族谱》均有记载了亨、苌二公的事迹。
       毛苌经十二代传52世晋代毛宝。宝公,字硕真,河南原阳人, 东晋初年,中原战乱不断,毛宝随晋王室司马皇族南迁过江。先任临湘县令,后为温峤平南参军。继任庐江太守,并以功封州陵开国候,食邑1600户。咸康五年,后赵驻军攻打邾城,毛宝率六千名将士被迫渡长江突围,溺死江中,后葬于南京。宝公生四子:穆之、安之、俊之、继之;因其子孙多数从军,被誉为“将帅之家”,毛宝被尊为江南毛氏一世祖,其子毛穆之为二世祖,其孙毛璩为三世祖。
       毛宝经十二代传64世隋朝末年太参公毛俦 。毛俦(公元611年-683年),字太参,号寿山,陕西榮阳人。唐贞观戊子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历任湖南岳州守转升江南道,旋擢监察御史。显庆二年加参知政事,赐金紫光碌大夫。俦公宦游豫章,乐其地利遂家居新建之钱州。俦公娶刑氏生竦、简、雅、珪、宣、富六子,毛俦被尊为江西新建县钱洲毛氏一世祖。

        毛俦公三子稚公经八代传72世唐朝大和年间毛永切。永初公(公元828年-890年),字号表峰,唐大中十一年,永初公由州县贡举官授正五品大理评事之职。咸通四年,因乱世遂弃官, 自江西抚州战坪徒居丰城水西表峰东南之施家园,乡人称施家园为毛坊。永初公被尊为丰城毛坊毛氏一世祖。
       毛永初经二十代传91世明朝明洪武年间毛孟常。孟常公,公元1368年生,字恒行,明建文二年,孟常公因娶丰城县硇溪周将军友直之妹为妻,从毛坊赘居丰城雷卿塘。孟常公娶周氏生万玉、万瑞、万琼、万璋四子。万玉公娶陈氏生子正伦;万瑞公迁徙四川大竹县;万琼公娶胡氏生子大伦;万璋公娶杨氏生子本伦。孟常公被尊为丰城雷卿塘毛氏一世祖。

二、丰城毛氏迁徒枝江偏洲

       毛孟常经三代传93世明朝正统年间毛本伦,本伦公(公元1449年-1531年),讳澄,字东皋,明世宗三年进士授三楚太守,殁于清嘉清十年辛卯,葬雷卿塘茅坟山。本伦公娶罗氏生则圣、则贤、则周、则参、则柯五子。枝江偏洲毛氏,除长阳磨市和宜都鄢家沱两支外,其余全部为本伦公后裔。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时值洪武元年“江西填湖广”移民大潮50余年,江西丰城仍然是地瘠人稠,赋税深重。为谋生计,本伦公之孙毛廷贵、毛廷溥、毛廷滋、毛廷毅四兄弟,自愿参加去湖广荆州垦荒的移民大军。毛氏四兄弟一行从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雷卿塘出发,在丰城县赣江码头乘坐木帆船,沿赣江而下,过南昌、经鄱阳湖驶入长江。然后沿长江西进,过汉口、岳阳、监利、沙市等地,行程230公里用时半月,最终到达湖广荆州府枝江县,在长江之中的偏洲岛下船。在此安营扎寨,垦地筑房,繁衍生息,成为岛上的居民。
       偏洲岛自毛姓兄弟迁来后,从此地脉发祥、人杰地灵、学士会聚、生齿繁衍。随后,毛廷杰、毛廷玉(大伦公之孙)、毛廷升、毛廷弘(本伦公之孙)等廷派祖公兄弟,相继从丰城雷卿塘来到偏洲岛定居。丰城雷卿塘“廷派四兄弟”被尊为枝江偏洲毛氏一世祖。
       偏洲岛位于枝江县百里洲西北角,东接坝洲,南靠羊角洲,西临松滋口、北望顾家店、是长江中一个孤立的江心小岛。清道光年间因泥沙淤积,偏洲与坝洲、羊角洲连成一洲,后筑堤与百里洲合为一体,偏洲岛现隶属百里洲镇坝洲村管辖。数年后,因长江水患,导至偏洲岛上耕地减少,部分毛氏族人迁到偏洲对岸的宜都县青泥铺乡第五甲(今枝江市顾家店镇两美垸村)居住,此地被称为“毛家场”、“毛家花屋”, 清朝同治五年印制的大清国枝江县版图上,就标注有“毛家场”地名。谱序上曰“偏洲两岸烟户数百家,乡党竟称为望族”,足见当年偏洲毛氏族群的强盛与兴旺。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是丰城毛姓兄弟迁徒枝江150周年,丰城雷卿塘祖公毛尚德(廷贵公后裔),闻风向慕,不忘木本水源之义,携雷卿塘《毛氏族谱》,不远千里,专程从江西丰城送到枝江偏洲,洲上父老无不乐也融融,视族谱为“族中之宝”,实获我族众之心,毛氏族群有谱自此始。于是开始兴建宗祠、祖庙,并供奉先祖灵位,每逢祭日族人都要祭典先祖。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祖肃、祖旌、祖锦三公(均为廷毅公后裔)、在嵋公(廷升公后裔),朝仁公(廷杰公后裔),祖俊公(廷溥公后裔)等六人联合发起,枝江县儒学廪膳生毛诗焕(廷溥公后裔)撰写谱叙,偏洲毛氏族群首次编修《毛氏族谱》。依椐雷卿塘《毛氏族谱》,取“毓士本有德,大成启国华”十派,制定偏洲毛氏宗派。此次修谱是毛氏兄弟迁枝江偏洲二百余年,并已繁衍了“文、时、凤、尚、诗、祖、朝”等八代毛姓子孙后的第一次修谱。


三、偏洲毛氏北迁顾家店“毛家场”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长江突发大水,偏洲遭水洗,宗祠化为乌有,庙地变为水乡。大水退后,洲上良田因河沙淤积无法耕种,毛氏族人被迫离开居住了近三百年的偏洲岛,全部迁到长江北岸的宜都县青泥铺乡第五甲(今枝江市顾家店镇两美垸村)的“毛家场”、“毛家花屋”及周围的江口、董市、洋溪、陆逊洲、长阳、长乐、鄢家沱等地。我族自先祖开基以来,遭受最大的一次灾难。自此时起,顾家店“毛家场”、“毛家花屋”成为偏洲毛氏的主要聚居地和大本营。
      清咸丰元年,是偏洲毛氏北迁顾家店“毛家场”二十周年,由枝江廪膳生员、族长毓桐公(廷溥公后裔)领衍,发起添修祖坟、续修家谱,重建毛氏宗祠的倡议。族人纷纷响应,集资筹款。在顾家店檀树溪村的徐家坡购置一块依山靠水的40亩良田,兴建毛氏宗祠。祠堂于当年年底建成。同时由士封公(廷溥公后裔)担任主修,枝江县儒学廪膳生士彤公(廷毅公后裔)撰写谱序,第二次续修族谱,又取“长守修学业,克振家道芳”十派,续“毓士本有德,大成启国华”十派之后定偏洲毛氏宗派。
       民国3年, 由毛氏宗祠族长有澡公(廷溥公后裔)领衍,有吉公(廷溥公后裔)撰写谱叙,第三次续修族谱,依据咸丰元年《毛氏族谱》,再取“继续先贤志,光明定家邦”十派,续“长守修学业,克振家道芳”十派之后,定偏洲毛氏宗派。至此偏洲毛氏宗派历经三次修谱,跨越180年已全部制定完成。
民国36年春,由毛氏宗祠最后一任族长德春公(廷滋公后裔)领衔,德英公(廷滋公后裔)担任主修,偏洲毛氏第四次续修族谱。组成了一个强大的修谱班子,足迹踏遍毛氏迁徙地,此次续谱历时一年,于次年三月完成。共制作了六部毛氏族谱,每部6册,全部用毛笔抄录而成,记录了公元828年至1947年约1200年间4200名毛姓世系。2010年5月,笔者在长阳县磨市镇罗家坪村寻宗查访时,在毛成军(廷杰公后裔)家见到由其妻向琼从火中抢出的4册《毛氏族谱》,另两册被火烧毁,由此才发现大伦公后裔生活在长阳磨市镇。当年制作的六部族谱,除枝江市顾家店镇土地岭村毛国楝(廷毅公后裔)保管的一部完好无缺外,其余五部均已不齐全,笔者(廷滋公后裔)已复制二套供研究用。

四、枝江偏洲毛氏宗派

                                      则廷文时凤 之尚曰三同 诗宇宗祖在 朝字无二派 
                                      毓士本有德 大成启国华 长守修学业 克振家道芳
                                      继续先贤志 光明定家邦
       偏洲毛氏宗派共有十句50字39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将丰城雷卿塘毛氏的“则廷文时凤,尚诗士必象”10字宗派,改为“则廷文时凤,尚诗祖朝”9字宗派,作为偏洲毛氏宗派使用。二是雍正、咸丰和民国年间,三次续谱时制定的“毓士本有德,大成启国华,长守修学业,克振家道芳,继续先贤志,光明定家邦”30字宗派。
       为了便于后人传承,先祖将“则廷文时凤,尚诗祖朝”9字宗派,编成“则廷文时凤,之尚曰三同,诗宇宗祖在,朝字无二派”四句歌谣,其中,“之尚曰三同”---之、尚、曰三字同辈; “诗以宗祖在”---诗字为一辈,宗、祖、在三字同辈;“朝字无二派”--朝字为一辈。因此,《偏洲毛氏宗派》由十句50字39派组成。
        笔者在枝江顾家店、百里洲、董市、白洋及宜都鄢家沱、驿马冲、长阳磨市、大堰、五峰蒿坪、后河等地寻宗查访时,毛氏族人都能背诵50字的《偏洲毛氏宗派》。但四次续修的族谱上却未见有文字记载,令人欣慰地是,长阳县磨市镇罗家坪村和大堰镇邓家冲村黄家淌毛氏先祖墓碑上,均完整地刻有五十字39派的《偏洲毛氏宗派》。现偏洲毛氏的宗派已用到“守”字派,尚余18派仍可管用五百余年。


五、枝江偏洲毛氏到江西丰城县寻根

      2009年4月27日,为考证枝江市偏洲毛氏源流,应江西省“丰城市姓氏与家谱研究中心”秘书长毛静先生邀请,笔者以枝江偏洲《毛氏族谱》续修主编的名义,率枝江市丰城毛氏后裔寻根团,专程到丰城县雷卿塘寻根拜祖。通过寻找祖坟、考察祠堂、核对家谱、校正字派、查询档案,终于认定丰城“廷派兄弟”的祖籍地,在江西丰城县曲江镇草园村毛眼塘一组。并确认枝江市偏洲毛氏“守”派传人,系丰城雷卿塘毛氏始迁祖孟常公第24代孙。在丰城寻根期间,丰城县前副县长毛江源先生特地与笔者见面,高度称赞笔者的这次丰城寻根之旅。
       三百年前(清康熙25年),廷贵公后裔毛尚德,为了让丰城雷卿塘毛氏世代传承,专程将雷卿塘《毛氏族谱》送到枝江偏洲。 三百年后(公元2009年),廷滋公后裔毛启国,为考证枝江偏洲毛氏源流,携带偏洲《毛氏族谱》,专程到江西丰城县雷卿塘寻根问祖,如此巧合实乃天意也。

六、枝江偏洲毛氏与湖南韶山毛泽东家族之渊源

        据枝江偏洲、湖南韶山《毛氏族谱》及《中华毛氏通书》考证:江南毛氏始祖毛宝三子毛穆之,字宪祖,东晋大将,继承父业任州陵县侯,以功升宁州刺史,后封为建安侯,为三衢毛氏始祖,公元378年,前秦围攻襄阳,毛穆之奉命救援,后病卒于湖北巴东。毛穆之生珍公、球公、璩公、潘公、瑾公、瑗公、玢公、瓒公八子。
       毛穆之三子毛璩,系毛宝长孙,继承祖,随父毛穆之驰骋沙场,初授益州刺史,行使宜都、宁蜀太守职权,后兵叛蒙难军中,追封为归乡公。毛璩生子四,宏之、韶之、敏之、歆之。被尊为三衢毛氏始祖,毛璩第34世孙毛太华,元朝末年,毛太华与蔡姓同乡从江西吉州迁徒云南永胜县落籍,娶云南女子王氏为妻,生清一、清二、清三、清四等八子,为云南永胜毛氏始祖,明洪武末年,毛太华以军功奉调内迁,拔入湖南湘乡养老,其长子清一迁韶山,成为韶山毛氏始祖,其二十代孙便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毛泽东系叔郑公第107世孙,毛穆之第54世孙。
       毛穆之五子毛瑾,系毛宝孙,西夷校尉,征虏将军,任梁秦二州剌史,后蒙难军中,毛瑾生一子修之,修之生子元矫、法仁二公,毛瑾第38世孙毛孟常,明建文二年,孟常公因娶丰城县硇溪周将军友直之妹为妻,从毛坊赘居丰城雷卿塘。孟常公娶周氏生万玉、万瑞、万琼、万璋四子。孟常公被尊为丰城雷卿塘毛氏始祖。明嘉靖十三年,其五世孙毛廷贵、毛廷溥、毛廷滋、毛廷毅四兄弟一行,从江西丰城县雷卿塘迁徒枝江偏洲,被尊为枝江偏洲毛氏始祖。偏洲毛氏“启”字派传人毛启国系叔郑公第110世孙,毛穆之第57世孙。
         因此,枝江偏洲毛氏与湘潭韶山毛氏同为浙江三衢毛氏始祖毛穆之传人,湘潭韶山毛氏是毛穆之三子毛璩的后裔;枝江偏洲毛氏是毛穆之五子毛瑾的后裔。

 七、枝江偏洲毛氏后裔近况

        目前,宜昌境内的枝江偏洲毛氏后裔,均为本伦公之孙廷贵、廷溥、廷滋、廷毅、廷升、廷弘、廷喜和大伦公之孙廷杰、廷玉等先祖的后裔。主要居住在枝江市顾家店镇两美垸村的毛家花屋,笋子沟毛家场,檀树溪村的毛家祠堂,马蹄挡村的毛家林子,土地岭的毛家岗,百里洲镇高山村的毛家台子以及董市镇、白洋镇和枝江城区;宜都市陆城镇的驿马冲、红花镇的鄢家沱;夷陵区涟沱镇姜家庙村的毛家榨房;长阳县磨市镇的罗家坪、大堰镇的马家坪;五峰县渔洋关的蒿坪、五峰镇的后河等地约2500人,是宜昌境内最大的一支毛氏族群。现世系最长,辈份最低的是“守”字派传人。
        枝江偏洲毛氏后裔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涌现出以武汉协和医院顾问毛德寿(五峰人,廷溥公后裔),抗美援朝二等功臣毛大河(宜都人、廷滋公后裔),长江水利委三峡勘测研究院财会专家毛大玉(枝江人、廷毅公后裔),全国拥军模范毛成秀(枝江人、廷滋公后裔),宜昌赴南极考察第一人毛成忠(枝江人、廷溥公后裔),三峡坝区工委处长毛启龙(长阳人、廷溥公后裔),湖北三宁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毛国斌(枝江人、廷贵公后裔),海军东海舰队某部海军工学博士毛为民(枝江人、廷滋公后裔)等为代表的枝江市偏洲毛氏精英人物。

        从明嘉靖十三年,丰城雷卿塘“廷派兄弟”迁徙枝江偏洲至今,经两建宗祠,三立宗派,四修族谱,其后裔已历经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等四个朝代,整整五百余年共繁衍二十代毛姓子孙。其后裔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世系清楚、脉络清淅、谱牒完善。依家谱载:从中华毛姓开山鼻祖毛叔郑,到枝江“廷派兄弟” 第20世孙“守”字派传人, 跨越三千年共传114代,形成今天的枝江偏洲毛氏族群。

    
附:参考文献

丰城毛坊《毛氏族谱》(民国 8年) 江西丰城县永初公后裔编
枝江偏洲《毛氏族谱》(民国36年) 枝江顾店毛家花屋毛德春编
子良坪《毛氏族谱》 (2007年版) 湖南石门子良坪毛文清编
《江西丰城县志》 (1989年版) 丰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枝江县志》 (1990年版) 枝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丰城县地名志》 (1985年版) 丰城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
《枝江县地名志》 (1982年版) 枝江县地名领导小组编
《中华毛氏通书》 (2010年版) 毛炳汉著/吉林省电子出版社
《毛姓史话》 (2002年版) 毛炳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福清毛氏志》 (2009年版) 福清市福清毛氏志编委会
《寻根认祖-毛》 (2002年版) 毛国杰著/中国气象出版社

2010年8月10日 第八稿
                                                                            作者联系电话 13907204072

 


分享按钮>>“江西填湖广”原因之考证
>> 龙永图参与《国家形象宣传片》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