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氏当代人物】童昌茂, 义乌迪拜经商第一人
- 中华童氏网 2009年2月20日 童伟
义乌迪拜经商第一人
到远在中东的海湾国家阿联酋经商,对于现在的义乌人来说,已是极平常的事了。但是,如果把时间倒回到1996年以前,那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
2004年7月23日下午,笔者采访了第一位“摸”到阿联酋迪拜市场的义乌商人童昌茂,请他谈当时如何闯迪拜市场时,这名37岁的中年人,感慨良多。
出 发
1996年,童昌茂刚好30岁。俗话说,三十而立,但童昌茂审视了一下自己所走的道路,颇不满意。初中毕业后,他曾在义乌市的二轻企业做过临时工,尽管努力地干,可没挣到多少钱。1994年,他被表姐夫请去在篁园路百货市场一起做自行车生意。然而他又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已不再是以前那么受宠的家庭“三大件”之一了,市场销售每况愈下。眼看自己的生意路走得并不顺,童昌茂坐不住了,他的脑海里涌动着一种新的冲动。
一名精明而视野开阔的上海人,改变了童昌茂的从商之路。这名上海人对他说:“敢不敢去阿联酋闯一闯?那可是一块经商的黄金宝地哟!”“敢!怎么不敢!”血气方刚的童昌茂几乎忘记了自己只有初中文化,什么外语也不懂,而且以前从未出过国门。
嘴巴硬,可心里毕竟有点虚。于是童昌茂约了另外两名朋友一道去。3个人按照上海人的要求,筹足了每人5万元的介绍费,交给上海人。
1996年8月的一天,童昌茂等3名义乌人跟着那名上海人,在上海虹桥机场登上了去阿联酋的飞机。
连续飞行9个小时后,飞机终于降落在阿联酋的迪拜市机场。他们稀里糊涂地跟着上海人住进了他安排的一个住处。接着上海人让他们乖乖地待在房子里,不要乱跑,就不见人了。原来上海人自己忙自己的事去了。过了几天,童昌茂等几个人便坐不住了:难道我们是到这里干吃干睡的吗?可一打听,原来这儿离迪拜市还有30多公里。“管他呢?咱们去迪拜看看!”3个人便壮着胆,靠打手势,用计算器,直奔迪拜市。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中东海湾是个是非之地。伊朗与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战争,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不断摩擦,离这些战乱国家并不远的阿联酋能安宁吗?可事实偏偏与人们的想像不同。阿联酋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战乱,反而变成了中东地区真正的经济中心和贸易集散中心。迪拜是阿联酋7个属国中的一个,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因其交通、运输的便利,其市场贸易的辐射面已达北非、中东、南欧、南亚、西亚地区,辐射的人口有13亿之多。中东国家盛产石油,其工业也局限于石化领域,日常消费品绝大多数依赖进口,这为迪拜形成小商品集散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阿联酋人十分富有,这里的治安环境特别好。这一点,为童昌茂一行顺利闯入迪拜市场提供了方便。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童昌茂对记者说。在迪拜市的木须巴扎小商品中心,他们用打手势、按计算器、用钞票比划着,艰难地做着市场调研。经过10多天的反复运作,童昌茂已经看到了迪拜市场潜在的诱人商机,而同去的另外两个朋友却因为那些国外商人不够友好的目光,还有严重的语言障碍所带来的诸多不便———而失去了到迪拜经商的信心。
5万元钱的介绍费、带去的钱很快花完了,但童昌茂的内心却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重返迪拜!在回国的飞机上,童昌茂暗下决心,并计划着下次到迪拜的行动计划。
挫 折
1997年3月,童昌茂在另一个上海人的介绍下,决定再飞迪拜。这一次,他一个人交给上海人15万元人民币,条件是对方不仅要为他办好签证,还要帮他在迪拜站住脚。上海人答应了。
1997年6月,童昌茂在迪拜用15万迪拉姆(1迪拉姆相当人民币2.3元),注册了自己的贸易公司———阿联酋迪拜东方之星贸易有限公司。他又通过家人与义乌市苏溪镇的一个服装企业主达成合作协议,并将该企业的服装一下子发了价值100多万元13个货柜的衬衫到迪拜市场销售,售后收益对半分成。
货到迪拜后,童昌茂天天拎着样品,带上计算器,到市中心的各店面推销。迪拜的气候十分炎热,豆大的汗珠把童昌茂变成了水人。令童昌茂始料不及的是,由于这批衬衫,不是尺寸偏小,就是颜色不对,规格不符,100多万元的衬衫,堆在仓库里几个月,一件也销不出去。想贱卖了事又不行,合作伙伴不答应,惟一的办法是请合作伙伴到迪拜商量处理。苏溪服装企业的合作伙伴闻讯赶到迪拜,一看也傻眼了,于是两人忍痛以3元人民币一件的贱价把100多万元价值的衬衫“送”给了外国人。
钱没有挣到,反而亏了50多万元,童昌茂这时才感到自己当初有点太冒险了。不过他并没有打“退堂鼓”。他想,在哪儿跌倒就得在哪儿爬起来,绝不能这样灰溜溜地回国。
成 功
他的目光开始转向其他商品。1997年的9月,他发现这儿的饰品比较俏,联想到义乌饰品企业多、品种齐全的实际,便开始转做饰品生意。他打电话给在义乌的妻子,让她迅速组货到迪拜。货到后,他又开始拿着计算器,挨家挨户找经销商。当时,虽然饰品销路好,但市场基本上被台湾和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或国家的商人所占领。当精明的台湾商人发觉这个来自大陆的农民正在悄悄地与他们展开竞争时,便使出了不少手段,这使不了解义乌饰品的外国商人们老对童昌茂摇头。
物美价廉,对于商人来说,毕竟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1997年10月的一天,终于有一个印度商人向童昌茂下了第一张价值8万美元的饰品订单。这是童昌茂到迪拜后第一次接到订单,这令他兴奋不已。此时的他虽然也十分渴望挣钱弥补一年多来的经营亏损,可他特别珍视这第一张订单,决定以成本价给印度商人,自己不挣一分钱。
当拥有12个品种、精致诱人的首批义乌饰品交给印度商人时,那个印度人喜笑颜开。这笔生意使印度客商挣到可观的利润,也让他真正体会到义乌小商品的物美价廉,体会到了义乌商人的诚信。其他印度商人闻讯,也纷纷找童昌茂下订单,而第一个印度客商则从此整天陪着童昌茂。
童昌茂没有忘记第一个印度商人,与他保持了半年多的生意伙伴关系。他最终还是扩大了客户面,只要有利可图,就一视同仁地与台湾、巴基斯坦、印度客商们做生意。
经营局面终于打开了。1999年10月,童昌茂在迪拜木髯巴扎上商品中心租了一个面积达130平方米的展示厅,又从义乌聘请了4个懂英语的年轻人做自己的帮手。2000年7月,又在中心租用了一间店面房,饰品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年12月,他再租了一间店面,开始从事化妆品经营。2001年,随着生意的拓展,信誉度的提高,童昌茂决定放手大干一场。他以每年100多万元的租金,又租赁了两间120平方米的大店面,柜台上的商品变成了客商十分喜爱的小百货。人员不够,童昌茂一下子又从义乌招聘了30多名年轻人,整个公司达到50多人,卸货的、送货的、推销的、站柜的、后勤的、办公的……专业分工更加细化,成为迪拜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大陆经商者。
苦尽甘来的童昌茂并没有忘记开拓。1999年童昌茂曾和弟弟联合投资在义乌市义亭工业区块创办了浙江赫赫饰品有限公司。2002年,随着迪拜市场生意的做大,他又在家乡投资1100万美元创办了浙江东方之星饰品有限公司。企业办在义乌,产品在迪拜销售,童昌茂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开拓了一条崭新的产业发展之链。
当笔者结束采访时,问童昌茂“回顾这8年的闯迪拜之路有何体会”时,他淡淡一笑:“义乌市场历经20多年不衰,靠的是义乌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比起许多创业的前辈,我算得了什么?不过我有一点感受很深,那就是创业之路不可能平坦。商场如战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是的,童昌茂的迪拜之旅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 (张年忠)
童昌茂,为迪拜客商打开义乌大门
目前义乌市场外向度达55%以上,年出口商品量超过50万只集装箱。迪拜所在的中东地区,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义乌第二大出口市场。在义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提到一个关键人物———中国东方之星控股集团总裁童昌茂,是他为在迪拜经营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打开了义乌大门。
迪拜客商叫他“中国人”
迪拜素称“中东的香港”,目前聚集着2000多名义乌籍商人。而在1996年,整个迪拜市场内还难以见到一个中国人。这年8月,在一个上海人鼓动之下,30岁的童昌茂放弃自行车生意,跟着前往迪拜,成为义乌闯迪拜的第一人。
“那个上海人把我带到旅馆安顿下来。考虑到所带的钱不多,我急着想到迪拜市场去看一看。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上海人带我去的地方并不是迪拜,而是离迪拜还有30多公里的加沙。我就打电话回义乌,找到大学毕业的朋友,问‘市场’英语单词怎么写。我的朋友说是‘ Market’,我就用汉语标出这个单词的发音。有一天,趁那个上海人不在,我偷偷雇了一辆出租车,对出租车司机说‘要到 Market去’。就这样,我终于找到了设在迪拜木须巴扎的小商品市场”。
找到市场后,童昌茂敲着计算器上的键盘,一个个摊位了解市场行情,并打电话回义乌,叫朋友把衬衫等样品寄给他。时间久了,市场经营户都认识了童昌茂,因为无法知道他的名字,就用“Chiness(中国人)”来称呼他。
童昌茂了解到:在迪拜市场的小商品大多来自中国,有的可能转了好几手,批发价要比义乌小商品市场贵四五倍。回到义乌后,童昌茂就尝试着组织货源,第一批货源是衬衫,第二批货源是鞋子。但由于文化习俗不同、国内厂家不懂报关程序等原因,这两批货都无法正常推销出去,直到几年后才销完。一段时间下来,童昌茂在迪拜结交了不少商界朋友。1997年6月,他在迪拜注册成立了阿联酋迪拜东方之星贸易有限公司。
义乌饰品出口的风向标
义乌商人灵活多变,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两次经商受挫后,童昌茂把目光转向了当时的新兴行业———饰品。
“与衬衫、鞋子相比,饰品不容易遭遇文化习俗的限制,出口相对容易。当时我的弟弟在义乌办饰品厂,我就叫他先寄来样品,几乎每三天寄一次。每天我都拿着这些样品,一个个摊位去推销。我了解到,当地饰品市场进货渠道被印度等国家还有我国台湾省的商人掌控着。由于我开出的价格具有诱惑力,1997年10月,一个印度客商给我下了8万美元一个小货柜的订单。”
当时,这个印度客商的饰品销量并不是很大。与童昌茂合作后,凭着物美价廉等优势,生意越做越大。知道那名印度客商的进货秘密后,其他客商也找到童昌茂要求进货。但考虑到事先与那名印度客商订有君子协定,一年之内童昌茂没有给其他客商发一次货。他的这种诚信之举反而为他赢得更多信任。到1998年,童昌茂的饰品已占据了迪拜饰品市场的大半。
在童昌茂带动之下,义乌饰品市场开始发生了变化。在义乌城区,“饰品一条街”的经营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三倍,在义乌乡下还出现了石塔等多个饰品专业村。“童昌茂成为义乌饰品出口的风向标。在‘饰品一条街’,只要听说童昌茂又来采购饰品了,饰品价格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扬。”昨日,曾在“饰品一条街”经营的一名陈姓经营户说。
饰品行业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花样更新快、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童昌茂就在迪拜市场采集最流行的款式,拿到义乌来加工。但仅凭义乌市场经营户,已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要求。1999年,童昌茂在义乌市义亭工业园区购地30亩,成立中外合资浙江赫赫饰品有限公司。目前赫赫饰品已获得进军美国市场的RAB证书,公司已成为中国仿真饰品十大品牌企业之一。
CCTV专访中国东方之星控股集团总裁童昌茂
2008年08月26日
访谈时间:2008年8月
内容简介:
在阿联酋的迪拜市场上,有这样一个义乌商人,他的名字叫“中国”,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的农家子弟,不但能讲英语、阿拉伯语等多国语言,而且创办了一个控股集团。他就是中国东方之星控股集团总裁童昌茂。
人物简介:
童昌茂,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民建会员,中国东方之星控股集团总裁。
1996年,童昌茂只身闯迪拜,成为义乌迪拜经商第一人。他积极打造自有品牌,生产的化妆品“玫瑰小姐”和饰品“赫赫”被认定为国际品牌。其中“玫瑰小姐MISS
ROSE”荣获国际品牌4星证书,这在浙江省尚属首家。
在童昌茂的穿针引线下,500余位中东地区客商到义乌经商、采购商品,其中大部分人成了义乌市场的常客。通过这些客商,义乌市场每年发往迪拜等地的商品货值超过2亿美元,使阿联酋成为金华地区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公司简介:
凭借中外贸易迅猛发展的天时,依托中东门户迪拜和世界最大小商品集散地义乌的地利优势,加上东方之星人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之人和,成立于1997年的东方之星控股集团于今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制造、国际贸易、货运代理、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产品涵盖饰品、化妆品、PVC防滑地毯、新型建材等,得到国内外客户和专家一致认同,获得多项荣誉。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东方之星海纳百川,以能力和潜力为优先考量,不拘一格网罗中外优秀人才,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素质。现如今,公司拥有一支素质高、学历硬、能力强的员工队伍,而东方之星控股集团,也向着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向稳步迈进。
童昌茂荣登《中国对外贸易》封面人物
2008年3月19日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主办,面向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人士发送的全球大型经济期刊《中国对外贸易》,2007最新版第18期封面人物锁定东方之星集团董事长童昌茂,并详细介绍其创业历程。《中国对外贸易》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所携唯一刊物和外交部指定各驻外使馆对外宣传交流的刊物。该刊物主要面向中外经贸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高层人士阅读,收录的都是行业领军人物。
《世界华人精英》收录童昌茂创业历程
1999年10月,童昌茂在迪拜租了一个面积达130平方米的展示厅。2000年7月,他又在中心租用了一间店面房,饰品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那年年底,他决定增加化妆品的经营。2001年,童昌茂的生意扩展到了小百货,公司人员也扩展到了50多人,成为迪拜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大陆经商者。2002年,童昌茂在家乡义乌创办了浙江东方之星饰品有限公司……
由“世界华人华侨华商联合总会”出品的全球同步发行的《世界华人精英》杂志,特别采访了东方之星董事长“中东华商第一人”童昌茂先生,挖掘出童昌茂先生在中东创业的传奇历程。
分享按钮>>【童氏当代人物】百岁老人---童风起
>>淇县归国华侨联合会致网站站长殷作斌的又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