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客家人多,有较强的宗亲力量。其中“柯蔡宗亲会”是一支重要社会政治力量。其重要成员有“立法委员”柯建铭、前省议员与第四、五届“立法委员”张蔡美、前“国大代表”与第五届市长蔡仁坚等。但因所属政党不同,各有自己的支持群众。另外,林姓、郑姓等宗亲也有一定势力。 人口较为集中的外省人也是新竹市一大社会群体。全市有43个眷村,约有3万多张选票,成为影响选举行情的一股力量。眷村的政治团体包括“眷村联宜会”及眷村第二代组成的“擎天自强协会”等,代表人物有“国大代表”张一熙、前“立法委员”许武胜等。 随着新竹市科技产业与都市化的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地方势力与宗亲力量在衰落,已无法左右重要地方选情,不能主导地方政治权力的转换,只能在基层发挥影响力,或者与政党结合而生存。 二、权力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势力的消长 新竹市政坛权力之争也是很激烈的。在过去六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当选4次,无党籍与民进党合计当选2次,已说明政党力量在都市化较高的新竹市具有影响力。 在县市分家后1982年新竹市第一届市长选举中,无党籍的施性忠击败了国民党提名、属西许派的郑耀宗。施性忠当选,标志着新竹市在野势力兴起。从此,新竹市政坛的政治权力之争,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争不再是主轴,而让位于国民党与在野势力即后来的民进党的权力斗争。 在1985年第二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没有派系色彩的任富勇参选,与无党籍的施性中展开角逐,任富勇在国民党的全力支持下当选。在1989年第三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又提名学者出身的童胜男角逐县长宝座,战胜民进党提名的施性融与自行参选的庄姬美,显示政党已成为新竹市选举的主角。在1993年第四届县长选举中,童胜男再次当选连任。在1997年第五届市长选举中,台湾总体政治环境已发生变化,县长一职争夺更为激烈,有三人出面角逐,分别为国民党籍的市政府秘书长林志成、民进党的蔡仁坚与无党籍的王少泉。结果在约15万张投票中,民进党籍的蔡仁坚取得8.1万张选票,当选县长。国民党候选人林志成得票6.2万张选票而败北,国民党再次失去新竹市的执政权,新竹市政治生态进入一个新时代。在民进党执政后的2001年市长选举中,有4人角逐,其中主要是民进党的祭仁坚与国民党的林政则竞争,结果林政则以9万多票获胜,夺回执政权。由此变化可以发现,派系力量在新竹市已无发展空间,政党政治已成主导,但宗亲、地方势力与不同社会群体对选举仍有一定影响。 目前新竹市政坛基本上呈现政党政治,主要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权力之争,亲民党势力发展也较快。从发展趋势看,国民党的势力在走下坡路,民进党呈上升趋势,不过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中,国民党与民进党各有优势。 民进党在新竹市的力量虽在上升,但总体力量相对较弱。1989年到1995年的重大选举中,民进党的得票数在4万至6万之间,此后得票数在6万至8万之间。在1997年第五届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得票突破8万大关,得票率从1994年的26.9%大幅提高为56.1%,首次超过半数;2001年第六届市长选举仍得近7万票,得票率为24.7%。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取得3席中的1席,得票数为3.6万张,得票率为29.8%,较上届32.2%略有下降;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也取得3席中的1席(柯建铭),得票数为5.2万票,得票率25.6%。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代表民进党的陈水扁得到7万余票,得票率为33.8%。民进党在市议会力量薄弱。在1990年市议会选举中,民进党派出7人参选,结果只有吴秋谷1人当选,在25席市议员中仅占1席;在1998年与2002年的市议员选举中,民进党均取得5席,属极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