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网新闻】庞氏宗亲人物庞明忠谈:要带川剧进京“赶考”

    中华庞氏网 2013年1月18日 庞氏网义工


从自砸“铁饭碗”下海经商,到进军现代农业和文化娱乐产业,经过几十年打拼,七旬老人将毕生精力都用于传播“忠义文化之乡”的美名——

  初中未毕业

  部队忙“充电”

  “我这个人肚子里没有装多少墨水,但从没有放弃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从到攀枝花参与攀西开发,经过大半辈子打拼,如今庞明忠已积累了上亿元的资产,但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富豪的影子。

  1963年,血气方刚的庞明忠离开西充县凤和乡三角沟村,跟随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走进了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的渡口(现为攀枝花市)参与攀西开发。筑路、架桥梁、抬石头,初中未毕业的庞明忠自知肚里文化知识欠缺,唯有实干才能开创一片新天地,他踏实肯干的精神也赢得了上级领导和身边同事的认可。

  1966年,心怀梦想的庞明忠放弃了当工人的机会,穿上军装走进了军营。

  庞明忠说,他今天的成功离不开部队十几年的培养。到了部队经过3个月集训后,庞明忠被分到团部当打字员。“我的天,自己只读了一年初中,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能胜任打字员的工作?”“小庞,把你放在这个岗位上,就是给你一次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你一定能行!”部队首长的鼓励最后给了庞明忠信心,每天面对铅字打字机,守着一摞摞材料,庞明忠不懂就问,并对照汉字翻字典,慢慢地,他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当离开打字员岗位时,庞明忠欣喜地发现自己比入伍前有了很大变化,“嘿,字认得多了,学的东西多了,不仅胆子大了,脸皮也厚了!”

  1977年,庞明忠离开心爱的部队,走进了渡口市交通部门工作。从此,也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

  扔掉“铁饭碗”

  下海闯市场

  应该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交通部门,庞明忠找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可不安分的他在几年后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主动扔掉“铁饭碗”, 下海闯市场。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地方工作没几年的庞明忠在单位里坐不住了,“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正年轻气盛,窝在单位里每月拿那点养家糊口的工资没多大意思,为何不出去闯一闯呢?”当庞明忠将辞职申请递交给单位领导时,身边的同事都劝他,“庞明忠,你是不是脑壳出了问题哟?放着这么好的单位不上班,想当大企业家呀!”“大企业家谈不上,有追求,再大的梦想都会变成现实。”庞明忠的回答简单明了,同时,他的选择也让熟悉他的人感到不可理喻。 

从渡口市交通部门辞职后,敢打敢闯的庞明忠在当地办了个小砖厂,同时做起了沙石生意。风里来雨里去,5年时间过去,白手起家的庞明忠细细一算账,他已有了7万元的积蓄。有钱了,庞明忠更加闲不住,他又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银行贷款,筹集了10多万元资金,在该市东区买了块地修了一幢三层楼的旅馆,开始涉足宾馆服务行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经营了几年宾馆后,已完成原始积累的庞明忠开始投资石油生意。到1997年,他已在攀枝花市建起了8个加油站,积累财富5000多万元。2006年,财大气粗的庞明忠收购了攀枝花市电影公司,又回到家乡西充县,进军现代农业和文化娱乐产业。

  2012年,70岁的庞明忠再次作出惊人之举,收购西充县川剧团,成立民中川剧艺术团,为弘扬川剧文化艺术献余热。庞明忠说:“少小离家为的是啥?还是那份深藏在心中的家乡情结!”

  心中情不老

  要带川剧进京赶“考”

  2012年11月,庞明忠带着他的演出班子在成都锦江大剧院举行了首场川剧折子戏专场演出。当天,观众席上座无虚席,看到台上演员们精彩的演出不时赢来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庞明忠悄悄走出剧场,躲进厕所里用清水洗了把脸,当他抬起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人已变老了,头发已变白了,脸上皱纹已多了,他笑着对镜子里的人说,“庞明忠呀庞明忠,你拼搏了几十年,今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庞明忠对川剧艺术的热爱,源于西充沉淀多年的忠义文化。庞明忠认为,川剧艺术性高,看起来是文艺,实际是一个教育平台。西充从古至今有很多名人,他有义务和责任用川剧艺术来弘扬家乡的忠义文化,为推进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点绵薄之力。

  如今,汇聚在庞明忠旗下的30余名川剧演员都是来自成都、重庆、贵州等地的名角,班子组建起来了,舞台搭起来了,庞明忠和他的儿女们又在忙着为好的剧本而奔波。“目前,我们以开汉将军纪信、民主革命家张澜等西充本土名人的故事编排的3个剧目正在精心打磨和排练中,剧团已与首都北京的长安大剧院对接,今年春节过后就将进京演出。”庞明忠有一个心愿,他要将这几个剧目打造成精品,以川剧的形式在全国叫响家乡“忠义文化之乡”的美名。

  招聘演员、找演出场地、编排剧目,今年已年逾七旬的庞明忠很忙,今天在南充、明天在成都,两天时间不见,他又去了攀枝花。

  已70岁的人了在忙啥?昨日,记者在南充一家茶馆约到庞明忠,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他放在桌上的两个手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老庞说:“这都是为了弘扬川剧艺术,自讨苦吃!”

  民中川剧团演出剧照。(南充日报)

 

中华庞氏网--弘扬庞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宗旨!

,

从自砸“铁饭碗”下海经商,到进军现代农业和文化娱乐产业,经过几十年打拼,七旬老人将毕生精力都用于传播“忠义文化之乡”的美名——

  初中未毕业

  部队忙“充电”

  “我这个人肚子里没有装多少墨水,但从没有放弃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从到攀枝花参与攀西开发,经过大半辈子打拼,如今庞明忠已积累了上亿元的资产,但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富豪的影子。

  1963年,血气方刚的庞明忠离开西充县凤和乡三角沟村,跟随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走进了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的渡口(现为攀枝花市)参与攀西开发。筑路、架桥梁、抬石头,初中未毕业的庞明忠自知肚里文化知识欠缺,唯有实干才能开创一片新天地,他踏实肯干的精神也赢得了上级领导和身边同事的认可。

  1966年,心怀梦想的庞明忠放弃了当工人的机会,穿上军装走进了军营。

  庞明忠说,他今天的成功离不开部队十几年的培养。到了部队经过3个月集训后,庞明忠被分到团部当打字员。“我的天,自己只读了一年初中,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能胜任打字员的工作?”“小庞,把你放在这个岗位上,就是给你一次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你一定能行!”部队首长的鼓励最后给了庞明忠信心,每天面对铅字打字机,守着一摞摞材料,庞明忠不懂就问,并对照汉字翻字典,慢慢地,他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当离开打字员岗位时,庞明忠欣喜地发现自己比入伍前有了很大变化,“嘿,字认得多了,学的东西多了,不仅胆子大了,脸皮也厚了!”

  1977年,庞明忠离开心爱的部队,走进了渡口市交通部门工作。从此,也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

  扔掉“铁饭碗”

  下海闯市场

  应该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交通部门,庞明忠找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可不安分的他在几年后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主动扔掉“铁饭碗”, 下海闯市场。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地方工作没几年的庞明忠在单位里坐不住了,“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正年轻气盛,窝在单位里每月拿那点养家糊口的工资没多大意思,为何不出去闯一闯呢?”当庞明忠将辞职申请递交给单位领导时,身边的同事都劝他,“庞明忠,你是不是脑壳出了问题哟?放着这么好的单位不上班,想当大企业家呀!”“大企业家谈不上,有追求,再大的梦想都会变成现实。”庞明忠的回答简单明了,同时,他的选择也让熟悉他的人感到不可理喻。 

从渡口市交通部门辞职后,敢打敢闯的庞明忠在当地办了个小砖厂,同时做起了沙石生意。风里来雨里去,5年时间过去,白手起家的庞明忠细细一算账,他已有了7万元的积蓄。有钱了,庞明忠更加闲不住,他又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银行贷款,筹集了10多万元资金,在该市东区买了块地修了一幢三层楼的旅馆,开始涉足宾馆服务行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经营了几年宾馆后,已完成原始积累的庞明忠开始投资石油生意。到1997年,他已在攀枝花市建起了8个加油站,积累财富5000多万元。2006年,财大气粗的庞明忠收购了攀枝花市电影公司,又回到家乡西充县,进军现代农业和文化娱乐产业。

  2012年,70岁的庞明忠再次作出惊人之举,收购西充县川剧团,成立民中川剧艺术团,为弘扬川剧文化艺术献余热。庞明忠说:“少小离家为的是啥?还是那份深藏在心中的家乡情结!”

  心中情不老

  要带川剧进京赶“考”

  2012年11月,庞明忠带着他的演出班子在成都锦江大剧院举行了首场川剧折子戏专场演出。当天,观众席上座无虚席,看到台上演员们精彩的演出不时赢来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庞明忠悄悄走出剧场,躲进厕所里用清水洗了把脸,当他抬起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人已变老了,头发已变白了,脸上皱纹已多了,他笑着对镜子里的人说,“庞明忠呀庞明忠,你拼搏了几十年,今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庞明忠对川剧艺术的热爱,源于西充沉淀多年的忠义文化。庞明忠认为,川剧艺术性高,看起来是文艺,实际是一个教育平台。西充从古至今有很多名人,他有义务和责任用川剧艺术来弘扬家乡的忠义文化,为推进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点绵薄之力。

  如今,汇聚在庞明忠旗下的30余名川剧演员都是来自成都、重庆、贵州等地的名角,班子组建起来了,舞台搭起来了,庞明忠和他的儿女们又在忙着为好的剧本而奔波。“目前,我们以开汉将军纪信、民主革命家张澜等西充本土名人的故事编排的3个剧目正在精心打磨和排练中,剧团已与首都北京的长安大剧院对接,今年春节过后就将进京演出。”庞明忠有一个心愿,他要将这几个剧目打造成精品,以川剧的形式在全国叫响家乡“忠义文化之乡”的美名。

  招聘演员、找演出场地、编排剧目,今年已年逾七旬的庞明忠很忙,今天在南充、明天在成都,两天时间不见,他又去了攀枝花。

  已70岁的人了在忙啥?昨日,记者在南充一家茶馆约到庞明忠,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他放在桌上的两个手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老庞说:“这都是为了弘扬川剧艺术,自讨苦吃!”

  民中川剧团演出剧照。(南充日报)

 

中华庞氏网--弘扬庞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宗旨!


分享按钮>>【庞氏网新闻】天台组工:县首席畜牧养殖能手庞茂希
>>【庞氏网新闻】中华庞氏宗亲人物庞崇娅等慰问王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