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威将军-庞玉璞
- 中华庞氏网 2012年3月21日 庞氏网义工
在朱元璋创建大明朝以前,在今天的河北省、山东省、湖北省、安徽省这一带是当时战乱夺权篡位的主战场,在这里的大片土地遭受严重战乱的破坏,当地的人口也因连年的战乱大量逃难流失。
明朝初期,朝廷下令把当时没有经受战争影响、人口大量繁衍的山西、陕西的大量人口向南、向东迁移。
当时的山西河津县有户庞姓人家,这家的老人膝下一共有九个儿子。虽然家庭状况不算富裕,但这九个儿子都特别勤奋能干,而且对老人非常孝顺,十里八村无人不知,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安逸。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朝廷在山西各地下发迁民令,按照要求,一家有三个儿子者必须迁走一个。这庞姓人家总共有九个儿子,必须迁走三人。当迁民令传到庞家后,一家人无不感到忧伤,但也不敢违抗朝廷的旨意,否则全家都将遇到不测。为此,老父亲为了公平起见,决定采取抓阄的形式,让九个儿子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后来,三个儿子选中了离开家庭的阄,其中刚刚十一二岁的小儿子也抓到了离开的阄,他不禁痛哭不已。没有抓住离开阄的老大见状,赶紧和弟弟换了过来,他说这迁徙的路上环境十分恶劣,随时都可能死在路上,所以他不能让弟弟受苦。听了大哥这么一说,其余没抓住离开阄的儿子都要替最小的弟弟去。老父亲看到儿子们这么相亲相爱的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从山西东迁后,一路走来这三个庞家的儿子被安顿在曹州城(现菏泽)东关定居了下来。后来,其中的一个儿子看中了现在庞楼的这片土地,便从东关迁了过来,定居后在此繁衍生息。因为他治家有方,生活逐步富足起来,还盖起了一座小古楼,于是起村名为庞家楼。我们都是他的后人,到了清朝初年,庞家楼改名为庞楼。
在庞楼村东头,有一片仿古的房屋,是庞家祠堂所在地。有一块雕刻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的石碑,是光绪御赐龙头墓碑。1850年出生的庞玉璞生于农耕家庭。二十岁时家乡旱灾,因生活所迫,外出投军,在广西参加防营训练,后辗转广州,由把总、都司、游击逐步提升为新会参将、广州协镇兼任两广督标中镇府和两广水师统训、两广水师提督。他先后被诰封为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再晋封为建威将军,曾随冯子材参加谅山抗法之役。
临终时,庞玉璞再三嘱咐后人:
“我一生所积,一家勉可温饱,只有保持世代耕读,才能传之久远;
有一个子弟挥霍就难免有冻馁之虞。你们应特别加以警惕。”
待家人一一表示接受他的训示时,庞玉璞才瞑目长眠,终年55岁。
分享按钮>>马来西亚砂拉越清河堂房氏宗亲会恳亲团到深圳寻根
>>河北秦皇岛昌黎燕埝坨燕氏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