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伏氏以经学传家
- 中华伏氏网 2012年8月14日 万家姓
济南伏氏的第一个名人是伏胜,他是孔子的学生宓子贱的后人。伏胜自幼攻读《尚书》,因学有所成而成为秦汉时期尚书学专家。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继承了齐国设立博士官的传统,选拔学问渊博者任博士,先后共设博士官70人,伏胜是首批被任用为博士者。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镇压了一批与当时统一政策相抵触的儒生和方术士,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六经也列在焚毁之列。许多经学大师冒着生命危险,把儒家的经典藏起来,《尚书》就是伏胜藏起来的。
汉朝建立后,各个学派逐渐活跃起来。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除挟书令,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伏胜就将他所藏的《尚书》献之于世。《尚书》本来有篇目百篇,但伏胜发现他所藏的《尚书》丢失了数十篇,仅有28篇,于是伏胜便以这28篇教授弟子。
文帝时,寻求熟知《尚书》者到朝中教授《尚书》,听说济南的伏胜熟习《尚书》,于是下诏让伏胜到朝中传授。但这时伏胜已经90多岁了,连走路都困难了,无法到朝中,这时晁错正担任太常的官职,主管宗庙礼仪和文化教育,于是文帝又下诏让晁错到济南伏胜家中去学习《尚书》。伏胜传《尚书》,完全是口授,因年老口齿不清,晁错听不清楚,便请伏胜的七女曦娥在一旁代为解说。伏胜之女讲的是当地的方言,而晁错是河南颖川人,仍有十之二三听不懂,就这样,伏胜一边讲授,羲娥一边转述,晁错一边笔录,形成了传世的《尚书》,因是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的,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今文《尚书》实际上是29篇,它包括武帝时添进去的《泰誓》篇。今文《尚书》是针对古文《尚书》而言的,武帝末年,鲁共王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了一部《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出16篇,是用汉以前的古文字抄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又称《逸书》。
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伏胜在世时,曾教授过两个得意的弟子,一个是千乘人欧阳生,另一个是济南的张生。
欧阳生传同郡倪宽,倪宽官至御史大夫,又传欧阳生的儿子。以后欧阳生的后人世世代代相传,欧阳生的曾孙欧阳高成为博士,欧阳高的孙子欧阳地余在宣帝时以太子中庶子身份教授太子,被授以博士,汉元帝即位后,欧阳地余官至九卿之一的少府,管理帝室财政。欧阳地余的小儿子欧阳政为王莽的讲学大夫。于是《尚书》有“欧阳氏之学”的说法。
欧阳生的曾孙欧阳高又传济南的林尊,林尊为博士,历任少府、太子太傅。林尊传平陵人平当、梁人陈翁生,平当官至丞相,陈翁生官至信都太傅,世称“平陈之学”;以后,平当又传九江人朱普和上党人鲍宣,朱普为博士,鲍宣官至司隶校尉,是京城一带的最高监察官;陈翁生又传琅琊人殷崇和楚人龚胜,殷崇为博士,龚胜官至右扶风,是京城行政长官之一。
东汉时,欧阳生的八世孙欧阳歙因精通《尚书》而官至司徒,是国家行政长官三公之一,封夜(掖)侯。欧阳歙传济阴(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人曹曾,曹曾官至谏议大夫,是言官,但教授生徒,有门徒3000人。曹曾又传其子曹祉,曹祉官至河南尹,是京城的最高长官。欧阳生的曾孙欧阳高的弟子林尊的再传弟子朱普又传沛人桓荣,桓荣也为博士,官至太子太傅、太常,为汉明帝的师傅,赐爵关内侯。桓荣传子桓郁,桓郁官至太常,为章帝、和帝的老师。桓郁的次子桓焉也治《尚书》,为安帝、顺帝师,官至太尉,也是汉代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之一。桓郁的孙子桓典也在颖川以《尚书》教授生徒,有门徒数百人,汉献帝时官拜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
桓荣还传颖川人丁陵和汝南人张酺,丁鸿官至司徒,为三公之一,张酺为章帝师,历任太尉、司徒。桓荣的儿子桓郁是京兆人朱宠和弘农人杨震的老师,朱宠官至太尉,杨震四世三公,是东汉最有名的世家大族。
对于此,范烨在《后汉书·桓荣传》中说:“伏氏自东西京相袭为名儒,以取爵位。中兴而桓氏尤盛,自荣至典,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乎当世。”
伏胜的另一个弟子张生也是博士,传《尚书》给夏侯都尉。夏侯都尉传族子夏侯始昌。夏侯始昌官至太傅,也将《尚书》学传给族子东平人夏侯胜。夏侯胜官至长信宫少府、太子太傅,又将学问传给从兄子夏侯建,夏侯建事欧阳生的曾孙欧阳高,官至太子太傅。夏侯胜与夏侯建学问非常著名,因此当时《尚书》就有“大小夏侯之学”一说。
大夏侯即夏侯胜。夏侯胜传临淄人周堪和曲阜人孔霸,周堪历任太子太傅、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孔霸为博士、太中大夫,元帝时赐爵号褒成君。在西汉,尚书和太中大夫都是内朝官,属皇帝重臣和幸臣。周堪传牟卿和长安人许商,牟卿为博士,许商官至九卿。许商传唐林、吴章、王吉和齐炔钦,皆官至九卿。孔霸传其子孔光,孔光官至丞相。由于许商和孔光的弟子都很有名,所以又有“孔许之学”的说法。
小夏侯即夏侯建。夏侯建传平陵人张山拊,张山拊官至博士、少傅。张山拊传李寻、郑宽中、张无故、秦恭、假仓,李寻官至骑都尉,郑宽中历任博士、光禄大夫领尚书事,赐爵关内侯,张无故宫至广陵太傅,秦恭官至城阳内史,假仓官至胶东相;郑宽中传赵玄,赵玄官至御史大夫;张无故传唐尊,唐尊官至太傅;秦恭传冯宾,冯宾为博土。于是人们又称小夏侯一脉为“李、郑、张、秦、假之学”。
到东汉时形成了专门传习大、小夏侯学问的两派。传《大夏侯尚书》者有济阴定陶人张驯和北海安丘人牟融。张驯官至大司农,牟融有门徒数百人,官至太尉录尚书事。传《小夏侯尚书》者有东海兰陵人王良,王良有门徒千余人,官至大司徒司直。他们均为当时名士。
由上可见,伏胜及其弟子在传承《尚书》中建下了不朽功绩,所以,《邹平县志·伏生博士传略》称颂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伏胜在传承《尚书》中有绝世之功,他的后人还在传承《诗经》和东汉政治中建有功业。伏胜的五世孙伏孺长期在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讲学,便在此定居下来。伏孺的孙子伏理曾跟随元帝时的丞相匡衡学《诗经》,是一时名儒,给成帝讲授《诗经》,官至高密王太傅。伏理的儿子伏湛少承父业,以父任为博士弟子,后以《诗经》教授生徒数百人。王莽时,曾任绣衣执法。绿林起义军推刘玄为更始皇帝后,更始皇帝任用伏湛为平原太守,在任期间,他讲学不辍,并且镇压了聚众闹事的首领,还节衣缩食,周济乡里的穷人,保证了农民政权统治时期平原郡的稳定。东汉政权初建时,地方势力纷纷割据,光武帝刘秀既要镇压地方割据势力,又要处理刚刚立国的政务,财政困难,官务繁忙,于是,刘秀选拔伏湛到中央担任尚书职务,以皇帝秘书的身份主持修复西汉时的各项章程制度。这时司徒(即丞相)邓禹正忙于与赤眉军作战,无暇顾及朝政,于是刘秀任用伏湛为大司徒司直,代行大司徒事,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在伏湛任大司徒期间,彭宠在渔阳反叛,刘秀想亲征,伏湛以京师为重劝阻,刘秀听其言,彭宠竟被其奴所杀。这时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徐少拥众在富平(今山东阳信县东南)起事,东汉宫军久攻不下,因伏湛在平原郡有声望,所以徐少声言“愿降司徒伏公”,于是伏湛受刘秀委托,招抚了徐少。伏湛一生处世有道,史载其“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
伏湛的长子伏隆年少时就以有节操在乡里闻名,先任郡都邮。建武二年,农民起义军在青州、徐州一带活动,刘秀委任其为太中大夫,使持节赴青、徐二州做安抚工作,伏隆以其威望服人,起义军首领古师郎等六校尉归降,地方割据势力张步也上表,表示归顺东汉。第二年,光武帝委派伏隆到齐地做安抚工作,并给他可以任用县长的权力,伏隆不辱使命,经过他的招抚工作,齐地的地方势力多来归附,齐地局势基本安定,光武帝将其比做西汉初年不战而下齐70座城的郦食其。后来张步受梁王刘永反叛势力的拉拢而背叛东汉,竟将伏隆杀害。伏湛的弟弟伏黯也通晓《诗经》,位至光禄勋;伏湛的侄子伏恭性至孝,继承了伏黯的学问,初仕为剧(山东寿光东南)令,在任13年中,以公正廉洁闻名,在举孝廉中,被青州刺史举为尤异,太常对举荐者以经学考试时,他名列第一,拜为博士,又任常山太守。在常山,他兴建学校,亲自讲授,使北方的“伏氏之学”又兴盛起来。伏黯历任太仆、大司空,任司空9年后告老还乡;他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诗经》,对《诗经》进行了考订与删繁工作,定为20万言,所以当他告老时,明帝下诏赐以千石俸禄供养终身。后来明帝到琅琊视察,还按照三公的礼仪接见了他。他死后,特赐葬在明帝显节陵下。
伏湛的玄孙伏无忌,也继承家学,在顺帝时官至侍中、屯骑校尉,为皇帝侍从兼宿卫长官。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接受顺帝诏令与议郎黄景校定宫中藏书,他阅遍五经诸子百家之书,最后终于与黄景等共同完成了《汉记》一书。在文献整理和《汉记》撰写的基础上,伏无忌搜集古今资料,删繁就简,又完成了《伏侯注》一书,《伏侯注》共8卷,记载了从黄帝到东汉质帝时的事。该书为今天研究东汉户口垦田状况提供了惟一资料,是研究汉代制度和自然科学史必读的主要书籍。伏无忌的儿子伏质、孙子伏完都嗣爵,伏完为桓帝的女婿,伏完女儿伏寿为献帝皇后。献帝时,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伏完以侍中等身份随汉献帝在董卓及其部将混战中流亡,汉献帝被曹操迎接到许昌后,伏完为辅国将军。这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了傀儡,伏皇后给其父伏完写了一封密信,言曹操苦苦相逼之状,嘱咐其父及早除掉曹操。伏完曾与妻弟樊普商议过此事,但还未动手就死去了。樊普将此事告发,曹操将伏皇后关在暴室中幽囚而死,并将伏皇后的两个儿子以及伏皇后的兄弟宗族百余人皆杀死,伏氏家族从此凋零殆尽。
济南伏氏,自伏胜始到伏寿计16代,历两汉400余年,世传经书,尤在《尚书》、《诗经》两部儒家经典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家族不仅在两汉累代公卿,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汉代公卿和两汉的名门望族,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称颂的经学世家。
分享按钮>>显赫两汉的东武伏氏家族
>>济南伏氏以经学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