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氏源流宗史》序一

    中华成氏网 2012年2月19日 袁义达


《中华成氏源流宗史》序一

作者:袁义达

中国有两个权威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分别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这两个单位所属的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人姓氏,尤其汉族姓氏有了兴趣,先后得到了国家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分别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姓氏分布的调查,并公布了研究结果。应该说,得出的结果是令人兴奋的。科学家们认为,中国人姓氏不但在人类学、语言学、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谱牒学等领域中有研究价值,而且在当今的自然科学中也有研究价值,尤其在中华民族起源与形成的理论研究上,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对稳定遗传的中国汉族姓氏是一种有特色的资源。他们的研究结论是:中国100个大姓大约代表了中国总人口的85% ,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主要反映了中国人迁移和融合的主流;其他几千个姓氏仅代表总人口的15% ,但他们主要反映的是地域性的人群,是代表各地汉族人群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他们科学地证明了中国人姓氏的重要性,中国人姓氏是一种血缘文化,是记录了中华民族形成、演变和发展全过程信息的特殊材料。
在当今全国近12亿汉族人口中,成姓人群大约占了0.063% ,即每十万个中国人中姓成的人不会少于63人,总人口大约在76万,尤盛于湖南、河北、四川等地区。成姓的历史十分悠久,出身显赫,史书记载的正规大批使用成姓的历史至少也有2500多年。
相传成姓主要有五大派系:
第一支出自姬姓,系周文王之子 叔武之后,叔武以伯爵封于 ,古国在今陕西岐山一带,西周初改封山东鄄城东南,后徙山东宁阳北,春秋时属于鲁,战国时灭于齐国,子孙以为氏,有赵国大夫 午,其后裔去邑为成氏。
第二支也出自姬姓,春秋时周朝直接管辖的地区内有子爵小国成,后来成为周的一邑,古称成周之地,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裔以成为氏。
第三支也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有成邑,古城在今山东泰安南的宁阳东的华丰镇,也称盛,为鲁国大夫公孙成之食邑,公孙成即公孙宿,为鲁孟孙氏成邑之宰,后来灭于齐国,子孙以邑为氏。
第四支出自 姓,春秋时楚国国君若敖之孙令尹子玉,号成得臣,其后裔以成为氏。
第五支出自汉朝以后的南北少数民族的改姓,这包括汉晋时期北方匈奴族、宋朝时期南方蛮夷、明清时期湘贵云地区的土著,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混居早已汉化。
现在,天下的成姓都为一家,都奉炎黄为祖先。从西周春秋在湖北出现 姓成姓开始,到战国时期在河南、山东地区产生姬姓、成姓,成姓一直活动于中原和华北地区。进入汉朝以后,成姓向江南地区发展。
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中国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中国各姓氏人群的分布格局。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成姓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大约有9万余人,占全国人口0.1% 。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四川三省,大约占成姓总人口的60% ,尤其河北为成姓第一大省,约占成姓总人口27% 。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成姓大约有12万余人,占全国人口0.1% 。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 ,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成姓人口总增长率为33%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山东,三省成姓大约占全国成姓人口的68% ,尤其江苏为成姓第一大省,约占成姓总人口40% ,其次分布于湖南和河南。宋元明600年间,全国成姓聚集重心主要在华东和北方地区,并以华东和中原为中心向南迁移。
当今成姓的人口已达76万,占总人口0.063%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成姓人口由12余万增至76万,为6倍,但仍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这600年中成姓主要由东部地区向南和西南地区流动。目前成姓主要集中于湖南、河北、四川、江苏四省,大约占成姓总人口的67% 。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陕西、广东、云南等省。全国已形成了分别以江北和江南两个成姓聚集地区,江北以河北和陕西为中心,江南以湘粤赣桂和江浙为中心。
成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湘粤赣桂,每平方公里的成姓人口达到0.3人以上,有的地区高达0.9人以上。成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成姓在湘粤赣桂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0.3% 之间,在江浙皖、四川东部、川贵地区、陕晋南部、河北大部,成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5—0.1% 之间。
寻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传统。《中华成氏源流宗史》就是一部寻找成姓渊源的圣典。承蒙友人成尚鸿先生的嘱托为《中华成氏源流宗史》作序,本人十分高兴。仅献上此文和成姓分布图当序。
2001年7月5日于北京(序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

原载《中华成氏源流宗史》


分享按钮>>湖北省阳新县成氏源流
>>《中华成氏源流宗史》序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