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赴宴 39个罕见姓氏百余族人同吃团圆饭
- 中华支氏网 2012年9月20日 四川在线
昨日,成都首届“百姓宴”在建设北路“徐记家婆菜”酒楼举行。在报名的上百个罕见姓氏中,经筛选,最终有39个罕见姓氏的百余族人参加。最年长的是80岁高龄的相志忠、贠清亮夫妇,年龄最小的是仅5岁的买斯彧小朋友。
经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崔耀宇考证,昨日赴宴的宾客中,“蒉”姓为最久远(春秋时期)传下来的姓,“哈”为最年轻的姓,传至今仅100多年。而支姓是离中原最远的姓,为汉代从中亚(西域月氏人)传入中国。39个罕见姓氏中,有9个姓氏(药、面、性、补、粘、塔、可、伞、岗)难以查到出处。蒉(kuai),庹(tuo)、贠(yun)、弋(yi)均为难认字。
每一个罕见姓氏都有奇妙趣闻,如“买、弋、宛、面”四姓氏朋友在一起,用“买一碗面”来逗乐,而“哈”姓则被称为哈密瓜、哈哈镜调侃。
“百姓”赴宴
姓氏一个比一个稀奇古怪
昨日上午11时许,建设北路三段徐记家婆菜。
来宾们陆续赶到酒楼。“我们不是来混吃的哈。”在接待处,来宾掏出了身份证,证实自己所言非虚。
入门处的木格屏风上,挂了几十个红气球,每只气球上都写着一种罕见的姓氏,一目了然。“来找一下,你的姓在哪儿哦。”来宾们都相互打趣。旁边,还备有两个签名板。来宾们到场后,都要在上面签字。
“这个名字好奇怪,该咋念哦?”“那个字我也没见过……”大家对签名板上各种稀奇古怪的姓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站在墙前议论纷纷。其中,“贠”和“庹”最考大家的脑壳,都在相互打听谁是这两个姓氏的主人。
“这个字(贠)读yun,我叫贠清亮。”角落里,满头银发的贠婆婆给出了答案。而已经落座的市民庹代安也笑着回到签名板前,在自己的姓氏下方标注上了拼音“tuo”。
为了筹备百姓宴,徐记家婆菜二仙桥店40多名员工全部出动,还从分店调来10多个人“增援”。据酒楼总经理刘敏介绍,店里准备了12桌酒席,“今天来的都是贵客,我们以后要把签名板放在酒楼里,好好收藏。”
“百姓”开宴
专家坦承“面”姓从没见过
中午12时许,“百姓宴”正式拉开大幕,由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美女主播唐蜜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袁庭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崔耀宇也作为特邀嘉宾到场。
来宾中,不少人的姓氏很生僻。“你们知道这个‘蒉’字怎么读吗?”大家都觉得抠脑壳。崔耀宇说,他来之前查过,“蒉”念kuai,而庹读tuǒ……听着他的介绍,5岁的买斯彧一边跟着读,一边比画起来。
事实上,崔老师还对成都商报此前征集的46种罕见姓氏,都做了一番深入研究。他发现,距离现在最早的“蒉”姓,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而距离如今最近的姓氏,则是大约起源于清代的“哈”姓。
“现代的姓氏研究,始于第三次人口普查。”袁庭栋老师表示,至今仍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8000余个,常用姓氏不足300个。其中王、张、李算是前三大的姓氏,而一些罕见的姓氏正在逐渐消亡。
“我想问一下袁老师,我这个‘朋’姓从何而来?”台下的朋吉玉女士抛出了疑问。不过袁老师没有现场给出答案,建议她去查《中国姓氏大辞典》。他坦承,这次参加百姓宴,“不少姓氏都很罕见,比如面姓我还从未见过。”
建熊猫姓QQ群
帮稀缺姓氏人士寻“亲”
“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徐记家婆菜的菜品也很丰盛,味道可口。”午宴结束后,不少新认识的“家门”朋友,都依依不舍地互留了电话。
徐记家婆菜很周到地准备了80个联系簿。一个朋友提议说,不如成立个QQ群吧,今天大家的合影可以放里面,加进去后就可以随便下载,以后加的人多了,说不定还找得到“家门”。
下午,网友“男上加难”建了一个超级QQ群:熊猫姓氏之家,可容纳500人,“什么叫熊猫姓?就是我们的姓很稀少,像熊猫一样珍贵。”QQ群的口号是:我们的姓氏不寻常,我们的故事很精彩,找到同城同姓的熊猫姓,就在我们自己的大家庭。“男上加难”说,加入QQ群后,网友们一定要用实名。
请记住QQ群号:66763602。网友已将百姓宴的聚会照片传上QQ群,参加宴席的朋友可自行下载拷贝。如果你拥有罕见的姓氏,就来加入成都的“熊猫姓氏QQ群”吧!
“百姓宴”花絮
■苦寻几十年
哈女士终于找到“家门”了
昨日,嘉宾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相互打听对方的故事。一些嘉宾进门后就开始找“家门”。
55岁的哈蓉女士祖籍南京,一直生活在四川,几十年来,她很少遇见除亲戚之外的“家门”。昨天的百姓宴上,她惊喜地发现到场嘉宾中有一位与自己同姓。小伙子名叫哈骏吉,祖籍宁夏。虽然年龄相差了30多岁,但“家门”相见格外亲切,有说不完的话。
■找到姓别的“家门”
别提多高兴了
和哈蓉一样幸运的还有别美芹女士,碰见和自己同姓的别路后,两人交谈甚欢。“我的老家在山东,我们那里有一个别家屯,他的老家在湖北,他们那边也有个别家庄。”别美芹笑着说起了她和别路的“家门”缘分。
■姓弋的握手姓戈的:
“总算见到你老戈(哥)了!”
为了参加昨天的活动,家住青白江的弋建早上8点就出了门,上午10时许,弋建抵达会场,当他正在和其他“奇姓”朋友交流时,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回过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女人。
“我姓弋,叫弋心慧,刚才在签名板上看到你的名字。”对方自报姓名,弋建惊喜万分,“遇到‘家门’了!”这时,弋心慧也赶忙把自己的弟弟弋心忠拉了过来,三人交谈甚欢。弋建的老家在南充,而弋心慧祖籍巴中,一家人到成都多年。“在巴中有个弋家村,一村的人都姓弋。”三人当即互留了联系方式,并相约以后再聚。巧遇“家门”,对3个弋家人来说是个惊喜,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戈伟的出现,他也是百姓宴嘉宾。
原来,47岁的弋建经常被人叫成“戈建”,而弋家姐弟也经历过相同的尴尬,最让弋心慧无奈的是,在更换二代身份证前,她的老身份证上竟将其名字错登成了“戈心慧”。见到戈伟以后,3个弋家人感慨万千,弋建握着戈伟的手笑着说:“被人错喊了一辈子的戈,今天总算见到你老戈(哥)了!”随后,弋建与戈伟合了影。“以后要是再有人喊错,我就拿照片出来告诉他们,旁边这位才姓戈。”
■用4大奇姓造句
来宾抢答:“买一碗面”
宴席中,买先生、面先生、宛女士和弋先生4位来宾被请上台。
“谁能用他们的姓名造个句呢?”主持人唐蜜刚把问题抛出,有来宾立刻抢答说:“他们在一起,不就是‘买一碗面’嘛!”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面”先生。
“您真的姓面啊?那平时有什么绰号吗?”“多得很哦,别人叫我‘面坨坨’,我儿子还叫‘面疙瘩’!”早已习惯被调侃的面先生毫不避讳,一番自我报料,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抽奖环节最后一个获奖者是成都商报曾经报道过的药步洲老先生。不过上台的是药先生的老伴儿。原来,药先生长期病痛缠身,这次改由老伴儿严婆婆代为出席。“他姓药,一辈子都在吃药。”对于这个姓氏,严婆婆笑着抱怨。
分享按钮>>雷阳德泽接莆田
>>支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