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闹的笑话说起
- 中华万氏网 2012年8月1日 万则义
从父亲闹的笑话说起
万则义
父亲读了年把的私塾,所以他的文化程度是初校现在国家在一些相关的统计中已不再使用这一概念。有了点文化,父亲喜欢记账,他兼做单位的会计,单位的账自然要记。他是家里的当家人,家里的收入付出他也喜欢记。“你看,今天又用了三块了。”吃晚饭时,他经常向我们如此这般地念叨。他还喜欢翻阅一些粗浅的史地杂书。有一次,他跟我们兄弟俩说一件事:“哎,万家在历史上都没有做大官的,南宋出了一个叫万什么的,却是奸臣,是个大恶人。”他还说,这个人同秦桧等人是怎样害死抗金英雄岳飞的,说得我们兄弟俩义愤填膺,怒发冲冠。过不久我就上了中学。上了中学不久,我就知道父亲搞错了,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原来南宋那个参与陷害岳飞的奸臣万俟卨不是姓万,姓万俟。那时的中学没有历史课程。是语文老师在讲当代英雄欧阳海时,附带讲了几个复姓,又延伸讲了万俟卨和岳飞。万俟卨这个名字难读又难记。过不久我就忘了,忘了就忘了,反正不是俺家的事,管它干什么。
2006 年冬天,我去了一趟杭州。游览了西湖。西湖美。在旅游中我既寄情于湖光山色,又热衷于名胜古迹。一听说雷峰塔是文革后重建的,岳飞墓是衣冠冢且也是80 年代修建的,心中徒然消去许多兴趣。导游小姐却很逗。她一一介绍了跪在岳飞墓前的四大恶人,且重点讲了万俟卨。她微笑地问大家:“这个人姓万吗?”我像小学生一样兴奋,举起手,高声说:“不是1他的姓是一个复姓。“我的同学”———旅游团成员都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导游小姐又问:“那么,他的整个名字是怎么念的?”大家哑口无言。我也无语。导游小姐只好自己说了:“他叫万俟卨(mò qí xiè)。记他的名字要有个窍门,这样记,他以莫名其妙的罪名陷害了岳飞———莫其陷(最后一个字只能是谐音)。”
我终于完全记住这个人的名字了。万俟卨是南宋大臣,开封武阳人,官至宰相。正像父亲说的是个大官,但他不是姓万。我的祖上却出过两个从一品的大官,而这是我儿子告诉我的。都说80 后时尚前卫,但他们也有很强的寻根意识,这也许不是来自体制内教育的结果,而来自他们崇拜偶像如周杰伦、王力宏的影响。儿子说,我们祖上有个人叫万正色,是康熙时代的人,曾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太保,打仗非常厉害,智勇双全。过不久,祖籍地泉州宗亲寄来了一本精美的《浔江万氏族谱》,内示万正色为陕西扶风万氏入闽的第十一世祖。不久我在《康熙传》等书籍中也看到有关万正色的零星事迹。
万正色所以能够功勋卓著,炳彪史册,首先应该得助于时代。自睿亲王多尔滚扶顺治入定北京后,直到康熙收复台湾。这期间,我认为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三国”时期。北方是满清王朝,西南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王国联盟,而以郑成功———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则占据了东南沿海的广大土地和包括台湾在内的众多岛屿。三方形成对峙。万正色这个渔家之子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正色少年时,其父捕鱼,其兄行船。他没有承袭父兄基业而喜好读书,顺治十年才十七岁的他开始在泉州天妃宫后院讲学。在年轻的万正色看来,一个人要建功立业,光有学识还不够,还必须习武,顺治十三年,正色拜开元寺惠运禅师门下,苦练武功。第三年参加乡试,中武举人。康熙元年从军,驻守山东威海卫。从此,他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岳州战役是清吴战争的关键之战,而时任湖南岳州水师总兵的万正色,是康熙皇帝赢得这场战役,进而赢得整个战争,致使吴三桂彻底覆灭的关健将领之一。战役之初,吴三桂重兵镇守岳州,清兵连续四年攻打不下。康熙十七年,万正色到岳州即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经过夜袭洞庭,扼守君山等几场殊死的战斗。最终击败吴军主力,收复岳州。接着乘胜追击又恢复常德和长沙。
康熙十八年四月间,万正色调回福建老家,任福建水师总兵官,旋又擢升水师提督并诏封太子太保。统辖全闽水师。康熙十九年万大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在从福宁(霞浦)到诏安广阔的东南沿海地区,横扫千军如卷席。也想当皇帝的郑经带领残兵败将溃逃台湾。年轻气盛康熙皇帝在收复东南沿海诸多港口和岛屿后,就着手进军台湾。然而此时万正色却提出“沿海设戌,以固疆隅”、“台湾难攻且不必攻”的主张。以图日后用“招抚”的手段促使台湾归顺。于是康熙只好启用同样善于海战的施琅接替万正色。同时将万正色改任陆路提督。这样一来我的祖先也就与成为重要历史人物失之交臂。否则,前两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奖军》应变为《万正色大将军》。
泉州万氏家庙有一高悬“父子一品”匾额。指的就是万正色和其四子万际瑞。万际瑞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有显赫的战功。然而其经历也十分的传奇。他以父亲功荫调入朝为御前侍卫。在任职期间,与康熙的众多儿子关系融洽,特别是与“四阿哥”胤祯关系最铁。康熙六十一年,“四阿哥”最终黄袍加身。万际瑞不断得以重用,雍正四年,雍正帝诏封万际瑞为浙江提督,两年后改任广东提督。
我不知道,我也无从考证万提督的后代从什么时候开始重新扬起帆,操起浆,重归与大海为伴的生活。我只知道,大约在清朝光绪年间,我的曾祖父怀揣着万宫保的画像带着曾祖母和大姑婆同万本清的曾祖父一起千里迢迢从泉州府东郊浔美村迁徙到福宁府三沙东澳村。曾祖父在三沙发展得很好,整起了大船,分别在衙门街和草寮尾建起了三栋房子,更重要的是在三沙又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可谓人丁兴旺。祖父是曾祖父的四子。他病逝于解放前夕,我自然没见过他。我从奶奶和父亲的口中知道祖父的一些事迹。据说祖父非常聪明,是一个全能的渔民。他是一艘放滚(一种钓捕作业)大船的头家(老板) 和主意人(船长),他会制帆,会打绳,会张网,造船的木工他也会。当然,还精通祭海仪式。父亲年轻时也干过打鱼和行船的行当。小时候我对海上生涯充满着浪漫的遐想。可是有一次父亲谈起他短暂渔民生涯时却叹了口气“苦呀1因为这“苦”,父亲没有继续做渔民,后来变成一个专业的制帆匠。父亲是做渔民,还是当制帆匠这都无碍。关键的是爷爷的英年早逝,使我们家家道一落千丈。后来竟衰败到“一日无餐” (奶奶语) 的境地。我不知道,奶奶和父亲兄弟们这孤儿寡母是怎样挺过来的。到了解放后,生活有了些许的改善,后来父亲娶了母亲———一个劳苦的女码头工为妻,生活又有了些许的改善。关于我们家家道中衰,父亲在文革中有过一种怪论:“你阿公若没有早死,家业再发展,我们家起码会被评上富渔。那样现在你们兄弟俩就麻烦,就苦了。”说的也是,世 事难料呀
分享按钮>>浔江万氏分支
>>福建宁化安远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