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家谱源流】从“崇韬之溷汾阳”说开去

    中华万氏网 2014年9月20日 万幼斌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从“崇韬之溷汾阳”说开去

                                  万幼斌

    10月19日,阡陌宗亲在我的QQ空间《给仲华、启兵、信江及群中各位宗亲的一封信》一文中留言:“完全赞同您的观点,谱之作,传信也。作谱重在严谨,历史上也不乏崇韬之溷(hun第四声)汾阳,诸胡之混令狐。年代久远有些东西也不必过于究诘。”许多宗亲和好友们纷纷发信问我:“崇韬之溷汾阳”典出何处?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  其实,“崇韬之溷汾阳”这一典故在旧时许多宗谱序言中常常出现,比如:《庐陵吉阳曾氏族谱》的序言就有过这样的表述:“呜呼,世降俗偷,慕华失实,拜汾阳之墓者有之,祖帝王之世者有之,上诬其先,内欺其心,于作谱初意皆驰甚矣”。《皖桐殷氏宗谱》序(方世儁作)也有类似的阐述: “其谱不上追远祖,断以迁桐之华富公为一世,则无曹孟德远宗振铎,郭崇韬上绍汾阳之失矣……至其名著乡国学者,博学宏才,其人文之盛,美不胜传,又何待假借其人而子孙之,如李义甫欲合于赵郡,杜正伦求齿于城南之失乎?”还有的谱牒序中是这样描写的:“崇韬拜汾阳之墓,纲目讥其乱宗;狄青谢梁公之形,时人称为有识。”正巧,近日,我拜读了我族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首修宗谱,发现谱前有当时翰林院编修胡毓筠所作序文,文中亦有类似的说法:“攀援者流,谱内所载必谓某官某职,乃其嫡祖;某府某邑,乃其同宗,荒唐无据,将如正伦之齿杜曲,崇韬之拜汾阳,自愧良深矣”。   由此可见 ,“崇韬之溷汾阳”、“拜汾阳之墓者”、“ 崇韬之拜汾阳”,在旧时谱序中使用较多,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典出一处。人们使用此典,旨在告诫做人和修谱的原则,不可弄虚作假,攀附华腴,否则就会贻笑大方,甚至成为千古笑柄。那么,这里所讲的崇韬究竟是谁?他为何要拜汾阳之墓呢? 崇韬者,郭崇韬是也。郭崇韬 (?~926),我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为唐朝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后归河东晋王李克用,用为典谒,能临机应对。李存勖嗣晋王位,对其才干尤为器重,任中门使,参管机要。后梁龙德二年(922),晋王讨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叛将张文礼,恰逢契丹军来攻,诸将皆惊,提出退军。他认为应乘连败梁军的声威,迅速挫其前锋。李存勖采纳其建议,大败契丹军,收复成德镇。三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后,他任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六月,梁军围攻杨刘(今山东东阿北)。他向李存勖献策,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之地,诱梁兵来攻而后进击,果解杨刘之围。十月,又献计奇袭汴州(今开封),一举灭后梁,以功授侍中、成德节度使,封赵郡公。三年,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文武兼施,书檄先行,大军后进,所至不战而降,70日灭蜀。郭崇韬遇事切谏,为朝廷献策,曾奏时务利害25条。他素疾宦官,因而遭其诬陷,四年正月在蜀被杀。 汾阳者,郭子仪是也?郭子仪(697——781),祖籍山西汾阳,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所以,后人往往称郭子仪为汾阳公。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从史记看,郭崇韬位极人臣,地位显赫,为何又要拜汾阳之墓呢?这就要从郭崇韬的性格说起了。许多史学家称他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勇猛顽强,功勋卓著,敢于谏言,忠于职守,高中有篇课文叫《郭崇韬一言九鼎》, 是从正面讲述他言而有信的故事。他刚直不阿,素疾奸佞,尤其是对宦官们恨之入骨。他在进军蜀地的时候,就曾对魏王李继岌说:“蜀地平定之后,大王就是太子了,等到将来登基后,最好全部除去宦官,优遇士族,不单单是罢黜宦官,就连骟过的马也不要骑。”这话相当刺耳,由此招来了杀身之祸,最终遭至宦官们的诬陷,在刚刚平定蜀地,功高盖世,独掌军政大权时被杀。综观郭崇韬的一生,他有许多致命的弱点,谋略短浅而缺乏周全,气量狭窄而不够宽阔,性格粗鲁而刚愎自用,尤其是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对于一些投机钻营千方百计地巴结他的小人,竟良莠不辨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他的同事豆卢革向他献媚说:“汾阳王郭子仪是代北人,后来迁移到华阴,侍中大人您世代在雁门,和汾阳王大概有些关系吧。”郭崇韬就顺水推舟地说:“乱世之中家谱不幸丢失,先人们常说汾阳王是我们四世之祖。”豆卢革接着说:“难怪大人如此英武多谋,原来是汾阳王的后代。”从此,郭崇韬就以汾阳王郭子仪的子孙自居。郭崇韬妄自攀援,冒认郭子仪为其祖宗,这充分说明他的虚荣心极强。他自己悄悄这样做也就算了,后来,他却要求别人也要有高的门第才能做高官。他派人审查官员们的门第,一经发现门第不高,轻的革职,重的还要治罪。从而得罪了一大批出身低下的官员。有些旧功臣要求升职,他便酸溜溜地说:“我非常了解你,知道你很有才干,但可惜门第有点低,我不敢提拔你,否则就要让名流耻笑了。”由于他以门第看人,以世系选人,再加上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他在政治阵营中人气指数就越来越低了。当宦官对他发动致命攻击时,没有人出来为他这个“名门之后”说情以化解灾难,以致一代名将死于宦官之手,真是令人扼腕疼惜。 类似郭崇韬攀附名门望族者,历史上大有人在。比如,前面所讲的“李义甫欲合于赵郡,杜正伦求齿于城南、曹孟德远宗振铎”,说的就是唐代李义甫想合并到赵郡李姓中去,杜正伦把自己说成是城南杜家之后,曹操硬以曹振铎为远祖。倒是狄青实事求是不冒认祖宗的言行让千秋敬佩,“狄青谢梁公之形,时人称为有识”就是最好的例证。狄青,北宋仁宗时大将,官至枢密使;梁公,武周时期著名大臣狄仁杰,谥号梁公。有溜须客曾对狄青讲:“自古将相有种,大人英雄盖世,定必是梁公之后。”狄青回答说:“我世代出生贫寒,岂敢冒称梁公之后”。狄公辞谢梁公之形,当时的人称他有自知之明,也因此被后世所称道。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往往用“拜汾阳之墓者”来讽刺那些爱慕虚荣,攀附权贵,牵强附会地硬把自己与一些声名显赫的人扯上亲属关系,以显示自己血统高贵,进而达到抬高自己身价目的的人。曹操、郭崇韬、李义甫、杜正伦等人,在历史上已是赫赫有名,可是他们还嫌不够,还要冒接世系,攀援名贵,以致留下了千古笑柄和万代耻辱。这不得不令人警醒和深思!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值得汲取,“崇韬之溷汾阳”的典故,极其深刻地告诫人们,要堂堂正正做人,实事求是认祖,秉笔直书修谱。谱为家史,谱为史流,传信之作,遗德之书,须慎之又慎,实之又实,不论是家谱、族谱,还是宗谱或大宗谱,一定要以孝道为先,以德操为本,以事实为据,以诚信为要,切不可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以免沦为外姓和子孙后代的笑柄!


分享按钮>>【鲍氏文化古迹】《阳和楼》序
>>【包氏网新闻】致包氏宗亲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