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遗产之谜

    中华贾氏网 2012年8月30日 万家姓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肯定,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越来越收到世界很多货价的重视与保护,我国虽然起步较晚,然而也开始渐入佳境,这对地大物博的五千年文明古国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然而这也给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提供了更好的空间,让它们得以流传。也让越来越多的世界人了解我们中国文化。让中国稳稳占据世界强国的宝座。 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比任何其他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尤为重要。尤其对我国的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明,更是要稳稳地守护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有关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所谓的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代表性的门类通常是音乐和舞蹈。有时将杂技、相声、魔术等也划入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4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 昆曲(原应为“昆”),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二. 我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不易保存,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都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例如:民歌,民间文学等。其次,保存的方式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手工技艺都是采取一种独特的方式保存。例如,采取传子不传女,传女不传媳等方式流传到现在。这就难免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家没有儿子或者没有女儿,也就是说这项技艺没有一个继承人。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这项技艺失传。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许多手工技艺,但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这也就造成了许多考古界的谜案,例如“悬棺”之谜,虽然现在对于这一谜案有多种解释,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恐怕现在谁也拿不出一个权威的说法。还有中国的传统医药技术,西医的进入对我国传统医药的冲击,造成我国许多传统医药技艺失传。许多人在得病之后,首先选择的是西医,这就导致很多医生不再重视中医。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上采取了一种照单全收的方式,而且还将自己的文化摒弃。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起步很晚,在这之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几乎处于没有的状态,由于其独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工作难以开展。往往为了保护某个项目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比如说:在保护中国传统艺术:皮影戏时,就下拨专项资金。而且采用了许多方式不让它失传,甚至安排专门的人去学艺。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颁布过一个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没有法律保护的状态下进行的。 我国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很多人瞧不起民间艺人。比如:我国从古到今瞧不起唱戏的人,所以很多地方戏曲失传了。云南的地方戏曲昆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幸好及时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才避免了昆曲的失传。而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有些东西留下来没有用。而且在我国有这样一个特点:许多的手工技艺都是在为了谋生的前提下才产生的。这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在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往往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将自己的技艺流传下去,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 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在这里以赫哲族的民间艺术为例说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的不足:赫哲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的民间艺术主要包括:工艺美术.舞蹈.音乐等
a.50年前,赫哲族民间流传的有弹拨乐器口弦琴。口弦琴的形状像铁把锥子。弹奏时左手拇指顶住琴把,食指和中指夹住琴框,把琴放在上下唇间,以右手食指弹拨琴的舌簧头部,用气息来控制音节和音调。声音小而单调,过去多是妇女在家中弹奏,现在在民间亦难得一见。
b.赫哲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主要使用和表现在传统服饰上。早年穿的衣裤、鞋帽和被、褥上都绣有各种图案。衣领、衣襟、袖口、下摆、围裙、裤腿、帽耳、鞋面、烟荷苞上绣有云纹、几何形和各种花朵、蝴蝶等。有的是用鱼、兽皮剪成图样,染成各种颜色制成拼绣和补花。还用各色小布块剪成三角形、方形、菱形,拼缝成被、褥。现在带花纹的衣服不多见了。年轻人也不习惯穿古式民族服装,其服装与汉族的衣服基本一样,无大差别。花鞋还有穿的;但无人穿云纹花样的鞋。
c.赫哲族的剪纸艺术富有民族特色,剪的各种鱼、兽、禽、蝴蝶和花卉等,栩栩如生,美观大方,雅致精巧。雕刻和绘画主要施于家俱和桦树皮制做的器皿上。早年的木制家俱、器皿,特别是桦皮盒子都刻着非常精细、均匀、协调的花纹,有的还钉缝上铜钱,很美观。桦皮工艺品主要有烟笸箩、针钱盒、小箱子等,图案有云卷、蝴蝶、花草、鹿、猎犬等。桦皮的颜色基本上有两种,表面是金黄色,里面是白色;器皿主体为金色,上贴白色图案,协调悦目、美观大方。有些桦皮制品不用线缝,而用刻扣咬合,严密牢靠,精巧细致。绘画则多以植物、动物和神偶像为主题,一般比较抽象粗拙。目前,能制做桦皮工艺品艺人极少。会制做鱼皮民族服装的艺人只有尤翠玉一人,她今年已经75岁了。
d.赫哲语已成为濒危语种。赫哲语是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的一种语言,但没有相应的文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通过赫哲语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承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酷迫害和疾病流行等原因,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人口锐减,1948年时仅剩300余人,赫哲语的使用情况也因此深受影响。安俊先生利用1982―1983年的调查资料写成的《赫哲语简志》一书讲到:“一般来说,现在的情况是,55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55岁以下40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的话语,30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语言学博士何俊芳副教授2002年秋调查,目前在赫哲族聚居区,能够使用赫哲语进行交流的人已不足20位。
就语言的使用范围而言,赫哲语目前主要使用于家庭内部及部分人之间的交流中。在家庭内部,会赫哲语的老夫妻之间一般也用汉语交谈。可见,赫哲语的使用已经从家庭内部后两代人的交际生活中消失。
e.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上,老的民间艺人差不多都去世了,新一代人又不能及时掌握,这就是得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不能很好的衔接。这也就说明我们没有做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的问题,才使得一些民族的东西在日渐流失。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及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现象,只是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人口较少、聚居地较小、原先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相对来说其文化变迁的表现更明显而已 ; 针对这种不可避免的发展变化,以及鉴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事实,如何把流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变得弥足重要。在这里提出两点建议,当然他也可以运用到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第一,我们要尽快把民间流传的尚未发掘整理的各种民间艺术(包括技艺),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把相关的文物收集起来,需要传承的部分由政府和科研部门组织财力人力把技艺学习继承下来。不能以“活”的形式保留的遗产,以“死”的形式保留下来也是好的。
第二,我们可以对优秀的民歌曲调加以改编和提高,创编出新的但仍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民歌;也可以在传统曲调下填写新的汉语歌词来演唱。
诸如此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存在很多,像地方戏曲,各种中医传统医药技术,民歌,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他们都是民族的。有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一旦流失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只有将其保护好,传承好,才会使中华文明永久的流传下去。


分享按钮>>贾村古迹
>>千年古迹贾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