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支万氏是由“祖居巴郡,迁籍豫章南昌府南昌县回龙岭,自一世祖”易公“(字义三)弱龄游楚,以笔代耕,于汉阳(今武汉蔡甸大集镇)南乡黄山庙万家墩延续至今!
现在“文”字辈大多已40-50岁,“明”字辈也大多20岁左右,再往下就“光”字辈了!
万氏宗族之中的<槐里堂>就是为了纪念万脩而建立的。 万脩(?—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六。现一般写作万修,也有写作万休的。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名列第二十六位。[16] 万脩在万氏宗族中有很高的地位,在万姓宗祠通用联中,有三幅都与万脩有关。第一幅:功高槐里(万脩);孝著成乡(万敬儒)。 第二幅:学富推荐石园儒(万斯同);功高御封槐里侯(万脩)。 第三幅:继往开来,阐闲门道脉(万章); 安邦戡乱,振云台武功(万脩)。 《后汉书》、《东观汉记》有传。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均有事迹记载。 历史评价-谈迁:“而邳彤、万脩运奇掌上,逐鹿而树万全之功,非佐命巨擘乎?(《枣林杂俎》) 万脩死后,其子万普嗣位,徙封泫氏侯。万普去世,其子万亲嗣位,徙封扶柳侯。万亲去世无子,封国废除。永初七年(公 元113年),邓太后续封万脩曾孙万丰为曲平亭侯。万丰去世,其子万炽嗣位。永建元年(公元26年),万炽去世无子,封国废除。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汉桓帝续封万脩玄孙万恭为门德亭侯。 万氏始源于陕西歧山,其始祖姬高是周文王第15子,因助其兄周武王灭殷有功被封于陕西咸阳东北的毕邑,史称“毕公高”。公元前403年,魏、韩、赵三家分晋,魏国最先进入战国七雄之列,毕氏、万氏因与魏氏王族同源皆为魏国公族,故而世袭不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建立“大秦王朝”,秦始皇为防止六国贵族复辟,强迁魏、齐、楚、韩、燕、赵六国贵族入秦以便于控制,魏国公族万氏则被迫迁至陕西扶风茂陵定居,成为抚风郡的大姓。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新朝未期,天下义兵蜂起,扶风茂陵人万修参加了起义军反抗新朝暴政。新莽地皇4年(23年),起义军奉刘玄为帝,改元“更始”;9月汉军攻入长安,新帝王莽被杀,刘玄论功封赏,万修以军功升任冀州信都令。汉更始2年(24年),刘秀奉刘玄之命镇抚河北,河北诸郡皆叛归王郎,独信都太守任光、和戎太守邳肜开城迎纳刘秀,万修则从任光归顺刘秀,拜为偏将军,封为造义侯。万修从刘秀攻打河北邯郸击败了王郎,功升为右将军。建武2年(26年),万修从刘秀平定河北有功,更封为陕西扶风槐里侯。因万修是万氏第一位封侯之人,因此扶风郡万氏家族以此为荣,奉其为万氏始祖。
唐玄宗年间,万晏曾孙万钜以学问道德著称于世,世称其为“万夫子”,州县举荐辟,万钜不就。安史之乱时,万钜捐粟助唐军讨叛,其事上闻,诏赠司马。许安世诗赞万钜曰:“忠义诏颂司马,文章鸣世斗山;谪仙自昔称豪士,千载令人仰风逸。”万钜是万村历史上最为著名之士,其为改进扶风会馆,突出宗族权力,其在扶风会馆内设“香火堂”,为宗族团拜、祭祖之用,因而使扶风会馆又具备了宗祠家庙的色彩。此时,万氏富冠都邑,整个万村皆用桃花潭卵石铺路,商店林立,形成一条“万店街”。万村西岸古渡是皖南诸县货物集散地,向有“街头古镇”之称;而万店街上最为著名的是万氏开设的一家“万家酒店”,专买万氏自酿的家酒,闻名于时。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隐居桃花潭别业居的原泾县县令汪伦知诗圣李白好饮,则致书邀请李白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误以为桃花潭真有一万家酒店,即兴游吴至桃花潭;然而,昔日十里桃花早已不复存在,酒店亦只有一家为万氏所开,于是李白在拜访万钜时吟诗朝讽汪伦曰:“汪伦说话真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七里那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慢行怕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土家;曾到街头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诗圣李白尊称万钜为“扶风豪土”,并亲至万村拜会万夫子,在此受到万氏家族的隆重欢迎。 因扶风会馆是万氏家族议事场所,并是迎接贵宾的馆舍;所以扶风会馆建筑规模庞大,有大、小皖落四、五进,房屋数十间,可容宾客数千人。扶风会馆前河沿上立有一座高大石牌坊,里外刻有“槐里风清,桃潭水碧”坊联,暗含着家族历史。李白见万氏举族盛迎,且仍保留着陕西黄土高原豪放的民风、民俗,让他十分欣佩;于是先后写了《早过漆林渡寄万钜》、《访钜公吟》、《扶风豪士歌》、《赠扶风豪士三十韵》四首长短诗赠与万氏,诗中赞道:“扶风豪土天下奇,义气相倾山可移。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原赏春陵六国时,开心尊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又曰:“文章夫子并东崖,满城桃李苍自栽。礼贤下士心恢恢,行馀之暇倾樽垒。诸宾济济相追陪,弦歌匝户舞俗逐。闾阊讵颂声如雷,钜公忽日星驾催。翩翩仙棹登蓬莱,伫看司马超崇陔。”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到,万钜在扶风会馆宴请李白的盛况。如:“堂上各有三干士”、“闾阊讵颂声如雷”、“义气相倾山可移”三句,李白在诗中突出了万氏家族的团结精神,颂扬了扶风会馆开明宗旨,足见扶风会馆在当时的社会声望,堪为客家文化表率。 李白临行,汪伦、万钜率万氏族众齐聚桃花潭东岸陈家古渡踏歌为李白送行,李白深为感动,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绝唱《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与万钜为纪念李白到此一游,在桃花潭东岸的陈村古渡修建了一座“踏歌岸坊”。明时,陈村演变为新翟村;明嘉靖年,翟容等捐资在踏歌岸坊遗址处修建了一座二层“踏歌岸阁”,今已为桃花潭景区一大历史文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