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研究系列之凌氏郡望
- 中华凌氏网 2011年12月31日 凌冰
氤氲王气,冰凌势辅;炎黄一脉,繁衍华夏。
在古代,人们十分看重门第。自秦汉之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以姓传承血缘关系,氏的标志由地望所替代,人们皆所以姓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一些世代为官的世家豪族,由于世居某郡,人丁兴旺,势力庞大,为当地郡人所仰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历史的发展变迁,一些族人逐渐迁往外地,世居范围由一郡扩大到全国,他们原居地即成了原籍,成了这些人的根,古代把这根称之为望出。目的是“望以别族”,以郡望来区别他族。
以凌氏一族而言,凌氏祖宗是卫康叔,则凌氏祖上的发源地,当是康叔之国卫国(现河南、河北之间),然而凌氏族群是因官得氏以职而居,他们的真正居住地,却是在周国都镐京及各诸侯国的王室,起初人口是比较稀少的,随着周朝繁荣富强,凌氏宗族的族群也不断壮大,其氏族特性也同其他以官为氏的氏族一样,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新的社会角色充实,其居住地域也随之相应扩大。在氏族后裔中,除有继续担当凌人官职外,更多的族人融入在社会之中,或民或商或兵或仕。分宗不久的凌氏官族族人,特别是那些凌人,与周朝廷和各同姓公室成员原系同室同宗,因血缘的关系,他们相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密切,甚至还有一些凌人与公室的人,相互成了股肱。
后来,卫国二十世君卫灵公夫人卒,立宋女南子为夫人,南子却通过灵公而掌握着卫国的实权。在论语中有所记载,公元前496年,孔子游访卫国时曾与权柄南子会见过。灵公三十九年(公元前494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交恶有隙,欲谋杀南子,未遂败露致灵公发怒,太子蒯聩而外逃宋国,后转奔晋国,寄住于赵鞅处。卫康叔支子姬甸公的二十一辈孙凌钺公,其祖上三辈担当卫国军事要职,在军队中有影响,时为太子蒯聩在军队中的支持者,因受连累,也随太子蒯聩逃出卫国,而后散奔卫燕边壤,在燕国之域的河涧地界避居。
公元前493年卫灵公驾崩后,并未传位于寄居在外的公子蒯聩,而是直接隔代传与孙子(蒯聩之子)辄,是为卫出公。公元前493年至公元前479年,这十五年间卫国王室大乱,太子姬蒯聩和出公父子不顾名分暗争君位。公元前479年,大夫孔悝之母伯姬(卫灵公之女,蒯聩之姐)暗谋立蒯聩为卫君,后胁迫孔悝欲弑出公,出公闻讯而外逃避居齐国,蒯聩得返卫国立为卫君,是为卫庄公。此时的钺公,已经避居河涧地界十五年,早已落家立业。因厌倦长期内乱不断的卫公室生活,而留居在当地。从此,凌氏一门承天道之公,以德获福,偏安一隅于河涧地界,远避战国之乱,历经五辈人的繁衍,到第二十五辈孙凌不沧时,在河涧地界已蔚然成族。这就是后人所称,凌姓于河涧成族之所由来。
凌姓河涧成族这句话中的“河涧”,是后来谱记为叙述而用的指示地名。因为凌氏在河涧地界聚居,尔后成族的哪个时候,还是周代春秋时期,河涧地界属于燕国封地,其自始至终都没有属于卫国辖统,并且还很偏僻荒凉,所以辖河涧地域的燕国,也没有在那里置行政地名。到了战国初期,赵国战败燕国,割让得到了河涧地域,是将其纳入武垣县辖领,武垣县治所也不在河涧地界。
战国后期,凌氏兴旺发展,与大量躲避战乱迁徙而来的其他姓氏族群,在偏安一隅的河涧地界,形成了一定人口规模的大村落。公元前228年秦灭赵燕,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在现河涧地域,沿旧制置武垣县予辖管,这就是河涧地名的前身。武垣县属秦钜鹿郡所领。钜鹿郡治所在钜鹿,现今河北平乡西南。
汉高帝夺得天下建立汉朝后,其在沿袭秦王朝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侯国制,即“国中国”。这是因为在废秦灭楚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刘邦先行对功臣许诺下的。分封的诸侯王国地位与郡相等,王国的相国、大夫必须由中央委派,代表中央处理政务,诸侯王遵守中央朝廷的政令,于封地食邑,没有天子的虎符,不得擅自发兵。在诸侯王以外,刘邦还分封了许多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等,大多是封给有功之臣的。
开国之初,汉高帝分封了七个诸侯国,其中在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封大将张耳(公元前264—202年)为异姓赵王,统辖现今河北一带,武垣县此时就属张耳赵国的钜鹿郡。张耳立为赵王一年后之秋去世,谥景王。其子张傲即位为赵王。
后来汉高帝害怕异姓王会危害汉室江山,汉高帝继而废异姓王,改为大量分封自己家族之人,为同姓的侯王。但是较大的侯国对汉室中央,依然存在威胁,于是汉朝廷又处心积虑、想方设法的将那些较大的侯国割裂开来。汉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的年初,刘邦剪除异姓王,废掉了张傲王位,并把赵国支裂缩减。原属赵国的钜鹿郡在此时被分成钜鹿、清河与河涧三郡。河涧郡在钜鹿郡东北部,因处于易水、河水之间,而取名河涧,其治所在乐城,即现今河北献县。这三郡仍为赵国支郡,然後与其他郡一起,被汉高帝封给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公元前208-194年在世),时年十一岁,为同姓赵王。至此时(公元前198年)才有河涧之地名。
不沧公孙辈之陶公,在此年间被汉高帝兴为赵孝王的河涧相(地位相当于郡守),代理年幼的赵王专门署理河涧郡当地政务。因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帝王谥号都有“孝”字,后世历史记载称为孝王,此处河涧孝王相之孝王实为领河涧之赵王,就是汉朝同姓赵王刘如意。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赵国又遭汉朝廷支裂缩减,其中河涧郡辖的高阳、武垣、中水、饶阳、蠡吾、安平等六县被割裂,划入汉燕国的涿郡,河涧郡的地域再次被支裂缩减。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85 年),文帝为了防止诸侯国做大危及汉室,在推行郡国并行制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裂诸侯国地盘。在赵国东部,支裂割出河涧郡,别置始立河涧国,封赵王刘遂之弟刘辟缰为河涧王。陶公之子锐公,在那时担任河涧国兰台令吏,于兰台主持文史档案事务。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78 年),河涧王刘辟缰薨,无子嗣后继,这个仅仅存在了14 年的河间国被汉朝廷废除,陶公之子锐公随之被除却河涧国兰台令吏官职。文帝废河涧国后,并未还给赵国,而是收归汉朝中央所有,他又支裂河涧国,拆分成三郡,南部置广川郡,东部置勃海郡,剩下地域置河涧郡。勃海郡治所在浮阳,即现今河北沧州,至此时(公元前178 年)才有渤海之地名。
河间郡因遭数度支裂分割,其领地至此已经不足初置时的三分之一,还没有毗邻的渤海郡领地大。这以后,汉朝又多次将河涧郡这个小小的地方,或设国或置郡,致使忽隐忽现的河涧国,在中国历史中出现了四度立废的现象。
在战国后期,东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均先后被秦所灭,为避战乱,各国凌氏宗族子孙纷纷外逃,更多凌氏族人逃往卫国边壤等地域,投亲靠友避乱而居,其中更多的凌氏,是寄居在后来在汉朝称为河涧渤海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居有已成族群的凌氏宗亲可以投靠,这使得当地凌氏人口集中壮大。家谱谱序也有记载:“凌氏宗脉籍自云南、原系康叔之国南圵、肇自卫康叔支孙居河涧而依邑郡。”
到后来汉初时,被缩减的河涧国被拆分为河涧、广川、勃海三郡,致在河涧勃海这一有限区域内,凌姓人丁聚聚,族群兴旺;在当地是为旺族。而在汉初这段时期,汉高帝兴陶公为河涧孝王相,其子锐公任汉河涧国兰台令史,锐公之子颉公官汉正义郎,颉公之子彬公官汉棗阳令,彬公之子华釐官汉廷尉,华釐之子鳜官汉涿州别驾。凌氏一门,六代世官,门庭显赫;凌氏一族,官卿世家,群贤辈出;在当地是为望族。后期汉朝安邦定国,一统华夏,天下大兴,大量的凌氏族人又不断外迁散居创业发展,原来聚族而居的河涧渤海,即成了外迁凌姓族人的原籍,成了这些人的根,这就是凌姓望出河涧渤海的由来。
凌姓郡望系出河涧渤海,从地名出现的时间看,河涧要早于渤海。但是,早期的河涧郡及河涧国是包含着渤海地域的,后来渤海地界从河涧之中分置而出,并与河涧同时置郡,凌氏族群不论居之早期的河涧国,还是住在后期分河涧国而置的河涧郡渤海郡,都是同时代的。所以说,作为凌姓族人望出之地,河涧渤海是一致的,不存在谁先谁后,凌姓是同时望出河涧渤海。
缘木求本,饮水思源,这个本源不仅仅是指姓称得名之缘由,更具体的要寻找己姓的发祥地。我凌姓宗族奠基在镐京,原先是成族聚居在中原的祖籍地卫国,其后复兴繁衍之地是河涧渤海。这一异地成族的现象,是由于诸侯春秋争霸战国火倂之中原大乱所致,在其他氏族播衍史的郡望之记载中,也是可相印证的,因为有许多的其他姓氏的郡望,也是有河涧渤海的。
从许多其他氏族郡望亦为河涧或渤海,可以看出周末秦时,地处偏壤的河涧地域,时为众多族群以避战乱的乐土,较多的族群于此复兴,汉统天下,中原平定,大量的族人迁出河涧,入居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的中原腹地,河涧也就渐渐的淡出了人文历史的主要舞台,成为了人们的历史记忆。
凌姓早期郡望是河涧凌氏和渤海凌氏,后来族人经河涧渤海大量迁出,聚居在不同的迁徙地,例如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苏等地,都是很有规模的凌姓聚居栖息之地。而这些繁衍生息凌姓的地方,也成了其后凌姓后裔族人新的郡望之地,所以后来的凌姓族人之郡望,就要比早期的郡望多出了许多。但是绝大多数凌姓家族的子孙,在追本溯源的时候,从未曾忘记自己的根是源自河涧渤海。
分享按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凌氏研究系列之凌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