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村-海口镇董氏

    中华董氏网 2009年4月24日 海口镇人民


唐代古村-海口


唐朝中后期,由于北方藩镇割据混战,致使当地居民纷纷南迁。唐宰相董晋之后,唐贞元进士(江西第一进士)、官吏部侍郎董申率其家迁居海口。因董申与祖辈都是唐朝高官,家族成员又以经营茶叶生意而巨富,由此,海口董氏建村时,高规格高起点,仿照唐朝都城的里坊规制模式,又兼以北斗七星星象布局,在今天海口村的基地上建造了一座“村城”,其村落布局及街弄形态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海口古村充分体现了唐代古人建村的理念。村内五条大街(宋朝,海口称为市,五街分别称为上市、中市、前市、后市、下市,总长2500余米,宽3左右米,俗称五里街),巷弄近百条,多是曲折走向,古街古巷都以青石板铺就;村内排水、防盗、防火等设施也相当缜密完善,村外又围以城墙、壕沟,整个村庄俨然就是一座“城池”,故宋、元、明、清四朝古人都称海口为“城”。所幸的是,其“城”布置格局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
因董氏大家族建村海口,再加上原有的邹姓、羊姓等居民,由此人多似“海”;又由于江西李宅水、浙江体泉水、安徽乐安水在此交聚汇流,号称“三江归一口”,故而村名合称为“海口”。据家谱记载,春秋董狐(又称史狐,孔子称其为“良史”)、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史称汉代孔子)为海口董氏祖先,在村内,历史上建有祭祀的庙宇高堂。因海口董氏尊儒崇学之风盛行,一度科第勃兴、人文鼎盛。自具有“江西第一进士”之称的唐贞元进士、海口开基始祖董申算起,海口光是董氏家族考中进士者多达一百多人,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学优则仕,海口历代以进士、举人、学士、贤达致官者,多达四百人以上,洋洋官海,又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之乡”。历史上,海口名响一时的人物主要有:唐贞元进士、官吏部侍郎董申,唐武进士、董申季子、一代忠臣、吏称官至大将军的董全祯。宋代进士多达八十余人,有与王安石相友善,有“两代帝王师”之称董乂,有苏东坡的至交好友、官漕运使的董铖,有出使金国有功、娶宋宁宗皇帝第三女陈留公主、官驸马的董崧,有“南宋第一书”之美誉的作者、一代名臣董 ,有南宋文学家之称的、官兵部侍郎、翰林学士的汪藻,有“仗节苏武”之称的出使金国大臣练谦。明代名臣有董仕安、董仕献、董阜民、董有光,清代则有董维城、董忠德。名宦名臣,不一而足,被史料称之为“衣冠望族、显宦之乡”。
地以人兴,人以地旺达。海口凭借优良的水路交通与贸易河港,成为古代重要的贸易交流与集散中心,以贸易致富者比比皆是,明代董百万就是其中的豪富代表。海口古人因富而大搞建设,一城之内,宫、观、庙、宇、亭、台、楼、阁、轩、院、祠、寺等风俗性建筑一一俱全。光是祠堂,曾有七十二座共存,这不但是富有的象征,“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这更体现了海口古人浓厚的尊祖敬宗思想。现存的明、清古民宅,不但建筑上技艺精湛,也特别显得富丽雅致:精巧宏阔的万堂,硕大的青石门框,四季飘香的桂树庭院,石雕木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体现了中国古代镂刻艺术的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之浓”,堪称是微派民居中的明珠。海口素有“千古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称,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未成事之前,游历到海口,看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大为叹赞,一时兴起,许下愿望,说是成事立国之后,把都城建在海口,由此后人皆说海口地理地貌具有龙脉之象、都府之质,一度传为佳话。
海口四面环山,四面环水,洲地宽阔平坦,古树成荫,具有2000年历史的“天下第一樟”(根围26.2米,树杆中围24米,树冠覆盖面300余平方米),就座落在村里。海口的一山一水、一土一墩看似平淡无奇,却实有灵气,文气十足的古人把它们一一注入“文化”,描绘海口景物的古诗词多达百余首。历史文化名流苏东坡、王安石、范仲淹、汪藻、谢枋得、朱熹、洪迈等都在海口留下了诗句词话,可谓是“诗画之乡”。海口的历史故事、典故、神话故事有上百之多,又可谓是“典故之乡”、“神话之乡”。历史政治人物如唐 宋、黄巢、宋太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宁宗、宋理宗、朱元璋、刘伯温、朱惠帝、明成祖等都与海口有着牵连关系,故海口又被古人称为“江南望族”、“名望之乡”。
海口,其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风韵,堪称为历史文化村镇的瑰宝典范。


分享按钮>>海口镇董氏典故十则
>>全国各地的梁姓家谱文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