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夏氏宗谱》载“郡望及堂号”
- 中华夏氏网 2009年7月2日 发帖者夏国初
郡望
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无论是研究中国的姓氏文化,还是进行寻根问祖,都离
不开每个姓氏的郡望。
“郡望”有一个现在人们不大熟悉,但在隋唐中世纪时期非常流行的叫法,称作“姓望”。
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郡的设置始于先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
“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显贵的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
所谓“郡望”,有两层含义。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所称颂。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敦煌出士文献中就有多种“天下郡望氏族谱”,即按州郡记录每郡的望族。宋代的地理学著作《太平寰宇记》中,也在每郡之下记录该郡的望族大姓。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因此,当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已经消失的时候,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
总之,郡望是本姓氏最初繁衍之地,最初的根,它记录了本姓氏的发展、繁衍、播迁过程,是姓氏的“籍贯”所在,是“寻根”最不可缺的部分之一。“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讲的就是根源,可用“饮水思源,故土情深,叶落归根”,概括其含意。郡望是谓后世之仰望也。
夏氏郡望是:谯郡(今安徽省亳县);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高阳郡(今河北高阳县东);鲁郡(今山东曲阜)。
堂号
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
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
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
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华夏姓的主要堂号
“会稽堂”:据考因大禹两次巡越,会诸侯,卒葬会稽(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封庶子无余于越,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遂以“平水堂”为号。
“秘书堂”:江西夏氏始祖光庭,唐肃宗上元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后人遂以先祖官职为堂名,称“秘书堂”。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遂以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遗爱堂”出自唐人夏鲁奇忠贞守节,以死报国之事。前人事迹,激励后人,代代相传,万年永垂。
二零零八年摘录自《中国宗谱起源》
分享按钮>>[宗谱文化]中华夏姓得姓源流
>>字行背份(班派字背)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