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亿万资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屈梁生
- 中华屈氏网 2009年1月9日 转载
诊断机械故障 节省亿万资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屈梁生
2006年11月27日,《香港文汇报》在“风流人物”专栏整版刊登驻陕记者胡秦玉、实习记者屈轩采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屈梁生教授的报道,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作为中国机械机械故障学的奠基人之一,屈梁生在国内率先将时间序列方法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他提出的「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式识别」的学术思想,在业界影响深远。他首创的全息谱理论,全面集成机器振动的幅、频、相信息,显著提高故障识别率,成为中国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机械故障领域公认的诊断人。他的多项发明成果,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行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为国家节省亿万资金。
5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按照国务院部署挺进大西北,全校师生不畏艰难,创造出辉煌成就。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屈梁生这些当年随校西迁、扎根黄土地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两鬓苍苍。回首坎坷一生,屈梁生感慨万千:「一个人的成功,与天赋、勤奋和机遇分不开。每个人都有天赋,也不乏勤奋,但是机遇就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好时代给我创造难逢的好机遇,使我终于有机会为国家建设做点事。」
智能诊断 推陈出新
屈梁生专攻「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机械故障」领域,这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研究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从蒸汽机车开始,铁路巡检员就用□头敲打车厢弹簧,凭发出的声音判断有无裂纹;说它新颖,是因为如今这个领域,须用当代信息理论来发展传统的机械学科,使机器的运行与设计和制造一样,用科学取代经验,用系统理论置换零碎的感性知识。
屈梁生告诉记者,机械故障的监测诊断形象地讲就是给机械看「病」,机械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如果停下来检修,就会使流程中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只有摆脱凭经验和直觉判断的传统方法,用科学检测,就可以在不停机状况下及时准确发现故障。
全息理论 树立权威
20世纪80年代末期,屈梁生提出,将多个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在频域中加以合成后所形成的全息谱,用来识别大机组的故障,可以显著提高确诊率。全息谱是在数据层集成信息,该理论在机组监测和机械故障中的应用比国际上早很多年。与此同时,他与科研团队还自行开发出一系列诊断方法和软件,从而在机械机械故障和状态监测领域,摆脱对进口贵重仪器的依赖,走到世界前列。
团队攻关 硕果累累
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由屈梁生带领的研究队伍共同研发的多机组在线监测网络,具有预警、故障追忆、远程和智能诊断功能,两次获科技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他们运用和发展了机械信号处理技术,成功从发动机噪音中提取故障特征、揭示出机器声悦耳感的机理、提高多种机电产品的传动精度,获机械部和电子部嘉奖;他们运用生物控制论成果,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的频响、统计和非线性特性,并将之应用于机器运行状态的预报,取得良好效果。
打破垄断 跻身前列
2003年可以说是屈梁生学术研究的丰收年,由他挂帅的西安交通大学诊断与控制学研究所,经过十多年攻关开发出的「柔性转子全息现场动平衡技术及其应用」成果,打破高速动平衡技术由国外垄断的局面,使中国在转子动平衡技术领域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电力、化工、冶金等企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为国家节约亿万元资金。据统计,仅石化企业就有近一半的工厂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全息谱技术。2002年,该成果获教育部一等奖;2003年,再次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屈梁生表示,国家建设对机械机械故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60万及6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现场动平衡与机械故障、机器故障的自愈技术以及对核电机组机械故障的研究,都将是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毕生不懈的追求。
荣辱如浮云 报国献余晖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飞船上天、铁路进藏、天翻地覆的伟大时代,一切个人得失和荣辱都微不足道。我这一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为虚度光阴而惋惜。如今耄耋之年,虽疾病缠身,报国之心,矢志不渝。余生短暂,我还想争分夺秒,继续在机械机械故障研究领域发挥余热。」如今已75岁高龄的屈梁生院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依然志向远大,令人敬佩。
五味人生 皆是财富
屈梁生与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成长过程中历经坎坷与磨难。他笑言:酸甜苦辣咸五味人生,都是老天爷赐予的财富,只有经历种种磨难考验而永不退缩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屈梁生祖籍江苏,1931年3月出生于常熟一个颇有名望的古老封建大家庭,祖辈和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是挚友。1958年,他举家随交通大学西迁古城西安,一心执著于教学和科研,如今50年过去了,他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生于忧患 勤奋刻苦
抗战爆发前,屈梁生的父亲在中国银行工作,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幼年虽常因父亲工作调动而居无定所,但全家生活无忧。屈梁生7岁时,父亲病故,母亲靠帮佣和变卖财产供他读书,始终没让他停过一天学。屈梁生也不负母亲厚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回忆童年,屈梁生对母亲充满敬意:「我在母亲胎中12个月,是剖腹产出生的。30年代的医疗水平,剖腹产能母子平安,是一桩了不起的事情。母亲性格刚烈,经常教育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这对我后来选择读交大有一定的关系。」
少年立志 工业救国
1948年,屈梁生同时获上海交大、同济、复旦和当时的中央大学四所著名院校录取,鉴于当时社会经济凋敝、国家百废待兴现状,也为实现「工业救国」的少年理想,他最终选择交通大学。
在学校,屈梁生一边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大量汲取民主思想,他阅读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许多进步书籍,积极参加交大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并于1948年底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后来又于1949年3月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
1952年,屈梁生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其间随苏联专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班学习3年,毕业后返回交通大学任教至今。
老有所成 爱妻功高
1956年,屈梁生与中学教师陆才瑞女士结为伉俪。在与妻子共同生活的50年中,他们携手度过了吃野菜喝苞谷糊糊、闹浮肿病的三年困难时期,也一起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挂牌批斗、五七干校、下放劳动的艰苦岁月。谈到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妻子,屈梁生说:「我们在生活中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工作中互帮互助、互勉互学。我能够全心全意地搞事业,她这个『后勤部长』功不可没。」
■屈梁生与学生讨论问题。
治学严谨 培养逾百博士
屈梁生喜欢跑企业、下工厂、深入现场实地考察。无论是出国访问讲学,还是参加会议,他都不忘了解世界科技发展最新动态,许多世界名企的车间和实验室都留下他的足迹。
「科学研究要看准方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屈梁生认为,机械机械故障和状态监测是一个十分实际的课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即使是「远程诊断」不用去现场,也一定要结合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他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实践检验,误诊经验的积累往往比确诊故障的经验更为宝贵。
作为一位作风踏实、勤恳而又卓有成效的学者,屈梁生坦言最大的幸福不是获颁劳动模范或者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而是带出100多名博士、硕士和其他高级人才,为国家培养出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并有幸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
■1948年,就读上海交大时的屈梁生。
屈梁生院士简历
1931年 生于江苏省常熟市
1948年 考入交通大学
1952年 交通大学毕业,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5年 哈工大研究生毕业,返交通大学任教
2003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获「国家杰出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博士生导师」、「全球杰出科技成就华人」等荣誉称号,2003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撰写专著3本,主编诊断丛书一套15册,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屈梁生院士在陕西蒲城电厂现场指导实验。
■屈梁生在实验室工作。
■1991年9月,屈梁生在日本神户电厂考察。
分享按钮>> 屈梁生院士逝世
>>屈玥 影星《新版霍元甲》饰演 王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