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特别的明媚,照耀在一马平川的金衢盆地; 列车,欢快的奔驰,穿行在一望无际的桔乡原野。 衢州,伴随着我的童年,带给我无限的遐想; 衢州,承载者多少传说,留给我美好的记忆。 国庆期间,难得的假日,我返回故乡衢州,为了探望我的亲人,为了品尝家乡的柑桔,为了再度浏览神奇的景色,更为了探明母亲的历代世系…… 当我走出衢州火车站的出口处,心情是那么的激动!啪!啪!啪!啪!几个跨时代的镜头,闪电般越过我的脑海: 二十年代,外婆嫁给我的外公,肩头披着自己绣好的串珠披肩。那块披肩,她传给我的母亲,母亲又传到我的手中。母亲说:“别忘了,衢州也是你的根……” 四十年代,浙赣战役烽火连天,日寇占领金衢大地,衢州机场被炸,多少同胞遇难,外婆背着年仅五岁的女儿(我的母亲),在布满荆棘的山间逃命;村头的大樟树上,悬挂着一颗颗中国人的头颅…… 六十年代,父亲被打为走资派,母亲带我们兄妹来到衢州避难。母亲送我走进学堂,学堂里到处都是大字报,写着刘少奇名字的稻草人被押到台上批斗,还有很多活生生的人,包括我尊敬的第一任班主任…… 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我,自豪地返回衢州,看望我的亲人。大家都说我长大了,要常回来看看,家乡虽然贫困,但不会永远贫困。我相信,衢州人一直是勤劳的,我在外婆、舅舅、母亲身上看到这种传统…… 新的世纪,年过不惑的我,更加怀念我的故乡,人生春秋有几何,爱乡之情与日增。变了,真的变了,衢州的城市乡村变得那么美好,变得那么宽敞,变得那么明亮,变得要我几乎认不出路…… 拜见了那些长辈,看到了那些新生的孩子,和我的兄弟姐妹好好谈谈。 在桔山上尽情观看那绿色的桔树,再眺望那波浪般起伏的绿色山丘,还有天边那轮最美的红日! 抚摸那棵亲爱的大樟树,看看那棵古老的大樟树,拍下那棵象征外婆家村子的大樟树! 来到那从小熟知的吴氏贞节牌坊,牌坊依旧在,我那童年的学堂再难觅…… 灯光下,善良的乡亲都说:“外孙远道归来,虽然不是过大年,他要查阅母亲的世系,我们不好要他失望!”前辈们从阁楼上取出了珍藏半个多世纪的《锦桥徐氏宗谱》,整整六册,虽然古老,但是很完整;虽然经历日寇扫荡、十年动乱,但是至今还在! 拂去那厚厚的历史尘埃,拜一拜历代的徐氏祖先,轻轻翻开记载上千年往事的家族史,我深知时间的珍贵,时间不允许我一册册、一页页细细研究,我只能取出数码相机,拍下母亲的直系祖先,其余的留待以后浏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