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苗族的习俗

    中华麻氏网 2012年8月29日 万家姓


 随着历史的尘埃远去,在云贵高原上,有一支红苗人沿袭着苗族古老的习俗,历经时代的变迁,至今都没有改变的礼仪,都在苦苦追寻着亡人的灵魂回归故里——江西苗寨。这千百年来,历经战火硝烟的红苗人,都在大迁徙中度过,那些担架抬尸的老根古,傩愿祭祖的神秘,嫁娶回车马的邪门,怪异的面具艺术,走阴、降神、冲傩、喊魂等所谓的迷信活动,如今都是没有办法用科学作出合理的解析,在外人看来,很粗陋、寒碜、粗犷、神秘,甚至于感觉是不可理喻的,也就是红苗人传承至今的民族宗教事象,以口头传授、行为传承几千年了。

  红苗人的根由

  在坡背后这个有着四十多户二百多人的村子,距富宁县花甲乡仅有6公里的路程,村民均为麻、龙二姓,都是红苗族。寨子依着高耸的“云盘山”半腰,地势奇特,山路崎岖难行,草深林密,风景宜人。

  坡背后,这一个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是红苗族的后人,老祖籍江西省,因戍边才来到贵州的火红盘沙县,就是如今的贵州盘县。在红苗的傩愿《路程记》中对红苗人的先祖戍边形象有大致的描述,是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人物,他所路过的州郡一一作了描述,后来者通过祖祖辈辈的口头传述中整理出来,用于傩愿开山大将的傩神词段被演绎出来,这也是苗红人唯一的迁徙史料,不过太过于模糊,具体的地名没有记录在案,也无从考证了。

  而麻姓家族人是不能吃狗肉,那是由来已久的,因为在清中期时,麻家人在贵州成了苗王,多与清庭作对多不服管制,皇帝下诏剿灭,九族子弟只剩一人逃脱,在过盘水时,前有大河后追兵,紧跟身后的一只大黄狗被追兵阵式给吓着了,跳入河中,麻家人后人急中生智,也跳入河中紧紧地抓住狗尾巴过了河,至今麻家人立了一个规矩,麻家人不准吃狗肉的,狗是麻家人的救命恩人,麻家人的狗死了是土葬的。而龙家人却是在这一场苗王剿灭战中,灭九族的亲戚之一,据老人们说,当时龙家也只剩下一对母子幸免,母亲用一挑萝兰,一头装甜米酒,另一头装龙家祖宗,那时还是一个婴儿,一边走一边吃甜酒,不停的逃命挑着来到云南富宁的,传到如今龙家人家家时时备有甜酒,甜酒是龙家人的救命之粮,在当地的龙家人管甜酒叫天粮。

  红苗人历经的这一次迁徙已过几百年了,也无从考证,不过还是可以从麻、龙二姓的家谱字辈中找到一丝线索,麻家字辈是:运达荣邦启、朝红万世成,龙家字辈是:正友国兴加庆道、文武进朝庭。从麻龙二姓家谱字辈中不难看出,红苗人都有想自立为帝之意,所说的这年代应该在嘉庆道光年间,如今也是唯一能说得上来的时间表了。

  红苗人的祖宗牌位一般都不会供奉在正堂,而是伺奉在火坑前面的小宗台,当地也叫“尕哥板”,尕哥也是红苗语中宗祖的意思,老的习俗是每天都要供奉食物,也叫“谢饭”或“叫饭”,有敬请祖宗进食之意,无论食物的好坏,都不例外。

  火在红苗人的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生存意义。这是与红苗人迁徙过程中,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在猎食过程当中传承下来的规矩,就是红苗人的子嗣不能随意从火堂的中间跨跃的,否则视为对祖宗的不敬,不然就要罚跪火坑的坑沿石的,目的是谢罪祖宗,祈求祖宗原谅。在红苗人的家中,随时都有存火的习俗,家中的火坑里永远不能断火种,这是红苗人在艰难的大自然生存中对火种形成本能的反应意识,如果火种熄了,上别人家讨火到第三次,人家是不会给的,一回笑二回骂三回就扫地出门了,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火在红苗人的意识形态中渐渐淡漠了,只有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在刻守着这一条古老的戒律。

  红苗人的葬礼

  红苗人的葬礼,如今已经慢慢的退去原有的原始行为方式,大多已经被汉人同化了,保留下来只是一些表面化的丧葬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红苗人的思想也解放了,担架抬尸这一古老的行为方式已经不存在了,超渡亡人的葬仪依旧保留下来,过程繁琐异常。安葬前后由沐浴、整容、着装、报丧、入殓、守灵、出殡、退魂、烧绳、复山、祭祀等过程。

  在老人病危,命在旦夕之际,亲人将其抬至火坑边临时的铺睡,立马派人“赶信”,通知老人的亲人子女到堂“侍后”,也就是量老人的后事料理。当开始断气时,置一盆于床前,烧落气纸钱,焚香三柱,其膝下大儿子将其扶坐于铺,扶之落气,也叫“接气”,子嗣接上气了,后继有人,发财发富一说。落气后,亲人始哭,且鸣火药枪三响报丧,为使之瞑目,随即按死者眼皮,并将双手握成拳头,两足伸直,且幼两个长者去水井取水为死者沐浴。取水时,丢几文钱于井边,烧香纸后在取水,以示将钱买水,随后由孝子替死者洗身。取水于鼎罐烧温,倒入盆中,用一块新白布为帕,洗身极简,主要将面部洗净,身上由则帕子由小腹往肚脐眼抹三下,子女跪呼老人“洗身抹汗”,有族中长者高呼一洗贫,二洗困三洗病,洗毕。就将白帕子放入盆中,在置于床脚下,随后孝子以手在死者胸口抓三下放入自己的荷包,意为把荣华富贵抓回,不让死者带走。如死者牙齿完整,如死者牙齿完整,须敲掉一颗,以表死者年事已高,民俗有称“凿齿之民”。男性死者,还要剃头修面。沐浴后,为死者整容穿衣,寿衣多以棉衣或丝绸为料,精心缝制而成老衣;所穿件数为奇数,男性死者着长衫外套马褂,腰带置于腰上,而不打结,衣合拢而不扣,左襟在下,右襟于上,与活人相反,谓之“敛衣工衽,结绞不纽”,以6尺长的条布包头,足穿鞋袜。穿百褶裙, 上身着死前精心缝制的老寿衣,衣襟着法与男性同,左手握一张毛巾,可佩带银质首饰,禁带铜、铁质东西。着衣毕,停尺于长6尺,宽2尺之木 铺就竹席床瞳,灵堂设于堂屋中,死者头朝神龛,足向外,首部灵床旁点菜油灯一盏,谓之“长明灯”。供桌放有饭食酒肉。奠祭死者,灵床前置一贫,作焚烧纸烛用,孝子及亲友送来布单均作死者垫尺用,孝子置于面,女婿置于里,亲友置于底,孝子之布单为6尺2寸,余者6尺,凡送来布单,均撕一小块布条退给送布单人,系于衣带上,谓为“退魂”,死者不遮蔽面部。停尸毕,请巫师择吉确定葬期时辰后,派人给亲戚朋友报丧,报丧者每路二人,先近后远,每到一家,不吃饭也要喝杯水才离去。亲友闻后,备祭礼物前往悼祭。一般亲友前往悼丧邀约七八人跟随,带几十斤大米,布单一床,鸡(鸭)一只,酒数斤及香、纸、鞭炮等。属女婿者奔丧须抬肥猪一头,大米数斗,糯米饭一挑,以及帐单、酒、鞭炮、香纸等,另请唢呐,吹吹打打前往奔丧。死者为女性,办丧事多征求其舅意见。为死者守我为妇女,灵柩左右两侧安放简易木凳。宾坐右,主坐左,拆右边内板壁给宾客坐之守灵,出殡后三日再请异姓客人修复。凡来吊唁奔丧之妇女,一到灵堂皆哭丧,男人少有哭者,不哭丧之妇女被视为不悲痛或不会歌哭。哭丧歌从来无师教,全是临时触景生情而作。哭歌者,声泪俱下。配偶诉说夫死后,拖儿带女之辛苦,守寡立业之艰难,遇事无人商量之寂寞……表达对死者深情厚意和寄托哀思。姑娘儿媳诉说老辈养育之恩,此后无人教诲、生活难以料理。亲属朋友多哭诉死者生前为人的美德,勤劳一生。哭歌者,悲切切泪涟涟,闻者无不伤心掉泪。深夜守灵,法事毕,男嗣睡于灵左,女嗣睡于右,男守天门灯置灵柩上,女宁地狱灯置于灵柩下,同堂屋守灵。

  超渡亡人在入殓后,法师开始启坛、剪纸(关津渡口通牒文书)、开路(开方破狱)、诵经、悬幡挂榜、过炭、请水、打鬼王粑、上祭、发孝、绕棺行道、散花、辞临、发架、打井、下葬、买山纳气、复山等一系列过程。

  如果,超渡的亡人也是法师的话,入殓之前还要为其开天门,在开天门时,必须请三位大法师,第一位在正坛支持叫主麽公(地),第二位在楼上设中坛支持叫人麽公(人),第三位在屋顶设高坛叫天麽公(天),三位大法师一起做法,从堂屋灵柩的正上方打开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天梯直至屋顶,在两根长竹竿上绑上三六步用杀猪刀刀刃朝上做成的天梯,由亡人法师的大弟子光着脚背着灵魂升天,如果做法的法力不够的话,送亡灵升天下来双脚血淋淋的滴落在灵柩上,人们说这是亡人法师红升天师,否则是白升天师。

  红苗人的发丧是整个葬礼当中最具气势的场面,当辞临过后,也就是红苗人所说的,跟老人吃最后一顿饭,所有是老人这根根脉发出来的子嗣,都跪在灵前用手抓簸箕里饭菜吃,边吃边哭,追悼老人的孕育之恩,接下来就是殿酒,敬酒之意。时辰已到,鸣枪三响,以示发丧。亲朋好友待起灵,在灵柩上放一大碗彤红的火石,法师穿着绣团龙纹法衣,头戴冠扎,手持利斧在震耳欲聋的响器声中,把灵堂内的一切灵柩饰物砍下拆走,斧子又在门柱上下左右各一斧,通告门神让路,用力把斧子往门外一丢,回身持起尖刀站在灵柩后面的神龛前,此时,打击的响器停了,对准灵柩上的火石碗,高声喊道,告诉亡人发丧出门了,手起刀落,锣鼓喧天,火星四溅,起灵人不顾火烫之凶险,孝子各把门边,防刮蹲到灵柩,随着后面扫灵的烟尘,轰然抬出门去了。

  红苗人葬礼上的乐器,也叫响器,多以打击乐为主,以锣、鼓、钹、铙、铃等响器为法事伴奏,铿锵有力,节奏明快,震撼人心,而唢呐、芦笙是“八仙”用的吹奏乐器,原本是八位乐手吹奏的,如今大多都已失传了,吹奏的都以哀伤忧人、催人泪下、抚慰丧家等曲调营造丧痛的气氛。响器的打击是有路数的讲究,如长路引的打法,是指引亡人如何上路升天,回归故里的;九路梅花,是再现亡人身前的一年四季变幻;画眉跳架,是重现红苗人自古就有训兽养殖的习俗;山高水远,是反映了红苗人跋山涉水的迁徙途程。响器打击的变幻路数甚多,组合应用,颇为研究,据老者说,共有九九八十一种变化,失传已久,如今剩下的有十余种打法而已。

  红苗族的古肴

  辣骨

  当腊月走近了,年关也就不远了。

  在花甲乡龙三盘村的红苗族山寨里,在测日而定的杀年猪就会到来了,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杀猪声,那好吃的辣骨制作就从这一声声的叫唤中开始了。那红苗人家一年一度的辣骨制作是必不可少的,是红苗族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腌制肉食菜肴,究其因:一则是为来年三四月份天干地旱的时候,贮备即营养又可口的山上菜;二则是应对家有来客的招待,即地道又方便的家常菜,以美味可口、香辣闻名,在红苗族山寨里倍受亲睐,让外来客人尝上一点,都会感觉很香、很辣,随即赞不绝口。

  有山歌唱道:

  十冬腊月剁砧板,连筋带骨一锅剬。

  坛存罐装姜骨拌,辣子土酒红丹丹。

  苗家辣骨一坛坛,罐罐香辣飘两山。

  三月下地不用菜,抓上点点四方观。

  辣骨,是红苗族先人在日常狩猎中,在缺水少盐的艰苦条件下,不洗肉食就直接腌制而成的方便菜,为保存食物而采取最为原始的粗犷的贮藏方式,随着红苗族人从江西到贵州,再到云南的戍边历程中,与神秘的红苗傩愿历史一样久长,传承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事象,在历经数次迁徙的红苗人饮食文化历史中有作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一首山歌唱:红苗子做爪骨辣,有菜无菜坛子抓。上山种地不带盐,辣骨做汤把饭下。

  辣骨的制作水平,是红苗族小伙子在择偶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小伙子要‘探媒’时,会委托人从侧面打听姑娘家的底细,辣骨做得如何,鲜亮程度,是将来红苗族姑娘做‘厨娘’的重要标志,也是待客的脸面。红苗族姑娘在娘家时,必须最先学会用肉食腌制鲜红可口的辣骨。姑娘在出嫁前的头一两年内,母亲会手把手交授肉食腌制的工艺,一定要熟练掌握好姜、辣、酒等佐料的配比诀窍,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辣骨来,只传女不传男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有歌傩句这般言道:妹伢辣骨黑渣渣,将来嫁个大哑巴。辣骨做得红艳艳,出嫁日头是神仙。

  如今,红苗族的生活,在人们眼里就像宋祖英唱的那首《辣妹》一样香辣,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出门怕不辣,抓一把辣‘骨’会说话。

  红苗族的辣骨,这一辣胜佳肴,这一香飘远方,这一红像太阳,辣骨的色、香、味佐料着红苗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在世人的关注和红苗人的不懈努力下,红苗族的辣骨将会成为民以食为天的千古佳肴。

  打粑粑

  当红苗人过了冬至后,家家户户开始晒糯米,为的是帮亲戚还傩愿而做的准备,到时候添供上一点糯米做陪神粮,祈求傩神护佑来年家境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这样一来,就有了一家之神供百家之饭的说头,送来供粮的家家户户都想在傩神面前讨要个说法,当地管这一说法叫傩神的“讲章”,而师法先生很专业说是“问卦”,百家之粮叫“兵粮马料”,无尝添供的,有多少人家送来就做多少粑粑,一大一小两份,大的是神粮供奉傩神,小的是回粮返还百家。返还百家的小粑粑是法师先生用“五雷令尺”画过“福章”,用咒语“辞封”过,洒上“法水”的神粑粮,老人们常说吃了傩愿的小粑粑可以去百病、辟邪鬼,先生的咒语略知一二,就是去时白云盖路,来时百草藏身。

  百家送来的粑粮,食色红白不一,但斤两均衡,是要用老秤的一斤二两,全部混合后的糯米色子白里透红,颗颗粒粒都要圆滑饱满,确保打出来的粑粑做到色香味俱全。然后在红苗寨中找12个头胎生女的妇女组成蒸饭的玉女星,专门负责粑粮前期制作过程,就糯米的浸泡、水抄、一煮、上笼、上气、二蒸、出笼等制作要一气呵成,中途出现什么意外,长者言道神气衰,败亡象,主家将来人丁单薄,一脉单传也。接下来就是找12个头胎生男的男人组成金童星,专门负责粑粑的制作了,在玉女妇女们蒸糯米饭的期间,用长1丈2尺的大桃木砍成U形的两头不封口的粑槽,放置在院坝的中间,用长略6尺的荆竹削成打粑棒。这时,蒸饭的女人一声高喊——出笼喽!在粑槽的两端各站着6个自由组合的金童星男人摆开架势,手持小碗口粗细的打粑棒等着刚出笼糯饭倒在粑槽里,就卖力用打粑棒杵着粑槽里的糯饭,高声呼喊着——打粑粑咯!——嘿咯嘿!

  在院坝围观的人也咐声道:——打粑粑咯!——嘿咯嘿!

  一打傩,二打粑,三打主家发咯嘿财!

  这时,那粑槽里的糯饭在势均力敌的来回捣鼓中,越来越粘稠,粘连得更加厉害,粑槽在一来二去的粘连推动中,在院坝上来回的流动着,偶尔出现的“事故”,也就是一边倒的情况时,粑槽里的粘粑飞出来了,逗得旁边人捧腹大笑,主人在旁边会大声说道:粑粑落地不粘灰的。

  但,用不了一会儿的功夫,粑槽里的粘粑就要出槽了,可,也累得两帮打粑人满头大汗。那第一槽粑出槽,打粑人轻轻地用粑棒把粘粑杵成一大团,慢慢地挑起来举过头顶,在法师的指引下进了神堂对着傩神“献粑”,回身出门围着院坝里的人群绕三圈后就“开揉”了,那粉红色的粘粑,在人们的手里不断揉搓下,一个个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竹编的圆形的大摇箱里,可诱人食欲,小孩子围着摇箱边,佝着腰伸着手指指认着小粑粑说,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不停地嚷嚷,希望自个儿的老人早一点把自己的名字,用粘糊糊的手指给按上去,等一会儿供完了神,好早一点带回家享用喽!

  这就是红苗人的打粑粑,粉红色的粑粑,打出了红苗人的心结——打粑粑还傩愿。

  红苗族的傩愿

  在云贵高原上,中国仅存的红苗族傩愿,多年以来一直静悄悄地隐匿深藏于偏乡僻野间,人来不被外界所知晓,在当地也被传得十分的神秘。坡背后是一个有着四十多户三百多人的村子,距富宁县花甲乡仅有6公里的路程。村民均为麻、龙二姓,都是红苗族。寨子依着高耸的“云盘山”半腰,地势奇特,山路崎岖难行,草深林密,风景宜人。坡背后地外山区,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形态的影响,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与外来文化的接触很少,这就成了红苗族傩愿在当地村民中举行最为盛大的祭祀活动一直以来倍受村民的喜爱,傩愿才得以留存下来。

  红苗族傩愿的本源

  红苗族的傩愿,也就是中国傩戏中仅存的阴戏。“傩愿”源于巫,其意为“驱逐厉鬼”或“驱邪纳吉”,是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现象和古老的传统文化事象,是中国远古时代人们为了驱逐厉鬼迎奉吉祥所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傩”是一种古代礼仪,源于原始的祭祀歌舞,在经历了三千年之久的历史演变中,又从歌舞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特的原始傩仪。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独具特色风格的原始的文化事象,从先秦开始至今依然保持着古朴的文化艺术原形,显得特别的神秘了。

  从傩的本义来讲,就是“行有节也”(《说文解字》),《诗经》中就有了“巧笑之磋,偑玉而傩”的说法。在中国的文字当中,傩是一个奇奇怪怪的字,把它拆开来看,左边是一个“人”字,右边是灾难的“难”字,合起来看就是人有灾祸、疾病之意。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灾祸和疾病当成是鬼神作祟,被一种超自然力所左右,于是就头凶恶的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之声,来驱逐鬼怪疾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傩仪。在举行傩仪当中往往要手舞足蹈,就形成了一种以歌舞的形式反映了人与鬼神争斗社会内容的原始艺术。在民间主要停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下来的世俗事象,在红苗族仅存的,具有独特宗教色彩的仪式中,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现象,傩承载了红苗族最为原始的驱动力量:刚劲、血腥、坦然、古朴,还十分尊严,因此被称为人类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红苗族的傩愿,出现在云贵高原上,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由原来的傩歌傩舞变成了傩愿,主要是以酬神、驱鬼、许愿、纳吉为主的称之为阴傩。目前,仅存于花甲乡坡背后的阴傩,前身叫“元皇宝坛”,授有宝坛大印“道经师宝”,共有18坛。在文化大革命时损失殆尽,而今仅存3坛,就是今天的傩愿,它的传教祖师爷叫麻法刚。在开坛请师时,傩愿先生要从麻法刚请起,一共是一百六十六位授业祖师。而今活动在坡背后一带的七旬傩愿先生麻法林老人介绍,从明朝初年,明朝皇帝为扫除元朝残佘势力,大量的调集东南的军队南征云南,尔后又设贵州省,在贵州大量屯军以巩固在西南的统治。由于大量的屯军及眷属移居贵州。红苗族的祖先从江西随军南征云南而到了贵州的火红盘沙县,也就是如今的贵州盘县,后来元朝末年红苗族的家族势力越发的强盛,山高皇帝远不服皇帝的节制,自称了王,后来就被皇帝出兵围剿,而今的麻、龙二姓就是外逃到云南的,东躲西藏在云南偏远的乡野山间。在解放以后,家族中有点文化的人根据祖辈们的讲述写了一本书,就是现在的《路程记》,讲述了红苗族的一个祖先征调云南边陲的过程,也就是如今的傩爷神。于是,后来的人用保留家乡的各种传统习俗、礼仪来平衡心理和寄托对故土难离的深深的眷恋之情,这就是使得红苗族的傩愿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的缘由,通过对祖先的许愿使之回归故里,举行的一种原始的祭祀活动。

  古朴的面具艺术

  面具,是红苗族傩愿的主要标志。目前,仅只保存了18付面具,其佘的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已经无法复原了。在红苗族的祖先迁徙过程中,因受湘、黔本土文化的影响和根据当地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物类型,创造了比较世俗化的、地域化的、民族化的和脸谱化的面具艺术,具有原始粗犷、质朴稚拙、风格浑厚、写实性强的艺术特征。面具可分为:男、女、老、少、文、武、鬼、神、僧、道、丑等11种类型,各个类型的面具都是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从不重复。有的慈眉大眼、宽脸长耳、面带微笑、柔和协调,显示其很正直、善良,温和;有的线条粗犷、轮廓鲜明、形象诡异,气势哆哆逼人;有的五官端正,眉目清秀,显示出淳朴忠厚的个性;有的细眉小眼的,令人着实讨厌,给人的感觉是没一个正形;有的龀牙裂嘴,面目狰狞,于荒诞中表现出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这都在造型艺术上特别注重不同角色性格的深层刻画,在造型上特别注重角色性格的深层刻划,凝结了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美的实感,表现出面具制作者的聪明才智。

  在红苗族的傩愿中,这些具有很高民族传统文化内内涵的以本质细密、松软、不易开裂的杨柳树木材制作的面具,经过世间制作人大胆富有想象力创作出来风格、形态各异的,雕刻美、工艺美、造型美于一体的面具,那种古朴、神秘、奇特、独异、滑稽的美会令人浮想连翩,吧为观止。

在红苗族的面具造型中,跟中国神话中的神祇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如开山大将、土地老爷等;还有民间传说的人物和市井小人,所以,在人物造型上五花八门,姿态万千,形象夸张,历史,世俗,故事人物真实,造型类型大致可分为:狰狞类,如:开山、判官等;慈善类,如:土地老爷、和尚等;刚直类,如:傩爷、傩娘等;滑稽类,如:秦僮(歪嘴)等,这些类型的面具造型、神态都栩栩如生。

从这些面具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红苗族在傩愿中创造了神奇的艺术魅力,在众多的民族传统文化中,通过一枚枚面具的本质、刀法、着色、造型特点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像一朵朵美丽的奇葩淀放在东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神秘的傩场

  在红苗族的傩愿活动中,气势宏大,十分热闹,过程繁杂,但都很严谨。据当地的老先生麻法林说,每年的正月初三要为“元皇宝坛”招兵买马,也就是所谓的“庆坛”,以维护坛门的兴旺,也是收徒讲法授业的时机,也是一年一度的开光大典,在开光大典中要经过启师、行坛、接引、接盖、朝五营、下马、造桥、造牢、造席、下定马桩、封牢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朝五营的活动中,就像阅兵式那样,尊请列位祖师爷临坛亲封,以卦子中的中平顺卦为得令听封,为招来的五营兵马大帅挂帅封印,在本坛师父的法引下,检阅九洲五营兵马;在造席活动中,此时也是迎接贡奉神灵的时候,以“三生”(猪、鸡、鸭)为主的诸多祭品酬神纳吉,以保一年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在造牢、封牢的活动中,是收录封押诸多厉鬼于神坛之下的地窖里,让那些妖邪厉鬼不在人间作祟,道场上的气氛十分严谨,锣鼓喧天。

  此后到了五月份时,谁家要有大前不见古人小灾什么的,就要设坛“许愿”,让鬼神有一个“念想”,承诺到了冬至以后,就大开坛门为将要回归故里的鬼神兑现人们给予的承诺,也就是“灾愿”,通过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才能够让远离家乡的鬼神回归故里。一般来说,许灾愿的祭祀活动很小,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还愿”是红苗族傩愿的重头戏,也是岁末年尾最为热闹的祭祀活动。在“还愿”活动过程中,要经过启师、行坛、接引、接盖、造桥、下马、安益、发功曹、交生、造席、上熟、开光、先锋、开山、出土地、腾生、进标、开洞、圆洞、出老判、勾愿等一系列重大的祭祀活动,可以连续几天都没有重复的法事道场。如有在哪一家开坛“还愿”,第一天是剪纸扎洞,所谓的洞就是桃园洞,也就是在主人家的堂屋中央用各种各样的彩色纸扎一个拱形的花楼,剪一些飞禽走曽装点着,还愿的说法就是“掉飞掉挂”,让人进了堂屋,好像到了一个神仙居所似的,还有就是打粑粑了,用一根1.2米长的盆口那大的香木做成像猪槽一样,把蒸好的糯米倒在槽子里面,在槽子两头各有六个人用碗口粗竹棍来杵槽中的糯米,直至杵成粑粑为止,那一个槽子被放在院坝中央不固定,两头的人好像在做一种最为原始的竞技比赛,口中“傩、傩”有声,如有一边气力小了点,将被杵到院子的边沿,惹得全来帮助人整整笑了一下午,最后杵好的粑粑由12根竹 高高举过头顶,在老先生唸唸有词的吟颂中,放到主人家跪举的托盘中,代表十二位傩神大将给予食粮,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项活动挺好玩的;第二天就是开坛启愿,从启师、行坛、接引、接盖、造桥、下马、安益、发功曹、交生、造席、上熟、开光、先锋、开山、出土地、腾生、进标到开洞,锣鼓不停,热火朝天,也就是老先生忙碌不停的一天了,到了夜上,就一一演上和尚、秦童、八郎、开山大将也就是人们最爱看的段子了,扮开山大将的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唱着古朴的粗犷的歌曲,记得唱词中有一段曲子这样唱到:哥是远方一只雀,飞到主家无着落,站在枝上枝又断,站在叶上叶又落…就会有姑娘们对上好听的歌曲想要留住开山大将,让他来主人家赶傩场,开天辟地,让那些妖魔鬼怪惧怕他那恐怖的面容,扮演开山大将的人偶尔也会被姑娘们弄得对不上来词的时候,惹得人们哄堂大笑了,说到开山哥哥也不怎样了,急得开山大将在堂屋中央空走了几个来回;第三天,也就是圆洞勾愿了。在这一天早上,就是所谓的傩愿,像正常的酒席一样,会有很多的亲戚朋友赶吃酒,就开始用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打架”,戴着土地老爷面具穿着一身蓝黑长袍的人,成了众矢之敌,一把把的豆腐渣打在他的面具和身上,他回头用手中盘着蛇身人面像的拐扙向人群中乱扫一下,又继续唱着,打完豆腐渣后,在老先生的指引下帮忙拆去头一天扎下的花楼愿洞,在堂屋中央摆上土地酒,酬谢天门、山神、六蓄、秧禾、菜园、把熬、桥梁、街方、量山九位土地老爷给予的食粮开光,从来帮忙或是吃酒的亲戚朋友当中找出九位喝酒海量比较大的人来代表九位土地神,在傩坛先生的卦子打过之后,祈祷九位土地神保祐,决定要喝多少酒能够如愿以偿,老先生说道:“阴三杯阳四盏,中平顺卦十二碗”,这样子一天早上下来,可是醉倒了好拔人了,人们看热闹就更加起劲了,看谁能够经得起土地酒的折腾,到了最后封神勾愿了。

傩愿在很久以前,只是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而今经过这些年有文化的徒弟收集整理,已经有了10种唱腔的科记,如:先锋科、开洞科、公曹科、祖师科、路程记等,从保留下来的科记当中不难看出,大多数都与民间,民风,民俗信仰相关联,大都是酬神祈福的祭祀内容,戴着独特的面具,穿着很是讲究的服饰,手舞足蹈地演绎着人与鬼神斗的原始的祭祀活动。

  红苗族的麻布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变迁中,红苗人是最先从狩猎中学会取兽皮制作衣服,用于裹体遮羞的民族之一,后来在迁徙中发现火麻皮,可用于织布,红苗人通俗叫编布。织布用的机子很原始的,手工艺程度不高,编出来的布是麻黑色,有火麻皮干枯后的留下本色,所以叫麻布,传承至今几千年了,依然没有改变。

  如今,红苗麻布编织的手工艺十分复杂,随着现代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也渐渐淡出红苗人的生活,把红苗妇女从编布的辛劳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参与到家业发展上来,破出男耕女织的旧习。

  红苗人是勤劳的民族,红苗人都有自己编布的习惯,在农闲时就开始一年一度的麻制作,在赶集、走路、茶余饭后都能见到红苗人妇女后腰上系着一大指粗麻皮,凭着娴熟的手艺不停地搓麻接线,原本粗糙的麻皮线经长满老茧的巧手,一丝丝一缕缕地接起来,绕在手背上,把手背绕得像牛头般形状,真正做到了丰衣足食的地步。

  红苗麻布所用的麻制作工艺最复杂了,制作的流程繁琐。首先是种麻,有歌吟:

  三月苗人种火麻,身摇裙摆地开花。

  七月麻杆炕包谷,麻皮割破手指丫。

  在麻种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凉麻杆、取麻皮、剔糙、分麻、捣麻、洗皮、理麻、接线、洗线、纺麻、赶麻、一煮麻(火灰为煮料)、漂麻、风麻(阴处凉干)、绕线(8字线)、煮线(二煮麻)上架、穿梳(把麻线一根一根地穿入梳子状用于改变层线)、编布(线头系一腰座)、滚麻(石碾子压布)、三煮麻上色(白火灰)等一系列制作工序,才能从粗糙的火麻皮上取出麻布来,所以红苗老人常说,苗子是直来直去的,畅快淋漓,苗女则是粗中取细,笑露凝媚,柔美至极。

  红苗人的麻布编织是所有民族纺织当中最简单的一种织布方式。当麻线制作好后,在家中侧屋空室里,立两根木杈,把梳理好的麻线绕在一根小碗口粗细的木滚子上,用竹片分层次紧裹,麻线一头系于腰上绷直,在穿梳的下面置一付踩板,两反复蹲踩,麻梭来回网络麻布纬线,就这样一点一点编织,听说最厉害的妇女一天到晚不停的编织可以编得一尺麻布而已,可想而知,那句老话男耕女织是有其道理的。编布的人累了,只需解下腰上的麻线头往木滚子上一卷,系好了一收就可以走人,这是红苗人在迁徙中找到简而易行的编织麻布的方式。人常说:

  三月开桃花,苗子就搬家。

  麻布裹死人,一春搬一程。

  这一来,红苗族有了神秘的傩神,就有了粉红的粑粑和辣骨,都是红苗人精神和物质上的食粮,在红苗人迁徙的途中不可缺的路粮,那是迁徙的血路染红的傩和粮路文化,传承至今,已有千历史,在红苗人的生活中,绽放着一朵朵红色的奇葩。

 


分享按钮>>天合重阳 (亲情篇)
>>北宋时期的名门望族——临淄麻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