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文化研究]历代名流·政府部门论宗谱

    中华夏氏网 2009年9月2日 发帖者夏国初


[谱牒文化研究]历代名流·政府部门论宗谱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时间:2007-3-19 15:22:05 等级:光明使者 权限:版主 发帖数:3716 收藏 编辑

--------------------------------------------------------------------------------
-



清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思想家章学诚论宗谱:

“年谱,一人之书也,族谱一家之书也;方志,一州之书也;地理,天下之书也。四部之书治,而天下记载各有统率矣。”

·热门回顾
· 让我们血脉永相连……...





-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楼
清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思想家章学诚论宗谱:

“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然家谱有征,则县志取焉,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章氏遗书》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19 15:32:11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楼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

“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摘自都昌县《邵氏宗谱》序言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19 15:47:09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史记`三代世表》云:“谱,布也,列其事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国之有史,区之有志,家之有谱。谱牒是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

修谱的目的是:(古人云)辨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序长幼,别亲疏,以厚风格。我们修谱是为了加强宗亲之间的沟通与友谊,达到爱国敬祖亲宗,继承和发扬宗亲中历代名人风范与优良传统的目的。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9:01:13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指出:“谱牃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志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使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亟需利用家谱来作为纽带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

摘自《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七号)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9:49:07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论宗谱:“太上立德,其次立言,谱牒亦史书一也。”

摘自都昌县《邵氏宗谱》序言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16:16:04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北宋大臣吕大防论宗谱:“礼乐纪纲者,国之道也,宗法谱牃者,慎终追远之心。”

摘自都昌县《邵氏宗谱》序言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16:31:25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8楼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论宗谱:“《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大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

摘自都昌县《王氏宗谱》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16:44:30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9楼
修谱的义例
所谓“义例”,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指导思想。家谱能不能起到维系家族制度的作用,关键在于遵循什么义例去修纂。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又写了,或者兼收并蓄,有文必录,非但不能巩固家族统治,还会适得其反,削弱和涣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谱的最基本的义例是什么?就是“隐恶扬善”、“为亲者讳”两句话。这是近代封建家谱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是扬善,写好的,“谱以正宗派,笃恩义,故独以书善也”(《嘉庆桐城黄氏宗谱》卷一《凡例》)。二是隐恶,不写坏的,祖先族人做了坏事,不准写进家谱,“凡有干谱例,当削不书,违者许房长(即族长)鸣祠处治”(《道光无为查林徐氏家谱》卷首载乾隆间订《规条》)。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18:11:27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0楼
谱牒也称家谱、族谱、通谱,是综述一姓一族的起源、繁衍、迁徒及分布状况的史料记载。我国从三代(夏、商、周)就有编修谱牒之举。先秦以前,谱牒与历史记载混合在一起,通常由部族的精神领袖巫师编修,称为“巫史”;秦汉之后,谱牒(族谱)从史料中独立出来,民间修谱之风渐盛,从形式到内容日臻完善。族谱一方面对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起着重大作用,另方面也与史学志书相对应,为史书提供有力的补充与印证甚至更正。一部完整的谱牒,可以说是一个小宗法社会的百科全书。

夏国初



发帖时间:2007-3-20 18:18:42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1楼
谱牒也称家谱、族谱、通谱:(综述一姓的起源、繁衍、迁徒及分布状况),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记·太史公自序》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谱牒”一词的最早出处。司马迁在这里告诉我们,三代(夏、商、周)就有编修谱牒之举,而且以它作为编修史记的材料依据。但是应该承认,先秦以前,谱牒与历史记载是分不开的。编修谱牒的通常是本部族的精神领袖巫师。《国语·楚语》记载:“家有巫史。”所谓“巫史”就是巫师的咒语。咒语的内容除了在祭神活动中持诵财神的虔敬、恐惧之外,大部分还是以充满神秘色彩的语言向本部落子民传递关于本族的起源、世系、祖先事迹等等。所以,最早的谱牒学家也就是史学家,最早的谱牒,也就是最早的史学。


分享按钮>>由“王阳明祖籍上虞说”谈家谱
>>上海編纂《中國家譜總目》 提供上網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