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虢国墓地车马坑出土的车及其相关问题

    中华郭氏网 2012年9月6日 万家姓


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考古工作者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及其周围地区发现和发掘虢国车马坑40余座,并对其中9座成功地实施了剔剥和清理,发掘出来50余辆车。毋庸置疑,尽管目前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车马坑发现和发掘数量有100余座,但西周春秋之际的车马坑并不多见。因此,虢国车马坑的发现和发掘十分重要,它为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车马制度、马车形制以及车马葬制等问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上述发掘资料,就有关虢国车的形制结构、制造技术及相关问题谈些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虢国墓地车马坑出土车的情况
虢国车遗迹的发现最早是从50年代上村岭虢国墓地考古发掘开始的,当时共发现车马坑3座。
M1727号车马坑位于墓地东南部,是M1706号五鼎墓的随葬车马坑。坑呈长方形,南北长15.1米、东西宽3.82米、深4.1米,坑口深1.l米~1.3米,坑内有车5辆、马10匹,其中第3号车保存最好,考古学家对此进行了剖开和复原,首次将一辆虢国车子完整地揭露出来。同时在主墓内还发现随葬车器铜辖6件①。 M1811号车马坑位于墓地的西北部,为M1810号五鼎墓的随葬车马坑,坑呈长方形,南北长15米、东西宽3米、深3.3米,坑口深1.2米。坑内有车5辆、马10匹。车上附有铜车饰。在主墓内出土有车器铜轴头2件、铜辖4件及大量铜马器②。
M1051号车马坑位于墓地西北部,是虢太子元的随葬车马坑,坑呈长方形,南北长29米、东西宽3.3米~3.5米、深3.05米,坑口深0.6米~0.75米。内有车10辆、马20匹,由北而南排成一纵列。各车结构与M1727车大致相同,惟7号车较为特殊,车的轴木和轭木上都附有青铜制的车器,如铜軎、辖、 、轭首、轭脚等。此外,在主墓M1052中还出土车马器524件,其中铜车器计有轴头、辖、銮、轭等4种25件③。
继50年代发掘之后,1987年~1989年间,又在墓地东部发现车马坑2座。
八七峡医M14号车马坑位于墓地东北部,坐西向东,坑长4.02米、宽2.92米~2.84米、深1.9米。内埋1辆车、2匹马。但墓主尚未找到④。另一座车马坑为M1721号三鼎墓的随葬车马坑,位于墓地东南部。坑呈长方形,南北长7.7米、东西宽3.06米~2.7米、深2.55米~2.11米。坑内有车3辆、马6匹,其结构除1号、2号车与50年代发掘的大致相同外,3号车舆极为简单,虽仍为横长方形,但仅有车舆的框架,而没有横竖木条构成的棂格,拐角处也无立柱,车舆底仅用0.01米宽的窄细木条平铺而成。因三辆车的形制较小,发掘者认为,该坑内的车子为非实用车⑤。50年代发掘其主墓时,也未发现有车器,仅出土马器铜衔5件,骨镳1件⑥。
90年代在墓地北部国君兆域发现车马坑30多座,已发掘4座。
M2001CHMKl车马坑位于墓地西北部,系虢国君虢季的随葬车马坑。坑呈长方形,南北长47.6米、东西宽3.78米~3.7米、中部宽4.16米、坑深1.1米~1.4米。除被近代墓和现代沟所损毁的车辆与马匹外,整个坑内共清理出车13辆、马64匹、狗6只。其中北部的7辆车保存较好,南部6辆车因被近代墓和现代沟所破坏而残缺不全。除第9号、11号、13号车外,在其他l0辆车上均发现有铜车马器,主要有衡末饰、軎、辖、轭饰、毂饰、辋饰和络饰等7种52件。由于坑内车下部分未作清理,相信还会有部分铜车马器尚未清出。此外,在主墓 M2001中还出土铜车马器1509件,其中铜车器74件,总重21千克,计有辖、銮铃、轭3种。銮铃与轭常相伴出土,有的銮铃尚套在轭首上端的木胎上⑦。
M2012CHMK2车马坑在墓地西北部,是M2012虢季夫人梁姬墓的随葬车马坑,坑呈长方形,南北长10.3米、东西残宽5.02米~5.36米、坑深1.6米、坑口深O.6米,坑内埋有19辆车,由西向东分三排按一定顺序规律摆放,西边一排放置车8辆,中间一排放置7辆车,东边一排仅有残车4辆9坑内每辆车下都压有马匹。发掘者按一车配二马推算,认为此坑内19辆车应配有38匹马。除第15车和被M2001 MK1打破的第16号、17号、18号、19号车外,其余14辆车上均发现有铜车马器,计有铜车軎、毂饰、车轭、柱帽和环等51件,由于所有车的下半部因故均未作清理,所以应还会有不少的铜车马器尚未清出。另外,在主墓还出土车马器321件,车器只有銮铃1种,共4件,总重1.5千克。M2012CHMK2车马坑,是目前虢国墓地发掘埋葬车辆最多的一座车马坑,其中第15号车保存最好,考古学家对此进行了复原⑧。
M2013CHMK4车马坑位于墓地西北部,系其北侧M2013丑姜墓的随葬车马坑。坑内呈现正方形,南北长4.2米、东西宽3.5米、深1.9米。坑内葬1车6马⑨。在主墓内出土车马器一套,计有軎、辖、衡、镳、饕餮首、细腰、节约、络饰等9种47件⑩。
M2011CHMK3车马坑系另一虢太子的随葬车马坑,也位于基地西北部,坑南北长21.08米、东西宽3.51米、深1.5米~1.6米。在清理坑内东侧部分车轮遗迹后,即作保护性回填,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①。
综上所述,自50年代虢国墓地发掘以来,先后清理车马坑9座,内出土车子57辆。数量最多者为M2012CHMK2车马坑,有车19辆。最少者为八七峡医M14号车马坑,有车1辆。据勘探,虢国墓地的北中部还有大小车马坑、马坑30多座,究竟有多少车、有多少马,因发掘工作尚未结束而无法准确统计,但就已发现的车马数量来讲,它是西周春秋时期最大的车马坑之—,应是肯定无疑的。
二、虢国墓地车马坑出土车的复原
由表一得知,虢国车的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均为独 双轮,由一舆、一轴、一 、一衡、两轮等主要部分构成。
车舆安装在两轮间呈十字形交叉的 与轴的上面。虢国车舆可分为大小两种。装小型舆的车,如M1051号车马坑1号车,箱广100厘米,进深100厘米。M2012CHMK车马坑11号车,箱广l08厘米,进深82厘米,高20厘米。这类车只能容乘员2人。装大型舆的车占多数,如M2012CHMK2第15号车,箱广140厘米,进深104厘米,高25厘米。M2001CHMKl车马坑7号车,箱广130厘米,进深88厘米,高22厘米,这类车能容乘员3人。舆身平面多为圆角横长方形,惟有M2012CHMK2第15号车舆呈圆角纵长方形。舆底车轸由四根轸木组成,上面铺有车席。舆上周围有围阑,阑高大多在30厘米左右,由轸木、横木条和竖木条组成方格形结构,横置的木条叫轵,与轵竖直相交的木条叫 ,轵 相交日 。在舆后围阑中部有0.3米左右的缺口,为上下车的通道。舆前围阑外侧,即车舆的前三分之一处,横置一根微微隆起的拱形圆木,称轼,供人凭伏,其形制与《考工记》的记载基本一致。轼前左、中、有车舆沿栏称为 ,为御者所居,其执绥驾车, 直接保护着他的安全。轼以后的两侧车舆,为车左、车右所居,与轼前御者成品字形立乘,他们二手扶轼,身各倚一侧车舆,故日 。为了防止倾侧,在左右两旁的 上各按一横把手,名较。M1727号车马坑3号车,较高30厘米,轼高55厘米,较低于轼,与后代明显不同。《上村岭虢国墓地》作者将车舆的前沿称为“前轼”,把轼称为“横轼”,显然搞混了 与轼的关系,是不正确的。

轴横贯舆底,自 下穿两毂而出,中心处略向下弯曲,断面作圆形,长在1.5米~2.5米之间。在舆底两侧有屐形或长方形垫木,状如伏兔,上联舆底,下有凹处衔轴,使舆与轴轮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增加稳定性。伏兔的外侧有铜轴饰。軎装在轴通过毂以后露出来的末端,用以括约和保护轴头。车軎较短,一般在0.09米左右。軎的内端有键孔,贯孔装铜辖。
位于轴上正中部,与轴交叉成十字形,基本是用一根长3米左右的圆木或方术而成,剖面呈圆形,直径5.5厘米~8厘米, 后端压在车舆下边和车轴上面,与车舆底座平行,伸出车舆底座前端,在出了车舆之后逐渐向上呈弧线弯曲,在距后端2.3米左右的地方渐趋水平,变为平直,不复上昂,但也有像M2012CHMK2第4号、15号、17号车, 端即轴上正中,又再向上弯曲成钩形的。《上村岭虢国墓地》一书释 日辕,是不正确的。 与辕不同,马车称 ,牛车称辕,单根称 ,两根称辕, 形弯曲,辕形平直。《三门峡虢国墓地》一书已改之。
衡安装在 颈上,用小径圆木制成,一般长1.4米左右,剖面呈圆形,衡末端装有铜饰,如M2001CHMK第2号、3号车衡的衡末饰呈管锥状曲柄式,一端较粗,一端较细,通长18厘米。衡主要用以缚轭。轭装在衡左右两侧,用它夹住两服马之颈,御驾服马。车轭均为铜木结构,内为人字形木胎,外上端套一铜轭首,表面饰有人龙合纹或兽面纹,中部轭肢上包一层薄铜皮,下端向外向上弯曲,并各安装一个底端封闭的铜轭足。轭首上端的木胎上还有一种仪饰性的铜部件銮铃,其下部为方形銎座,上部为铃体,状如椭圆形,铃腔呈辐射状镂孔,中含弹丸,行车时振动作响。
车的两轮置于舆的两端,由牙、毂、辐三个重要部分组成。车轮较大,最大者轮径在1.48米~0.86米,一般为1.67米~1.48米之间,两车轮的间距在1.55米~2.15米。牙均是合二木而成,其高度和厚度以0.06米为常,着地一面平齐,容辐一面成弧形。这个尺寸比较适宜当时载重量有限的车轮和坎坷不平的土质路面。因轮径较大,所以车辐较多,每个车轮的辐条多为25根左右,最多者达28根,辐条呈扁平状,断面呈梯形,内辏于毂,外入于牙,入牙一端粗,辏毂一端细。M1727车马坑3号车,辏毂端1厘米×3.7厘米,入开端1.7厘米×2.5厘米。轮辐的装法,有的车已采用轮绠装置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力学原理,可以加宽车的底基,而且行车时辐有内倾的分力,使轮不易外脱,当道路起伏不平时,纵使车身向外倾斜,由于轮绠所起的调剂作用,车仍不易倾倒。轮外侧的车毂部分,通体长0.35米左右,比西周早期平均短15厘米~20厘米,外形如削去尖端的榄核。毂上承车舆的重量,又受到车辐转动时的张力,还要抵抗车轴的磨擦,是吃力很重的一个部件。为防止磨损和毂口开裂,虢国人用铜 、铜
等将毂整个地包起来。
虢国车马坑中的车以一辆车配两匹马为多,即以骈制为常,采用轭 法牵引驾驶。但由于战争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长途奔袭作战,战场上的迅猛冲击,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马力,因而,这时已出现使用三马或四马牵引的骖制和驷制,甚至出现了六马之制。究竟用几匹马拉车,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虢国墓地车马坑出土车的制造技术
虢圄车是两周之际车的代表。它与殷商和西周早期的车相比较,都有哪些方面的改进和提高呢?商代的车见于安阳殷墟西区和大司空村车马坑等,西周早期的车主要见于张家坡车马坑,战国的车则见于洛阳中州路车马坑和辉县琉璃阁。根据这些地方出土车的遗迹,测量出商周和战国时代车子各部分尺寸如表二所示①。
参见虢国前后的车制,不难看出虢国制车技术进步的痕迹:
1、适应历史发展,虢国车制呈现车同轨趋势。
虢国车虽承商周形制,但从虢国墓地出土大量车实例看,其总体形制结构基本一致,然而各部的尺寸并没有硬性的统一规定,如车轮大小不等,轨距宽窄有别,只是在制造和使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大致的数据。具体部件尺寸有差别,但又都不是太大,这一点和车的总体结构的一致性已经显示了一个逐渐向车同轨方向发展的趋势。

2.车的整体设计、部件加工配置更加趋向完善合理。
首先,车的动力部分设计、制作技术提高。车轮是动力部分的关键技术。虢国车轮轨宽明显缩小,安阳殷墟出土商后期的车,轨宽一般在215厘米~240米间,西安张家坡出土西周早期的车,在225厘米~235厘米之间。而虢国车的轨宽,最宽者为200厘米,最窄者仅为164厘米。轨宽缩小,可以提高车辆对路面的适应能力;与此相应,车的辐条由商后期的18根,西周早中期的21根~22根最大增到28根,最少者也有22根,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车轮的抗震强度和支撑力,减轻了因轨宽缩小可能产生的车辆失衡问题; ,也是动力部分的关键部位,与前期相比,虢国车轴明显加长,弯曲度趋于合理。安阳殷墟商后期车 ,最长者为280厘米,西安张家坡西周早期车 最长298厘米。虢国车珊则进一步加长至300厘米。这样就加大了车衡与车舆间的距离,扩大了服马的活动空间,方便马的行进,进而提高车速。 的弧线弯曲也是很重要的,它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行驶费力不稳,上下坡也无法保持车的平衡。虢国车的车轴很像草书的“之”字, 的前端比后端高0.17米左右,距地面高1.15米左右,这种距地面的高度很适宜车的驾驶,行驶起来省力平稳。其次,车的荷载部分效能提高。与商后期和西周早期车相比,虢国车舆增大,从而增强了战车的荷载重量,保证乘员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便于战场厮杀;支撑车舆的毂长缩短,方便战场选择,布置车阵,还可防止毂击轴折;而车轴变短,则使驾驶更趋于灵活;车马器 、 联用,起到了更好地保护车毂的作用。总之,与殷商和西周早期相比较,虢国车的作战能力、适应能力、抗震能力、耐用性、安稳性和灵活性,远远超过了前代。

3.讲究外观的华丽,青铜部件的制作和装饰更加趋于美观坚固。
青铜车马部件虽非车的关键部件,但使用得当,则可以增强车的牢固性和灵活性,提高人对车的控制能力。目前,在虢国墓地己发现青铜车饰件达十几种,主要有铜軎、铜辖、铜毂饰、铜轭饰、铜轴头、铜辋饰、铜銮、铜 、铜 等,数量和种类之多,远远超过了商代和西周早期。虢国人非常重视这些铜质构件的制作和外观效果,加工讲究并施饰华丽美观的造型和纹样。如铜辖,其造型和花纹都趋于复杂,造型有方形、马蹄形、等腰梯形,纹样分兽首纹、龙首纹、素面纹和人首纹。用人像饰辖兴起于西周中期以后,M2001H出土人首辖2件,高4.1厘米~4.2厘米,底边长2.3厘米,正面作人蹲坐形,人到头部为圆雕,戴圆形穹隆顶小帽,面部轮廓清晰,身子呈三角锥体,眼睛和嘴巴清晰可见,耳朵像半环形的穿钮,下垂的双臂与身体之间有两个纵条形穿孔,手形虽被省略,但依其姿态当前挟于膝部 。这对于人物造像非常稀见的两周之际,显得颇为特别。青铜部件和饰件的大量使用,使虢国车更加坚固、美观、耐用,同时也使制车技术更加复杂化、专业化。
虢国车的进步,反映了虢国制车技术的提高。《考工记》说:“周人尚舆,故一器而工聚者车为多。” 制车是当时一种内部分工最多最细的综合性手工业。仅《考工记》中记载的制车工匠就有专门制造车轮的轮人,专门制作车舆的舆人和专门制造车辆的轴人,而且还需要木工、漆工、革工、青铜工等其他多种熟练工匠的同心协力,才能制成。车的 、轮、舆等全是木质结构,各部位全靠胶、筋、革、凿、柄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不用或很少用金属。由于制车技术复杂,车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几何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车的整体设计合理,轴的角度适中,车前后左右平衡,车幅均匀,车轮足圆,行驶灵活,安稳舒适。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车子,以实物形式表明,虢国人已经掌握和运用了这些知识和技术。
虢国制车技术的进步,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纵览虢国的历史,从虢仲始封于西虢,领有三门峡封地起,经厉宣之际虢公长父正式迁都上阳,到春秋早期虢公丑亡国丧社稷 ,奉周天子命,外助其征战,内协其平乱,始终是一根贯穿于虢国历史的主线。虢国人崇勇尚武,军队能征善战。早在西虢东迁前,其军队西征犬戎,东征淮夷,对西周王朝的巩固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东迁后,依赖于新的环境和广袤疆域,继续以军队助天子征战,平息王室内乱,干涉晋国内政,阻止郑国图霸,抵抗犬戎东进,其军事活动之频繁,令人咋舌。西周春秋时期,战车已是军队的核心装备,车战不仅成为最重要的作战方式,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参战车辆动辄百计,甚至千计。战车的多寡优劣成为一个国家、家族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虢国要切实执行周天子下达的征伐任务,赢得战争的胜利,战车是重要的物质条件。虢国实际拥有多少战车,已无法深究,但是据随葬数量完全可以想到其实际拥有车子的恢宏规模。因此,虢国的历史主线是促使其制车技术发达的直接动力。
从虢国墓地族葬的情况来看,家族在虢国还颇有活力,以战车为核心的军队编制和以车战为特色的战争,则是与家族制度的军队编制和战争形式相适应的。西周春秋时期,家族不仅共同生产、共同消费、聚族而居、聚族而葬,而且还是一个军事单位,各级贵族都有其家族成员和私属人员组成的族军。随着宗族势力的发展,自西周晚期,族军日益强大,成为军队中的核心力量。族军成员亦农亦兵,利用农闲季节举行以狞猎为形式的军事训练, “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苗,秋治兵以你,冬大阅以狞,皆以农隙以讲事焉”①。若遇战争便是现成的武装人员,家族长!就是当然的军事首领,家族长和其他身份较高的家族成员分乘不同的战车,一般成员和其他人员则作为徒兵跟随在车的后面。各个家族的车实际
上是一车多用,平时乘坐、运输,战时就是战车。作为虢图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的家族的存在与活力,事实上成为其制车技术发达的社会原因之下
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特别是一些观念保守的贵族,很注重礼法,即使在敌对双方生死决战时也不敢忽略。作战时,双方军队先列好战车阵,然后致师,以勇士向对方挑战。随后以战车为主体展开冲锋,在运动中杀伤对方。从各个方面考察,虢国贵族素有恪守礼法、崇武尚勇的传统,因而他们在军事方面也就着意于车阵战。为了能在车阵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数量、高质社会,贵族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消费者,其对文化素质的嗜好与需求,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生产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以虢国贵族集团为主导的恪守礼法、崇武尚勇世风以及由此对战车的追求,也无形中成为其制车技术发达的重要动力。
虢国制车技术的进步,还直接受到当时战争方式和战场条件变化的影响。车战,商代己有,但规模较小。人少地阔的战场,允许用加宽轨距的方式来保持战车的平衡,有限的战区也不迫切要求战车非常坚固,因此,殷商战车轨宽、辐少、典小,毂也不特别加固。进人西周,车战成为战争的重要形式,平阔的中原大地又为车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战场,战争规模和战争区域随之不断扩大。长途奔袭,战场厮杀,首先要求车轮必须坚固,因此,车辐增多,加强轮的支撑力。车上厮杀,挥戈拉弓要有充分的活动余地,所以虢国的车舆逐渐增大。战争规模扩大,投人战车数量增加,原来宽轨长毂的战车易滞阻拥挤,不利行军作战,甚至造成毂击轴折,因此,虢国车的轴、毂、轨较之以前明显变短。战争的需要和变化,直接推动了作为战争主要工具的战车的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然而,虢国的制车技术绝不是畸形发展,它是虢国生产力特别是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晶。在商代,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商车上只有少量铜车器,用在很关键的部位,如踵、軎等。而虢国车上的铜车器明显增多,车的相关部位都配置了青铜部件。这如果没有相应的青铜生产规模和技术提高作保证,显然是难以做到的。大量的考古材料表明,西周春秋时期,虢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在某些行业和领域甚至取得了代表当时生产力顶巅的成就,如人工冶铁技术的掌握和使用,青铜铸造、琢玉、制陶、漆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的庞大规模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以冶铁技术为标志的虢国手工业,在客观上奠定了虢国制车技术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虢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制车材料的出现和新工艺的发明,为虢国战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前提。
四、虢围墓地出土车的性质及社会意义
西周春秋时期,随着制车技术的进步,车的使用达到空前的程度。前引《考工记》说,“周人尚舆”。由文献记载可知,这一时期,贵族的许多重要活动如祭祀、围猎、出访等都与车有关。生命仪礼如婚嫁、丧礼等也与车有关。由于盛行车战,且规模愈演愈烈,车的多寡,也就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准。本是代步的交通工具的车,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功能9折射出当时的家族制度、社会结构和军事组织等方面的内容。从虢国墓地出土车来看,即反映出当时虢国军队编制、行军方式及礼制和社会尊卑等级等多方面的特点。
关于虢国墓地车马坑中车的性质,长期以来学术界有所争论,一说它是战车,另一说则认为是狞猎用的车。《周礼·考工记》载,兵车宽6尺6寸,折合今尺为127厘米。以M1727号车马坑3号车为例,宽130厘米,与《考工记》所载兵车基本相符。从虢国墓地出土车实物看,车典面积大多均在1平方米左右,仅可容纳2人~3人,应是御者和车左、车右。车上围阑一般高在30厘米左右,较矮,便于士兵在上面作战和活动。《左传》宣公四年杜预注: “兵车无盖。”因为张盖后空气阻力大,影响车速,不利行军作战。如以有盖之车参战,则需去掉其盖。虢国墓地出土的车上或车附近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车盖或车伞一类的遗物。此外,尽管虢国墓地车马坑未像西安张家坡或殷墟出土车马坑那样,坑内埋有武器,但从20世纪50年代发掘清理的3座车马坑来看,在其陪葬的大墓中则都有随葬武器,一类为远射兵器,如铜镞之类,一类为格斗武器,如铜戈等。表明西周晚期,武器已不随葬在车马坑内,而改葬在墓主人身边。El此,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是应当承认除M1721号三鼎墓的随葬车马坑葬车外,其余虢国墓地车马坑中的葬车均应为战车。而当时战车和狩猎的车在形制和结构上也元本质的差别和巨大的差异,许多种类的车也是一车多用的。
由于战车机动性高,冲击性强,战车已成为当时军队的核心装备,并构成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乘”。“乘”既指一辆战车,也包括配属于这辆战车上的乘员和跟随在战车之后的徒兵。一辆战车,除车上基本固定的3名乘员外,还要视情况,配备若干名徒兵。西周早期,一辆战车配徒兵10人,后来发展到甲士3人在车上,7人在车下,加上步卒20人跟随车后,再后来又变化为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一辆战车共有75人。乘之上为“两”,“两”之中分为大小两“偏”,“大偏”25乘, “小偏”9乘。西周金文中分别称之为“西偏”、“东偏”,在春秋各国则多称为“左偏”、“有偏”。每乘、两、偏单位战车数量及车与徒兵的比例可以根据实战需要以及装备和人员的情况灵活组织,以形成机动灵活、多种形式的车阵。虢国墓地车马坑中战车的数量编排有3、5、10、19等数种组合,并与墓主人身份等级地位相对应,说明这几种组合很可能就是当时战车编制的常数。而这种以战车为中心,以乘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编制,又是与其家族组织和制度非常吻合的编制形式。
战车不仅决定着军队的基本编制,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当时军队行军方式、机动性和战争形式及结局。由于战车占有空间大,一辆用4匹马拉的战车,约需占地9平方米,而当时交通道路宽度又有限,因此,行军的时候必须排成单列纵队,战车一辆辆前往相连,每辆战车后面跟随着配置的若干徒兵。虢国车马坑中战车排列的形式,便是这种单列纵队,显示出一种向北行进时的姿态。单列纵队排列是机动性很强的队形,纵队可以随主人行军征战,在当时空旷之处又可即刻变为横列队形作战。但横列的战车战斗队形虽然冲击力非常大,但易在受到强烈冲击时发生溃乱,而溃乱的战车队形又很难重新排列继续作战。因此,西周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是速决的、短暂的。桓公五年周郑长葛之战中,虢国作为主力加人周天子一方,战斗中采用的即是这种横列阵势。“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而郑国则采“鱼丽之陈”⑧,前列战车以横列队形摆开,又以后列战车分别排列在前列战车的缝隙处,若鱼之相丽而进。结果,虢公林父统帅的右军在郑军猛烈的冲击下首先溃乱奔逃,继而周军全线大乱而战败。
西周春秋时期,流行“事死如生”的理念。诸侯贵族死后,作为葬礼的一部分,一般要将本人生前所用的礼器等物随葬,以为阴间所用。作为礼器的车,是当时诸侯贵族的王子随葬品之一,且是按贵族身份等级来决定随葬数目的。在虢国墓地已发掘清理的250多座墓葬中,陪葬车的仅见于具有国君、国君夫人、大夫、贵族夫人和士身份的,亦即士以上等级的墓葬中。庶人墓不仅无陪葬车,墓中也无车马器随葬,说明车的陪葬具有特殊意义,显然是墓主身份等级的象征。墓主的身份等级越高,陪葬车的数量也就越多。反之,等级越低,陪葬车的数量也越少。但这绝不意味着陪葬车的数量可以随心所欲。事实上,周代对此有较严格的规定。《周礼·秋官·大行人》载:“上公贰车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体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从虢国墓地发掘的车马坑看,从七鼎的诸侯级墓到三鼎的元士墓,其随葬车数目,构成了较完整的等级序列,七鼎的虢太子元的衬葬车马坑M1051出土了10车9五鼎的1706号墓和M1810号墓衬葬车马坑M1727和M1811坑,分别出土了5车,三鼎的M1721号 葬车马坑出土了3车,一鼎墓八七峡医M14则随葬1车。这样就构成了与列鼎制相对应的随葬车的等级序列,并且从五鼎墓以下,随葬的车数与列鼎数完全一致,即五鼎墓用5辆车陪葬,三鼎墓用3辆车陪葬,一鼎墓用1辆车陪葬。鼎制相同的墓其所葬的车辆数也相同。如M1706和M1810墓都是五鼎墓,于是两墓衬葬的车数相同,都是分别 葬5车。这种殉葬车的等级差别,恰好是对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爵位等级的最好诠释,基本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用车制度和墓主人生前享有的车配置规格。除以上正常的情况外,也存在一些变例。如虢国墓地的M2001墓主为虢季,七鼎墓,属围君一级,按周代礼制应随葬10车;M2012的墓主为梁姬,五鼎墓,属大夫一级的女性贵族,按周代礼制应随葬5车。但虢季墓的车马坑内随葬13车,梁姬墓的车马坑内殉19车,均严重超越了周代的礼制。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说明两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寻常和非常富有外,也不乏炫耀僭越之嫌,以及墓主人对车的格外偏好。


①②③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 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④⑨胡小龙: 《浅谈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车马坑》, 《华夏考古》1993年第4期。
⑤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 《三门峡市机械厂车马坑的 发掘》,《华夏考古》1993年第4期。
⑦⑧①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 队: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文物出版社, L999年。
⑩ 杨育彬、袁广阔:《幻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② 杨泓:《战车与车战》,《文物》1977年第5期。本 文有删改。
⑩ 闻人军: 《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③ 李久昌、张彦修: 《二千年前的神秘古国——虢国 的历史与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⑧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05页,中华书局,1990年。
原载《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分享按钮>>【转载】虢国史迹考略
>>郭氏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