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宽传上-中华房氏古代人物研究文章
- 中华房氏网 2012年3月21日 房爽
房宽传-中华房氏古代人物研究文章
作者 房明毓
房宽(?— 1409年),明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明代名将,官历济宁左卫指挥、北平都指挥同知、大宁都指挥同知,后升都督佥事,封思恩侯,授铁券,赐卢弓铜矢,俸禄八百石,世袭指挥使。《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有《传》,其事迹多散见于明朝史料中。
元至正二十八(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都南京,改元洪武,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八月,明军攻入大都(今北京城),元朝灭亡。
朱元璋称帝后,又经过20年征战,统一全国。
明洪武中,房宽以济宁(今属山东省)左卫指挥随徐达在北平(今北京)练兵,遂为北平都指挥同知,后移守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时为宁王朱权的封藩),仍官都指挥同知。
明初,在全国十三省各设都指挥使司,另置辽东、大宁、万全三都司,共十六都司,以都指挥使为长,掌一方之军政,正二品。设都指挥同知二人,管军事,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管军屯,正三品。在京师和全国各地皆设卫、所,军事要害之地设卫,次要之地建所。五千六百人为一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正三品),所称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每卫统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千户所领十个百户所;百户所下设总旗二,五十人为一总旗,军官亦称“总旗”;总旗辖小旗五,“小旗”是最小的军官,领军士十人。“卫、所”隶属于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房宽因长期驻守边关,“凡山川夋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且“兵机莫测”。即是说,对边关的山川河流、关隘险要,异地的风土人情,没有他不知道的(了如指掌)。他用兵机谋高深,无法知其奥秘。因此,外敌不敢轻易来犯。镇守边关多年,相安无事。
洪武二十五(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
建文元(1399)年七月,朱棣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则采取内线作战,招降通州卫指挥佥事房胜、蓟州指挥毛遂、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郑亨后,又迅速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永平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
八月,真定(今河北正定)之战,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朱棣诱南军深入,决计由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于十月率师直趋北平城下,朱高炽坚守不出,李景隆久攻失利。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分享按钮>>香港岑才生
>>房宽传上-中华房氏古代人物研究文章