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对后学的影响(转载自网络)

    中华管氏网 2012年9月24日 万家姓


《管子》对后学的影响
管仲思想博大宏富,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道德伦理方面都有深刻认识。
《管子》书在社会科学方面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对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某些内容也有许多论述。像这样全面完整的著作在先秦古籍中是罕见的;;因此当时诸学派对管仲思想极为重视。往往成为讨论的中心议题。
管仲思想对荀子的影响:荀子对管仲及其著作采取了既批判又接受的态度;荀子称赞管仲是“天下之大知(智)”’“足以托国”谁拥有他谁就会强大。另一方面又批评他“未及修礼”,“力攻不力义,力知不力人,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但他还是肯定了管仲其人,认为虽不是“大忠”,也称得上“次忠”。
管仲思想是儒、道、法思想的先驱。故对荀子思想也有很大影响。在管仲的自然观思想体系基础上形成了荀子的自然天道观。管仲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也”。荀子继承这一思想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管仲有“人君天地”的思想,即人以其能,善于“用道”、“度天”、“度地”、“务地利”。管仲注意天时地利变化规律,探索利用天地自然条件,提出了社会实践的理论,荀子在“人君天地”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论。理论突破了孔孟“天人合一”的观点。主张天人相分,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礼法并举的观点,管仲强调“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提出礼法是巩固政权的软硬两手。荀子也主张礼法并举提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规”。强调了礼与法的统一性,并互为补充。
黄老学派也承袭了管仲的一些思想。《管子》一书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心术》下四篇,揭示了黄老之学的内容和特征,即道与气、道与法、道与术及修身与治国的结合。
法家学派主要以阐发管仲法家思想为首要任务。管仲是历代法家的先驱,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国称霸的具体实践中。该学派不断完善管仲法治思想,继承了礼法并举理论,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制思想体系。
儒家学派在孔子之后以孟子为代表。孟子游于稷下学宫,吸收了管仲的某些思想。如重民,重视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与民同忧同乐等。孟子也重视民众生活,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说明孟子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又如经济方面,管仲主张“均地分力”,实行分户经营,以个体生产代替群体耕作,强调生产者积极性。孟子也提出“制民之产”的观点,主张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调动劳动积极性。
兵家学派,发挥了管仲的军事思想,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管仲学派重视战争,但决不穷兵黩武。认为:“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因此,不能轻易用兵。另外,在军队建设、军事战略上都有发挥。
管仲学派的阴阳五行说,对管仲学说有了新的发展。管仲阴阳五行说主要体现在《幼官》、《四时》、《五行》、《轻重》等篇中。其中主要说明了五行相生的特色及“圣王务时而寄政”的根本性内容。即阴阳消长变化是天地的根本道理,四时运行是根本规律,刑政和德政要适应四时。
  建设和谐国家是《管子》所追求的最高管理目标。
  “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该书《兵法》篇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意思是说,用“道”养兵,人民就能和睦;用“德”养兵,人民就能团结。和睦团结就能协调,协调就能一致,协调一致就能无敌于天下了。《立政》说:“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意思是说,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凡是法令所及和风俗所影响到的地方,就像四肢百体和内心一样和谐地得以贯彻和落实,这才是行政所期望的最高目标。
  《管子》的和谐思想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只是说出了道至万物的派生现象,却没有说出派生的原因和原理,这不能不说是老子留下的遗憾。老子的遗憾被《管子》弥补了。《管子》认为:“只有人事与天道相互协调,天地间的美好事物才会产生出来。”(《五行》)不仅如此,《管子》进一步认为,人也是天地精华和谐结合后产生出来的新生命,并且人的寿命也决定于和谐状态。对此,《内业》说:“人的生命,是由天给他精气,地给他形体,两者和谐地结合产生出来的。两者和谐地结合就有生命,反之,不和谐结合就没有生命。考察‘和’的规律,它的真实情况是不可能看得见的,它表现出来的征象是不能类比的。但能使平和中正占据胸怀,融化在心里,就是长寿的根源。”故而,《内业》进一步说:“和乃自生。”由此可知,《管子》第一次精辟地提出了世界万物乃至于人无不产生于“和谐”的论断。
  《管子》把和谐生万物的哲学思想推演到政治学中去,便产生了和谐国家的管理哲学思想。
  《管子》认为,只有和谐,国家才能安定,政令才能贯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对此,《形势解》说:“君臣相亲,上下和谐,万民和睦,这样的话,国君下命令,人民就会执行;上面有禁律,人民就不去违犯。”《四称》说:“外内均和,诸侯臣服,国家安宁,不用兵革。”《五辅》说:“和调乃能处安,处安然后动威,动威乃可以战胜而守固。”《白心》说:“和则能久。”《度地》说:“天地和调,日有长久。”反之,“君臣不相亲,上下不和谐,万民不和睦,这样的话,就会有令不能行,有禁不能止。”(《形势解》)令不行,禁不止,国家就要危亡了。对此,《形式解》说:“臣下不亲近他们的君主,百姓不信任他们的官吏,上下背离而不和谐,有时虽然表面上看似安定了,实际上必将走向死亡。所以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形势》说:“上下不和,令乃不行。”《立政》说:“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牧民》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那么,怎样才能使国家达到和谐呢?《管子》认为特殊的情况还得需要特殊的方法处理。于是,从国家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特定的背景下,《管子》设计了“四民分业定居”的国家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
  士人相聚而居,居于田野。农民依照四季,安排农具,置备器械。在天气还冷的时候,就修整土地,农时到来就耕耘播种。在降雨之前就铲除杂草,等待时雨。时雨一来,就带上各种农具,早晚在地里干活。这时,农人脱下常服,头戴草笠,身披蓑衣,漏出发肤,一身泥水,竭尽四肢之力,从事农作。
  工匠相聚而居,居于官府附近。工匠们查看好的木材,考虑四时的活路,分辨质量优劣,安排各种用具。在评定等级、审计规格、裁断器物的时候,无不注意是否齐全和精致。这样,工匠们之间,互相谈论工事,展示成品,比赛技巧,提高工艺水平。
  商人相聚而居,居于市场。商贾们观察年景丰歉,了解国内外情况,掌握四时需要,注意本乡货物,预测市场价格。他们负任担荷,赶牛驾马,周游四方;料定物品多寡,估计商品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贱买贵卖。所以,雉羽和旄尾一类的珍品,不必远集而自至;竹箭一类的产品,国内就有富余。奇怪的商品经常运来,珍奇的东西也有储备。他们互相谈论赢利,互相告知商机,互相陈说物价知识。
  土、农、工、商这些不同职业的人们,各自从事特定的工作,并以之教育子弟,从小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父兄的教导,不严刻也能教好;子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士人的子弟世代为士人,农民的子弟世代为农民,工匠的子弟世代为工匠,商贾的子弟世代为商贾。(《管子·小匡》)
  这一国家管理模式的问世,稳定了当时人们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结构,对安定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享按钮>>略论管仲的功与过
>>《管子》的主要思想(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