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氏伤科:传奇世医

    中华闵氏网 2012年8月27日 万家姓


骨折脱臼,不用拍片,不用开刀,仅凭两块小夹板,或是徒手推拿,就能治愈。这听起来有些神奇,但的确是中医治疗跌打损伤的奇妙之处。清朝嘉庆年间,玉山镇一位闵姓民间习武之人自创了一套治疗跌打损伤的绝技,还自配疗伤方药和伤膏药,疗效显著,名震苏沪一带。于是,这个家族代代相传,专门从事骨伤治疗,尤其擅长医治跌打损伤、骨断脱臼、扭腰曲筋等症状。如今,“闵氏伤科”不仅成为昆山市中医治疗骨伤的一个品牌,更重要的是,它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了传统中医的内涵与魅力。今年6月,“闵氏伤科”被列入苏州市级首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闵氏伤科,可谓昆山市中医世家的一个传奇,讲述它的传承历史,还得从它的创始人——闵籍说起。

  200年前,村里出了个“神医”

  “我的高祖(曾祖父的父亲)成为一代医师的传说,有不少版本。但我听得最多的,也比较可信的,还是一段他与一个僧人结下不解之缘的佳话。”近日,记者在昆山市中医院见到闵氏伤科的第五代代传人——闵华。今年63岁的闵华因为身体健康原因基本不行医了。在住院部接受治疗的他在听说闵氏伤科被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后,显得非常高兴。关于高祖闵籍如何会走上行医的道路,闵华向记者娓娓道来。

  闵华的祖辈原先生活在玉山镇原白塔港村一带,家境比较殷实。约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前后的闵籍,自小生活无忧,闲时喜爱上了武术。经过多年苦练,武艺越来越高强。因为练武身体容易受伤,爱琢磨的闵籍又多了另一大爱好:研究治伤术。为了对身体骨格有更精确的了解和认识,闵籍经常跑到被遗弃的私墓里挖掘尸体,剖解尸体,研究骨头,还帮着收埋暴露在外的尸骨。渐渐地,闵籍的治伤技术也越来越高。附近村民谁家有个跌打损伤的,都会来找闵籍。热心肠的闵籍总会尽力医治,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他的名气传遍乡野。

  有一年,快过年关之时,外面下着大雪,闵籍家大门外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人。管家进来禀告后,闵籍立即吩咐把过路人扶进来,并派人精心照料。在闵家住了一段日子后,这个过路人身体逐渐恢复元气。原来,他是一名僧人,也喜习武,闵籍觉得像是遇到知音,两人相谈甚欢,还互相切磋武艺。临走时,这名僧人说:“感谢收留之恩,没有什么可以赠送的,拿一张纸来吧,我写一个治伤的秘方送给你。”僧人写下秘方后继续云游四方,之后闵籍一家再也没有见过他。

  受高僧指点传授武艺和治伤绝技,闵籍对点穴术也精通了,这对治伤大有裨益。有了治伤秘方,闵籍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融会贯通,他的治伤术越来越精湛,医术深得乡邻称赞。于是乎,“白塔港有个神医”的消息越传越远,声名远播,响彻苏州、上海一带。而闵籍的后代也从此继承中医家业,闵氏伤科,代代相传下来。

  五代世医薪火相传

  由于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闵氏家族行医故事或许被后人抹上了传奇色彩,但从流传的故事里不难看出百姓对闵籍医术和医德的推崇。闵籍不仅医术医德令人钦佩,还是一个思想开放的清朝人。

  闵籍生有一儿一女,长女叫闵姊,次子叫闵思启。闵籍把家传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两个孩子。闵姊成人嫁入苏州思婆巷的殷氏后,独立开起门诊,由于治伤效果好,每天门庭若市。关于闵姊的医术,《苏州历代名医录》有这样一段记载:有坠树致颈椎(尾部)脱位而求医者,嘱两人左右扶坐长凳上,其由外趋入,一脚猛踢脱位处,抬架而来,立行而出,见者都叹为绝技。

  而闵思启在白塔港老宅继承父业。闵思启不仅懂医术,又兼精武术,他最擅长“柳枝接骨秘技”,医效卓著。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青浦区金泽镇遭遇风灾,倒塌了很多房屋,断手断脚的村民数以百计。青浦知县延请闵思启去医治,闵思启不辞辛劳,治好了不少村民。县令要奖赏他,闵思启说,“村里受灾严重,还是多救济村民吧。”他没要一分报酬。但闵思启对因斗欧而受伤的人,却不客气,每次都会正言厉色,予以斥责,收费也一文不得少,以示惩戒。闵思启爱憎分明、正义慷慨,深得百姓爱戴。光绪二十五年,闵思启举家迁居苏州开业应诊。他的三个儿子万青、采臣、蕴石,均继承父业。而三个儿子中,只有闵采臣,即闵华的爷爷,在民国初年回到昆山,使得闵氏伤科在昆山发扬光大。

  闵采臣在当时县城小西门一带设诊行医期间,灵活运用祖传治伤绝技和秘方伤膏药,医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扭腰曲筋者,效果很好,蜚声苏沪浙,各地求治者接踵而至。闵采臣生有5子,也均继承了伤科祖业。到了闵氏伤科的第四代传人,他们走出苏州,在上海、浙江等地也有闵氏后人行医的踪影。

  200年来,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太平盛世,闵氏后代子孙刻苦学医,运用家传秘方一次又一次救人危难,深得百姓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光大闵氏伤科医术,让更多医者了解中医、传承中医,闵氏后人慷慨地把祖传秘方献给国家,献给社会,让传统中医焕发更大的魅力。闵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之一闵清鸿,于1958年献出祖传伤膏药及其他医药秘方,由昆山县人民政府印行。他的义举获得省级表彰。

  而闵华,作为闵氏伤科的第五代传人,他在祖传家学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辨证治疗各种内外损伤疾患。1998年,闵华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家传秘方“损伤万宝丹”及“化瘀定痛口服液”献给了卫生部门。其中,“损伤万宝丹”一方收入了《苏州市名医名方录》,专家评价此方为家传治疗损伤瘀血显著疗效药方。

  秉德济世,为而不争。闵华说:“如果把祖传秘方献出来,可以让传统中医发扬光大,救治更多患者的话,我相信,我的先辈也完全同意我这么做的。”质朴的话语诠释了闵氏家族一脉相承的济世于千秋的中医大医精诚理念。

  闵氏伤科在继承中发展

  走进昆山市中医院骨伤中心闵氏伤科诊室,你会看到墙上书写着“闵氏伤科”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上世纪80年代,昆山市成立中医医院时,原先在县钡盐化工厂当厂医的闵华,被作为治疗骨伤的杰出代表吸纳进入中医院工作。闵华感谢政府在新的时代让闵氏伤科重新焕发光彩,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钻研,进一步丰富了闵氏伤科的内涵。

  闵华结合祖传秘方研究出各种新疗法,他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辨证治疗各种内外损伤疾患,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尤其擅长运用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这种疗法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疗程短,受到患者的充分肯定。而且他在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这两种疾病上拥有自己的独特疗法。闵华一年治疗的病人在1万名以上。

  2002年,年近六旬的闵华摒弃“祖传家业传内不传外”的狭隘观念,又做出一个惊人决定:把闵氏伤科的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医院年轻的医生,让闵氏伤科在新的舞台上继续为病人解除痛苦,让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传统中医,挖掘中医魅力。

  记者在闵氏伤科诊室看到,一位名叫张强的年轻医生正在为病人看病,他正是闵华的关门弟子。抹“金黄散”药膏,用小夹板治骨折……张强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也继承了闵氏伤科治病救人的精神。张强说:“我太幸运了,唯有刻苦钻研中医,才对得起师傅的良心用苦。”闵华听了徒弟的承诺,笑着说:“我的后辈不愿意学医,强求不得。张强热爱传统中医,好学,上进心强,把医术传给他,我放心,也相信闵氏伤科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扬,造福更多患者。”

  倾心于编纂昆山历代医家史的卫生工作者马一平,直接参与了闵氏伤科申报苏州市级非遗的过程,他感慨地说:“闵氏伤科,发祥于昆山,历经五世,以祖传治伤绝技和秘方膏药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扭腰曲筋,疗效显著而闻名;闵氏后代毫无保留献出祖传秘方,又将绝技传至外姓,让传统中医惠及更多的患者。闵氏伤科无疑是让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代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几年闵华因为生病,教学时续时断,徒弟年资尚浅,闵氏伤科存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此外,闵氏伤科其学术经验虽精妙绝伦,但缺乏专人总结,目前还不能有效流传后世。昆山市中医院作为闵氏伤科的项目管理单位,正在为保护和发扬闵氏伤科积极努力着。中医院时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后要挖掘闵氏伤科史料,整理后人保存的一些文稿资料,征集经方、手稿、图片等,记录经典诊治方法,拍摄录像,争取出版专著。有重点地物色一批有追求、有基础的青年中医,传承技艺,力争闵氏伤科世医学术经验不断层、不流失。她还表示,在适当时期要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展示闵氏伤科世医的历史、现状、价值和传承意义,使闵氏伤科世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分享按钮>>庐江武壮公祠即将恢复原貌
>>闵氏兄弟联手举办个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