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庄与能庄之迷
- 中华熊氏网 2012年8月17日 万家姓
在河南省新郑市城关东北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能庄村,据当地人讲,这个村庄在很久很久以前叫熊庄。
但这个村庄500多口人,白姓居多,几乎没有什么人姓熊。看来,以前能庄曾叫熊庄的说法令人感到疑惑。
在村庄的东部有一处遗址,叫少典坟,坟冢被青草覆盖着,高约2米,面积约10多平方米。据村里的老人、原村党支部书记白留根讲,抗战时期日军修路、人民公社时期平整土地都使坟冢受损,面积缩小了不少,但即使是“四清”与“文革”也没有人敢彻底平了少典坟,可见千年流传下来的君王威力与敬祖拜祖的习俗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有多么强大。有熊国首领的坟墓就在此村庄,看来叫熊庄也名正言顺。
白留根老人听上一辈人讲,黄帝命令身边的一位姓熊的大臣驻守父亲少典的陵墓,那么这位姓熊的大人就被人们称为“熊大人”。后来,这位姓熊的大人觉得这样叫实在不好听,就告诉了黄帝,黄帝很开朗,就将“熊”下面的四点去掉,叫“能大人”。这样,熊庄自然也就改成了能庄。为什么能庄的人不姓熊或能?白留根老人说是因为后来能大人搬走了,留下了他手下的侍臣在这里看守坟墓,他的侍臣姓白,所以,如今村子里的人大部分还姓白。
翻遍新郑市市志办的各种与黄帝有关的传说故事,并没有发现这个民间版本的传说,这说明这个传说还没有被书面的文字所采编。“熊”不好听的说法,在书面版本的其它有关黄帝的传说中也偶有出现,但这种观念肯定不是黄帝时期的人们所想出,那时候,熊是他们崇敬祭拜的图腾,享有比人还高的礼遇。在河南省新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故里的门前,立着两尊雄伟的石熊雕像、传说中的黄帝宝鼎,也是由三只健硕的熊扛着,而非其它动物,熊在有熊国的尊崇地位直到今天还有所遗存。更何况在当时以“有熊”而自豪的人们,怎么可能嫌“熊”不好听呢?
那么,几千年后的今天,“熊”的昔日辉煌为何现在变得“暗淡无光”了呢?这就要把我们的思绪追溯到上古时期了。
在上古时期,黄帝开始征服三苗九黎各个氏族部落,第一次统一中国,立都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号称“有熊氏”。首次建立了中央王朝政权,开创了玉兵时代,统一文字,统一立法,实行有效的分层国家机构管理等等。虽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自此也与许多家族结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熊姓楚国,从立国到灭亡历时800余载!其间攻克兼并了无数个小国家,又与无数个家族结怨。被秦国灭亡后,楚怀王之孙熊心又带领刘邦、项羽的义军一举灭秦,使秦国在攻克六国后仅十五年便告灭亡!(河南、山东一带自然也是楚国征伐的对象,因此,在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许多调侃皇族的“民间文化”。到了清朝,河南、山东一带发生了一次向东北的民族大迁移,因此,这种民间文化自然地也在东北地区流传至今。)
这样一个与众多家族结怨的“熊图腾”氏族,自然会被有些“百姓能人”所调侃,在当时被皇族所顶礼膜拜的“熊”,由于其行动的笨拙、在冬眠时期的无能为力被视为了负面价值,“熊样”、“瞎熊”等等众多辱骂皇族的“民间文化”开始流传。加上黄帝在统一万氏部落后,伸明大义,并没有将“熊图腾”继续做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而是将各个部落的“图腾”组合在一起(以熊头为首、马嘴蛇身、以鱼鳞护体、以鹰爪为蛇爪、鹿角为蛇角、以狮尾为蛇尾等。将各个部落的“图腾”组合在一起,拢总起来,故谐音为“龙”。各族部落首领对“龙图腾“也非常满意,因为每个部落都能从”龙图腾“里找到自己部落的影子。因此都非常团结地拥护黄帝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直到现在“龙图腾”依然是中华民族富有凝聚力的一种象征),形成了“龙图腾”,同时,由于“龙图腾”的产生,“熊图腾”在人们的记忆中被逐渐淡忘。这也是“熊”的神圣地位在人们心中被淡漠的原因之一。这些历史因素恐怕才是“熊庄”改为“能庄”的真正原因。
在能庄的调查访问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耐人寻味,那就是能庄人在说到“能庄”时,一律发音为“nai(耐)庄”,导游和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则发音为“neng(能)庄”。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个方言现象?但是能庄人在说到“才能”的“能”时,却一律读为“neng(能)”,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言现象所能解释。
查阅《汉语大词典》,“能”在读“nai”时,有两个义项,一是姓,二是通“耐”,当“受得住”讲。通俗地讲,也就是“能”与“耐”是相通的,查阅“耐”字,也有一个义项读“能(neng)”,解释为“能的古字”。我们平时总说“能耐”,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字是互训相通的。能庄人在代代相传的口音中,保留了语言文字原初本真的语音面貌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的口音就是一部活着的字典,保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很少有机会能够学到这样的知识。
“能”当姓氏时发音为“耐”,这个姓是由“熊”演变而来的,关于这一点,不仅传说中如此,《中华名人大辞典 姓氏考略》和《辞海》中查阅“熊”均有说明,黄帝的后代楚国国君熊执在商代为避难而将“熊”改为“能(nai)”。为什么不改他姓,偏偏改为能?叶舒宪教授在《熊与龙--熊图腾神话源流续考》一文中对熊和能做了详细考证:能,本义训熊,在金文中被写作一只熊的形状。这个象形字的造字表象说明,古人按照神话信仰,以能够死而复生的熊来代表生命能量、生命力、生命的自我复苏能力。能也是一种叫三足鳖的兽,是可以与熊、蛇等动物之间保持相互变形与认同的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有生命的循环或复苏能力,所以,能又被引申为能量、能力、才能等。(叶舒宪《熊图腾神话源流续考》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这些都是人们所说的能耐。《春秋传》曰:“其神化为黄能,以入羽渊。”(见《左传》昭公七年)是在山变为能,入水化为鱼也。兽之依山,鱼之附水,各因其性而变化焉。”篇后注释有:“黄能,即黄熊。”(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33-34页。引文中括号里内容均引自本篇注释内容)如果表示姓氏的汉字除了代表姓氏本身以外还有意义的话,有的因地名成为姓氏,有的因官职成为姓氏,那么,能则是因为熊、能等类动物的生命复苏能力(能耐)而相互认同为姓氏的。这个姓氏也因为与熊的特殊关系而成为黄帝有熊氏生活在新郑一带的有力证据。
能庄的实地考察让人明白,与黄帝有关的熊图腾的神话传说不仅仅存在于历史文献中,也不仅仅是以有形实物的形式存在着,活态的民间传说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少典坟能够穿越漫长的历史保存下来,更重要的是一种祖先崇拜的精神信仰和民族习俗在民间的代代传承;目前还以鲜活的口传形式生长在民间的传说故事是最可宝贵的活教材,它不仅生动地体现着一个部落、民族生活的习惯和地理位置,也隐含着他们的图腾信息、信仰崇拜和价值观念。独特的乡音与活在民间的传说都流露出了“熊”与“能”的认同,从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姓氏的根脉——与黄帝的渊源关系,也看到了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与女神信仰和生命再生崇拜的关系。民间是一间大课堂,也是一座无尽的宝藏。(本文部分摘自叶舒宪教授的最新力作《熊图腾》)
分享按钮>>熊氏家乘谱牒
>>烟台“东”姓同一个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