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梅姓始祖——梅盛

    中华梅氏网 2009年4月14日 万家姓


按:2009年农历正月十二日,浙江大际梅燕女士亲赴三门,寻根问祖,并撰写了《走访三门梅氏记》。根据《走访记》,博主特选登《老虎纪事》博客中的《三门梅姓始祖——梅盛》和《寻找祖宗》二文作为参考资料,以利于三门梅氏早日完成寻根的心愿。《老虎纪事》:http://blog.sina.com.cn/smmch

梅盛,字昌图,东晋、南朝宋时人,东晋宁康元年(373)正月十六辰时生,原籍桐庐,后移居“于章安百里许曰宁和乡”,南昌邑令,南昌别驾,为三门梅姓始祖。



丹丘寺遗址。

梅长者墓,右联:鲸水朝宗;左联:丹山卧祖。

梅长者,名盛,字昌图,东晋、南朝宋时人,原籍桐庐,后移居“于章安百里许曰宁和乡”,为三门梅姓始祖。

东晋宁康元年正月十六辰时。富春江静静地流淌着,鱼虾在清冽的水中追逐嬉戏……

此时,河边古镇上的一户大户人家家中传出了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梅盛出生了。早晨的太阳,温馨而暖人。产房笼罩在这初春的初阳下,“红光绕室”。稍远处,几丛绽放的红梅,送来阵阵扑鼻的异香。

尽管亲朋好友们不住口地称赞刚出生的儿子“貌状非常”,“盖先世阴骘所钟”,孩子的父亲梅琏,这位儒林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晋室南迁已有半个多世纪,偏安江南的皇朝内忧外患严重,振兴已是无望。生逢乱世,苟活已属不易。

儒林郎是个散官,没多少实权,也落得清闲。因此,梅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读书上,“好读书精文学尤工法律”,“抑强扶弱”,不畏权贵,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好评。

梅盛3岁时,其父因为梗直不愿贿赂宦官,而触怒了这帮阉臣,郁郁不得志,想辞去官职又不被批准。

济世已不能,梅琏转而课子,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幻想着儿子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慈父的殷殷教诲,加上梅盛天资聪颖,8岁时他已能见景生义出口成章。梅琏也以儿子的才思敏捷而骄傲,不管是请客还是被请,亲朋间的聚会,同僚间的唱和,都把梅盛带着相陪。在梅琏,一是让儿子多见世面,熟悉人头,锻炼魄力,博个世事洞明;二也有显摆炫耀的意思在里面。儿子总是父母最好的作品!而梅盛也不负父望,面对客人的提问,应对如流,往往客人刚拟就上联,他脱口就对上下联,倚马而就,颇有曹植的才思。客人们都很惊讶,恭维梅琏说“氏之盛必此奇物”,顺客人吉言,梅琏就正式为儿子取名梅盛,“即字昌图”。

其实,梅琏心里明镜似的,身在官场和民间的双重角色,使他既比一般官僚清醒,又比那些民间人士看得高看得远看得深。东晋一代,积贫积弱,矛盾重重,皇族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北方士族与江南士族的矛盾,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未停息过;在外部又受到了日益强大,业已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的威胁。北伐南攻,南攻北伐,几乎没有安宁的日子。况且,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梅家的地位不可能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仅在桐庐算个大户,稍有名气罢了。因此,儿子虽然“聪慧绝伦”,但想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是不大可能的,更不用说出将入相,光耀门庭了。

但他又不死心不心甘!毕竟,学而优则仕,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身为儒林郎的梅琏自然更加注重对儿子的培养。未入官学的梅盛,主要在其父的教导下,课蒙识字,传习古典,涉及文学、法律,及修身养性的功夫。总之,梅琏从小就按标准士大夫的要求塑造着儿子。

梅盛十五岁时,进了县里的官学,师从先生学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开始了中规中矩的学子生涯。在官学里,梅盛以读书勤奋,修身刻苦而著名,品学兼优。在桐庐一邑,声名雀起。

乱世中生存,使得梅盛在孜孜不倦地攻读儒家经典的同时,有意识地研习古代兵书《孙子兵法》《尉缭子》、《太乙兵法》、《风后十三篇》、《伍子胥十篇》等篇章,以期在国家危难之时搏击疆场,建功立业。

到二十八岁上,梅盛完成了他人生从家庭到社会的准备:求学,完婚,生子。此时的梅盛,风流倜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又不恃才傲物,俾睨一切。他交游八方,见多识广。

这时,一个关键人物的目光注视到了梅盛,他在暗暗地关注、审视、考核,全方位的,从学识人品,道德文章到胆魄能力,忠义礼智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此人就是桐庐邑令张式。

对梅盛的考察,他是满意的。不仅是满意,还有着极大的欣喜。这从他向朝廷举荐梅盛的奏疏上可以看出:“考得梅盛,学问天成,孝友纯笃,江左人才,终无与敌,缙绅钦仰,遐迩蜚声。且状貌魁梧,春秋壮盛。据其所蕴,大用有余。诚沧海遗珠,一世之高士也!舆论攸归,悉心推选。”

张式的推选无疑是有力量的,东晋朝廷采信了他的推选,录用了梅盛。次年,也即东晋隆安五年,当梅盛第二个儿子出生后的夏四月,下旨擢用梅盛为南昌邑令。

新官上任,初生牛犊,难免年少气盛,梅盛又秉性质直,敢于发高论。因此,虽然他为官勤勉,把南昌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丰足,建树多多,也得罪了朝中权贵,仅仅二年,便被谪贬到偏僻荒凉的章安任邑令。

任职章安后,梅盛更加勤勉,他兴官学,开教化,公正断案,劝谕农桑,推广由北方传入的先进农耕技术。是时,处于江南的章安,地势卑湿,人口稀少,农民都用火耕水耨法从事农业生产,烧去田里杂草,灌水种稻,草和稻并生,高七八寸,一并割去,再放水灌田,草死稻长。这样简单的耕种法,产量很低,民不堪温饱。风调雨顺时,尚可度日,遇歉年,则忍讥挨饿,民不聊生。鉴于此,梅盛以县令之尊,经常深入民间,察看民情,掌握实况,然后兴修水利,教百姓改进落后的农耕技术。历五年,景况大变,百姓仓廪充实,日子丰足。这在东晋这个动荡的朝代,实属不易。

梅盛在章安的卓著政绩闻之于朝廷,朝廷予以煲奖,遂于义熙冬十月下旨擢升南昌别驾。

此时的梅盛官场历练日久,经验老道,目光深邃,他以自己独到的观察,知晋室不再,“国祚不延”。士大夫的忠贞观念,“忠臣耻事二君”深入梅盛骨髓,生怕当贰臣被后世诟病。因此,具表辞谢不去赴任。干脆连章安邑令一并辞去,将官印交给县尉程伦,解甲归田。

对于归宿之地,梅盛颇费思量:桐庐是他的生养之地,出仕多年,已无意归去;在章安五年,深得百姓爱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离去实在难舍,遂决定在章安境内寻找归隐的处所。带着家眷望南而行,先到海游,嫌其地势低洼,易涝,且是热闹之地,不是理想的隐居地方;又南行,到了宁和乡。此地青山秀水,偏僻宁静,民风纯朴,实乃宜居。

就和家人一起斫树打草结庐,开荒垦地。叫大儿子梅樗“业事诗书”,二儿子“躬耕田亩”,取耕读传家的意思。

梅盛辞官隐居后又十五年,东晋果然灭亡,被刘裕建立的南朝宋所取代。得到消息的梅盛默然无语,他既为东晋的灭亡而扼腕叹息,又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庆幸。

本来,梅盛已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相违背,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宋代,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

辞章安邑令南昌别驾,是梅盛人生的分水岭。此前,他总是在出仕与隐士这两种角色中做选择,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清修生活。

安置好家人后,梅盛寻找到了更为理想的隐居之地——距家人居住地二三里之遥的丹丘山,他在那里结庐开始静修,种竹植梅,从事耕锄。

丹丘山因三国时吴道士葛玄在此练丹而得名,既沾染了传奇色彩,又弥漫着仙风道气,这正合了梅盛的心意。

魏晋时佛教开始普及,与本土儒道两派既相融合,又相矛盾。当时的一般人希望从这一宗教的神也从那一宗教的神得到各种好处,因此,无专奉一教专求一神的信心。在梅盛,则是兼收并蓄的,儒家的伦常、礼法,佛教的因果报应,道教的长生成仙,都共居在他的头脑里。

因此,梅盛在宋文宗元嘉二年,在丹丘山“作梵刹成,丹房成,学修练安炉立鼎”。从此,梅盛在丹丘山儒释道三修,终得正果,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元嘉三年冬十月,梅盛开始日夕诵读《莲华经》,恰好“有灵鸟(丹凤——笔者注)降于座隅经年不去若谛听者”。诵读日久,心如止水,悟出了:做人要象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任何时候都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恶念头,这样就做到了心地纯正,宅心纯厚。若是有人真正做到了这些,那这人就是一个有大觉悟者,就成了佛。

有司以凤栖丹丘山听经事奏闻文帝,文帝下诏褒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凉德嗣此洪基仰惟虞周之盛方致凤鸟来仪乃若梅盛晋室郎官章安邑宰不以辅朕为事酷耽竺学凤鸟降祥径年不去实乡德之所致非朕政教所能来也爰遣蒲轮召辅不逮讵尚厥志石隐为高朕不相强课诵之所顾曰丹丘颁兹敕命永锡示钦

敕命

宋元嘉四年五月十五日颁

梅盛上表称谢曰:“此陛下之德辉耳,与微臣何舆哉!”文帝咨嗟:称为长者。从此之后,梅盛声明远播,前来交游的人络绎不绝,有朝中权贵,有名门望族,也有山野村夫,有的想一睹丰姿,有的想引他为知己,有的则借此攀附以沽名钓誉。梅盛总是淡然对之,更加地谨慎,修身养性直至终老。

晚年的梅盛寄情山水,大彻大悟,颖悟,旷达,真率。

大明八年九月十六寅时,梅盛寿终正寝,享年九十有三。

(2008-04-12)



寻找祖宗

写完最后一个字,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终于完成了《三门梅姓始祖——梅盛》的写作。

县里组织编写《三门名人》(暂定名),我分到了一篇,写我的祖宗梅盛。他生活在东晋至南朝宋代,1600多年了,雪泥鸿爪,几无迹可寻。有关部门提供给我的资料,数了数,拢共只有286个字,而要求却有点高,得写3000多字。这就有点难了,又不能象写小说,可以肆意虚构漫延。

要知道,这是为我的祖宗树碑立传呢,能够掉以轻心么!

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担心,怕写不出,交不了差。虽然是义务的,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确实写不出,与我也损失不了什么。但既然接受了,就得完成。人无信不立!不但要完成,还要努力地尽自己所能去高质量地完成。

于是,我开始了寻找,漫长的寻找。实地探究。

正月十六,刚过完元宵节,我就出发了,约了刘杭华、陈建华一起去中门。这是梅盛及其家人从桐庐移居三门的地方,也是2万多三门梅姓人的发祥地。我们梅姓人的根就扎在这块土地上,然后发芽开花结果,然后漫延发达伸展,终有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和广袤的土地。

然而,1600个春华秋实,1600个夏阳冬雪,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我们能够找到什么?又能找到什么呢?会有惊人的收获吗?谁也不能保证!

柿树堂,是梅盛最后下决心住下来的决定地。古老的说法有点神奇。梅盛带着香苗寻找居住地,在柿树堂,将香苗夹在一棵双枝并生的柿树上,又去寻找更为理想的居住地。寻找是艰难的,也是漫长的,也许半年也许一年,也许二、三年,谁也说不清了。总之,过了很长的日子,梅盛又转回到柿树堂。他惊奇地看到,双枝并生的柿树已将香苗紧紧地生进了自己的怀抱。古人是迷信的,我的先祖梅盛也不例外,他认为是天意如此。上天要他将家安在这里,他还能选择么?

柿树堂就这样成了三门梅姓人的祖庭!

真是天意吗?只有天知道。

祠堂也是要去的。今天的祠堂很热闹,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一拨拨人在顶礼膜拜,一些人在烟岚烛影中念念有词。这是在祭祖啊!今天是什么日子呢?

一个老头子为我解开了谜团:今天是梅盛的生日。1635年,596775个日子,真够漫长的。

拣日不如撞日,事情就有这样凑巧。不经意间,我就选在了先祖的诞辰日去和他相隔了1635年的相会。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意义非凡,不容错过。于是,我洗了手上了香点了蜡烛,对着先祖的塑像三叩首。我这不是迷信,也没有任何功利的意念在。我仅仅是想这么做。我这是仰望,是礼拜,是思念。

平生第一次和香蜡烛有了亲密接触,而此前,我是拿正眼也不看一下的。

梅盛隐居修行的地方在丹邱山,最后的安息地也在那里。当然要去。

丹邱山,三国时吴国的葛玄,东晋时的葛洪炼丹的地方,也是梅盛诵《法华经》引得丹凤来的地方。因了这个传说,我的先祖声名远播,惊动了朝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又在此筑了丹邱寺。

人杰地灵,山青水秀。惜乎寺已毁,丹庐已杳,仅余遍地瓦砾残砖,在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但梅盛的坟墓还在!坟联简单却大气:鲸水朝宗,丹山卧祖。

在丹邱山,在先祖墓前,我开窍了,出思路了。不再担心寻不到祖宗,写不出文章了。

但是,还得去寻找。

几个电话挂到桐庐,那边传来的消息令我失望。桐庐姓梅的已很少,共有三个村有姓梅的,两个村分别有3户,还有一个村多一点,也只有15户。他们还告诉我,就这些还是三、四代前从丽水的云和迁来的。

云遮雾罩。怎么会这样?是历史的错乱?还是那里的梅氏不复漫延,脉断根绝?抑或也象我的先祖远迁他乡?本来想去一趟桐庐的。这样,就不必了。

搜找资料。

历史书上没有,权威的县志也只有300多字记载。族谱是唯一的希望和途径了。果然,族谱的《世传》上记载的梅盛的资料足敷我用了。还有明朝的翰林学士宁海人方孝孺为梅氏祠堂作的《祠堂碑记》,洋洋洒洒一千多言,也可供参考。

找到了这些,底气就有了。

以族谱为蓝本,我并不止于此。开始大量地翻阅梅盛生活的近100年时间,从东晋到南朝宋代之间的史料,《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等,去认识去体验去感受梅盛生活的时代气息。这种阅读是有目的的,正襟危坐,态度认真。如果把族谱比作筋骨,那么,这些史料便是血肉;如果把族谱比作一滴水,那么,这些资料便是浩瀚的大海。筋骨如果没有血肉的包裹,就会干巴巴,一滴水如果不把它融入大海,则溅不出美丽的浪花。

随着这些书卷的次第打开,一页页翻过,又翻过,再翻过。梅盛——我那遥远的祖宗,渐渐地就来到了我的面前,随而鲜活丰满。

不用再冥思苦想了,祖宗在了我心中。铺好了白纸,灌满了墨水。不用廉价的水笔,用我那不轻易用的派克钢笔。洗净双手,泡好清茶,储足精神,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写作的时间短,准备的时间寻找的时间却长。这是我一生中最为认真最刻意去做的那么有限的几件事中的一件,也是我所有的文章中最为用心的一篇。我写文章,往往是东扯西拉,不是那么经意,并且,一经写就,基本上不改。所以质量不高,为人诟病。但我不管,在我是喜好是娱乐。我知道自己的才质,做什么都不是栋梁廊柱,只能是椽子。我也不想靠文章来出人头地,出名拉利。

只是这篇,我是用了心的,不知能为方家所首肯?

1600多年,真的很遥远,我已不可能描述梅盛的喜怒哀乐,但我有信心有把握把他的精气神写出来,使我的祖宗鲜活一些,能够走入平常百姓中。



博主附注:

《三门县历史地名介绍》记载:

〖中门乡〗:据当地《梅氏宗谱》记载,晋代桐庐梅盛,人称“长者”,为章安县令,后弃官隐居于宁海之宁和里(今三门县亭旁一带)。生三子,将其分居的地方取名为上门、中门、下门。今中门乡之称,系得名于该乡的中门。中门乡,清属宁海县梅家庄。民国时改庄为乡,称梅家乡。1940年三门建县时,仍称梅家乡。1949年解放后,建政为中门乡人民政府。1956年撤销南溪乡,并入中门乡。1958年冬,原南溪乡划出,以中门乡改建为中门管理区,属亭旁(区)人民公社。1961年,以中门管理区成立中门人民公社,归属海游区。1962年回属亭旁区。1968年12月7日,成立中门公社革命委员。1981年7月,改称中门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改为中门乡人民政府。2001年11月,撤乡并入亭旁镇


分享按钮>>梅氏先祖----梅福
>>梅姓姓氏略考梅氏姓氏渊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