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家谱源流】唐朝光庭公墓考
- 中华夏氏网 2014年5月11日 夏青云
唐代宗宝应年间武宁县(含今修水、武宁、铜鼓三县)县宰(知县)夏光庭墓位于今天的修水县黄田里,清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八月十三日,于宁州州治十里许的高乡黄田里掘出铜质墓碑,碑文有大篆“唐武宁知县夏公光庭暨萬孺人墓”等十多字可辨识,结合当地群众“夏知县坟”的口传,进一步证实夏光庭墓葬所在,时人夏荷池撰有“始祖光庭公墓考”一文流传至今。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不再流失,特致书领导,请求立即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据《夏氏宗谱》记载:夏光庭,会稽郡秘书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讳远,号三斗,行一,生于唐玄宗开元庚午十八年(公元731年)。世居浙江会稽(今绍兴)。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761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唐代宗宝应壬寅年(公元762年)上书言尚书李国辅奸,谪武宁(含今江西省武宁县、修水县、铜鼓县等地)宰。唐代宗永泰乙巳年(公元765年)上廉公忠直,召公为集贤殿侍制,公以老辞不赴,遂家于武宁之三斗坪(今江西省武宁县澧溪镇下坊村下坊夏家)。殁于唐宪宗元和丁亥年(公元807年),葬宁州黄田里蟹形埂上。夏光庭任知县入载《武宁县志》。
据初步调查,夏光庭后裔超过百万之众,分布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港台地区。夏光庭后裔人才辈出,著名的有北宋仁宗时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实际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夏竦(九江市域范围屈指可数的几位宰相之一),延州知州夏安期,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江州知州夏倪,南宋末期将领夏贵,1920年担任湖北省省长的夏寿康,1932年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3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夏斗寅,近代著名江西派词人、画家、1919年任浙江省教育厅长的夏敬观,中共九大、十大中央委员夏邦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中共十四大特邀代表、《辞海》主编夏征农,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副省长夏世厚,江西省委党校教授夏道汉,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夏修全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台湾海军中将夏新、台北夏氏宗亲会的夏承炳、夏国安、夏树辉、夏主生,美籍华人夏抗生、旅美华侨夏泽民等是港台地区及海外华人中的夏光庭后裔代表。
夏姓是修水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有据可查的迁居修水县历史排在第二悠久的姓氏,《修水县姓氏志》有记载,得到省谱谍研究会会长王烔尧教授认可。近年来,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修水县委、县政府为扩展城区面积,黄田里是六个开发组团之一,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工程建设,丘(秋)湖里大桥现己竣工通车。夏光庭祖茔在这里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曾几次修葺,特别是2011年秋冬,修水夏姓族人集资数万元,重新修整了坟茔,面貌焕然一新。修整后有江西省新建县、武宁县、九江庐山区、修水各庄夏姓、湖北省通山县数支、黄梅县、崇阳县、赤壁市、大冶市等多支夏姓族人前往祭奠。此墓落座修水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对提高修水的知明度是有实质性的意义。
夏光庭墓是修水县仅存的唐朝知县历史实物,保护这一历史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强烈呼吁:在黄田里组团开发建设中保护夏光庭墓!或建立夏光庭墓园,供人参观,以实现在开发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建设;2、为了保护好一千二百多年的知县坟墓,建议将夏光庭墓定为县级保护文物(《修水县文物志》初稿有记载,未正式付印)。
分享按钮>>【夏氏网新闻】家谱的格式
>>先秦时期淘米水“潘”曾是高级洗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